卡尔·罗杰斯著作精粹(8-9)(选)

 

 

八、治疗中人格改变的必要充分条件(选)

 

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对痛苦中的个体进行心理治疗。近年来我发现自己日益关注从该经验中概括出所涉及的一般原则。我试图从自己在治疗工作中经常身处其中的,微妙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发现其固有的任何规律、任何统一。目前这种关注的成果之一就是试图用正式术语叙述一种心理治疗、人格和人际关系理论,它围绕并包括了在我的经验中出现的现象。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叙述该理论中很小的一部分,对其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并探查其意义和用途。

 

我想对自己提的第一个问题是:是否有可能用清晰的、可界定的、可测量的术语来叙述那些造成建设性人格改变发生的必要且充分的心理条件?换而言之,我们是否准确地知道哪些要素是促进心理治疗改变必需的?  

在回答这一主要问题前,让我先非常简洁地处理一下该问题的第二部分:“心理治疗改变”、“建设性人格改变”这类短语所指何意?该问题同样值得深入而认真地思考,但是这里就让我提出一种符合这篇文章目的,也许大家都能接受的普通含义吧。这些短语的意思是:个体人格结构的改变,包括表面和深层水平。而治疗师会赞同这种改变的方向意味着更好的整合、更少的内部冲突、更多的能量用于有效的生活;从一般认为是不成熟的行为朝向成熟行为的改变。这种简洁的描述可能足以说明我们思考先决条件时所指的那种改变。它可能同样还表明了决定该改变的标准的方式。

 

我对自己和同事的临床经验以及可得到的相关研究进行思考后,已经归纳出了几个条件,在我看来它们是促使建设性人格改变发生所必需的,并且具备所有这些条件就足以使该过程开始。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后,我对显示出的简单性感到惊讶。我并不敢确定以下叙述是正确的。但是希望它作为一种理论具有价值,即它陈述或隐含了一系列有待证实或推翻的假设,由此可以澄清和丰富我们在该领域的知识。

由于我在本文中不打算解答悬疑,所以我会立即用一些精确而概括性的术语叙述出我认为是人格改变过程的6个基础条件。一些术语的含义不会立刻显现出来,但是会在随后的解释部分清楚地显现。我希望读者看完整篇文章后,这些简洁的叙述会具有更多意义。不再做更多介绍了,就让我来陈述基本理论观点吧。

为了使建设性人格改变发生,以下这些条件必须存在并持续一段时间:

1.两人处于心理接触中。

2.第一个人,我们称之为当事人、处于一种失调状态中,情绪不稳定或焦虑。   

3.第二个人,我们称之为治疗师,在这种关系中是和谐或整合的。

4.治疗师对当事人是无条件积极关注的。

5.治疗师对当事人所说的内部框架有着同感理解,并试图将自己的这种经验与当事人沟通。

6.治疗师的同感理解和无条件积极关注与当事人的沟通达到了一个最低程度。

其他条件都不是必需的。如果这6个条件存在,并持续一段时间,那就足够了。建设性人格改变过程随之就会发生。

一种关系

1个条件指明一种最低程度的关系,一种心理接触必须存在。我假设只有在一种关系中才会出现有意义的积极人格改变。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它也可能被推翻。

条件26通过界定关系中每个人的必需特点而界定了这种必要关系的特点。第1个条件的所有意图在于指明这两个人是处于某种程度的接触中,彼此在对方的经验场中意识到了一些差异。也许双方有某种“阈下知觉”差异就足够了,尽管个体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种影响。这样可能很难知道一个僵直性昏厥症患者是否认为治疗师的出现对自己而言有所不同——任何不同——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某种机体水平上他的确感觉到了这种差异。

除了以上提及的那种难以划分界限的情境,用操作性术语来界定该条件相对而言较容易些,这样就可以从一种凭经验而不为情感所动的研究观来判断该条件是否存在。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当事人和治疗师的感觉。如果彼此都意识到与对方处于个人或心理接触中,那么该条件就满足了。

治疗改变的第l个条件如此简单,因此也许应该将它称为一种假设或先决条件,以区别于以下条件。然而,如果没有它,余下条件就毫无意义,这就是将它包括在其中的原因。

当事人状态

当事人必须“处于一种失调状态中,情绪不稳定或焦虑”。这是什么意思呢?

在我们发展出的理论中,失凋是个基础概念。它指机体实际经验与个体自我概念之间的一种差异,只要它代表了该经验。因此,一名学生可能在一种完全的或机体的水平上对大学和在某建筑的3楼进行的考试感到恐惧,因为这些可能表明他缺乏一种基本的适应胜任感。由于这种恐惧感完全与其自我概念不符,因此该经验在其意识中的代表(扭曲的)是爬上该建筑或其他任何建筑的楼梯时会产生一种莫名恐惧感,并且不久就是穿过校园时的莫名恐惧感。由此,其机体经验到的情境意义与该经验在意识中的象征性代表就存在一种基本差异,而意识中的象征性代表不与其自我概念相冲突。在此个案中,承认害怕自已不能胜任就会与其自我概念相矛盾;而承认不可理解的恐惧感则不与其自我概念相矛盾。

另一个例子是位母亲,只要独子打算离开家她就会莫名其妙地生病。真实愿望是保有自己获得满意感的唯一源泉。在意识中知觉到这点会与她认为自己是个好母亲的形象不一致。然而,生病却与其自我概念相符,该经验就以这种扭曲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知觉到的自我(此个案中是需要照料的生病母亲)与实际经验(此个案中是希望保有自己的儿子)之间再次出现了一种基本矛盾。

当个体没有意识到自身内部的这种矛盾时,那么他就容易产生焦虑和困扰。一些经验会如此突然或明显地发生,以至于不能否认这种矛盾。因此,个体很容易产生焦虑困扰。

如果个体模糊地意识到了自身内部的这种矛盾,那么就会产生我们称为焦虑的一种紧张状态。并不需要明确地认识到这种矛盾。只要阈下知觉到它就足够了——也就是说,意识到了对自我的某种威胁却对该威胁的内容毫无所知。在治疗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焦虑,当个体逐渐意识到与其自我概念相冲突的一些经验要素时。

要对6个条件的这第2项给出精确的可操作性定义并非易事,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几位研究者通过个体对一些自我参考项目进行一种Q分类的方法对自我概念进行了界定。这使我们对自我有了一个操作性的认识。个体的所有经验就更难把握了。霍多尔科夫将它定义为一种Q分类,它是治疗师独立对相同的自我参考项目进行分类后的结果。而治疗师的分类以他在投射测验中对个体的认识为基础。这样,其分类中同时包括了个体经验的意识和无意识成分,因此代表了(不得不承认以一种不完美的方式)当事人的所有经验。这两种分类间的相关对自我和经验间的失调进行了粗略的操作性测量,当然低或负相关代表了高度失调。

关系中治疗师的真实性

3个条件是,在这种关系中治疗师应当是一个和谐、真实、整合的人。这意味着在关系中他坦诚而深刻地体验着自己,他对自我的认识准确地代表了其实际经验。这与故意或无意地表现出虚假外表完个相反。

治疗师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是一个完美的人,向当事人展示自已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整合性和统一性。治疗师在这种关系中准确地成为自己,在此刻做真实自我就足够了。

要说明的是,这其中包括了心理治疗中认为不理想的方面。其经验可能是“我害怕这位当事人”或者“我的注意力太集中在自己的问题上了,以至于我几乎无法倾听他在说什么”。如果治疗师在意识中不否认这些情感。而是坦然接受它们(如同其他情感一样),那么就达到了我们刚才说的条件。

治疗师在多大程度上向当事人公开真实自我是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当然治疗师的目的并不是表达或谈论自己的感受,但是起码他不应该向当事人隐瞒自我。有时他可能需要说出自己的一些感受(向当事人、同事或督导者)。

对第3个条件下一个操作性定义并不很难。我们再次要谈到Q技术。如果治疗师对与关系有关的一系列项目进行分类,他就会了解自己在关系中的经验。如果几位曾经观看过会谈或听过会谈录音(或看过会谈的有声电影)的评价者现在对相同的项目进行分类,以代表他们对关系的理解,那么第2次分类就应该捕捉住治疗师行为中的那些要素以及他意识到的和未意识到的推断出的态度。这样,治疗师的分类和观察者的分类两者间的高相关就大致代表了治疗师在关系中的和谐或整合的一种操作性定义;而低相关则相反。

无条件积极关注

如果治疗师发现自己将当事人经验中的每个方面都作为当事人自身的一部分而接纳了,那么他就正在经历着无条件积极关注。这一概念是斯坦达尔提出的。它意味着接纳是无条件的,不是“你只有如此这般我才喜欢你”。它意味着对此人的一种“珍视”,杜威曾使用了这术语。它相对于一种有选择的评价观——“你这样做是不好的,那样做是好的”。对于当事人表达出的消极的、“坏的”、痛苦的、恐惧的、防御的、病态的情感,以及“好的”、积极的、成熟的、自信的、社会性的情感,对于他前后矛盾和前后一致的方面,它都予以同等程度的接纳。它意味着将当事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而关心,允许他有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经验。一位当事人将治疗师描述为“促进我对自身经验的感受,……那(这)是我的经验而我的确拥有它:想我所想,感我所感,愿我所愿,惧我所惧;没有‘如果’、‘但是’或‘事实上不是’。我们假设,如果人格要发生改变,就必须有这种接纳”。

与前两个条件一样,第4个条件也是个程度问题,如果我们就特定的研究操作来界定,这一点立即就很清楚了。(“无条件积极关注”也许是一个不太合适的词语、因为它听上去像一个绝对的、全有或全无的意向性概念。也许从描述中可以明显看出,完全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只在理论上存在。从一种临床经验观点来看,我相信最准确的叙述应该是有效的治疗师在与当事人进行接触的许多时刻中给予当事人无条件积极关注。但是他有时只能给予一种有条件积极关注——并且有时可能是一种消极关注,尽管在有效的治疗中很少如此。正是在此意义上无条件积极关注作为一种程度问题存在于任何关系中。)给它下定义的方法之一是如条件3描述的那样对关系进行Q分类。

如果治疗师和观察者都将反映无条件关注的那些项目列为该关系所具有的特点,那么就可以说无条件积极关注存在,这些项目可能包括按以下顺序排列的一些陈述:“我对当事人所说的任何事情都不感到嫌恶”;“我对当事人和他所说的话既不赞同也不反对只是接纳”;“我对当事人亲切友善——对他的弱点、问题和潜力”;“我不想对当事人的话进行评论”;“我喜欢当事人”。如果治疗师和观察者都认为这些项目是关系所具有的特点,或者不具有与这些项目相反的特点,那么就可以说符合了条件4

 

5个条件是治疗师对当事人的意识和自己的经验具有一种准确的同感理解。感觉当事人的个人世界,就仿佛它是你自已的,但是却不丧失“仿佛”的性质——这就是同感,而它对于治疗似乎是必不可少的。感受当事人的愤怒、恐惧或困惑就仿佛它是你自己的,但你自己却不感到愤怒、恐惧或困惑,这就是我们要描述的条件。当当事人的世界如此清晰地展现在治疗师面前,而他自由地在其中穿行时,他就不仅能使当事人清楚地知道他的理解,而且还能说出当事人在自己的经验中几乎都没有意识到的意义。一位当事人如此描述了第二个方面:“当这个时候又一次的,我的思绪情感乱成一团,来自四面八方的网将我紧紧束缚,从体内不同部位涌出各种冲动,我感到自已不堪重负——这时就像一束阳光穿过石层和茂密的树叶在森林小径中洒下一缕光明,你给予了一些评论。[它使]画面变得清晰,纠缠理顺了,变得井井有条。结果就是——前进感,放松感。这些是阳光。”费德勒的研究表明这种深入的同感对治疗很重要,该研究中经验丰富的治疗师在描述关系时都认为以下这些项目很重要:

治疗师能很好地理解患者的感受。

治疗师从不对患者的意思有任何怀疑。

治疗师的评论要符合患者的心境和他所说的内容。

治疗师的声调要完全表明他能分享患者的感受。

可以用不同方法对治疗师的同感下一个操作性定义。其中之一是如同条件3描述的那样用Q分类进行描述。如果治疗师和观察者都将描述同感的那些项目列为该关系的特点,那么就认为这一条件存在。

界定该条件的另一种方法是让当事人和治疗师都对描述当事人情感的一些项目进行分类。双方独立进行分类,该任务代表了当事人在刚结束的谈话中所经验到的情感。如果当事人的分类和治疗师的分类两者之间是高相关,那么就可以说存在准确的同感,低相关则反之。

测量同感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让受过训练的评价者通过听会谈录音而对治疗师同感的程度和准确性进行等级评定。

当事人对治疗师的了解

最后一个条件就是当事人在最低程度上认识到治疗师对自己的接纳和同感。除非就这些态度进行了一些沟通,否则在当事人看来这些态度在关系中就不存在,并且根据我们的假设,治疗进程也无法开始。

由于态度不能被直接感知,所以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当事人从治疗师的行为和言语中认识到治疗师在某种程度上接纳和理解了自己。

对此条件下一个操作性定义并非难事。当事人可以在一次会谈结束后,对有关自己和治疗师之间关系的一个项目表进行Q分类(相同的项目表也可用于条件3)。如果一些描述接纳和同感的项目被当事人列为关系的特点,那么就可以认为该条件存在。就我们目前的知识水平,“在最低程度上”的含义尚不确定。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简明而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我认为促使心理治疗改变发生的一些必需条件。我既没有给出这些条件的理论背景,也没有解释在我看来它们之所以有效的动力何在。对此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已经提到的文章中找到相关资料。

不过,我对以上提到的每个条件至少都给予了一个操作性定义。我这样做是为了强调一个事实,即我所说的不是一些含糊的东西,如果会出现其他某种含糊结果,那么理想的做法就是应该将它们提出来。我提出的这些条件即使在我们现有的技术水平下也可以进行大致测量,并且我对每个例子都提出了特定的操作方式,尽管我相信更严谨的研究者会设计出更恰当的测量方法。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强调,在我看来,与动力有关的知识在验证这种“如果-那么”的假设时是不必要的。因此,从另一个领域来举例说明就是:如果一种物质,一系列实验表明这种物质是盐酸,与另一种物质混合,一系列实验表明这种物质是氢氧化钠,那么这种混合就会产生盐和水。无论将此结果归于魔法还是用最恰当的现代化学理论术语来解释。它都是事实。与此类似,在此我们假定某些可定义的条件会导致某些可定义的改变发生,而无论我们如何解释它,这种事实都存在。

由此推导出的假设

用清晰准确的术语叙述任何理论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可以从中得出能进行验证的特定假设。这样,即使那些被假设为必要且充分的条件更有可能是错的(我希望并非如此),它们同样也能促进该领域的科学发展,因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去糟粕留精华的操作基础。

由该理论推导出的假设依次为:

如果6个条件(如同操作性定义的那样)存在,那么当事人就会发生建设性的人格改变(如同定义的那样)。

如果一个或多个这些条件未满足,那么就不会发生建设性的人格改变。

这些假设在任何情境下都成立,无论该情境是否称为“心理治疗”。

只有条件1是二分的(即它要么满足要么不满足),其余5个条件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每个都是连续体。由于事实如此,就出现了另一个假设,而它可能是最容易检验的。

如果所有6个条件都满足了,那么条件26存在的程度越大,当事人发生的建设性人格改变就越显著。

目前,以上这些假设只能以这种一般形式进行陈述——这意味着所有条件都同等重要。毫无疑问,实证研究可以对这些假设进行提炼。例如,如果当事人的焦虑程度高,那么其余条件的重要性就降低了。或者如果无条件积极关注的程度高(如母亲对孩子的爱),那么也许中等程度的同感就足够了。但此刻我们只能猜测这些可能性存在。

有意义的省略

如果说在已给出的心理治疗的必要条件中有任何令人吃惊的特征的话,那么也许就在于省略掉的要素中。在当今的临床实践中,似乎治疗师的行为除了描述过的那些条件外还有许多其他条件,而它们都是心理治疗所必需的。要说清楚这一点,最好提及我们对研究和经验进行深思熟虑后省略掉的一些条件。

例如,我们并没有指出这些条件适用于一类当事人,而那些条件则是使另一类当事人发生改变所必需的。也许当今临床工作中最流行的观念莫过于治疗神经病用一种方法,而治疗精神病则用另一种方法;治疗强迫症必须满足某些条件,而治疗同性恋则必须满足另外一些条件,等等。正是因为持有一种相反的临床观点,我有些“忐忑不安和战战兢兢”地提出心理治疗的必要条件存在于一种单一形态中,尽管当事人或患者对它们的使用可能截然不同。

我并没有说这6个条件是当事人中心疗法的必要条件,而其他条件则对于其他心理治疗方法是必需的。当然我深受自身经验的影响,而该经验使我形成了一种称为“以人为中心”的观点。尽管如此,我陈述该理论的目的在于叙述适用于会产生建设性人格改变的任何情境,无论我们是在考虑经典精神分析、其任何现代分支、阿德勒心理疗法或其他方法。显而易见,根据我的判断,实证研究不会证实许多被认为是必要的条件的确是必要的。对已提出的一些假设进行的检验会帮助人们认识这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当然我们可能发现不同治疗方法造成了不同类型的人格改变,而每种心理治疗都有一些各自的必需条件。除非说明了这点,我才假设任何类型的有效心理治疗都会产生人格和行为的类似改变,并且只有一套必需的前提条件。

我并没有说心理治疗是一种特殊的关系类型,与日常生活中所有其他关系类型不同。相反,至少在短暂时刻,许多亲密的友谊明显满足这6个条件。然而,这通常只是暂时性的,随后同感就会消退,无条件积极关注也变得有条件了。或者“治疗师般的”朋友开始具有某种程度的虚假性或防御性。因此治疗关系被视为这种建设性品质的一种增强和延长,而这种建设性的品质常常存在于其他关系中,但持续时间至多只是暂时的。

我并没有说治疗师要求具有特殊专业知识——心理学的、精神病学的、医学的或宗教的。特别针对治疗师的条件345要求的是经验,而不是专业知识。如果要求治疗师必须具有这些知识,那么在我看来也是应该通过临床训练而获得——这也许是专业训练的一部分,但通常却并非如此。持有如此偏激的观点给我带来了麻烦,但我从自已的经验中只能得出这一结论。我相信。知识训练和掌握信息会产生许多有价值的结果——但是成为一名治疗师却不是其中之一。

我并没有说心理冶疗中治疗师必须对当事人做出准确的心理诊断。与同行们持有如此不同的观点再次给我带来了麻烦。当某治疗师在任何心理的、精神病的或心理卫生中心花费了大量时间对当事人或患者进行令人精疲力竭的心理评估,那么似乎这一定对心理治疗颇为有用。然而我对治疗师观察得越多,对费德勒等人的研究考察得越多,我就越坚信这种诊断在心理治疗中是不必要的。认为它对心理治疗很必要的原因甚至可能仅仅是害怕承认它在大部分情况中不过是大量浪费时间。我只观察到了一个与心理冶疗有关的有用目的。一些治疗师对自己与当事人间的关系感到不确定,除非进行了这种诊断。没有这种诊断时他们对当事人感到害怕,无法具有同感,无法进行无条件积极关注。发现自己需要在关系中进行一种伪装。如果他们事先知道当事人有自杀冲动,就会更接受它。因此,对于一些治疗师而言,他们从诊断中获得的确定感是使他们自己整合于关系中、并经验同感和完全接纳的基础。在这些情况下进行心理诊断当然会使治疗师感到更自如,从而增强治疗效果。但即便如此它也不是心理治疗的一个基本前提。(有一次我曾开玩笑地提出,这些治疗师们通过看其他个体而非此患者或当事人的诊断结果,同样也可以让他们感到自如。有时心理治疗的继续进行会证明诊断是不准确的。而这也不会让人感到特别烦恼,因为在治疗过程中人们总是期望着去发现诊断的不准确之处。)

主要通过指出省略了些什么,也许我已经给出了足够多的事例来说明,我所假定的那些心理治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引人注目并非同一般的。如果我们通过考察治疗师的行为来决定那些假设是心理治疗中必不可少的,那么列出的项目就会长得多,复杂得多。

该理论有价值吗?

除了对其进行提炼和概括而带来满足感之外,本文所提供的这种理论陈述有何价值呢?我愿意更详尽地说明我相信它可能具有的价值。

它会给研究领域指明方向并提供动力。由于它认为建设性人格改变的条件是普遍性的,因此它极大地扩展了研究机会。心理治疗并不是旨在促进建设性人格改变产生的唯一情境。企业领导者和军事领导者的训练计划的目的也在于此。教育指导或计划的目的也常常是发展人格和智力技巧。社会机构的目的在于改变青少年罪犯和犯罪分子的人格和行为。这些计划为广泛验证我所提出的那些假设提供了一个机会。如果研究发现,当假设条件没有满足时建设性人格改变也发生了,那么理论就必须进行修正。然而,如果假设得到了支持。那么结果就是大有意义的,不仅对于制定这类计划而且对于我们认识人类精神和行为的动力都有意义。在心理治疗领域里,将连贯一致的假设运用到各流派治疗师的工作中会使人们获益匪浅。同样,对假设否定和肯定都具有同等重要性,它们都有意义地丰富了我们的知识。

对于心理治疗实践,该理论同样也提供了一些值得思考的有意义的问题。其含义之一是各种心理治疗技术相对而言并不重要,除非它们是满足某一条件的途径。例如,在当事人中心疗法中,我已经对“情感反射”进行了描述和评论。对于此处提出的理论而言,该技术根本不是治疗的一个必要条件。然而,如果它提供了一种途径使治疗师能够表达出敏锐的同感和无条件积极关注,那么它就是一种可以使治疗的必要条件得到满足的技术途径。同样,根据我提出的理论,一些技术对于治疗也都不是必要的,如人格动力解释、自由联想、梦的分析、移情分析、催眠、生活风格分析以及提供建议等。但是,每项技术都可以成为满足我所提出的那些必要条件的一种途径。治疗师可以通过解释来表达出无条件积极关注。治疗师可以通过倾听自由联想而表达出自己正在体验到的同感。在处理移情时,有效的治疗师常常在关系中表达出自己的整体性和和谐性。其他技术与此类似。但是正因为这些技术可以表现出治疗的必要成分,所以任何一种也可以表现出与假设的治疗条件截然相反的态度和经验。情感可以以一种表明治疗师缺乏同感的方式而“反射”出来。解释的方式可以表明治疗师高度的有条件积极关注,任何一种技术都可以表明治疗师正在经验着一种与其自身意识相反的态度。因此我们所提出的理论的价值之一就是它可以帮助治疗师更批判地来思考自己的经验、态度和行为中属于心理治疗必需要素的那些成分,以及不属于心理治疗必需要素或甚至是有害的那些成分。

最后,在那些旨在使个体人格结构和行为发生建设性改变的计划中——教育、改过自新、军事或企业等方面,该理论可以作为一种尝试性标准对计划进行测量。除非得到大量研究验证,否则它不能作为一种有效标准,但是,如同在心理治疗领域一样,它可以有助于促进批判性分析并形成其他条件和假设。

 

从一种更广阔的理论背景来看,建设性人格改变过程的出现有6个必要充分条件。我对每个条件都给出了简短的解释说明,以及可用于研究的操作性定义。指出了该理论对于研究、心理治疗以及旨在促进建设性人格改变的教育和训练计划所具有的含义。此外还指出根据该理论,一些通常被认为是心理治疗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却是不必要的。

 

九、在当事人中心框架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人格和人际关系理论(选)

 

我们系统思维的一般结构

在进一步详细陈述我们的理论观点前,我认为对该理论构想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进行一些描述是很有帮助的。

最开头部分是心理治疗和人格改变理论,它与观察到的事实联系最紧密并获得了许多证据支持,建构该理论是用来解释我们所经验到的心理治疗现象。

在该理论中,有关于人格本质和行为动力的一些假没。它们有些显而易见,而有些则晦涩不明。这些已经进一步发展完善成了一种人格理论。其目的是使我们对人类机体及其发展动力进行一种尝试性的理解——试图去理解在治疗中走向我们的那个人。

在治疗和人格理论中晦涩不明的某些假设是关于治疗结果的——因此,是关于一个更具有社会建没性和创造性的个体。近年来,我们已经在努力勾画出治疗理论目标的图画,一个有着最大创造力的、自我实现的和功能完全发挥的人。

在另一方向,对治疗关系的理解引导着我们去构造与所有人际关系有关的理论,把治疗关系仅仅作为一种特殊个案。这是一种崭新的和尝试性的发展,我们对其前景充满信心。

最后,如果我们的治疗观点有效,那么它们就可以应用于人类经验和努力的所有那些领域,只要该领域涉及(1)人际关系和(2)目的在于发展或改变人格和行为。由此,就相应出现了一系列与这些领域有关的部分发展的理论,如家庭生活、教育、团体领导、团体紧张和冲突局面。

(一)治疗和人格改变理论

该理论是一种假设。如果特定条件存在(自变量),那么带有某些特征的过程(因变量)就会发生。如果这一过程(现在又成了自变量)发生了,那么特定的人格和行为改变(因变量)也就会出现。对此将特别论述。

在这一部分和随后部分中将会以较小篇幅简要地对该理论进行正式阐述。

A.治疗过程的条件

要产生治疗效果,这些条件必须存在。

1)两人处于心理接触中。

2)第一个人,我们称之为当事人,处于一种失调状态中,情绪不稳定或焦虑。

3)第二个人,我们称之为治疗师,在这种关系中是和谐的。

4)治疗师对当事人是无条件积极关注的。

5)治疗师对当事人的内部参考框架有着同感理解。

6)当事人至少在一个最低程度知觉到了条件4和条件5,即治疗师对自己的无条件积极关注以及治疗师的同感理解。

B.治疗过程

当以上所说条件存在并一直持续时,治疗过程的发展就开始具备以下特征:

1)当事人通过语言和/或运动,在表达其感受时越来越自由。

2)他表达出的感受越来越多地提到了自我,而不是非自我。

3)他越来越能区别和分辨出其感受与知觉的客体,包括其所处环境,其他人,其自身,他的经验,以及它们彼此间的关系。其知觉变得更放松更具外延性,或者换而言之,其经验有了更准确的象征性。

4)他表达的感受越来越多地提及某个经验与自我概念的失调。

5)他逐渐在意识中体验到这种失调的成胁。就是因为治疗师对当事人不断的无条件积极关注,不仅有对失调和焦虑的关注,也有对协调和焦虑解除的关注,这种威胁体验才可能出现。

6)在意识里他完全体会到了过去被意识否定或歪曲的感受。

7)他的自我概念被重新组合来吸收和包括以前被意识所歪曲或否定的那些经验。   

8)当进行这种自我结构重整时,他的自我概念越来越与其经验相一致;现在自我包括了以前极其威胁性而不在意识当中的那些经验。因为威胁性的经验少了,所以一个必然趋势就是意识中的知觉紊乱或否定也就少了。换句话说就是防御性降低了。

9)他更能够体验到治疗师的无条件积极关注而没有一种威胁感。

10)他越来越感受到一种无条件的积极自我关注。

11)他越来越体验到自己是评价的核心。

12)他更少从价值条件的角度对经验做出反应,而更多地是从一种机体评价过程的角度。

C.人格和行为结果

结果和过程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过程的项目仅仅又是结果的不同方面。因此以下陈述也可以包括到过程中去。为了便于理解,与成果、结果有关,或在治疗关系之外观察到的变化在此都已经归类了。这些就是假设相对待久的变化:

1)当事人越来越协调,对经验也越来越开放,防御性也更少。

2)因此,他也更现实,客观,在知觉上有更多的外延。

3)因此,在解决问题上也更有效。

4)他的心理适应得到了改善,更接近最佳状态。这源于B7B8中描述的自我结构的变化,也是该变化的延续。

5)由于自我和经验更一致,对威胁的易受伤害程度也降低了。

6)以上C2的结果就是,他对于其理想自我的感知更现实,也会更易实现。

7C4C5改变的结果就是其自我和理想自我更加一致。

8)由于自我和理想自我更一致(C6),自我和经验更一致,所以各种类型的紧张都降低了——生理紧张、心理紧张,以及被定义为焦虑的具体心理紧张类型。

9)他的积极自我关注程度得到了提高。

10)他认为评价中心和选择中心在自身内部。由于C9C10,当事人更自信了,自我指导性也更强了。由于C1C10,其价值标准是由一种机体评价过程来决定的。

11 C1C2的结果是,他更现实、更准确地感知他人。

12)由于更少地歪曲对他人的认识,他体验到了对他人更多的接受。

13)他的行为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改变。因为经验中吸收到自我结构里的比例增加了,所以属于自我的能够被承认的行为的比例也增加了。相反,被否认为自我经验的、觉得“不是我自己”的行为比例减少了。因此,会感知到其行为更多地受自己控制。

14)他的行为也被他人认为更适应社会,更成熟。

15C1, C2C3的结果是,他的行为更有创造性,更适应每一种新情况和新问题,更充分地表达了他自己的意图和价值观。

(二)人格理论

对于治疗中出现的个体我们获得了一些认识,在整理这些认识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人格发展和行为动力的理论。需要重申前面的警告,并特别指出该理论的最初命题离我们的经验最远,所以最受质疑。然而,当你一直读下去的时候。就会发现命题变得越来越接近治疗经验。

A.婴儿的基本特点

个体在婴儿期至少具有这些特点。

1)他把自己的经验作为现实来感知。他的经验就是现实。因为谁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孩子的内部参照系统,所以没有谁比孩子更有潜力去意识他自己的现实。

2)他有一种实现自身机体的固有趋向。

3)他根据基本的实现趋向与其现实进行互动。这样其行为就是机体的一种有目标导向的尝试,目的是在感知到的现实中满足其体验到的实现需要。

4)在此互动中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一个格式塔来活动。

5)他使用机体评价机制,把实现趋向当做一个参考标准来评价经验。那些被感知为维持和发展机体的经验就获得积极评价。相反,那些没有维持和发展机体的经验获得消极评价。

6)他的行为趋近那些被积极评价的经验,而回避那些被消极评价的经验。

B.自我的发展

1)随着实现趋向的一部分——分化趋向的发展,在一种存在意识和功能意识中,个体的部分经验分化出来并被符号化。这种意识可以称为自我经验。

2)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尤其是与包括重要他人的环境的互动,个体存在和功能意识中的表征变得越来越精细,并形成一个自我概念,一个其经验场中的知觉客体。

C.积极关注的需要

随着自我意识的萌芽,个体也出现了一种积极关注的需要。这是人类的普遍需要,无处不在并历时持久。这种需要是先天的还是习得的与理论无关。但提出此概念的人——斯坦达尔认为这种需要是习得的。

a.这种需要的满足必须参照另一个体的经验场。所以它常常是模棱两可的。

b.它与个体的许多经验都有关联。

c.它是互惠的,当某个体意识到自己在满足另一个体的积极关注需要时,他必定也会体验到自身积极关注需要的满足。因此满足他人的这一需求和通过他人体验到自己需要的满足都会有所收获。

d.这种需要十分强大,任何社会他人的积极关注都与整体关注情结相联系,而个体通过该整体关注情结与该社会他人相联系。所以比起机体评价过程,个体更迫切地需要一个重要的社会他人表达出的积极关注,并且比起在实现机体中能获得积极评价的经验,个体更趋向这种他人的积极关注。   

D.自我关注需要的发展

1)无须通过社会他人的积极关注传达,个体就可以体验到与任何特定的自我经验或自我经验群相关的积极关注的满足或受挫。这种形式的积极关注就称为自我关注。

2)自我关注需要是一种习得的需要、其发展与自我经验和积极关注需要的满足或受挫间的关系相关。

3)这样,个体就可以不受任何社会他人的影响而体验到积极关注或失去积极关注。在某种意义上,他成为了自己的重要社会他人。

4)如同积极关注一样,所体验到的与任何特定自我经验或自我经验群相关的自我关注都与整体自我关注情结相联系。

E.价值条件的发展

1)当个体的自我经验被重要他人区分为值得给予更多或更少的积极关注时,自我关注就有了相似的选择性。

2)当一种自我经验仅仅因为值得给予更多或更少的自我关注而被避免(或寻求)时,那么就可以说个体获得了一种价值条件。

3)如果个体只应体验到无条件积极关注,那么就不会形成价值条件,自我关注就会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自我关注的需要也就不会与机体评价不一致,个体将一直都处在心理调适的状态下,并且会完全发挥其功能。这一连串事情都是假设为可能的,所以在理论上非常重要,尽管在现实中它不会发生。

F.自我与经验之间不一致的发展

1)因为自我关注的需要,个体根据存在其内部的价值条件来选择性地感知其经验。

a.那些与价值条件一致的经验就在意识中被准确地感知和符号化。

b.那些与价值条件相悖的经验则估计与价值条件相符而被选择性地和扭曲地感知,或者是部分地或全部地被意识否定。   

2)所以在机体中出现的那些不被认可为自我经验的经验就不能被正确地符号化。也不能以准确的符号形式被组织到自我结构中。

3)所以,自从根据价值条件第一次有选择地感知时,这种自我与经验之间的不一致、心理失调及脆弱状态就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

G.行为不一致的发展

如同F描述的那样,由于自我和经验之间不一致,一种相似的不一致也出现在个体的行为中。

a.有些行为与自我概念一致,能维持、实现和提高自我概念。这样的行为在意识中被准确地符号化。

b.有些行为维持、提高和实现那些没有被吸收到自我结构中去的机体经验。这些行为要么不被认可为自我经验,要么被歪曲地或选择性地感知,从而与自我相一致。

H.威胁体验和防御过程

1)当机体在不断地体验时,出现了一种与自我结构(及其相应的价值条件)不一致的经验,它被下意识地感知为其有威胁性。

2)威胁的本质是如果该经验在意识中被准确地符号化,那么自我概念就不再是一个协调一致的格式塔,价值条件就会被推翻,自我关注需要也会受挫、一种焦虑状态就会出现。

3)防御过程就是阻止这种事情发生所做出的反应。这个过程包括了选择性感知或对经验的歪曲,以及/或者在意识中否认此经验或部分此经验,从而使整体经验认知与个体的自我结构相一致,与其价值条件相一致。

4)除了保持以上一致性,防御过程的普遍后果就是一种认知僵化,因为它必须歪曲认知——不准确地认知现实,因为它对信息进行歪曲和省略,并且带有意向性。   

I.崩溃和解体的过程

以上阐述的人格理论或多或少适用于每一个体。以下章节则描述了那些只有特定条件存在时才会发生的特定过程。

1)当经验与自我间的不一致非常严重,或者某个明显与自我不一致的经验突然出现时,机体的防御过程就不起作用了。

2)随着下意识地感知到这种不一致,焦虑体验就产生了。焦虑程度的强弱取决于自我结构受威胁的程度。

3)由于防御过程不起作用,经验就能够在意识中被准确地符号化,并且自我结构的格式塔就被意识中的不一致经验所打破。结果出现了一种解体状态。

4)在解体状态下,机体有时以明显与经验相一致的方式来活功,而这些经验迄今为止被意识所歪曲或否定;而有时则是自我暂时控制了局面,机体可能以与自我相一致的方式来活动。因此,在这种解体状态下,自我概念(包括歪曲的认识)与那些在自我概念中没有被准确地符号化或包含的经验之间的紧张就以一种混乱的经验单位表现出来,向机体提供用于调节行为的“反馈”。

J.重整过程

GH部分描述的情况中(此外也许在I中描述的崩溃情况中。尽管与此相关的证据较少),有可能出现一种重整过程,它提高了自我和经验之间的一致性。该过程如下:

1)要使防御过程反向发展——即使通常感到具有威胁性的经验能在意识中被准确地符号化,并且接纳到自我结构当中,需要某些特定条件。价值条件必须减少。无条件自我关注必须增加。

2)具备这些条件的方法之一就是获得某重要他人的无条件积极关注。要想获得无条件积极关注,必须存在一种同感理解。当个体感知到了这种无条件积极关注时,存在的价值条件就会减弱或消失。另一个结果就是他自身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增加。如果以上条件都满足,威胁感就会降低,防御过程也将会逆转,那些常常感到具有威胁性的经验将会被准确地符号化。并整合到自我概念中去。

3)以(1)(2)的结果就是个体会更少地遇到威胁性的经验;防御过程更少出现而其后果也会减弱;自我和经验更加一致;自我关注增加;对他人的积极关注增加;心理适应增加;机体评价过程逐渐成为行为调节的基础;个体成为了几乎充分发挥功能的人。

(三)充分发挥功能的人的理论

个体的某种导向趋势和特定需求已经在上述理论中得到清晰阐述。既然这种趋势在特定条件下更能充分展示,那么其中已经隐含了在人类机体实现过程中的一个终极概念。这个最终的假设个体将是“社会进化目标”、“最佳心理治疗目标”等的同义词。我们将此个体称为充分发挥功能的人。

尽管其中的内容都已阐述过。但仍有必要单独提出这一理论概念。

A.个体有一种实现其机体的内在趋向。

B.个体有能力并趋向于将经验在意识中准确地符号化。

一种推论认为个体有能力并趋向于使其自我概念和经验相一致。

C.个体有一种获得积极关注的需要。

D.个体有一种获得积极自我关注的需要。

E.当需要CD得到满足时,趋向AB就能被充分意识到。具体而言,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趋向AB就能被充分意识到:

1)个体体验到来自重要他人的无条件积极关注。

2)这种无条件积极关注通过一些关系得到表现,这些关系的特征是完全同感理解个体的参照系统。

F.如果条件E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那么具备这些条件的个体就是充分发挥功能的人。充分发挥功能的人至少具有以下特点:   

1)他将对自身经验采取开放态度;推论是他不会表现出防御性。

2)因此,所有经验都能进入意识。

3)根据经验资料,所有符号化将达到最准确程度。

4)其自我结构将与其经验一致。

5)其自我结构将是一个流动的格式塔,在新经验的接受过程中不断灵活变化。

6)他将自我经验为评价的中心。评价过程将是一个持续的机体过程。

7)他将没有价值条件。推论是他将体验无条件自我关注。

8)在各种情境中,他将根据该特定情境做出独特的、创造性的适应行为。

9)他将发现其机体评价会导向最满意的行为,因为

a.所有可获得的经验资料都可以进入意识并被利用。

b.所有经验资料都将不会被意识歪曲或否定。

c.体验的行为结果将进入意识。

d.因此,所有由于资料缺乏而不能获得最大满意的情况都可以通过这种有效的现实检验得到纠正。

10)由于相互积极关注具有回报性,因此他将与他人处于最大程度的和谐中。

(四)人际关系理论

最近我们在尝试着将自己的理论建构扩展到发现似乎存在于所有人际关系和人际交流中的法则。这种想法仅仅将治疗关系视为一种人际关系,它最初源自心理治疗理论,这在随后将会看到。为了便于阐述,将会分别给出条件、过程、正在恶化的关系以及正在深化或改善的关系的结果。事实上,这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点或两个层。

一种改善关系过程

1XY之间的交流所具有的特征是经验、意识和交流非常一致。

2Y对这种和谐一致的体验就是清晰的交流。因此,在其反应中更可能表现出自身经验和意识的一致性。

3)由于X在交流中是协调一致的,不易受到伤害的,因此他以一种准确和外延的方式感知Y的反应,并同感理解其内部参照系统。

4)由于感到被理解,Y体验到自己的积极关注需求得到了部分满足。

5X体验到自己已经在Y的经验场中起到了一个积极作用。因此相应的,X倾向于增加对Y的积极关注感。由于X在交流中不易受到伤害,因此他感受到的对Y的积极关注也往往是一种无条件积极关注。

6)至少在交流中,Y在一种关系中体验自己,这种关系的特点就是X是和谐一致的,X对自己的内部参照系统有一种同感理解,并给予自己无条件关注。因此在交流主题范围内,治疗过程的所有特征都出现了。由于Y在这一关系中更少需要进行防御,认识歪曲的需要也降低了。因此,他更准确地感知到了X的交流。

7)于是,两个方向上的交流都越来越一致,也越来越被准确地感知,还包含了更多的相互积极关注。

(五)应用理论

如果详细阐述那些已有部分发展的各种应用理论,就会过多重复前面的一些内容,因此只在应用理论的每个领域提出几点描述性建议。

家庭生活

理论内涵有:   

1)父母对孩子的无条件积极关注的程度越高:

a.孩子身上的价值条件就越少。

b.孩子就越能根据一种持续的机体评价过程来生活。

c.孩子的心理适应水平越高。

2)父母对这种无条件积极关注的体验取决于他体验到的无条件自我关注程度。

3)如果父母体验到了无条件自我关注,那么他们在关系中将会是协调一致的。这表明了他们在表达自身感受(积极或消极的)时是真诚的或是一致的。

4)如果条件(1)(2)(3)存在,父母将会以一种现实和同感的方式来理解孩子的内部参考系统,并对其给予无条件积极关注。

5)如果条件(1)(4)都存在,治疗过程和结果理论,以及一种改善关系过程和结果理论就适用。

团体紧张和冲突

A.团体冲突减少的条件

如果以下条件存在,团体冲突和紧张将会减少。

1)一个人(我们称为促进者)与XYZ进行接触。

2)促进者与XYZ进行单独接触时,其自身内部是协调一致的。

3)促进者在XYZ身上分别体验到了:

a.一种无条件积极关注,至少在团体成员交流的领域内如此。

b.对于XYZ的内部参照系统有一种同感理解,至少在团体成员交流的领域内如此。

4XYZ至少在一个较低的程度感知到了条件3a3b(主要因为3b通过口头传递)。

B.团体冲突减少过程

如果以上条件都满足并且一直存在,那么:   

1)治疗过程的各种要素在某种程度上出现,至少在团体交流所涉及的领域内。该过程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认知的分化性和外延性得到了提高。另一重要因素是在XYZ的经验中威胁感得到了降低。

2)因此,YX或者ZX的交流中,防御性更少了,与YZ的经验更一致了。

3X对这些交流的感知更准确、更具外延性。所以XYZ体验到了更多的同感理解。

4)由于XYZ身上体验到了更少威胁,并对他们的内部参照系统有了更多同感:

a.现在X在意识中将以前意识和经验间的不一致进行符号化。

b.因此他对自身经验的防御性歪曲减少了。

c.于是,他同YZ的交流就变成了与交流领域相关的其自身整体经验更具外延性的表达。

5)现在一种改善关系过程的条件形成了,而在IVE中所描述的现象也就发生了。

 

 

1-4  5-7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