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7-9)(选)

 

 

第七章 学校影响(选)

 

教师要做的事情与母亲所做的一样:和学生联系在一起,并对学生发生兴趣,绝不能只用严厉的惩罚。如果想要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就必须先了解这个学生以前的兴趣,并使学生相信:他在该兴趣上能够获得成功。

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老师会平等对待他的学生,他真的是想对人类的福利有一番贡献。

只有教师自身是个健康、平衡、很懂得心理调节的人,才能像一个朋友那样去接近孩子,传给他们在他自己身上已经唤醒的社会情感。

变迁着的教育形式

我们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学校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倘若父母不能承担起教育孩子的工作,就需要学校这个专门的教育机构来承担这一任务。倘若父母完全可以胜任孩子的教育工作,那么,学校便几乎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实际上,早在过去时,很多孩子都是在家里接受教育和训练,比如说,工匠会将自己的手艺传授给儿子,把自己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教给他。然而现在,父母需要参加的社会性事务越来越多,工作的复杂度也大大增加,这样的话,父母就难得再抽出时间来教育孩子;同时,社会分工的加深,使得教育作为一种专业独立出来,甚至需要选出一些接受过专门师范教育的老师来教孩子。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些文明程度较高的社会,对人们的受教育水平也有较高要求,这些是孩子在家里难以被给予的。

在美国,学校的发展经历显然没有欧洲完整,应该说,学校最为重要的理念应该是自由、平等、博爱。过去,在欧洲的教育史上,能够接受正规教育的只有王公贵族的子弟,按照当时的社会价值观来看,只有这些人才算得上是有价值的社会成员,其他人只要干好自己的本分就行了。后来慢慢地,随着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个对社会有用的群体需要进一步扩大。于是宗教机构的普世观念使得它责无旁贷地接管了教育的使命,一些经过挑选后的人得以学习神学、艺术、科学,并接受成为布道者的训练。

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那些老式的教育形式已经不能胜任社会的要求。在早些时候,村镇里的教师常是当地的鞋匠或裁缝。他们在教书的时候,手里常拿着一根棍子,虽然对学生很有威慑力,效果却不很理想。那时,只有在教会学校和大学,才能学到艺术与科学。鉴于教育资源紧缺,有时一些皇帝甚至都不识字。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机器进入我们的生产活动中。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操纵机器,工人就必须能读会写,而且会算术作图,这甚至影响到工业革命的成败。于是,我们所熟知的公立学校就在这时开始陆续建立起来。

然而遗憾的是,这些学校通常是由当地政府基于一定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因为政府需要的是顺服的子民,而且目的在于维护上层阶级的利益,还需要随时当兵作战。所以,这一时期,学校安排的课程便围绕这个目的展开。我记得小时候,在奥地利还受过类似的学校教育。那个时候,对于无权者来说,所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能适应与其社会地位相当的工作。

慢慢地,这种教育的缺陷便显露出来。这是因为,自由的思想日益活跃,民众已经拒绝被教育歧视。面对这种情况,公立学校只有谋求变革,才能赢得学生的欢迎。所以,现在流行的教育思想是:学生应当学会独立思考,并有更多的机会来熟悉文学、艺术和科学,长大后,还要能够分享更多的人类文明,并为之做出贡献。

所以,我们学校要培养出的人不应该仅仅是希望他们能够谋生或者找份工作,还要使其成为能够为大众谋利益,并为之不懈奋斗的人。

老师的角色

无论我们是否注意到,每一个建议学校改革的人几乎都在希望学校教育增加一个孩子在社会生活中的合作度。比如,我们听说过的塑造学生健康性格,就包含着这一个潜在要求。然而我们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就整体而言,教育的目标和技巧仍未获得人们的彻底理解。

要想将学校的作用最大化,我们必须找到足够多的教师,他们不仅能够领会与传授学生的谋生本领,还可以教会学生以有益于人类的方式行事。为此,他们必须认识到这一任务的重要性,并要为此接受足够多的训练,从而提供给学生更高的教育质量。

1.性格培养。

无疑,培养孩子健康的性格,不仅对孩子自身,也对家庭与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我相信,很多人对学校在这方面担当的角色抱以厚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在的很多学校在这方面的表现仍然有些差强人意。诚然,那些在家庭生活中已然失败的孩子,在来到学校后,几乎会犯同样的错误。怎样才能使孩子在学校阶段,再次重塑自己的性格?显然,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必须改善对教师的培养,并使得教师真正能够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

我曾在学校工作多年,而且我也相信,维也纳的许多学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曾发现,心理学家在给孩子看病的时候,所提出的一系列建议需要获得老师的理解与同意,才能有效执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心理学家给小孩诊断后,还需要来自家庭与学校的配合,才能真正见效。有时,心理学家甚至还要提示老师对某个孩子需要个别对待。

假如老师不理解心理学家的建议,那将是很糟糕的事情,这意味着孩子所依赖的学校环境可能不会有什么有益的变化。所以,心理学家和老师要密切配合,对孩子的心理诊疗才能有更好的效果。不仅如此,我认为,心理学家还应该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在这方面,最实用的方法就是我们在维也纳建立的顾问会议。对于这一点,我会在本章结束时,进行重点阐述。

当一个孩子刚被送到学校时,在这个孩子的发展中,将会面临一个新的考验,而这个考验将会解释孩子在以前的家庭生活中的任何缺点。相对于以前来说,他合作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假如这个孩子以前在家快被宠坏了,那么刚一来到崭新的学校环境里,他可能不太愿意离开受人呵护的生活境地,甚至会对这种陌生环境产生一系列不适应。比如,他们可能会大哭,嚷着要回家。

他甚至可能对功课和老师都不感兴趣,对别人的话听不进去,因为他的心里一直在想着自己。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听一些父母说,这个孩子在家里很乖,可是一到学校就开始惹麻烦。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到,这个孩子或许在家庭里的位置比较有利,而且家庭里对他没有什么考验;而在学校就不同了,他不再受宠,还要接受一系列考验。他感觉在家庭与在学校的待遇几乎有天壤之别。

曾经有一个孩子,在上学的第一天,什么都不做,反而只嘲笑老师说的每一句话。他对功课没有兴趣,以至于老师认为这个孩子可能智力迟钝。当我见到这个孩子时,不由问他:“我们很奇怪,你在学校为什么会一直笑个不停?”

他说:“学校是爸爸妈妈开的玩笑,他们把我送到这里就是为了嘲笑这里的人。”

原来,这个孩子在家里经常被逗弄,以至于他认为,只要父母把自己送到一个新的环境里,就是对自己的一番逗弄。于是,他就像在家里一样哈哈大笑。当我后来告诉这个孩子,学校是学习知识、学习做人做事的地方时,他才端正了态度,并对功课有了兴趣,还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2.老师与孩子的关系。

关注孩子的困难,纠正父母的错误,这应该是每一个老师的职责。而且,在学校生活中,老师们会注意到,孩子在慢慢地进步着,包括逐渐对他人产生兴趣,并为融入更大的社会交际圈做好了准备。然而,也有些孩子显然对融入社会还没有做好准备,他们在社会面前时常犹豫萎缩。在这里,老师及时的帮助可以使他们直面眼前的新环境。

那么,老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老师需要像母亲所做的事情一样,多和孩子在一起,获得孩子的注意。实际上,孩子们能否在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在于能否感到老师对自己有兴趣。老师若要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要慈祥和蔼;实际上,没有哪个人能够通过严厉和惩罚温暖孩子的心。

对于老师而言,假如看到孩子刚进入学校,与老师和同学很难相处,这时,最坏的事情就是批评、指责孩子。因为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坚信:讨厌学校是对的。在孩子从家庭迈向社会的过程中,学校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如果孩子不喜欢学校,那么,这样的孩子以后在社会上可能难以健康发展。

假如我觉得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在学校里总受谴责,那么我也会很快就失去对老师的兴趣,并会寻找各种方式逃离这种环境。我们发现,那些喜欢逃学、在学业上严重落后与难以对付的小孩,基本上都是那些将学校视为令人不快环境的孩子。

实际上,这些孩子并不笨,可他们在编造理由不去上课,或由于考了很低的分数,被责令让父母在试卷上签名并拿回学校时,这些孩子在临摹父母笔迹方面展现了惊人的天赋。可见,这些孩子之所以在老师的眼中看起来落后,是因为他们对学校缺乏了解或没有兴趣。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逃学的孩子却在校外很多同伴的眼中赢得了诸多欣赏,令这些孩子认为,校外的团伙才是自己受尊重的圈子,自己在学校里难以受到尊重。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假如一个孩子在班内不被接受为一个平等的成员,就会很容易转向犯罪的道路。

3.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通常情况下,老师总希望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才可能赢得学生的配合。在这方面,当一个孩子对某个科目产生自信时,就容易激起他对其他科目的兴趣。为此,我们一定要发现孩子从小是怎样看待世界的,他们的哪种感官运用得最多,而且训练程度最高。比如说,有的小孩最热衷于看,还有的是听,还有的是动。

一般而言,视觉型的儿童会对地理和绘画感兴趣,他们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不太习惯于纯粹地听,而是侧重于看。假如这些小孩没有能够使用眼睛来学习,那么他们的学习进度就会很慢。而这时,可能会被有些人产生误会,以为这些孩子智力不足,或缺乏天分,并将此归咎于遗传。如果这样的话,会更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如果我们要寻找哪些人应该对教育失败负责,那么,没有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兴趣的老师应该是责无旁贷的。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建议对小孩开展早期的专门教育,但我认为对孩子产生的任何兴趣都能加以运用,甚至激发孩子在某方面的兴趣,真的非常重要。

令人欣喜的是,现在有些学校在选择课程的教授方式时,能够主动与孩子的各个感官相适应。比如说,把模型制作的绘画与传统课程结合起来。我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应该受到鼓励,并予以推广。实际上,无论教授什么科目,最好的方法是让这个科目与生活中的其他部分紧密联系起来,一定要避免孤立。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这种教育的目标,以及所学东西的实际价值。

我常听到一些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比如是只让孩子记住知识好呢,还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意识好。我认为无须将这两者割裂开来,而应将它们结合起来。举例说,我们在教数学时,可以联系房屋建筑,让孩子找出需要多少木头,以及建好的房子里可以住多少人等,这样的话,显然更能激发出孩子的学习兴趣。

还有些科目可以很容易地放在一起来教,从而将不同的科目联系起来。比如说,老师与小孩散步时,可以从谈话里寻找孩子的兴趣。同时,老师还可以告诉孩子所看到的植物的结构、生长、用途,以及气候的影响、山川的特征、人类的农业发展史等,这些知识可谓涉及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老师就要真正对孩子产生兴趣,关爱孩子。如果不是这样,就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

班级里的合作与竞争

在孩子走进学校时,我们会发现,普遍情况下,孩子们对竞争的准备要多于合作。在以后的学校生活中,孩子们在合作方面的训练会持续提升。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灾难。这种灾难不亚于孩子冲到前面攻击别人,也不亚于落在最后而放弃奋斗。

在后两种情况里,小孩只对自己感兴趣。他的主要目标不是合作与风险,而是竞争与索取,就像小孩在家里,为了一件心仪的礼物而同兄弟姐妹大家一样。所以,小孩在班级里受到良好的教育,才可能对合作产生兴趣,并喜欢与人合作。

我曾经看到过不少问题儿童,因为对同学的兴趣,以及和同学展开合作,他们的状态有了明显改善。我在这里特别想提到一个小孩,他来自一个自认为每个人都对他有敌意的家庭,也自然地认为学校里的每个人也对他有敌意。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孩子常会面临这种处境:在学校考试成绩不好,回到家后,又受到一系列惩罚。

坦诚地说,这种事情让人经历一次就够令人沮丧了,要是经历两次,可谓很残酷。也难怪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而且在学校里常调皮捣蛋。幸运的是,他后来遇到了一位老师,这位老师理解他的处境,并向班内其他孩子解释这个孩子的遭遇,希望大家都能帮助他,让这个孩子相信,大家都可以成为他的朋友。后来,这个男孩的行为果然有了很大的改善。

当然,也有些人怀疑别的孩子们能否理解这个小孩的处境。对此,根据我的经验来看,小孩会比大人更理解小孩的处境。比如说,曾经有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来到我这里,这两个孩子中,一个是两岁的女孩,另一个是3岁的男孩。当时,小女孩淘气地爬到桌子上,把妈妈吓坏了,于是妈妈对她喊道:“快下来!”

可小女孩并不理会。这时,3岁大的儿子对小女孩喊道:“别乱爬,慢慢地下来,别摔着!”结果,小女孩马上安全地爬了下来。可见,小女孩之所以能够听从男孩的话,而对母亲的话仿佛没有听见,是因为这个小女孩的内心世界里,认为哥哥比妈妈更理解自己。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发现,小孩喜欢找小孩玩,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在班级管理方面,有一个常被提出的建议是,让孩子进行自治,但在具体实施时,我认为需要谨慎进行,还需要老师的指导,并且确认孩子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否则的话,孩子们会认为这种自治不过是一个游戏。如果这样的话,他们可能会在管理上比老师更加严厉苛刻,或者借用管理班级来谋取个人优势,以及排斥、打击别的孩子。

所以,在班级管理方面,从一开始,老师就要认真观察、用心建议,这对班级建设显然有很重要的作用。

评估孩子们的发展

孩子在学校里学习一段时间后,我们如果希望知道孩子在智力发展、性格与合作精神方面的最新进度,就需要进行一些测验。在孩子的发展中,必要的考试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比如说,一些小孩本来成绩不理想,可在测试后发现,这个孩子竟然可以上更高的年级。若未进行智力测验,显然就很难获得这种理性的认识。

同时,我们对这种智力测验还不能过于僵化性地依赖,比如说据此就判断孩子的未来。实际上,每个孩子的未来都存在极大的变数。所以,任何考试分数都不应该用来为孩子未来的发展设定一种限制。

假如学校里对孩子进行智商测验的话,我认为学校不应该将这种智商得分告诉小孩本人或小孩的父母。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智商得分的作用,甚至会误以为是对自己一生命运的最终判决。实际上,教育中的最大问题,在于学生认为自己受一种不可克服的外力的限制,比如智商。假如小孩知道自己的智商很低,可能会由此失去希望,并认为自己不可能成功。

我还看到很多学校在学期结束时,会对孩子有一定的评语,这些评语还要求学生拿回家里给父母看。我认为这些评语在措辞上一定要慎重揣摩。假如老师给学生的评语太坏,站在老师角度上,可能是认为激励孩子,但要是孩子家教很严,那么孩子会害怕把评语拿回家,或者涂改评语。更有极端的例子是,由于孩子看到老师很坏的评语,甚至选择了自杀。

由此可见,老师对孩子的评价,特别是以某种形式传播出去的评语,是多么的重要!

倘若老师的态度比较和蔼,给学生的评语充满了鼓励和期望,那么小孩一定会受到更好的激励,并不断地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假如孩子获得老师的评语总是很差,而且很多人都公认他是班里最差的学生,那么久而久之,这个孩子也会强迫自己接受这一点,并认为这将是不可更改的事实。如果这样的话,我认为应该将这归咎于教育的失败。

实际上,我通过长期的心理诊疗与大量案例观察发现,即便是最差的学生,也仍然可以获得进步。我们可以在很多例子中发现,那些曾经在学校被视为反应迟钝、学习落后的孩子,日后反倒因为加倍努力,而成就辉煌。

与老师评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即使没有老师的评语,孩子们仍会对彼此的能力做出合理的判断,比如说,他们会知道谁的数学好,谁的拼写、绘画好,谁最会玩游戏,也会知道班级里的强弱排序。然而,他们共同的错误是,在某个阶段,他们似乎坚信跑在自己前面的人仿佛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他们坚信自己无法超越。这种态度或许会伴随孩子终生,甚至在孩子成人后,也会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落在别人后面。

在我见到的很多班级里,很多小孩的学习成绩总会占据一定位置。比如说,他们会靠近最好的,或处在中间,或位于最下面。说实话,我并不认为这种成绩排名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天赋,更不会认为这种排名会预测孩子以后的发展。这种排名只能说明孩子们在某个阶段相对静止的状态。

实际上,我们曾多次发现,那些在班级排名最末位的人,可能会突然打破原有排名,取得惊人的进步,而且这种惊人的学习力一直可以坚持到他在学业上取得成功。所以,我们一定要清楚,某个阶段的智力测验只是对孩子状况的一种了解,以便于老师更好地组织教学,以及因材施教。我们绝不可以以孩子的考试成绩来限制孩子的潜力,更加荒谬的是,甚至以为这与糟糕的智商遗传有关。

我们一定要相信:只要孩子学习方法正确,足够勤奋刻苦,就一定会创造一个又一个学业上的奇迹!

天性与教养

在教育的所有错误中,最严重的错误就是相信遗传的作用。实际上,这让很多老师和孩子有了可乘之机,并以此为自己的教育受挫来开脱。我认为,如果一个教育工作者真的把学生的性格和智力归于遗传,那么这个教育工作者就难以被认为是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当然,我在这里所说的“遗传”并非指生理遗传。因为生理上的缺陷在我们这里不太具有研究的代表性,我这里所指的“遗传”是基于一种普通的智商。实际上,小孩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缺陷,并根据对此的判断来限制自己的发展。对于那些有生理缺陷的小孩,我们一定要让他知道,他并不一定缺少智力或个性。这点很重要。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同样的生理缺陷,有些人却能够以此为动力,获得更大的成功;同样,这种缺陷也可以成为他们日后发展的重要障碍。所以,我们对生理缺陷采取怎样的态度,将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

当我刚开始提出这个观点时,曾有很多人指责我这仅是个人信念,缺乏科学佐证。然而我要重申的是,这是我通过个人经验得出的结论,而且可以佐证的证据也在稳步增加。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得出了相同的观点,即认为那种对个性中遗传特征的信仰,无异于迷信。当然,这个迷信存在的时间已经不短,或许已有数千年之久。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人们一旦想逃避责任时,就难免对人的行为举止抱一种宿命观,这时,性格特征的遗传理论便迅速抬头。简言之,这种论调也就是相信,孩子从一出生就已注定是善是恶。这种观点显然很容易证明是在胡说八道,只有那些拒绝奋斗,仅想逃避责任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认识。

其实,“善”与“恶”是相对而言的,只有在特定环境下才有意义。他们隐含的意思是,这个人的行为是“有益于他人”,还是“有损于他人”。在孩子出生以前,他没有这种意义的社会环境。在出生后,他具体朝着哪个方向发展,会依赖于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对自己经历的认识,依赖于自己对世界的解释,尤为重要的是,依赖于他所受的教育。

那么在研究智力的遗传时,我们发现,智力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兴趣”,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一个人在某方面的兴趣受阻,就会表现出在这方面能力的不足;如果在某方面存在兴趣,就会显露出在这方面的优势。由此不难看出,这里面起作用的因素,是“兴趣”,而非遗传。

当然,我们也承认,大脑的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影响,但只要大脑的缺陷不至于严重到我们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予以克服的程度,我们就可以通过一定训练予以弥补。所以,我们若发现一个人在某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不是因为他在这方面独特的遗传因素,而是因为他对这方面兴趣坚持不懈地培训。

纵使我们发现有些家庭里,数代人都才华横溢,但也不能够据此就判断是遗传的影响。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家里某一个成员的成功,激励了其他人,而且家庭传统的期望也促使孩子们必须承继先人的志趣,从而加强对自己的训练。所以,当我们知道伟大的化学家利比格的父亲是位药店老板后,无须立即判断这是来自遗传。实际上,经过仔细调查后,我们发现利比格成长的环境为自己追求这方面的兴趣提供了条件,在很多同龄人对化学还一无所知时,利比格就已熟悉了大量化学知识。

莫扎特被视为音乐天才,他的父母也很喜欢音乐,但莫扎特的音乐天赋并非来自遗传。因为莫扎特在很小的时候,他所生活的环境就充满了音乐。所以,很多杰出人物,我们常会发现他们有一个“早的开始”,比如在4岁的时候学会弹钢琴,或者是很小的时候就给别人讲故事。他们的这种兴趣可以持续很久,他们对这种兴趣的训练也逐渐自发而广泛。为了追求自己的兴趣,他们即使遭遇过挫折,也能不气馁、不犹豫、不后退。

基于此,老师对孩子说:“你没有数学的天分,所以学不好数学。”如果这样的话,这个老师可能会觉得自己的教育工作变得轻松,但这只会使孩子变得泄气。我对这种情况就有亲身的遭遇。我在童年时,就曾被老师认为是班里的数学笨蛋,而且我几乎也要坚信自己完全没有数学才能。

幸运的是有一天,我竟然出乎自己的意料解出一道数学题,而且这道数学题曾经难倒了数学老师!这个突然而至的成功彻底改变了我以前对数学的悲观态度,我对数学立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喜欢上数学。

后来,我还成为全校数学成绩最好的人。我想借用我的这个经历再次声明:所谓智商遗传的理论不过是个谬论。

辨识人格类型

如果我们对孩子进行认真研究的话,就会区分孩子们不同的性格和生活方式。实际上,小孩的合作程度可以从他们的姿势中看出来,以及倾听和观看的方式、同别的小孩保持的距离、交上朋友的容易程度,以及注意与集中的能力。比如说,一个孩子忘了布置的作业或者丢了课本,便可以判断出他对功课不感兴趣,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还要找出他讨厌学校的原因。假如一个小孩不喜欢加入别的小孩的游戏,我们可以看出他有种孤独感,而且只顾自己的利益。如果他常希望别人帮他做事,则可以判断出这个孩子缺乏独立精神,而且希望获得别人的支持。

还有些小孩只有听到别人的表扬,才能激起做事的兴趣。通常来说,受宠的小孩总有这些明显的特征。如果这些受宠的小孩感到没有人格外关注他,或者说他们没有了听众,就会无法工作。一般情况下,数学会给这些孩子带来巨大的困难,而对于那些适合记忆的句子,他们却会记得很精彩。但若让他们去解决某一个实际问题,他们就会束手无策。

或许刚开始看起来,这只是一个小的不足,然而他们若长时间需要获得别人的帮助和注意,显然会给别人的生活带来一些不便。如果这些受宠孩子的态度不予改变的话,就会终身希望获得别人的支持,甚至一遇到问题,就希望他人来为他解决。如果这样的话,他们的一生都难以为别人带来利益,却只会成为别人的包袱。

还有些小孩也希望获得别人的关注,但他们采取的行为却是另一种方式。比如说,他们若感到处境不如意,就会做鬼脸、搞些恶作剧,从而引起全班人的注意。这些孩子宁愿受到惩罚,也无法忍受被忽视。在他们看来,自己为恶作剧所受的惩罚是自己吸引别人注意的一种正当代价。所以,这些小孩在与父母或老师对抗时,即使受到了惩罚,也会让笑意挂在脸上,而不会选择哭。

假如一个小孩比较懒,那么这个小孩一般会表现出雄心勃勃,却又害怕失败的特征。这样的孩子在未能超越别人时,就会觉得自己遭遇了失败;即使自己成功了,倘若别人比自己做得更好,他们也会认为这是一个失败。实际上,懒惰的小孩从未品尝过真正的失败,因为他们几乎从未面临过一次真正的考验。为此,他们喜欢避开问题,不与别人发生正面比较。与此同时,几乎他身边的很多人都相信,假如他没有这么懒的话,就一定能克服所遇到的困难。这些懒惰的孩子也常做着这样的白日梦:“假如我想做,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即使他遇到了失败,他也会尽力把失败化小,并安慰自己:“我只是懒而已,并非没有能力。”这样的话,也就维护了自尊,让自己心安理得。

有时,我们还可以听到老师这样对学生说:“你要能够努力一点儿的话,就会成为全班最优秀的学生。”实际上,要是一个学生什么都不付出,却得到这样一句有些恭维的话,这个学生可能会想:“我既然有这么好的潜力,为什么还要靠努力学习来冒这个险?”假如自己努力学习后,没有成为全班最好的,该怎么办,会不会有人据此怀疑自己的“智商”?如果这样的话,这个孩子可能会暗示自己不要努力学习,从而让自己总能给人以“天资聪颖”的印象。

还有一种类型的孩子可以很好地辨认出来。他们通常喜欢在同龄人中做带头人,成为大家的“领袖”。的确,我们人类需要领袖,但这些领袖应该是为大众谋利益的。实际上,大多数儿童都热衷于做带头人,希望自己能够操纵别人,他们把这视为一个很好玩的情景。所以,纯粹希望做带头人的孩子长大后,前景未必一片光明,关键在于他们对为什么要做带头人是否有清晰的认识。而且,如果两个这样的人以后在婚姻、商场或社交场合中相遇了,结果不是悲剧,就是闹剧。

在孩子们的内心里,总希望找到一个机会来控制对方,从而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我们在一些家庭里看到,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对自己颐指气使,甚至认为很好玩,还开怀大笑,继续怂恿孩子这样做。这样的话,孩子以后进入社会,显然对自己的正常人际交往不利。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还要承认一个现状,那就是,每个孩子的处境都会有不同之处,我们绝不可以把他们视为同一个式样,甚至幻想以同一个模子来塑造他们。我们要做的是努力防止孩子身上会导致挫折和困难的不良习性的发展,当然,这些习性在童年时期显然更易于纠正或防止。假如孩子的这些习性未能得以纠正,那么他们在成年后,就会面临严重的后果,甚至对人对己都会造成损害。可以说,一个人在童年期与成人期之间的成败,有直接联系。那些没有能够学会与人合作的孩子经常会成为以后的神经症患者、酗酒者、罪犯或有自杀倾向。

同时,儿童的焦虑症还会受到黑暗、陌生人或新环境的影响。我们在研究中发现,那些忧郁症患者多是爱哭的娃娃。诚然,我们不可能期冀父母一生都跟在自己身边,从而随时获得父母的建议。正因为此,我们才需要在人生中,每一位老师都能细心接触每一个儿童,并尽力帮助这些孩子纠正已经犯下的错误,从而培养他们一种独立、勇敢、乐于合作的精神。

我认为,这是人类谋取未来福祉的最大保证所在。

一些教学上的观察

在一个班级里,如果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之处。我们只有对这些孩子有了一定了解,才能够更好地教导他们。基于此,考虑到老师的精力,我认为一个班级的人数不宜过多,否则的话,老师就会难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一个老师应该对自己的学生了如指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这个老师便很难说是合格的。

基于此,我认为,如果孩子们连续好几年都是同一个老师,这对孩子教育显然有很大的帮助。然而不容乐观的是,不少学校里,老师总是半年一换,这样的话,老师就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更难以看出其中的问题。倘若一位老师能与孩子们待上三四年,那么老师就会有充裕的时间发现孩子生活方式中的错误,并予以纠正,也更容易帮助这个班级发展为一个注重合作的小集体。

我们或许还见到过跳级的现象。我认为,让一个小孩跳级或许不是什么好的选择。因为这样的孩子通常要承担很多难以实现的期望,从而给孩子身心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当然,要是一个孩子比同班同学在年龄上大很多,或综合素质比同班同学快很多,倒也可以考虑把他提到高一点的班级。同时,假如一个班级已经真正成了一个集体,里面一个成员取得成功,显然也会激励其他成员取得成功。

假如这样的集体中有光芒四射的学生,那么班里的其他成员也会进步很多。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除了让这个学生做好日常功课外,还应当让他多参加其他活动,培养他别的兴趣,比如说绘画、音乐等。如果这些孩子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就会进一步扩大他的兴趣,从而促使这些孩子全面发展。

此外,我们还听说过留级现象。说实话,让一个孩子选择留级,显然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因为一个留级的孩子通常被认为学习成绩太差,或者存在家庭问题。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留级可能对有些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但我们要承认的是,绝大部分留级的孩子在留级后,依然落后,而且喜欢找麻烦。

对于留级的学生,他来到新的班级环境后,同学们也大多对他没有什么好的印象,这些留级的孩子自身也比较悲观。当然,一些老师为了避免学生留级,会选择学校放寒暑假时,再对学生进行功课补习,从而进一步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避免学生留级。确实,我们通过这种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差生,尽量使他们避免留级。

我还看到在学校里,学生被分为聪明和愚笨两类,不少学校还据此将他们分为不同的班级。如果是这样的话,便会出现很严重的情况,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当然,我要声明的是,我的这些经验主要来自欧洲,我并不知道美国是否也这样。在我过去的观察里,那些慢班的学生,智力迟钝的孩子与出身贫寒的孩子扎成一堆;而在快班中,除了一些学习成绩特别突出的孩子外,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比较富裕。对于这种情况,或许也不难理解,比如说,贫穷的家庭里,孩子们对持续接受教育还没有做好应有的准备,而且父母困难重重,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来教育孩子,也可能是自己教育程度不高,帮助不了孩子。

尽管如此,我并不认为就应该把那些尚未准备好的儿童放入所谓的“慢班”。同时,一个称职的老师更应该懂得如何帮助孩子们克服这些不足,并教会这些弱势孩子如何与准备充足的孩子进行交往。假如学校简单地把这些孩子放到慢班,那么,快班的孩子就会看不起这些慢班里的孩子,久而久之,也会让这些本就弱势的孩子变得更加沮丧,更不利于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此外,在学校里提倡男女学生的沟通交流,可以让学生学会以后怎样与异性合作。如果就此认为,男女同校就可以解决异性间的合作问题,显然是大错特错。在男女混合的学校里,学校必须要教会学生怎样与异性交往,并建起一个良好的环境,否则的话,男女混合的学校里,异性疏远的现象可能比单性学校更甚。

举例说,在16岁以前,女孩的综合发展要超过男孩。假如男孩不知道这里面的生理原因,那么,男孩看着这些女孩不断地超越自己,自尊肯定要受到很大影响,并使自己垂头丧气。如果这样的话,在以后的生活里,他就会害怕与异性竞争,因为他对自己曾经的失败记忆犹新。假如老师明了学生不同性别之间的生理差异,那么就会在教育中取得很大成就。假如老师对这种生理差异不了解,那么他的教育工作必然会以失败而告终。

还有一点,就是对男女混合学校来说,学生必须要受到很好的管理,否则的话,这些学生便可能出现性的问题。这也是学校尤其需要注意的。

实际上,就我这么多年的心理诊疗工作来说,学校的性教育问题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坦率地说,教室并非进行性教育的良好场所,假如老师真的这样在教室里给学生讲这些问题,那么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正确地理解自己。如果这样的话,或许老师的确激起了学生这方面的兴趣,却难以知道学生是否为此做好了准备。

假如学生希望多知道一点,并在私下里问老师,那么老师倒可以坦白地说出实情,这时,老师也可以获得一个机会,了解这个学生究竟在想什么,并帮助学生获得答案。无论怎样,我认为,老师不应该在班级频繁地谈论性问题,这会对学生很不利。因为若是这样的话,学生可能会对此产生误解,比如把性当作很随意的事情。如果这样,显然会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产生恶劣的影响。

顾问会议的工作

大概在15年前,我就在个体心理学中提出来,学校应该发展顾问会议。这个提议陆续在维也纳以及欧洲多个城市实施,并被证明很有价值。在积累了这15年经验后,可以说,顾问会议的措施获得了完全的成功,而且我们也可以据此解决很多关于孩子的问题,包括将孩子塑造为合格公民。

由此,我认为,假如顾问会议能够建立在个体心理学的基础上,那么,顾问会议会取得更大的成功。但同时,说实话,我也没有什么理由反对顾问会议与其他心理学派的合作。事实上,我一直提倡顾问会议应当与其他心理学派联系起来,并对他们不同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找出更好的方案。

在顾问会议的建立过程中,有一位很优秀的心理学家,他擅长解决儿童、父母与教师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有一次,这个心理学家去访问一个学校,里面有教师向他描述说,某个孩子很烂,而且爱和同学吵架,还常逃学、偷窃,在学习成绩上一塌糊涂,常拉班级的后腿。于是,这个心理学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这个孩子进行了分析,并将这些分析与教师进行了讨论,包括了解这个孩子的家庭生活、性格发展,以及孩子出现问题的具体情境。

接下来,心理学家通过老师的安排,来见这个孩子及其家长,并就孩子的教育问题开展家长与心理学家的讨论。在讨论中,心理学家向父母建议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通常情况下,父母会很高兴有一次与心理学家交流的机会,也很愿意同心理学家合作。假若父母抵制的话,心理学家或教师也可以采用其他有效的办法,比如说,把孩子叫进来,与孩子交谈,当然,在谈的时候,不是谈孩子的错误,而是谈孩子出现的问题,在谈话中,心理学家不是斥责孩子所犯的问题,而是以朋友的身份来洽谈,了解这个孩子的真实想法。即使在提到这个孩子的错误时,心理学家也只是以一种假设来开始,并征求这个孩子的意见。对那些缺乏心理学知识的人来说,当看到孩子突然跟变了个人似的,能够正确理解自己的错误,一般会大吃一惊。

实际上,我所培训出来的教师很愿意做这种为学生进行心理诊疗的工作。而且,他们也不会认为这是一个负担,他们通常需要半小时左右,就可以解决一个孩子多年的心理问题。通过顾问会议,全校的合作精神大增,原先困扰很久的大问题没有了,剩下的只是些小问题,而且很多教师也成了心理学家。

教师们也逐渐了解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这样的话,假如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来予以解决。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发现,假如教师受到心理学的专业培训,并可以熟练地掌握,那么心理学家仿佛成为多余的人了。

基于此,如果班上有个懒孩子,那么,老师与孩子们讨论懒惰的问题。在讨论会一开始的时候,老师问:“懒惰从哪儿来?”“为什么有些人会懒?”“一个懒孩子为什么改不了?”“什么东西非改不可?”

如果这样的话,孩子们可能会认真地讨论这个问题,并最后得出结论。在讨论中,懒孩子也并不知道自己是讨论对象,所以戒备心减除,再者,讨论的又是自己常出现的问题,显然会产生兴趣,而且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如果老师只是针对懒学生存在的问题来攻击他本人,那么这个老师将一无所获,甚至会让这个孩子变得更糟糕。但如果老师通过与学生心平气和地沟通,那么这个学生反倒会仔细考虑,并想办法改进自己。

事实上,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没有哪一个人能像老师那样深入了解一个孩子的心灵。因为老师的工作便凝结于学生的成长中,如果学生未能获得成长,就是老师工作的失败。此外,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见识过很多学生,假如富有技巧的话,便可以与很多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所以,一个孩子早期形成的错误,是继续下去,还是予以纠正,关键取决于老师。

正如母亲一样,教师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老师可以拯救一个孩子,引导孩子走向光明坦途;而一个失败的老师则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问题人,并使社会可能因此而出现诸多棘手的问题。正因为这样,教师的贡献是无法计量的。我们的社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可以说,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走向。

 

第八章 青春期(选)

 

青春期是人生旅途中的重要一站。许多孩子到了这个时候总想表现出独立、与成人平等、男子气概或女人作风的愿望,青春期的所有危险,都是由于对生活的三个问题(职业、社交和爱情)缺乏适当的训练和准备而造成的。

在青春期,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非常重视性的关系,这时如果孩子对此处理不当或接受教育不当,他们往往会做出错误的行动。对于青春期的到来,孩子常常表现得过于不安,其实它不过是人生道路中的一段。

何为青春期

人们关于青春的讨论有很多,它们普遍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均认为青春期充满了危险,会对一个人性格的塑成起到最终的作用。诚然,青春期确实面临很多危险,但一个人的性格基本在童年时已经形成,所以,成长中的孩子虽然在青春期面临新的环境与考验,但这不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在青春期,孩子们正在逐渐接近生活的最前沿,他们生活中的错误也正在逐渐显露。所以,这些问题已经不容忽视,我们必须让孩子们对青春期有个正确的认识,才可以帮助他们平稳度过青春期。

1.心理学上的理解。

对于每一个青年而言,他必须有个基本的认识,那就是:自己已经不是小孩了。当一个人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时,青春期的很多问题便可以一扫而光。相应地,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成熟了,就不可避免地会过分强调自己的个性特征以及突出自我。

人们在青春期的表现,大多是希望独立,与成人平等,比如说要有男子汉的气概,或有女人气质。同时,一个孩子在长大时,究竟会向哪个方向发展,还取决于这个孩子对长大成人的理解。假如这个孩子以为“长大”意味着无拘无束,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反抗一切约束。这种表现在很多孩子的青春期里比较普遍,比如不少青少年在这时抽烟、说脏话,甚至整夜不归,以此来显示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

还有些青少年会突然反抗父母,令父母始料不及的是,原先乖巧的孩子几乎一夜间变得桀骜不驯。其实,父母应该对此不必过于忧虑,因为孩子对父母的反抗从未停止过,只是在这个时候,孩子有了更多的力量,才以某种激烈的方式进行反抗。

比如说,我曾遇到一个男孩,他在家里长期受到父亲的压制,在外表上仿佛很是听话,表示驯服于父亲的权威,可他在内心里,却一直等待机会报复。终于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竟然长得比父亲个子还高,而且肌肉更加健壮有力,于是,十几年积压的怒火爆发了。这个男孩寻衅与父亲打了一架,并将父亲痛揍了一顿,然后离家出走。

实际上,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意味着有了更多的自由和独立。假如父母这个时候仍然企图控制他们,或者继续监督孩子,只会让孩子希望挣脱控制的欲望更强烈。父母越是希望证明这些长高了的孩子仍是小孩,那么孩子便越会以一种过激的行为来证明父母是错误的。从这种争斗中,孩子产生了一种反叛感,于是,我们可以知道这就是典型的“青春期反叛”。

2.生理学上的理解。

对于青春期时间的界定,难以有整齐划一的界限。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青春期主要处于一个人1420岁之间,不过也不排除一些孩子发育较早,在10岁、11岁时就进入了青春期。作为生理方面的变化,孩子的身体器官在这一时期会有显著的变化。比如说,孩子们的身体增高,手脚变大,或许不如以前那样灵活好动。为此,他们需要通过运动来协调自己身体的发展。假如这时,有人嘲笑和批评他们,这可能会对他们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以为自己天生就笨,这样的话,显然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发展。

孩子在青春期时,内分泌腺的情况也会影响孩子的发育。实际上,在青春期,各种腺的分泌会加强,尽管他们在婴儿期分泌腺就很活跃,在这时,他们的分泌物会进一步增多。青春期的第二特征也很明显,那就是男孩子开始长胡须,声音由以前的尖变得浑厚;女孩子的身体线条则更加丰满,更加女性化。对于这些身体变化,假如不能很好地规导孩子的发展,孩子会对这些改变产生一些恐慌,并影响青春期的心理健康。

成年期的挑战

如果有些孩子对成人生活还未做好充分准备,那么,当一些成人要面临的问题,比如立业、友谊、爱情、婚姻等问题袭来时,他们常会惊慌失措。他甚至还会丧失一切解决这些问题的希望。当他们与别人在一起时,常会感到害羞拘谨,为此宁愿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在工作上,他们总是觉得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吸引自己,悲观地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会失败。面对爱情和婚姻,他们只要一与异性在一起,甚至会害怕见到异性。就是在与异性说话时,他们也常觉得无言以对。于是,他们经常处于一种绝望的处境。

这样的人往往不喜欢正视别人,也不喜欢和别人说话;他们既不喜欢工作,也不喜欢学习,整日处于一种虚幻的世界里,只会做一些无聊的活动,而这也将是一个人患精神分裂症的诱因。对于这样的青少年,假如我们能够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并告诉他们是进入了一种歧途,帮助他们怎样纠正,那么,我们也是可以帮他们治愈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对生活的解释必须被纠正,而且要用更客观、更科学的方式来对待,不应该仅用他们的逻辑来解释。实际上,人们在青春期的一系列忧虑,均是由于他们未能学会正确地处理生活中的三大问题才引起的。

假如孩子害怕未来,对未来充满悲观,那么这些孩子显然会以一种不费力的方式来应对,比如幻想。事实一再证明,幻想对现实不会有丝毫效果。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越是对他们发号施令,甚至批评他们,就越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处于悬崖的边缘。于是,我们就会发现,越是把这些孩子往前推,这些孩子就越是选择后退。除非我们鼓励这些孩子,否则的话,一切努力都将白费。假如孩子对未来非常悲观,那么,我们显然无法希望他能付出更多。

可见,在孩子走向成人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不要吝惜鼓励。

一些青春期的问题

人们在青春期时,总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假如父母或老师对这些问题不了解,显然就难以帮助孩子在青春期健康地成长。那么,青春期常见的问题都有哪些呢?

1.被宠坏的孩子。

实际上,不少在青春期出现问题的人,早在童年时期就被宠坏了。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的是,这些事事都依赖父母的孩子,对他们来说,成人责任的逼近是一种特殊的压力。他们仍希望获得宠爱,可在自己长大后才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被关注的中心。

于是,他们觉得生活欺骗了自己,备感失望。由于这样的孩子在一种人造的温室中长大,所以,外面的空气凛冽刺骨,会让他们很难承受。

2.留恋儿童期。

我们常看到一些处于青春期的人,仿佛仍然有种想再做小孩的愿望。这些人在说话的时候,甚至都是娃娃腔,而且喜欢与比自己小的孩子玩,以此显示自己童心未泯。虽然很多人怀念童年期,但毕竟绝大部分人还是要以成人的方式来做事。

实际上,即使我们看到不少青少年在模仿成人的方式做事,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懂得做这些事情的意义。比如说,这时的男孩一般开始喜欢大手大脚地花钱,开始学会与女同学调情、谈恋爱等。

3.犯小罪。

在青春期还有些问题比较棘手,比如说,孩子们进入了青春期,意味着逐渐要按照成人的方式去做事。可很多孩子还不懂得怎样处理这种准成人生活中的问题,于是,这些青少年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而且他们自身也对这些事情很活跃,慢慢地,他们也就走上了犯罪生涯。

假如这些青少年犯了一次小罪后侥幸逃脱,那么他们很有可能继续犯下去。实际上,犯罪是一种逃避生活的途径,尤其是成人要面临的谋生问题。正因为这样,我们发现,在1420岁之间,青少年犯罪事件会急剧增加。对此,我们一定要耐心帮助孩子解决这些问题。

4.神经症行为。

还有些小孩性格不太外向,而且是偏于内向,这样的孩子逃避长大的一个方式是患神经症。比如说,有些青少年面临社会问题,可自己还未掌握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那么,这些孩子就会表现出神经症症状,以此来逃避面临的社会问题。这种情况会让人变得高度紧张。在青春期的时候,身体结构会对这些压力非常敏感,因此,所有的器官会因此受到刺激,整个神经系统也会受到影响,这可能导致接下来的挫折和失败。当一个人处于这种情况时,他就会觉得,自己不必负任何责任,因为自己有病。这样的话,一个人的神经症便为自己的逃避找了借口。

所以,很多青少年患者总是这样来自我安慰:“我本来想解决面临的一切问题,可是很不幸,因为我患了病,所以无能为力。”在这一点上,神经症患者与罪犯不同,因为罪犯总是公开宣称自己的不良用心,他们的敌意很明显,并费尽心机地扼杀剩余的社会感;而对于神经症患者来说,他们的动机是好的,可行为却很自私与恶毒,而且目的在于阻碍别人的合作。

5.自我对立的倾向。

在青春期的时候,人们会看到很多明显倒错的情形。比如,曾经在童年时被抱以厚望的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一败再败;那些童年时没有什么过人表现的孩子,这个时候反倒出现一些过人的才能。这是什么原因呢?

一个本来被认为很优秀的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会非常害怕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期望。这个时候,如果仍然有人继续鼓励他们、赞扬他们,那么这些孩子才会继续前进;如果没有了这些外力的支撑,这些孩子就会选择后退。对于那些童年时表现平常的孩子来说,进入青春期,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而且,很明显,由于他们在童年时就没有什么过人的表现,所以进入青春期后也不必担心外界的太大压力,反倒可以更好地发挥青春期赋予的勇气与创意。

对这些童年期表现平常的孩子来说,不必面临失败的危险,也没有过去沉重的荣誉包袱,属于他们的则是可能的成功的机会。正因为这样,我们对一些孩子在童年时形成的印象,到了青春期后,就要予以修正。

6.寻求表演与欣赏。

如果一些孩子过去受到了忽视和冷落,那么在青春期,就希望同别人建立更为融洽的关系,并希望受到人们的欣赏。我们前面提到过,青春期的男孩希望获得表扬,而那些童年时曾被忽视的女孩更将别人的赞同作为证明自己人生价值的唯一方式。正因为这样,很多青春期的女孩会因此误入人生的歧途。我曾经见到一些女孩,她们觉得自己在家里不受欢迎,于是在进入青春期后,就开始与别人发生性关系,并以此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还为此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认为这样便可以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

我来举一个这方面的例子。有一个15岁的女孩,她出身贫寒,家里还有一个哥哥。小时候,哥哥老是生病,母亲只得对哥哥的照看多些,却没能多给女儿足够的照顾。更加不妙的是,女孩的父亲也常生病,这样的话,母亲照看这个女孩的时间就更少了。

于是,在这个女孩的内心里,多么希望有个人来关注自己!后来,父亲的病终于好了,可母亲又生了个小妹妹,全家人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小妹妹身上。所以,这个女孩认为自己是家里唯一一个没有被关注与爱护的人。

尽管如此,这个女孩还是坚持了下来。在家里,她经常做家务活,是个好孩子;在学校,她成绩优异,是学校里最好的学生。由于这个女孩的成功,大家便一致认为她应该继续发展自己的学业,并将这个女孩送到了高中就读。

进入高中后,这里的老师几乎都不认识她;再者,她也不了解新环境里的教学方式,因此,功课开始下降。结果,老师多次批评她成绩不好,于是,这个女孩越来越心灰意冷。尽管这样,她仍然急切地希望获得别人的注意,可在学校里做不到。那么,谁才能给自己以欣赏呢?

后来,她决定要找一个欣赏自己的男子。不久,她离家出走,与一个男人同居了半个多月。这期间,她的家里人很担心,并多方寻找。这个女孩逐渐发现自己的举动受到的不是对方的欣赏,而是一种玩弄。为此,她后悔起来。

这个女孩想到了自杀。于是,她给家里写了封信:“不要担心,我已服毒,我很快乐。”可事实上,她并未服毒自杀。因为这个女孩明白,父母仍然在意自己,她还希望获得父母的同情,希望父母能够发现自己,把自己带回家。

实际上,这个女孩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并没有透彻的认识。假如她知道我们刚才所分析的那些,她只是为了得到欣赏,就大可不必踏入这样的歧途。假如高中教师了解她,那么,也可以防止问题的产生。因为这个女孩过去在学校的评语一直很优秀,在新的环境里一下子这么大落差,对这个女孩确实是一个打击。

还有一个例子是这样的。有一个女孩,她父母的性格都很软弱。母亲一直想要个儿子,结果却生了个女儿,为此很是失望。母亲这种对两性不平等的看法显然让做女儿的也看到了。因为女儿不止一次地听到母亲这样和父亲说:“这个女孩一点都不可爱。长大后,一定不会有人喜欢她。”

这个女孩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了10年后,有一天看到了母亲一位朋友的来信。信中,这个朋友宽慰母亲说,她还年轻,可以再生一个儿子。

我们不难想象这个女孩看后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几个月后,她到乡下去看望一位亲戚,在那儿遇到了一个智力低下的乡下男孩,并成了这个男孩的情人。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她离开了那个智力低下的男孩,可这种生活游戏依然如故。

当我见到这个女孩时,她已经有了一大堆情人。尽管如此,她仍觉得自己没有受到欣赏。当她来到我这里时,可以看出,她已经患了焦虑型神经症。由于这个女孩小的时候缺乏关注与欣赏,从而使她的青春期遭遇了重重挫折。

由此可见,我的确需要再次重申: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认可,多一些欣赏。如果这样的话,我相信,在很多孩子走向青春期时,就会少走些弯路,少犯些错误,我们的社会也会少些命运多舛者。

青春期的性意识

处于青春期,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会注重或夸张性关系,并以此证明自己长大了。比如说,如果一个家庭里,有些女孩为了反抗母亲,就可能会不断地通过与别的任何男人发生性关系来显示自己的反抗。通常来说,这个女孩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只要能让母亲焦虑不安,对她来说,就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对此,要是一个女孩先与母亲大吵一架,然后又同父亲大吵一架,接着离家出走,并与自己遇到的第一个男子发生性关系,我们就会不难理解。实际上,我们有时遇到的这种女孩在人们眼里本来很听话、懂事,结果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确实让我们大跌眼镜。

其实,这些孩子本身并没有罪。只是因为他们对青春期的生活还没有做好适当准备,以至于他们一旦觉得自己受到忽视,感到了自卑,就会觉得通过摧残自己的身体,便能让自己获得较好的待遇。为此,我们培养孩子在进入青春期时正确的性意识,就非常重要。

1.男性反抗。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不少受宠的女孩觉得难以调整自己,以适应女性角色。这是因为,我们的文化长期给人们一个这样的印象:男人优于女人,所以,千万不要做女人。所以,我刚才提到的这种情况便是一种典型的女孩们出现的“男性反抗”。实际上,这种抗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现出来。

有的时候,会表现为女孩对男子的讨厌和躲避。有时,虽然一些女孩内心喜欢男子,可一旦与异性在一起,又会紧张不安。还有些年龄稍长的女性,虽然对外声称想结婚,可又不想接近异性,更不愿与异性交朋友。

在青春期,有时候,女孩会对自己的女性角色特别讨厌,并以激烈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说,这些女孩会表现得更加有男孩子气,行为举止上尽可能模仿男生,尤其喜欢通过抽烟、喝酒、骂人、拉帮结伙,甚至放纵的性行为,来展现自己的男性一面。对此,不少女孩子为自己辩护:如果不这样做,就难以讨得男孩的喜欢。

如果女孩对女性角色的讨厌再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一些同性恋、性欲倒错和手淫现象。实际上,很多妓女早在童年时期,就坚信没有人喜欢自己。她们认为自己出身低微,不会有任何男子对自己有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难理解,她们为什么会自暴自弃,轻视性道德,并将此作为一种赚钱方式。

实际上,一些女孩对女性角色的讨厌并非始于青春期,早在她们童年的时候,就出现了对女性角色的厌恶。在小的时候,她们还不能够以过激的行为表现出来。于是,埋藏在内心的这个错误想法,在她们长大后,便引导她们走向了歧途。

这种“男性反抗”并非仅限于女孩,在男孩中也普遍存在。比如说,男孩以表现出男子汉的气概为理想,经常怀疑自己是否强壮,并时常为自己的心灵与肉体不够坚强而自卑。事实上,人们在小的时候,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自己的性别角色有种不确定。甚至很多小孩子长到几岁时,还朦胧地觉得在某个时候,自己的性别会改变。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帮助孩子树立性别意识,我认为从两岁开始比较合适,要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还有些长得像女孩的男孩在青春期的阶段,显然会觉得更难熬。有的时候,一些陌生人还会弄错他们的性别,甚至一些父母的朋友可能也会说:“这个孩子要是个女孩该多好啊!”每当听到这些话时,这些男孩就会觉得自己很可能能力还不足。如果这样的话,他们会觉得这样就面临爱情和婚姻的问题,对自己来说有些过于为难了。

假如一些男孩对自己的性别角色缺乏信心,就会在青春期模仿女孩子的特点,比如他们说话时带有娘娘腔,好像被宠坏的孩子,而且还有比较强的虚荣心,喜欢发小脾气等。如果这样的话,对于这个男孩的发展都将不利。

2.个体的成熟。

我们在研究一个人对待异性的态度时发现,人们在自己生命的头四五年里,便为这种态度打下了基础。其实,性的驱动力在婴儿的最初几周里就已明显。比如说,我们会看到一个1岁的左右小孩检查自己的身体,并且触摸自己,对此,我们不必担忧,但我们要转移孩子的这种注意力,让孩子将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周围的世界。

通常来说,当一些孩子有这些恶作剧时,我们不要表现得惊慌失措,甚至勃然大怒。我们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们的这种举动并不感兴趣,而对他们的合作与创意感兴趣。这样的话,没有了大人的关注,孩子的这些举动自然会停止。

我们在触摸小孩时,一定要特别小心。当然,只要对孩子的生理反应没有不当的刺激,并不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拥抱与亲吻。同时,一些成人的内容,我们一定要将其与孩子隔绝开。曾有些青少年告诉我,在童年时,他们曾在父亲的书房里发现了色情书籍或看到了成人电影,被激起了一种奇怪的感觉,甚至影响了自己的心智。所以,我认为,我们一定要保护好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尤其是不要刺激他们的性欲,并将孩子不应该看到和听到的内容与孩子绝缘隔开。

此外,还有些行为,比如,一些父母或老师给孩子传授一些不必要的性知识,生怕孩子以后对这些行为不懂。我认为,这种情况应该予以杜绝。毫不客气地说,这只能进一步刺激孩子在青春期的性欲,不会有丝毫好的作用。

我们不妨看一下自己走过的路,就会发现,父母实在没有必要做这些准备的必要。所以,我们一定不要主动给青春期的孩子讲性知识。对于这些问题,如果孩子感到好奇时,自然会表现出好奇,这时,我们不妨把一些正常的生理知识告诉孩子。这就要求父母一定要关注孩子的需求,对于一些粗心的父母来说,可能很难发现这一点。

假如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很要好,孩子遇到了这些问题,一般就会问父母。这时,父母的解释一定要便于孩子理解和吸收。

除此以外,在孩子面前,父母最好不要做出过分亲热的行为。如果有可能的话,也不应该让孩子与父母同睡一屋,更不可以在同一张床上。不仅如此,女孩也最好不要与兄弟同睡一间屋子。对此,我认为父亲在家里起的作用很重要,一定要用心关注孩子的发育问题,绝不可自我欺骗,最终帮助孩子平稳地度过青春期。

为青春期预热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发展在每一个阶段都会被赋予一种私人意义,并认为这是自己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比如说,人们几乎都认为,青春期是一段值得留恋的时光。事实上,人们在后来的更年期时,也会这样认为。

生命中无论哪个阶段都是生命的延续。从这点上来说,每个阶段或许并没有什么独到之处。但重要的是,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应该发现什么东西,应该赋予这个阶段什么意义,以及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方式。

实际上,在青春期刚开始的时候,会有很多小孩大吃一惊,仿佛遇到了妖魔鬼怪一样。假如我们引导孩子正确理解了这些现象,那么,孩子对这些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变化就不会过于担心。然而糟糕的是,很多孩子都认为,青春期意味着过去一切的结束,他们的一切尊严和价值仿佛都被剥夺了,他们将要面对冰冷的现实。他们的童话世界仿佛结束了。青春期的很多困扰也大都来自这种感觉。

假如小孩已经学会将自己视为社会中平等的一员,那么,他们就会明白自己承担的要为社会付出贡献的任务,尤其是把异性视为平等同伴和可以合作的人。事实上,每个人只有青春期这么一个机会,可以使其为自己的将来设计一个富有创意而独立的答案。如果一个人对青春期还没有准备好,或者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有错误的认识,那么,这个孩子就难以独立地完成这些工作。

假如孩子在青春期没有处理好这些事情,那么他们在面临问题时,就会踌躇。对于他们来说,被别人指挥或许才能更好地适应,若自己一自由,就会对很多事情束手无策。通常来说,一个人要收获自己的命运,还是要独立掌舵人生,通过自主、自发来激励自己向前发展。

 

第九章 犯罪及预防(选)

 

罪犯也追求着同样的优越感,然而,由于他们对他人和社会缺乏关心,选择了错误的方向,他们追求的是属于他私人的优越感,结果他们在生活的道路上全部失败。

所有的罪犯在处理职业、社交和爱情三大问题时,都发生了错误。

要改造罪犯,仅仅依靠严厉的体罚是无用的,有时反而会使他们在被释放后,对社会产生更大的危害。

在生活面前,没有人是注定要被击败的。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指出他们的错误之所在,并鼓励他们对他人发生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同时采取其他相关社会措施,这样,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由自卑走向超越,社会犯罪的数量也会大大减少。

理解犯罪心理

通过对个体心理学的研究,我们认识到了人们具有不同的类型,但我们还要明白的是,虽然人们之间有差异,但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差异不是十分显著。举例来说,那些罪犯的行为其实与问题儿童、神经症患者、精神错乱者、酗酒者、自杀者,以及性趋向错乱者基本属于同一类型。

实际上,这些人均是在社会合作的问题上遭遇了失败,进而对他人、对社会变得冷淡,甚至怀有一种试图危害他人正常生活的敌意。其实,每个人都会遭遇在合作问题上的困惑,罪犯与普通人的区别在于在合作受挫上的严重程度。

1.对优越感的追求。

如果我们要真正了解罪犯的犯罪动机,那么我们就需要很清楚地了解一点——其实,在这个问题上,罪犯和普通人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都希望克服困难,努力达到一个目标,并实现这个目标,进而让自己更加完美和优越。

每个人天生都有种不安全感,有些是基于对身体的忧虑,有些是基于对疾病的畏惧,还有是对于金钱的纠结,等等。正因为此,我们每个人都在试图寻找一种安全感,从而更好地保全自己。所以,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贯穿着这样一条主线:一定要奋斗,让自己从自卑到达优越,让自己从下层努力到达上层。

其实,这种情感和认识早在我们童年时就已开始,并延续到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每一个生命都是要存活于这个小小的星球,竭尽全力跨越各种障碍。基于此,我们可以说,罪犯的行为实则也在贯穿这样的主线,只是他们实现的途径违背了社会的法律与道德要求。当我们了解这一点时,就不会再对罪犯的行径感到惊讶。

从罪犯的所有行为来看,他们表现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在希望自己克服眼前的困难,让自己变得优越起来,比如说,从贫穷变得富有。然而,罪犯之所以会遭受人们的谴责以及社会的惩治,是因为他们在追求这种优越时,几乎没有考虑他人与社会的感受。而这也正是罪犯与普通人在追求优越时的重要不同。

2.环境、遗传与变化。

我还要纠正的一点是,有些人认为罪犯似乎天生就不同于常人,甚至一些科学家也宣称“所有罪犯都智力迟钝”。此外,有些人强调遗传因素,认为罪犯生来就本质邪恶。还有些人强调说罪犯有很强的惯性,认为他们“一旦犯罪,就终生都在犯罪”。

对于上面的这一系列说法,我想,可以通过很多有力的证据予以反驳。同样,上述的这些观点会严重影响我们对犯罪心理的了解,也将无助于我们解决人类的犯罪问题。人类历史告诉我们:犯罪总是灾难性的,不仅危害自身,还会危害他人,以及社会。

所以,我们必须深入罪犯的灵魂,从而获得解救他们的方法。实际上,我们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无论是环境,还是遗传,都不会强迫人们一定要朝着哪个方向发展。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同一个家里的孩子,他们长大后,彼此会有很大的不同,显然环境和遗传因素并未使他们趋同。我们还发现一些罪犯出身于文明的家庭,他们的父母很有涵养,以致我们怀疑从这样的家庭里可以走出罪犯。

同样,在一些父母中是罪犯的家庭里,却走出了一些出类拔萃的孩子。还有一点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犯罪不是一种无法改变的事情。有些罪犯在出狱后,经过个人努力,同样有所成就。对此,一些犯罪心理学家都很不解:一个本来无恶不作的强盗,结果在30岁的时候,突然痛改前非,成了一个好公民。

可见,如果犯罪是天生缺陷,或者童年的环境使然,抑或犯罪会持续一生,上面的事实就无法解释。假如运用个体心理学的观点,这些事实就变得可以解释。比如说,或许这个人以后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也可能是他的欲望得到了节制,还可能是他受到了认可、合作精神增强,抑或是他的犯罪目标达成,无须继续犯罪,也可能是他的身体衰老,不适于犯罪,等等。

由此可见,罪犯的形成与变化,既有一种共性,比如都是为了追求一种优越感,还有各自的不同特征。对此,显然只有通过个体心理学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分析,才可以得出每个罪犯的真实情况。

3.早期影响与罪犯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我想,如何改造罪犯,使他们适应这个社会,做个良好的公民,才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事情。由于早期记忆对人们以后的生活风格会有重要影响,所以,了解罪犯的童年生活,发现他们童年时究竟发生过什么,妨碍了他们合作精神的发展,显然就很重要。

对于这个问题,个体心理学可以说为这种解释提供了希望。通常来说,孩子在五六岁时,他们的个性已经逐渐形成,他们对这个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解释方式。这个时候,环境和遗传对他们的影响并不是环境和遗传本身,而是孩子们对这些环境和遗传因素的解释,以及根据这些解释,如何处理自己面临的问题。

比如说,生活在贫困而父母又经常吵架的环境,有些孩子可能会意志消沉,认为自己的人生可能也要陷于这种状况,并认为社会上的很多人都难以信任,甚至对他们怀有敌意;也可能还有些孩子认为,自己以后一定要努力奋斗,争取摆脱这样的环境,也尽量避免别人再遭遇这样的环境。可见,面临几乎一样的环境,孩子们做出的解释、采取的行动不同,那么这些孩子的未来也会不一样。

我们通常会发现,几乎所有罪犯都在尽力掩饰自己缺乏合作精神的一面,而且希望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行为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机会。在这点上,我认为应该负主要责任的是父母,尤其是母亲。因为在抚养孩子的时候,母亲必须认识到怎样扩展孩子的兴趣,特别是将这种兴趣扩展到他人和社会身上。不仅如此,母亲还应该让孩子感觉到她对社会的浓厚兴趣,并因此影响孩子也对全人类感兴趣。母亲还要对孩子的未来感兴趣。只有这样,母亲才能对孩子产生有益的影响,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的个性。

然而并非所有的母亲都能做到这一点,甚至有些母亲不希望孩子对别人产生兴趣。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是夫妻感情不和,彼此猜忌,甚至要闹离婚。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可能希望孩子只属于自己,因此便设法让孩子对别人不产生兴趣。同时,母亲还可能想办法宠他、惯他,不给他任何独立的机会。可见,如果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他的合作精神必然受到很大影响。

在培养孩子的合作兴趣中,能否对别的小孩产生兴趣,也会对小孩影响深远。比如说,一个小孩受到母亲的宠爱,别的小孩可能难以接受这个颐指气使的家伙,并不让他进入自己的社会圈子。假如这种处境受到被拒绝孩子的曲解和仇恨,那么这几乎可以成为一个人犯罪的。

假如家里某个小孩能力出众,并因此受到别的孩子的忌妒和抵触,那么这个能力出众的小孩也可能成为一个问题儿童。还有种情况是,次子很优秀,颇受父母的赏识,这时,长子会觉得自己的爱可能被剥夺了。如果这样的话,长子就会觉得自己被忽视了,并竭力找证据,认为自己没错。为此,长子的行为越来越恶劣,大家对他的斥责越来越严厉,这又进一步让长子认为众人都在反对他,并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了剥夺。于是,他开始偷东西,然而在被发现、受到惩罚后,他可能会觉得众人更加敌视自己,他也便更加沉沦。如果长期这样下去,他就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另外,假如父母常在孩子面前抱怨世道艰难、生活辛酸,这也会使孩子对社会的兴趣形成障碍。假如父母常在孩子面前搬弄是非,说亲戚的坏话,诋毁别人,对他人表示恶感和偏见,这样的话,也会对孩子形成灾难性的后果。假如这样的话,我们就不难理解孩子长大后,为什么会对别人的形象进行扭曲地理解了。事实上,假如父母真的这样做了,我们也不会奇怪,这些孩子最终还会以相似的方式反抗自己的父母。这是因为,一旦孩子的社会感受阻,那么孩子就会演变为以自我为中心。

在这个时候,孩子会觉得:“人心叵测,我为什么要去帮助别人?”事实上,孩子在生活中形成了这样的心境,会对成长造成很大不便。他会觉得,去奋斗的话,阻力重重;而去伤害别人,显然要容易得多。因为在他们看来,生活不过是一场战争,那么在战争里,任何伤害的行为都将不足为怪。

我还可以举几个例子,来进一步探讨罪犯的形成过程。在一个家庭里,次子是个问题儿童。然而在我们看来,他并没有什么缺陷,而且很健康,也没有什么遗传缺陷。长子在家里很受宠,次子一心希望赶上哥哥,他的生活好像是在赛跑,他要拼命超越前面的对手。在生活里,他对母亲非常依赖,希望从母亲身上获得一切;可是在与哥哥的赛跑中,他又屡屡落败。同时在学校里,哥哥的成绩也非常好,而次子总是成绩很不理想。

于是,次子的焦虑感日甚一日。为了追求这种平衡,他总是试图控制别人。在小的时候,他总是对家里的女仆颐指气使,让这个女仆在屋里像士兵一样接受训练。次子20岁的时候,还经常扮演将军玩,让女仆接受他的命令。虽然这样,他的焦虑并未因此减轻,在参加工作后,一旦遇到困难,就被吓倒,几乎没有做成什么事。而且只要生活上遇到困难,他就会从母亲那儿拿到钱,尽管他会为此受到谴责。

后来,他突然结婚了,各种问题纷至沓来。事实上,他要比哥哥结婚早。在他看来,自己在婚姻上得以超越哥哥,是自己一个难得的“胜利”。可实际上,他对结婚并未做好准备,所以在婚后总是与妻子吵架。当母亲表示不能再资助他时,他便设法到一家商店订了一批钢琴,然后在未付款的情况下就把这些钢琴卖了,企图空手套白狼。

于是,他被商店控诉,并因此锒铛入狱。

从这个次子的遭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童年时,就有了些犯罪的根源。在他成长过程中,哥哥如同一棵参天大树,遮住了他的光芒。与善良的哥哥相比,这个弟弟觉得自己受到了忽视和冷落。

我还要讲的一个例子是关于一个12岁的小女孩的事情。这个女孩从小便被父母宠爱,并野心勃勃。这个女孩在家里还有个妹妹,她时刻警惕妹妹夺走属于自己的宠爱,担心妹妹夺走属于自己的糖果和零花钱。为此,她在家里,在学校里,都与妹妹展开了竞争。

有一天,她从同学的口袋里偷了钱,在被发现后,受到了惩罚,并被作为问题儿童领到我的面前。于是,我对这个女孩的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告诉给了女孩的父母,从而使得她的父母避免了孩子间的这种竞争。实际上,这已经是20年前的事情了。

现在,这位女士已经养成了非常诚实的品格,还结了婚,有了孩子。事实上,从20年前的那一件事情后,她再也没有犯过大错。

4.罪犯的个性构成。

在影响孩子发展方面,我们在第一章时就已经叙述了一些影响因素。在此,我需要重申的是,那些在合作精神方面有特殊困难的儿童,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生理缺陷儿童;第二类,被溺爱的儿童;第三类,被忽视的儿童。

实际上,在过去的研究中,我接触过很多犯罪事件,也从书上看到过很多犯罪记录,而且希望从中找到罪犯的个体结构。我认为,采用个体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能了解其中关键之所在。所以,我再举几个例子,来更好地佐证。

例一,康拉德的案子。他曾经与另一个人合伙谋杀了自己的父亲。那么,康拉德为什么会这样做?原来,他从小便一直被父亲忽视,他的父亲对他很粗暴,甚至对全家人都很残酷。有一次,实在忍受不了父亲的粗暴,少年时的康拉德便还手打了自己的父亲。结果,这个父亲竟把自己的儿子告上法庭。后来,法官说:“你的父亲太凶恶,吵闹得太嚣张了,我实在没有办法。”

实际上,这个法官的话为康拉德后来的行凶提供了一个借口,那就是父亲过于嚣张,不仅家里人拿他没有办法,就连法律也对他无可奈何。后来,父亲的行为变本加厉,又往家里带来一个女人,还与这个女人姘居,并把儿子赶出家门。

在外流浪期间,康拉德认识了一个短工,这个人嗜爱血性手段。他直接建议康拉德杀死自己的父亲。由于考虑到母亲的感受,康拉德犹豫了很久,可结果更糟,父亲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对待他和母亲更加凶残。于是,康拉德最终下定了决心,在短工的帮助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

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这个成为杀人犯的儿子由于自己在家里不良的处境,在他的意识里,甚至难以将社会兴趣扩展到自己的父亲身上。同时,康拉德还是很依恋自己母亲的,所以,他犹豫了很长时间。在遇到嗜杀的短工,并得到他的支持后,他终于确定并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以暴力手段杀死自己的父亲,同时也让自己走向了不归的犯罪道路。

例二,玛格丽特·史万基格。她还被称为“有名的下毒女郎”,自幼是个被遗弃的婴儿,后来身材瘦小,而且呈现畸形。从个体心理学上来看,这种生理缺陷容易使她变得热衷于虚荣,很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而且会有种讨好他人般的礼貌。

尽管这样,她发现自己虽然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却总是遭遇失败。对此,她绝望至极。她后来曾对三个女人下毒,意在得到她们的丈夫;她还在男人面前装出怀孕的样子,并试图自杀,希望通过这些行为来控制男人。在她后来的自传里(实际上,很多罪犯都有乐于写自传的心理),她在无意中证实了个体心理学的观点,尽管她对这句话的潜在含义并未了解。比如,她说:“我在做坏事时,会想,别人并没有为我难过过,我为什么要为别人难过与担心?”

从她的话里面,我们可以看出她的犯罪之心一次次被激起的原因。但我建议她要与别人合作,对别人产生兴趣时,她常会幽怨地说:“可是别人对我没有什么兴趣!”

面对这种情况时,我便只得常这样回答:“凡事总得有人开头。假如别人不同你合作,那是别人的事情,而不是你的问题。我建议你不妨自己先开个头,也不要从内心里担忧别人不同你合作。”

例三,他是家里的长子,在教养方面很糟糕,而且有只脚跛。他在弟弟面前常扮演父亲的角色,这种关系可能被他视为一个优越目标。应该说,这种优越感刚开始是有益的,但若长时间发展下去,甚至变得有些畸形,就很令人担忧了。

实际上,他后来把自己的母亲赶出家门去做乞丐,并咒骂自己的母亲:“滚出去,你这个老巫婆!”

对于这个男孩的举动,我认为很可怜。看得出,他对自己的母亲根本不感兴趣,假如我们从小就认识他的话,就不难看出这个男孩是如何走向犯罪生涯的。后来长大了,他长时间没有工作;生活作风混乱,染上了性病,又无钱医治。

有一天,他在求职失败后,内心异常焦虑,便在回家的路上杀死了自己的弟弟,从而减少一个花自己微薄收入的人。从他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不愿意合作,包括没有工作,没有钱,又染上了性病。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有个承受的极限,一旦达到这个极限,就会变得无法超越,甚至做出疯狂的举动,诸如犯罪。

例四,有个孩子从小便是孤儿,后来被收养。他的养母对他的溺爱难以置信,于是,他成了被宠坏的孩子,而且后来的发展异常恶劣。他自小便有商业头脑,喜欢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不管干什么,都希望领先别人。他的养母很欣赏他的这种野心,还鼓励他去积极实现。

可在实现过程中,这个男孩发现实际状况并不像自己想得那么简单。在碰壁几次后,为了依旧保住自己雄心勃勃的光环,他成了一个大骗子,不择手段地诈骗钱财。他的养父母本是一个小贵族的后代,于是,他就装出贵族的派头,并大肆挥霍养父母的钱财,到最后,还把年迈的养父母赶出了家门。

正是因为不良的教育和宠爱惯坏了他,使他无法接受正常的劳动。在他的意识里,把说谎和胜过别人视为自己生命的价值。在家里,养母把他看得非常重要,这使他觉得自己有权利得到一切,包括挥霍养父母的一切钱财,并把养父母从家里赶出去。

同时,他从小被给予的娇惯使他无法胜任正当的劳动,便以诈骗等手段作为谋生方式。种种对生活的错误解释,最终使他走上了犯罪道路。

5.犯罪、疯子和怯懦。

在这里,我要纠正人们长期以来的一个看法,那就是“罪犯都是疯子”。我并不否认,有些罪犯的确患有精神病,但这种由于精神糟糕而犯罪,与普通意义上的犯罪,两者的性质完全不同。实际上,犯罪源于我们不能理解他们,甚至以错误的方式对待他们,最终使得他们以更加错误的方式对待别人以及社会。

另外,我们还要排除“罪犯都智力低下”的观点。的确,有不少罪犯不过是一些人精心策划出的犯罪的工具而已,这些人通常头脑简单,易于被别人利用。那些策划犯罪的人常会为这些人勾画出一幅诱人的图画,以激起他们的贪心和野心,策划者却躲在幕后,然后让这些牺牲品去犯罪,并承担受罚的风险。

我们平时看到一些年轻人受到年老而经验丰富的罪犯的蛊惑,走上犯罪道路,显然就属于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况里,一般情况下,孩子们最容易受到诱惑而犯罪。

我要强调的是,所有罪犯实际上都是懦夫。他们之所以去犯罪,是因为他们在逃避问题,他们总认为自己不够优秀,唯有做出反常的行为,仿佛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其实,我们从这些罪犯的生活与犯罪方式就可以看出这个特点。比如说,他们喜欢躲在黑暗或没人的地方恐吓受害者,而且要在受害者自卫前就得亮出武器,才能树立起自己侵犯他人的信心。假若光线变亮,或者受害者奋起反击,这些罪犯要么逃之夭夭,要么鱼死网破。即使偶尔得手,他们也会蜷缩在没人的、黑暗的角落,内心不由得抽搐而发抖,甚至做些噩梦。

一般情况下,走上犯罪道路,罪犯总认为是自己勇敢的表现。其实,我们一定不能也这样想。罪犯只是虚构起一种个人优越感,在这种幻觉里,他们觉得自己是英雄,包括可以拿起武器威胁别人的生命。实际上,这只是他们一种错误的生活观,甚至说是缺乏常识。假如罪犯知道我们这样看待他们,知道他们内心里实则是个懦夫,只有依靠体力上的原始优势,或者在手里拿把刀或拿把枪才可以给自己的劣行壮胆,他们想必会大吃一惊。

假如这些罪犯有时侥幸躲过了警察的缉捕,甚至会极大地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并认为:“我这么聪明,他们永远也捉不到我!”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假如一个罪犯犯了一次罪而没有被发现,将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因为这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在犯罪生涯走得更远的兴趣。当然,也有些罪犯在犯罪中会被发现,假如他们对生活解释的方式仍未改变,他们会想:“这次不够谨慎,被发现了,我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

如果这个罪犯在后来的犯罪中真的漏网,可能会让他觉得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并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甚至还会受到同伙的尊重和欣赏。可见,怎样才能真正改变罪犯的这种心理,对于消除犯罪现象会很重要。

实际上,这种努力,我们可以在家庭、在学校、在拘留所里进行。至于如何开展,我会在后面详细地谈到,包括最佳的切入点。

一些犯罪类型

通常情况下,罪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相信世界上有友谊,但从未体验过,他们觉得别人对自己抱有恶意,而且自己不被欣赏,还受到别人的排挤;另一类人是被宠坏的儿童,我们从不少囚徒的口录中听到这样的话:“我走上犯罪道路,是因为我的妈妈太溺爱我了。”

无论属于哪种类型,我们可以总结出:罪犯总是因为没有受到好的教养,没有学会达到适当的合作程度。正是由于合作精神的缺乏,才最终导致了一些人走上犯罪道路。

应该说,没有哪个父母希望孩子成为罪犯。他们都在不遗余力地希望将孩子培养为社会的好公民。但令父母苦恼的是,不知道该采取怎样的方式。假如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盛气凌人,不能正确地对待孩子,那么父母的这种希望就难以落实。如果父母单纯地宠爱孩子,生活中围着孩子的喜好打转,就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人,无须付出努力就可以得到别人的赞扬。如果这样的话,这些孩子就会渐渐丧失拼搏努力的精神,而且一旦发现事情不如自己的意,就会归咎于别的事情或别的人,难以从自身找原因。

我接下来举几个例子。其中第一个便是来自谢尔登和埃莉诺·格卢克合著的《500个人的犯罪生涯》中的“热血约翰”的案子。在这个案子里,那个犯罪的男孩解释了自己犯罪的起因。

“我从未想到自己会这么吐露心声的。实际上,在我十五六岁前,和其他男孩差不多,也喜欢运动,而且会从图书馆借书,时间安排得合理。可后来,父亲让我辍学了,他要让我去工作挣钱。然而,他们却拿走了我全部的薪水,每周只给我留下5毛钱。”这个男孩控诉着。

假如我再问他与父母的关系如何,就会发现,他真正体验到的东西,则是对他父母缺乏合作精神的印证。

“我工作一年后,开始同一个爱玩的女孩交往。”这个男孩继续说。

诚然,在一个罪犯的生涯中,我们常会发现这一点,比如说,他们会喜欢上一个喜欢玩乐的女孩。这是因为,他们糟糕的经历使他们很希望与一个追求快乐的人在一起。可现实中不妙的是,这个男孩一周只有5毛钱,这使得他和那个女孩的感情缺乏经济基础。

“说实话,即使在小镇上,一周5毛钱也根本不足以带着女孩去玩。可是我爸爸再也不想给我钱了,这让我很气愤,心里就常想着怎么可以多弄点钱。”看来,促使这个男孩后来走上犯罪道路的是因为经济问题。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会根据常识引导自己,比如说可以四处多找些兼职工作,从而多赚些钱。但这个男孩却想轻轻松松地多赚些钱。确实,他有个女朋友,只想让自己和女朋友共同快乐。

“有一天,我碰见了一个男人,并和他渐渐混熟了。”很多罪犯在走上犯罪道路时,总会与一些人的引诱有一定关系。对于一个心理正常的人来说,或许可以经受住诱惑,但对于一个曾经长时间在这方面动过心思的人来说,情况就会不同了。

“他是个聪明的小偷,很能干,每次和他出去一块儿干,都能得手,还可以安全地溜走。他很仗义,会与你分钱,并且不会陷害你。于是,我就长期干这行了。”是的,当一个人刚开始犯罪的时候,假如很顺利,这会激发他继续犯罪的心理。

另外,我们还知道他的父亲有自己的房子,而且他的父亲还是一家工厂的管理者。虽然他的家庭不是特别富有,但收支平衡还是没有问题的。在他走上犯罪道路前,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并且他的家人过去从未犯过罪。这个男孩承认,在15岁的时候,就与异性发生了关系。那时候,很可能会有人说他好色。

其实,这本来无可厚非,因为每个人都可能好色。实际上,他采取这样的方式,是在谋求别人的欣赏,比如说,他要成为征服异性的英雄,并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优越感。另外,他希望在外表上有所突出,以吸引女孩的注意;此外,他还通过盗窃往女孩身上大把地花钱,以赢得女孩的芳心。

他时常戴着宽边帽,手上缠着红丝巾,腰上插着一把左轮手枪,而且给自己取了个外号“西部歹徒”。他内心非常虚荣,希望别人把他当英雄看待。然而16岁时,他与一个同伙闯入一户人家行窃被当场抓住。

他对所指控的罪行一概供认不讳,甚至不忘插上一句:“我做过的事比你们说的多得多!”而且,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别人的财产权几乎不在意。

“我并不认为生命值得尊重。对很多人的生命来说,我只有最强烈的鄙视。”他的话反映出,他对生活非常悲观,而且认为生命不过是个累赘。

“在我的经历中,我学会了不能相信别人。曾经听人们说,小偷之间不会彼此欺骗。实际上并非如此,我曾经对一个家伙很好,结果他却暗算了我。实际上,如果我有了足够的钱,我也会选择诚实做人。但我现在还没有足够的钱,所以,我也不能变得诚实。”他的这句话在暗示:“需要对我犯罪生涯负责的,应该是压抑。我的欲望被压抑了这么久,结果才被压抑成罪犯。”当然,他的这个认识还是很有问题的。

“我进行犯罪,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会因为犯罪而犯罪。当然,我有时也会到达某个地方时,一时兴起,进行偷窃,得手后,再迅速离开。”对此,他认为自己是个聪明的英雄,不会觉得自己这样做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有次我被逮住了。当时,我为了去看女朋友,就把价值四五千美元的珠宝换成够她花的钱,结果因为赃物被认出来,就被逮住了。”是的,我们发现不少罪犯都是因为去看望自己的异性朋友而被抓住。

“他们要送我到监狱里,还说监狱里有学校。我也确实想去里面学习,但这并不是为了洗心革面,而是要让自己对社会更危险。”从他的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人类已经极端厌恶,并以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为自己的追求。他还说:“我要有个儿子,就非绞死他不可。你可以想想,我会犯这种罪,把一个孩子生到如此可恶的世界上吗?”

对于一个已经仇视社会到这种程度的人来说,我们应该怎样改造他们呢?除了让他们看到合作的重要性,令他们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外,别无他法。如果要让治疗见效,我们就要回到他童年的记忆里,从中找出深层次的原因,才足以说服他。

我想,在他童年的时候,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使他如此痛恨人类。如果让我猜的话,他应该是家里的长子,刚开始很受宠,后来有了弟弟妹妹,他便没有以前那样受宠了。对他来说,好像自己的权利被剥夺了。事实上,很多人在小的时候,有这种遭遇,长大后,就妨碍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约翰还提到自己被送到一家少年感化院,并在那儿受到了虐待。在离开这个感化院后,他对社会充满了仇视。我在这里必须要补充一句的是,犯人在监狱里受到粗暴的对待很可能被视为一种挑战,一种彼此力量的考验。这会让犯人觉得:“正因为自己还不够强大,才会被他们欺负!”

如果这样的话,犯人会把听到的“不要再犯罪了”视为对自己生存能力的挑战。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去伤害别人,看到别人的痛苦,然后自己狰狞地笑着,才能证明自己是个英雄。是的,假如一个人认为整个世界都在与他作战,那么,还有什么能比接受挑战、坚持打下去这场“战争”更能“激励”他呢?

所以,我们在对罪犯进行教育时,不应该用一种更强大的力量去压制他,让他觉得不是人道战胜了自己,而是力量战胜了自己。如果这样的话,就不能将一个罪犯真正地改造为一个良好的公民。同样,我们在对问题儿童的教育中也要注意这点。

假如我们对问题儿童采取一种粗暴的方式来压制他们,这无异于对他们进行一种挑战,这将是我们最大的错误之一。如果真是这样,这些孩子的心里就会怒吼着:“看看到底谁强,看谁能撑得最久!”实际上,这些小孩的心理已经与罪犯没有很大区别,只是希望自己更加强壮、更加聪明,从而使得自己能够更从容地伤害别人,更从容地安全撤离。

所以,如果在监狱和拘留所里,管理人员常对犯人进行这样的挑战,这无疑是一种极为有害的举动。

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个案子。这个人因犯了谋杀罪而被判处死刑,他曾经残忍地杀害了两个人。后来,他在诉状里写了自己的意图。从这里面,我们了解了罪犯心理对犯罪所进行的策划,而且还得出一个结论:没有人不经过策划便去犯罪。当然,我们这里说的犯罪,主要指有主观错误的犯罪。

在罪犯的这些犯罪策划里,他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一个合理解释,然后激励自己去完成犯罪活动。从这个情况里,我们再次可以看到:即便是犯人,他们也会尽量让自己的行为与对社会的认识协调一致。只是,罪犯在犯罪时,必须扼杀自己的社会感,冲破社会兴趣这层障碍。

同样,我们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里也可以看到,拉斯科尔尼科夫在床上躺了两个月,反复考虑要不要去杀人。他一直用这样的问题来考问自己:“我到底是拿破仑,还是一个小虱子?”

实际上,罪犯总是自我逃避、自我欺骗,并用这些幻想来麻痹自己、激励自己。应该说,每个犯人都会知道自己的行为方式不是有益的生活,他们也知道有益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只是,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过上这种有益的生活,当一想到自己要过正常人的生活时,他们不免露出胆怯之情。此外,要过上有益的生活,需要学会合作,可他们显然在这方面的训练还不够。于是,他们认为,只有通过犯罪,才能让自己以特有的方式,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们接下来再引述一个杀人犯在日记里写的话,从而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心理:“我的家人和我脱离了关系,我被很多人唾弃,还受到很多人鄙视。这些痛苦几乎把我压垮了,我觉得自己再也无法忍受,而且不甘心处于这种被人遗弃的境地。可是,我一无所有,而且时常挨饿。我想,我必须冲破这层层阻碍,而且没有人能够阻挡得了我!”

“曾有人预言,我会死于绞刑架上。可是我想,这种快要饿死的生活与被绞死又有什么不同呢?”显然,从这个杀人犯的日记里,已经可以看出,由于他作为人被忽视,遭受虐待,便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几乎都不值得自己怜悯。

在另外一个案子里,一个小孩的母亲则预言说:“我肯定,总有一天,这个孩子会勒死我!”然而不妙的是,在这个孩子长到17岁时,他勒死了自己的姨妈,他妈妈的预言竟然起到了惊人的结果。这个少年犯在日记里接着说:“我根本不担心会有什么结果,因为我知道,我反正得死。在生活里,我什么都不是,没有人敢同我交往,我喜欢的女孩子也躲避着我。”

他曾经喜欢上一个女孩子,并想吸引她。可是,他既没有华丽的衣服,也没有钱,在这个女孩面前,他总是自惭形秽。为此,他不由得经常自我欺骗,比如说,把这个女孩视为一件财产,这也是他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

“既然我生不如死,那么,我要么得到拯救,要么就走向灭亡。”这个男孩对人生进行了极端的解释,这就好比一个小孩子的心理,要么得到一切,要么毁灭,谁也别想得到。

“于是,我把时间选定在星期四,并等待时机,只要时机一到,不论遇到的是谁,我就会痛下杀手。”在他的内心里,这样做仿佛是一个英雄。

终于,在那天,他手持一把刀,突袭了一个路过的男子,并残忍地用刀刺入那个男子的胸膛。在提到自己当时的感受时,他写道:“就像牧羊人驱赶羊群一样,内心压抑的痛苦可以驱使一个人做出一切暴行。或许我这样做后,就没有做个正常人的机会了,但我根本不在乎。因为更可怕的饥饿会让我做任何事情,再加上我的身体患着疾病,家里又不给我钱治疗,我只有通过伤害别人,才能找回自尊。后来,当那些人在法庭上审判我时,我并不觉得紧张。因为一个人若犯了罪,为此补偿是应该的,但这总比活着受罪好。假如我饥饿而死,或病死,几乎没有人能够注意到我。而现在,人们成群结队来看怎么处决我,我才发现,原来我还有这么大的能量和影响力!”

然而实际上,他终究不是想象里的那种“英雄”人物。他接着说:“虽然我没有刺中他的心脏,但我还是犯了谋杀罪。我相信这次要被绞死,但遗憾的是,那个人穿的衣服那么精美,我一辈子都没有穿过这么精美的衣服。”于是,他不再说自己的饥饿与疾病,转而说到了服装。

“可是真的,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怎么了,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又为自己的行为辩解着。

的确如此,很多罪犯在犯罪时,总会有一番心理挣扎。比如说,有些罪犯在实施犯罪前,总会喝些酒为麻痹自己的思想,其实,他们这是在内心里经受剧烈的挣扎,努力冲破内心深处那堵社会兴趣的墙。当一个人冲破了内心这层障碍后,他的犯罪动机就会逐渐转为现实行动。

合作的重要性

我们已经知道,所有罪犯都期望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获得一种优越感。在这方面,我们发现,在罪犯的目标中,对于私人的意义总会超越别人。而且,他所努力追求的结果总是对别人有害。为此,他不喜欢合作,而且认为社会上有的人甚至多余;正因为这样,他才会认为伤害别人并没有什么不妥。由此可见,我们要真正了解一个罪犯,关键在于了解他在合作上失败的程度与性质。

具体来说,罪犯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在合作精神上丧失的程度。比如说,有些人只犯小罪,而且绝不跨越某一鸿沟,这就好比一些罪犯只盗窃、不抢劫,或者只抢财、不害命;还有些人则偏向于犯大罪。有些人是罪犯的头,策划组织犯罪;还有些人是里面的小喽啰等。所以,要想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会让罪犯的犯罪生涯有这些不同,我们还要审视一下罪犯的生活方式。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一个人在四五岁的时候,他特有的生活方式中的主要特点便已形成。我们可以断定:此后,若要再改变他,会很难。所以,我们只有认识到这个人在性格形成期间所犯的错误,才能从根源予以纠正。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知道,为什么有的罪犯虽然多次受罚,可还屡屡再犯,甚至越犯越大的原因。

实际上,并非经济困窘就会导致犯罪。诚然,经济困难时,人们的犯罪率会增加,有统计数据显示,在某些时候,犯罪率与小麦价格的增长成正比。这只是一种宏观形势的推测,并不能直接说经济形势不妙就一定导致犯罪。我们倒可以这样理解:经济形势不佳,人们的合作能力会受到一定限制,也就是说,一旦达到这个限度,人们就无法再在合作中产生更多供自己消费的价值。于是,有些人丧失了合作的机会,便走向犯罪。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人们在处于顺境时,一般不会犯罪;可一旦出现猝不及防的问题,他们便可能去犯罪。在这里面,他们的生活方式,处理问题的出发点,才是影响他们采取行动的关键。

个体心理学通过对大量案例的调查和研究,终于弄清楚了里面的关系:罪犯已经对他人不再有兴趣。他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们合作,一旦超过这个程度,使他们感到了合作的压力,他们就可能犯罪。假如我们考虑一下罪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就会发现,除了社会问题,没有什么是他们无法解决的。所以说,罪犯选择犯罪行为,常是因为面对一些社会问题压力下的产物。

我们早在前面的第一章就提到,个体心理学把我们的生活问题分为三大类。首先,是我们与他人的关系问题,即友谊问题。有时候,罪犯也有朋友,但仅限于他们的同类,比如说他们会成群结队,甚至彼此忠诚,绝不互相“出卖”。但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他们限制了自己的社交圈。因为他们无法和普通人交朋友,无法融入普通的社会圈子。当身处社会中时,他们感觉自己对这个社会很陌生。

其次,是与工作有关的问题,即职业生涯。很多犯人在回忆起自己曾经的正当工作经历时,总会抱怨:“你不知道那里的工作有多么糟糕!”在他们看来,工作很不称心,更不希望与别人一起在岗位上辛勤奋斗。对他们而言,一份有益的工作意味着要对别人感兴趣,为别人的幸福而承担风险,而这正是罪犯人格中所缺乏的。于是,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合作精神上的缺乏。实际上,大部分罪犯都没有为接受正常工作而准备好,甚至未接受过相应的职业训练,难以胜任有益的工作。

假如我们回顾他们的学校生活,就会发现他们在学校里面临一些障碍,失去了学习兴趣,不愿同别人合作。这样的话,走出学校,他们发现自己在正常的工作里,竟然无法与别人合作。如果我们希望这样的人离开学校后,能在社会上做份正当的工作,无异于让一个没有学过地理的人去参加一场地理考试,还要求他考个好成绩一样。实际上,假如这样的话,他们要么交废卷,要么交白卷。

再次,就是关于爱情和婚姻的问题。诚然,甜蜜的爱情需要彼此共同经营与合作。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半数以上罪犯在入狱或被拘留前,都有性病。这意味着,他们仅想轻松地解决爱情问题,把爱情对象视为一种财产。他们甚至认为爱情可以花钱买到,对他们来说,性生活就是对爱情的占有,这不过是占有别人的方式,而非确立终身关系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也就难怪听到犯人这样说:“如果我不能得到一切,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假如一个人在所有生活问题中都缺乏合作精神,那么对他的健康成长而言,显然是个大问题。实际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合作。一般情况下,我们合作能力的程度强弱,会从我们的日常言行中看出来。如果我们留意的话,就可以发现,罪犯的言行举止总是异于常人。他们总会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语言,仿佛他们的智力在发展上受到了某种阻碍。

通常情况下,我们赋予语言一种共性,从而使得大家都可以交流。而罪犯却显然不是这样,他们有自己的方式,也有自己的推理。他们的这种风格可以从他们对世界的解释中看出来。实际上,他们并不愚笨,智力上也不迟钝。假如我们认同他们追求的优越感目标,就可以看出来,他们采取的方式原来是“至情至理”。

比如,我们还听到一些犯人说:“我看到他穿着一条好看的裤子,可我却没有,于是我就干掉了他,得到了那条好看的裤子。”假如我们认同他们的这种欲望是合理的,而且不需要自己以某种有益的方式来争取就可以得到,那么,他的这种行为看起来就仿佛是合理的。当然,基于这样的欲望而采取的行为,显然不是正当的常识。

我最近还看到一个发生在匈牙利的案件,也就是有一群妇人被控诉通过投毒犯了不少谋杀罪。其中一个妇人说:“我儿子患病,不能工作,害得全家人都得照顾他,为此拖得全家很疲惫,我只好毒死他,对他来说是个解脱,对全家来说,也可以获得安宁。”事实上,当一个人在这种情况面前,已经拒绝合作了,那么,她还能做什么呢?

假如从这个妇人的角度来看,她的行为仿佛是合理的。实际上,这是她以及相似的罪犯对生活的一种误读,从而做出了错误的行为。

早期合作的影响

我们知道了,犯罪的根源在于合作精神的缺失。那么,我们接下来看在哪些具体的情境下,合作归于失败。

1.家庭环境的影响。

不可否认,孩子在合作上的失败,很大原因要归咎于父母。或许是母亲缺乏经验,拒绝孩子与自己合作;也可能母亲表现得仿佛自己不会犯错,也拒绝别人的帮助;还有可能她本身不会与别人合作,使得孩子也不会与别人合作。

我们在那些关系紧张,或破裂的家庭里,常会看到孩子的这种合作精神并未得到充分发展。实际上,孩子与母亲的联系是第一次同别人获得联系,可母亲却不愿把孩子的社会兴趣扩展到孩子的父亲、其他孩子与其他人身上。这样的话,孩子的合作精神在早期就受到阻遏。

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从小就觉得自己是家里的中心人物;可在自己三四岁的时候,家里又来了一个孩子,于是,他不再是家里的中心。这可能是孩子在成长中的第一次挫败,他有种被篡位的沮丧。为了显示自己曾经是中心,同时表达自己对处境改变的不满,他开始拒绝与母亲合作,也拒绝与弟弟妹妹在一起玩耍,甚至可能会趁父母不注意的时候,欺负自己的弟弟妹妹。

所以,我们在追溯一个犯人的早期经历时,就会发现,在他生命的早期,这些毛病就已经出现了,在长大后,随着力量的增强,对别人的危害也就越大。在这里,对孩子起作用的不是环境本身,而是孩子对这种环境的解释违背了常识,父母又未能及时纠正,才最终导致孩子日后走上犯罪道路。

如果在家里的几个孩子中,有一个非常聪明,在孩子们中有种“鹤立鸡群”,这对别的孩子来说,可能是个麻烦事。因为那些优秀的孩子通常会得到人们最多的关注,别的孩子则感觉气馁,有种挫败感。如果这样的话,他们就会感觉自己黯然失色,如果去竞争,又没有取胜的信心,最后便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于是,在这些孩子里,我们发现,他们中以后可能出现罪犯、精神症患者以及自杀者。

实际上,那些缺乏合作精神的儿童在踏入学校的第一天,我们就可以从其言行举止中判断出来。比如说,他不喜欢教室,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也不喜欢听老师讲课。对这些孩子来说,学校生活可谓是他们重拾信心的又一次宝贵机会,假如老师不能了解他、理解他,这个孩子可能会再次有种挫折感。

诚然,他没有得到鼓励,也没有再次学会合作,相反,在学校里受到的打击变本加厉,这样的话,也难怪他们对功课日益失去兴趣。假如一个人的勇气和信心屡次受到打击,他就不可能对校园产生兴趣。事实上,我们发现,不少罪犯在13岁左右时,被分到学校里的慢班,还常被别人视为智力低下。渐渐地,他们对生活失去了兴趣,对别人也失去了兴趣。

相反,他的兴趣日益集中于生活中无用的一面,并从做些对社会和他人无益的事情中收获乐趣。如果他长期这样下去的话,他们的生活会更加糟糕。

2.贫困因素。

实际上,贫穷也会使人对生活产生一系列误读。比如说,一些出身贫寒的小孩可能会在家庭外受到别人的歧视。他的家庭经济不乐观,这使他很小的时候,就不得不去工作挣钱,以贴补家用。

假如有一天,他们遇到了一些有钱人,并发现他们过着惬意的生活,可以随心所欲地买东西,那么,这些孩子可能会想:自己也能像这些人一样该多好啊!

一般情况下,在大都市里,贫富悬殊,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罪犯数量为什么会比较多了。当然,如果孩子对这种情况进行了正确解读,就不会生出忌妒之心,反而会激励自己更加前进;如果这些孩子对这种环境进行了误读,并幻想通过不劳而获的方式获取财富,显然是件很危险的事情。

3.生理缺陷。

很多时候,人们的自卑感会集中于生理缺陷上。本来,我曾以为这为神经学与心理学找到了根据,可后来发现这个观点需要进一步修正。在这本书里,当我刚写到生理缺陷与相应的心理补偿时,就发现了生理缺陷并没有我之前认为的那么简单。

实际上,一个人的自卑感并不是单纯地来自生理缺陷,应该归咎于他周围环境对这种缺陷的教育方式。实际上,假如一个有生理缺陷的孩子被正确对待,那么这个孩子不会因此在心灵蒙上一层阴影,更不会内心里惴惴不安,也不会对他人和社会失去兴趣。如果没有人帮助小孩纠正这一点,或者周围的环境更以此取笑他,只会使他更加敌视他人与社会,并变得更加以自我为中心。这对孩子的发展显然也非常不利。

4.社会缺陷。

我们发现,在罪犯里面,孤儿占了很大比例。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这个社会应该负有一定责任,因为我们忽视了那些孤儿的教育问题,没有培养他们一种合作精神。此外,罪犯里面,还有不少是私生子,他们无法获得正常孩子那样的对待,自幼在感情上缺失,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兴趣的发展。

一些被遗弃的孩子在长大后,去犯罪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尤其是当他们觉得没有人需要自己,并巴不得抛弃自己时。同时,我在罪犯里还常会发现不少相貌丑陋的人,而且这种情况常被一些人证明遗传在犯罪里的作用。也许这个说法有一些道理,我们不妨想一想,假如孩子从小的时候,因为自己的相貌不佳,而被人们取笑,这些幼小的心灵会怎么想!

可见,孩童时期,若受到一定社会伤害,就会让这些孩子产生一些反抗社会、敌视社会的倾向,这种情感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当然,我们在罪犯里面也常会发现相貌很好的人。这样的话,就再次显露出用遗传因素解释犯罪是不可取的。

事实上,这些相貌俊好的罪犯有不少是被宠坏的孩子。由于长时间在社会兴趣上的缺失,使得他们逐渐以自我为中心,难以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犯罪问题的解决之道

我们最后要解决的问题是,应该怎样帮助罪犯过上正常的生活,以及如何预防犯罪?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在前面已经总结了出来,那就是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对社会产生兴趣。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我们可以想见,假如我们不能使罪犯对人类的福利产生兴趣,假如我们不能使罪犯对别人产生兴趣,假如我们不能教会他们怎样与别人合作,不能教会他们通过走正道、与别人合作,来达成自己期望的目标,那么我们的一切努力都将白费。

所以,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应该怎样治疗犯罪问题了,那就是:我们必须教会他们怎样与人合作。如果不能这样,而只是单纯地去监狱看看他们,那是不会起到什么效果的。很多事实可以证明,家人到监狱里看了这些罪犯后,由于未能帮助他们怎样提高合作能力,于是,这些罪犯出狱后,可能还会再度入狱。

基于此,我认为,在没有教会罪犯必要的合作能力以前,仅因为刑满就释放,那么他们再度进入社会后,只会给社会增加更大的危害。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他们还没有为正常的社会生活做好准备,我们又能怎样帮助他们呢?其结果,只能让他们重操旧业,重走犯罪道路。

实际上,想办法提升罪犯的合作能力,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对待他们时,我们不可以简单、粗暴地对待他们,也不能奢望空洞地说教就可以使他们痛改前非。因为他们的犯罪生活方式形成很长时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改变。如果要真正地改变他们,我们只有找到其思维方式的根源才行。

比如说,我们要找到他从什么时候开始失败,从什么事情上失败,并找出这些失败的情景。我们要知道的是,人们的主要个性特征早在四五岁时便已形成。所以,我们要纠正他们的犯罪思维,就要帮助他们理解那些早期错误的含义,找到其最初生活观的痕迹。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生命。

1.无效的体罚。

我要再次说明的是,体罚对罪犯是无效的。这种做法只能加重罪犯对这个社会的敌意,即使他一度表现驯服,也不过是在强权下保全自己的反应罢了一旦时机成熟,他仍会兴风作浪。这种情况,或许在罪犯上学的时候,就出现过,比如说,他由于没有学过合作,因此表现很差,或在班里表现糟糕,结果受到斥责和惩罚。

假如这样的话,我们还能鼓励他再去与别人合作吗?他只会更加敌视这个环境,并更加讨厌这个学校。同样,我们不妨试想,假如我们自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还会喜欢这个环境吗?

事实上,如果这样的话,这个孩子只会对正常的生活失去信心,包括对老师和同学失去兴趣,开始热衷于逃学,并躲到学校和家庭找不到自己的地方。在这些地方,他会欣喜地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与自己境况相似的孩子,可谓“志同道合”。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互相理解,互相欣赏,而且其乐融融,最后也走上了同样的犯罪道路。

在他们这个社会圈里,以如何反社会为荣,因为他们觉得,正常的社会生活,让他们难以受到关注,甚至会受到社会的白眼与冷遇。于是,他们把社会视为公敌。而且尤其让他们欣慰的是,这个圈子里的人都很欣赏自己,在他们看来,在这个圈子里生活,比过正常的社会生活舒服多了。

也就是这样,成千上万的孩子加入罪犯的队伍,我们的社会才堪忧起来。所以,我们从小对待孩子的方式,包括家庭与学校,是多么的重要!

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能是家庭教育和学校的失败,也是社会的悲剧,因为我们竟然不能够使孩子们作为一个正常人那样生活于社会,反倒将他们逼到罪犯这一社会公敌的行列。如果我们能够将学校组织起来,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学校里获得信心和鼓舞,显然这种悲剧便可以阻止。

总而言之,罪犯会把社会对自己的惩罚,作为社会与自己作对的一个标志。

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原因来解释体罚的毫无效果。比如说,很多罪犯并不十分珍惜自己的生活,他们在生命的某些关键时刻,甚至差点选择自杀。可见,所谓体罚,甚至死刑,根本吓不到他们,因为他们已经醉心于一种战胜警察的快感,以至于在肉体上已经麻木。假如罪犯在监狱里被狱警虐待,那么就会更加激起他们的反抗之心。

所以,我们不难看到,在罪犯的内心里,他们与社会的接触好比是一场永无休止的战争,社会对他们的挑战程度越剧烈,他们在精神上就越坚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惩罚罪犯的电椅都可以视为一种挑战。

如果这样的话,只会令罪犯认为采取更加聪明的行为是多么的重要。或许在他们被处以电椅惩罚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想:“要是我当初不是有眼无珠,就不会受这样的虐待了!”我们可以看到,罪犯在体罚面前产生这样的心理,那么他们日后出狱了,只会更加仇视社会对自己的粗暴行为,并叮嘱自己再次犯罪时要更加聪明。于是,体罚罪犯后,并未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相反,我们看到的是可能出现更加狡猾的罪犯。

2.从小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由于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每个人在孩童的成长时期,都会在某个时候莫名其妙地感到气馁,比如,会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认为自己毫无用处。基于此,对于罪犯,我们更应该知道他为什么会选择错误的方式,这里面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所以,我们必须要让罪犯明白自己的处境,还要让他知道为什么做了错误的决定,进而让他对生活产生勇气,对别人产生兴趣,重视与别人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真正面对生活。假如我们在一个人的孩童时期,就让他明白这一点,显然对于他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会大有裨益。如果真能够这样的话,孩子也就不会再选择犯罪。

正因为这样,在对所有案例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罪犯几乎无一例外地受到童年生活方式的影响,而且可以看到他们的个性里缺乏一种合作气质。

实际上,这种合作精神并非天生就有的,需要后天学习才能具备。对每个人来说,合作精神只有通过培训与学习,才可以具备。无数的犯罪案例证明,走上犯罪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因为他们在合作精神上的缺失。

至此,我们应该已经知道了解决犯罪问题的答案。其实,我们数千年来,一直在努力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并尝试过所有的方法,可最后无不以失败而告终。直到个体心理学产生后,我们才真正知道了自己应该怎么做,那就是:教会罪犯合作。

经过长期的探索与研究,应该说,个体心理学已经告诉了我们应该怎样改造每一个罪犯。话虽如此,但要真正将一个罪犯改造成功,并非一件易事。其实,在我们的社会里,很多人在经历合作方面的挫折后,他们的合作精神也就逐渐消失殆尽了。

正因为此,我们可以发现,越是在艰难的世道,犯罪量便会急剧攀升,这是因为人们无法获得一定工作机会,也随之失去了很多合作的机会;一旦他们长时间面临合作缺位,久而久之,就会对正常的合作心生抵触。而这也往往是从宏观角度看待犯罪问题时的一个重要原因。

3.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可以说,在改造罪犯方面,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即便我们不能成功改造每一个罪犯,但我们也一定可以为他们做些事情。比如说,对于一些曾经失业或者技能不足的罪犯,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获得一份正当的工作。其实,这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做的唯一途径。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保证这部分人仅留下的一些合作能力不至于丧失。

实际上,假如我们做到了这一点,罪犯数量便可以大大减少。绝大部分罪犯是因为正常的工作受阻,才导致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所以,我们的整个社会要为改进经济条件,以及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努力。

此外,我们还应该让孩子为以后的职业接受必要的训练,这样的话,他们在进入社会后,才不至于手足无措而恐慌,也可以使他们在职业选择上更加从容。当然,我们在对罪犯进行改造时,这些训练也可以在狱中进行,从而使他们离开监狱后,便可以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比如,我们还可以组织犯人关于社会问题进行一场讨论,这样的话,可以通过这些犯人在世界观上的碰撞,使得他们对这个世界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同时,我们还要教会他们不要限制自己,也不要限制自己对别人的兴趣。我相信,通过这些矫正性的行为,我们在纠正罪犯的过程中,必然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

还有,我们应当避免一些容易让人产生贫富悬殊的感觉。假如贫富分化极其明显,显然会激怒一些处境窘迫的人,并引起他们的忌妒。所以,我们必须消除夸耀之风。实际上,一个经济上再优越的人,也没有必要炫耀自己的财产;否则的话,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

此外,在对那些智力迟钝或是问题儿童的诊疗中,我们可以知道,假如仅是挑战他们,刺激他们的自尊,那么对他们的诊疗必然会毫无结果。实际上,这些发展上出现问题的儿童,正是长时间因为环境在不断地挑战自己,才会让自己生出一种消极态度。其实,罪犯也是这样。

我们可以看到,全世界都可以看到警察、法官以及我们制定出来的法律在挑战罪犯,可结果并没有因此而消灭犯罪现象。由此可以看出,单纯地挑战罪犯,并不足以消灭犯罪现象;当然,如果我们一味地纵容罪犯,也不会根除犯罪现象。所以,单纯的高压或者怀柔政策都不能成功地改造一个罪犯,只有让这个罪犯真正意义上认识到自己的处境,才能让这个罪犯改变。

通常来说,罪犯的心理本来已经受过某种程度的伤害,假如我们对他们鄙视、敌意,不能对他们施以人道的话,其结果只能把他们往相反的方向推。从这个意义上说,死刑并不能吓到罪犯,只会让罪犯在被行刑的时候,想起自己被捕时的致命错误,这种想法会激励别的罪犯必须变得更加聪明。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即使让很多罪犯看着另一些犯人被执行死刑,可那些作为看客的罪犯一旦获释,还会有很多人选择继续犯罪。

同时,如果我们提高破案率,或许也会有用。实际上,据我所知,至少40%的罪犯得以逃脱。可见,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矫正犯罪,将会使我们面对犯罪问题时更加棘手。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无论是在狱中,还是在狱后,我们都不应当侮辱或挑战罪犯。而且,如果必要的话,我们甚至可以增加监狱看守员的数量,这样的话,显然对改进罪犯的教育会有帮助。当然,这里的重点是,一定要增强罪犯的合作精神。

4.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如果我上面的建议能够得到人们的采纳,我想一定会使我们在矫正犯罪方面获得成功。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想办法提升他们的合作度,发展他们对别人的兴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这样的话,我相信,罪犯数量一定会急剧减少,社会也会更加和谐。

实际上,大部分罪犯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犯罪生活,而且他们的犯罪活动通常是在青春期就开始了。人们在1528岁之间,犯罪率最高;我们要知道,一旦孩子接受了正确的教育,得以健康成长,他们的家庭也会受到好的影响。比如说,在家里,父母可以得到一个好的帮手;在学校里,老师可以面对懂事的学生;在社会上,人们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

那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让孩子从小便获得好的发展,从而使孩子更好地应付后面的生活。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必须要综合考虑,绝不是说把孩子都抓起来教训,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我们还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那就是充分利用教师的作用。正如我们在前面论述学校教育作用时所说的,假如孩子早期在家庭环境里已经形成了一些错误,那么,在孩子的一生里,能够予以纠正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机会,便是学校阶段,特别是由老师来予以纠正。实际上,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正因为家庭不能承担完全的责任,人类才设立了学校,并助家庭一臂之力。所以,我们为什么不能利用学校来使人类更友善、更乐于合作呢?

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社会的几乎一切成果都是建立在人与人合作的基础上。假如人类不乐于合作,彼此不感兴趣,那么人类就不可能使自己做出更大的贡献,因为单个的人常是弱小的。假如人类之间真的没有合作,恐怕我们的科技不会如此先进,我们能否在地球上生活下去也将是个问题。

倘若我们以这样的精神如此教育孩子,那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显然会更加喜欢合作。他们在遇到困难时,也就不会退缩,而是通过更好地合作来解决,并使得事情的结果最终符合大众的利益。如果真能够如此,那么,这无疑是人类的福音。

 

 

1-4  5-6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