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附录)(选)

 

 

附录一 个人心理问卷

 

供了解和帮助问题儿童之用,由国际个体心理学家协会拟定。

1.何时发现小孩出现问题?当小孩暴露出缺点的时候,他当时的处境(心理的以及其他的)是怎样的?

考虑下面这些情况很重要:环境的改变,开始上学,家里有了弟妹,小孩的哥哥,姐姐的情况,在学校遭遇挫折,变换教育或者变换学校、小孩患病,父母离婚,父母再结婚,父母丧亡。

2.小孩暴露出问题之前是否出现一些反映了心理和体质缺陷的特点?例如小孩在吃饭、穿衣、洗澡、睡觉等方面是否表现腼腆、内向、粗心、笨拙、嫉妒、羡慕、依赖他人等特征?小孩是否害怕孤单或者怕黑?他是否明白自己的性别角色?小孩是否表现出首级、副级或者第三级的性别特征?他如何看待异性?他对自己的性别角色有多少了解?他是继子、私生子、养子抑或孤儿?他的养父养母如何对待他?他们之间是否能沟通?他是否适时地学习说话和走路?学习过程中可曾遭遇困难?孩子的换牙期是否正常顺利?在学习阅读、书写、唱歌、游泳时,孩子是否碰到明显的困难?他是否特别依恋他的父亲、母亲、祖父母或者保姆?

关键要判别孩子是否敌视他所处的环境,并且找出孩子自卑感的根源;检查孩子是否有回避困难的倾向,他是否显示以自我中心的特征,是否过分敏感。

3.小孩经常给人制造麻烦吗?他最害怕的是什么?他最害怕的人是谁?他夜间睡觉可曾惊叫?他尿床吗?他对比他弱小的孩子,甚至比他强壮的孩子会不会耀武扬威?他是否渴望和父母一起睡觉?他举止是否笨拙?他得过佝偻病吗?他的智力如何?他是否经常遭受别人的逗弄和嘲笑?他是否在头发、服饰、鞋袜等方面显示出虚荣心?他经常咬指甲、抠鼻子吗?他吃东西时是否表现出一副馋相?

了解小孩是否勇敢地追求优越感对我们很有启发作用:我们还需要了解小孩的偏执、顽固是否妨碍他听从自己的意愿行事?

4.小孩容易和其他孩子交上朋友吗?他对人和动物都有耐性吗?他是否烦忧或者折磨他(它)们?他是否喜欢搜集物品?他是否吝惜和贪婪?他是其他孩子的领头人吗?他倾向于孤独吗?

这些问题检查小孩跟别人打交道的能力和他的气馁程度。

5.结合上面的问题,考察小孩现在的情况:他在学校表现如何?他喜欢学校吗?他上学是否守时?回学校之前,他是否表现得情绪亢奋?他匆匆忙忙地赶到学校去吗?他是否遗失书本、作业簿和书包?做练习和参加考试前,他是否紧张、激动?他忘记做功课吗?或者他拒绝做功课吗?他是否胡乱打发时间?他懒惰吗?他是否无法集中注意力?他扰乱课堂纪律吗?他如何看待他的教师?他对教师挑剔批评、傲慢无礼,抑或表现出一副爱理不理的态度?他主动请求同学帮助他的功课,抑或他只是被动地接受人家的帮忙?他是否在体操、运动方面跃跃欲试?他认为自己相对不如别人还是完全不如别人?他是否经常阅读书籍?他喜欢哪一类读物?

这一类问题帮助我们了解小孩为学校生活所做的准备,他经历学校试验所产生的结果,以及他对待困难的态度。

6.确切了解小孩的家庭情况,家人是否有酗酒行为,或者家人是否具有犯罪倾向,是否身全衰弱,或患有神经疾病、梅毒、癫痫病等?家庭的生活水平?家中是否有人死亡,死亡发生的时候小孩有多大年纪?小孩是孤儿吗?谁掌管家庭?对小孩的管教是否苛刻严厉?家长挑剔、批评孩子,抑或对孩子放任自流?家里的影响是否造成了小孩对生活怀有恐惧?家人是否留意观察小孩的情况。

考察小孩的家庭情况和他对家庭的态度,我们就可以了解和判断家庭环境留给小孩的印象。

7.小孩在家庭中的位置?他是长子、幺子、独子、独生男孩或独生女孩?子女间有没有相互竞争的情况?孩子们是否哭闹,他们之间有没有幸灾乐祸的行为?他们是否表现出贬损他人的强烈倾向?   

这些情况对于了解孩子的性格相当重要,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孩子对待他人的态度。

8.孩子对选择将来的职业有何想法?他如何看待婚姻?孩子的家庭成员从事何种职业?父母的婚姻生活怎么样?

这些情况可以得出结论:孩子是否有勇气和信心面对将来。

9.孩子最喜爱的游戏、故事是什么?他喜欢哪一些历史人物和文学人物?他喜欢捣乱别人的游戏吗?他想像力是否丰富?他是否冷静思考问题?他喜欢做白日梦吗?

这些问题探讨孩子是否倾向于在现实生活中扮演一个英雄的角色。如果孩子的行为出现互相矛盾之处,那就表明孩子勇气不足。

10.孩子早年的回忆是什么?他是否定期性地做一些印象深刻的梦,诸如,飞行、从高处落下、全身不能动弹,赶不上火车等。他是否还做一些焦虑性的梦?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孩子是否喜欢孤独,他是否谨小慎微或者雄心勃勃。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他对具体的某人、某种生活等是否有所偏爱。

11.孩子的灰心气馁表现在哪一些方面?他是否感到自己受到别人的忽视?他对别人的注意和赞扬反应迅速吗?他有没有迷信的想法?他躲避困难吗?他是否尝试做各种事情,但所做的每一样事情都有始无终?他对将来有确切的打算吗?他相信遗传的不良影响吗?他周围发生的一切使他沮丧泄气吗?他的人生态度是否悲观?

这些问题的答案能证实孩子是否对自己已经失去了信心,他是否已经选择了一个错误的发展方向。

12.孩子是否耍弄调皮的花招,诸如做鬼脸、装疯卖傻、卖弄幼稚、出洋相等?  

这种情况表明孩子为达到吸引他人注意的目的,毕竟表现出些勇气。

13.孩子有言语缺陷吗?他长相是否丑陋?脚部畸形?膝盖内弯或罗圈腿?身体矮小?身体特别肥胖或高挑?身体比例不协调?眼睛或耳朵的生理异常?心智迟钝?左撇子?夜晚睡觉打呼噜?长得特别英俊帅气。

孩子会把自己的这些缺陷过分看重,而由此失去勇气。长相很不错的孩子也经常在成长中出现问题,他们认定无须耕耘,就能收获。这种孩子错过了不少锻炼自己应付人生的机会。

14.他是否经常提及自己能力不如别人,抱怨自己对学习、工作、生活欠缺天赋”?他有没有自杀的念头?他遭受失败和他给人制造麻烦两者是否有时间上的关联?他是否过分看重表面上的成功?他是否温顺服贴,执拗顽固,抑或桀骜不驯?

这些是孩子极度气馁失望的表现。在孩子无法摆脱他的困境的时候,这些表现就变得尤为明显。孩子遭遇挫折,一部分由于他的努力没有取得效果,另一部分原因是他对他接触的周围的人欠缺了解。但不管怎样,他要满足自己对优越感的追求。为此目的,他转而寻找另外别的较为轻易的方面去发展。

15.找出孩子取得了成功的事例。

这些成功的事例给予我们重要的提示,因为有可能孩子的兴趣、愿望和他接受的培养训练都指向一个另外的方向,这方向与他目前采取的发展方向有所不同。

上述问题不宜以固定和程式化的顺序向孩子提问。我们应该灵活地通过谈话的形式提问问题。根据孩子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对孩子的个性得到一个正确的认识。孩子的失败并不是理应如此,但这些失败却是可以理解的。应该以一种耐心、友善的方式向孩子逐一解释清楚他们在问卷中暴露出来的错误。在这过程中,不能夹杂丝毫威胁和攻击性的话语。

 

附录二 五个孩子的个案及其评论

 

个案一

这个15岁的男孩是家里的独子,他的双亲艰苦工作,一家人过着还算得上是舒适的生活。孩子的父母小心翼翼地确保这个男孩身体健康地成长。孩子的母亲是一个善良的女人,但软弱爱哭。他费了很大劲才介绍完她儿子的情况,并且她的介绍过程断断续续。我们不认识孩子的父亲,但孩子的母亲形容他是一个诚实和精力充沛的人。他热爱他的家庭,对自己很有信心。当小孩还很小、不听话的时候,他的父亲就会说:如果我不逼他就范,那将来就会有好看的了。他的所谓逼他就范就是强迫儿子的行为中规中矩;他并没有花工夫教育孩子,但每当小孩做了错事,他就要用鞭子惩罚他。还在年幼的时候,小孩就渴望成为家里的主人;他以此表达他的反抗。小孩的这种欲望经常见之于那些被宠坏的独生子。他很早就显示出反抗的倾向,并且逐步形成了不服从的习惯——只要他父亲不动手打他,他就不会服从。

这种小孩必然形成的性格特征就是说谎。他用说谎来逃避父亲的重罚。确实,孩子说谎的缺点使他母亲深感头痛。小孩已经15岁了,但他的父母从来无法分辨他什么时候在说谎,什么时候在讲真话。在我们更详细询问孩子的情况时,我们听到这样的介绍:小孩曾经在一教区学校呆过一段时间。在学校,孩子的教师也抱怨小孩不服管教,扰乱课堂秩序。例如,老师还没有向他提问题,他就大声说出问题的答案;或者,他为了打断教师讲课而故意提出问题;又或者在上课时大声和同学讲话。他做功课时字写得潦草难以辩认——他是个左撇子。最后,他的不良行为变得让人无法容忍。他害怕父亲的责罚,所以就编造谎言。他父母刚开始时决定让他继续呆在学校,但过了不长时间,他们不得不把孩子从学校带走,因为教师认为他对这个孩子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小男孩看上去很活跃,他良好的智力也得到教师的承认。他完成公立小学以后,就参加中学的入学考试。考完试以后,他告诉在一直等着他的母亲说,他考试通过了。家人都很高兴,他们在乡下度过夏季。男孩不断谈起中学的事情。中学终于开学了。男孩收拾好他的书包,每天上学去,中午就回家吃午饭。但有一天,母亲陪他走了一段路,在一起走过街道的时候,她听见一个男人说:那个不就是今天早上给我指路的男孩吗?他母亲问小孩那男人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他那天早上到底有没有到学校上课去。男孩说学校早上十点钟就结束了。他把那男人带到了车站。他母亲对儿子的回答并不满意,稍后她就跟孩子的父亲说起了这件事。父亲决定第二天和儿子一块到学校去。第二天,在去学校的途中,经过反复追问,父亲才得知儿子入学考试并没有通过,他也没有到中学上学。他在那些天只是在街上闲逛打发日子。

父母为他请来了一个家庭教师。最后,男孩子终于通过了入学考试,但孩子的行为没有丝毫的改进。他仍然扰乱课堂秩序,并且他开始沾上偷窃行为。他偷走了妈妈的钱,并且为此胡编乱造了一大通谎言,直到家人威胁喊警察他才招认了偷钱这回事。这是忽略孩子教育的一个可悲的例子。那自负的父亲当初以为能够制伏他的孩子,现在他已经把儿子视为一个无可救药者。他的父母声称他们不再对孩子施以体罚了,现在对孩子的惩罚就是对他不理不睬。

在回答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麻烦这一问题时,母亲回答说:从他出生的时候起。根据这种回答,我们可以假设母亲暗示了这种意思:既然孩子的父母已经什么法子都尝试过了,但仍然不能奏效,那么,小孩的坏行为就是与生俱来的。

男孩在幼儿的时候相当烦躁不安,他白天黑夜都在哭叫。但所有看视过小孩的医生都说这小孩很正常,很健康。

这情况并不是乍看上去的那么简单。幼儿哭叫并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这种现象有很多原因,尤其是孩子是个独子,他母亲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通常孩子尿湿了就会哭闹,但母亲不一定知道这一点。小孩哭闹的时候,他母亲如何处理的呢?她抱着孩子,轻轻地摇着,给他东西喝。其实,她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设法找到小孩哭闹的原因,把孩子安顿舒适,然后就不用再理会他。孩子自然就会停止哭闹,这样,小孩就不会留下这过去的不良记录。

他母亲反映说,孩子在正常的年龄没有花费多大的力气就学会了说话和走路,他的长牙期也很顺利。小孩有这样一个习惯:玩具玩过以后,他就会毁坏它们。这种表现不一定揭示小孩品格恶劣。值得注意的是她母亲所说的一句话:他无法单个玩耍,哪怕只是一小段时间也不行。母亲应该如何训练孩子独个儿玩耍呢?方法只有一个:要给小孩单独玩耍的时间。在小孩单独玩耍的时候,大人不要持续不断地理会他、打扰他。我们怀疑这个母亲没有做到这一点。她说的一些话显示了这一点。例如,小孩总是要她忙个不停地为他做这做那,他寸步不离他的母亲等等。小孩渴望获得母亲的宠爱,他的渴望和企图是存留在男孩心灵的最早印记。   

小孩从来没有单独一个人呆着。

母亲说这样的话,很明显,是在做自我辩护。

小孩从来没有单独一个人呆着,甚至到了现在,他也不喜欢独自一个人静静地呆着,哪怕是短短的一个小时。夜晚他从来不会自己一个人独处。

这是小孩紧紧依附母亲的证据。

他过去从来不会害怕什么,现在他也不懂得害怕为何物。

这句话违反心理学的常识,因为它与我们的研究发现并不相符。经过深入检查事实,我得到了对这种说法的解释。因为小孩从来没有单独生活,所以,他没有理由感到害怕。对这种小孩来说,他的害怕也只是用来迫使别人陪伴他的借口。据此,小孩没有感到害怕的理由,但一旦他一个人独处,他的害怕就会表现出来。下面是个乍看之下互相矛盾的说法。

他很害怕父亲的棍子。那么他也有害怕的时候?但挨了父亲一顿棍棒以后,他很快就把这事情忘个一干二净,他又会高兴、活跃如常,虽然有时候他被父亲打得很厉害。

在这里我们看到孩子父亲的行为所形成的不幸反差:母亲对孩子处处迁就,父亲则态度严厉,并且想矫正母亲的软弱。孩子受不了父亲的严厉管教,而转向了母亲。也就是说,他转向那溺爱他的人,从她那里他轻而易举地获取所需。

6岁的时候,他到了教区小学,受到教区教士的监护。那时候人们就反映说,他活泼好动,无法安静和注意力不集中,人们大多抱怨他的行为举止,而不是他的学业功课。小孩躁动不安的特点表现得很明显。如果小孩想取得他人的注意,还有比活泼好动更好的办法吗?他已经习惯了吸引母亲的注意,现在,到了学校,他的活动圈子扩大了,他的目的就是得到他这扩大了的圈子里面的新成员的注意。学校教师不明白小孩的这一目的,他把他挑出来批评责备一番,试图改正他的行为。其实,这正投其所好。小孩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但他对这样的事情早已习以为常了。他在家饱受父亲的责打而丝毫不改所为。那么,我们可以设想,教师运用学校所允许的温和得多的手段就能使小孩改变旧习惯吗?这是很不可能事情。他屈就回到学校,他要求得到的补偿就是能够引人注目。

父母想改进他,向他指出在课堂上课,为了大家的利益每人都要保持安静。听到这样的陈词滥调,我们禁不住怀疑这对父母是否还具备常识。这男孩其实和他父母一样懂得何为对错,但他的行为的原因,是要哗众取宠出风头。但如果保持安静他就不能够达到目的,要通过艰苦学习来吸引别人的注意谈何容易!他既然有自己的这样一个目标,他的行为的谜团就解开了。当然,如果父亲动用靴子,小男孩就会暂时安静一会儿。但他的母亲说,一旦他父亲离开,男孩就依然故我。皮鞭责罚只能暂时中断他的习惯和行事,但却不会一劳永逸地改正他的错误。   

他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

很明显,一心一意要吸引别人注意的孩子只能通过发脾气来达到他的目的。所谓的脾气不过就是服务于小孩的目标,为他所用的一种节奏性的情绪和行为运动。这孩子得用他的脾气达到他的目的。例如,如果一个人只想静静地躺在沙发椅上,那他就根本没有必要发脾气了。这种发脾气的行为指示事有蹊跷一一这跟小孩的目的大有关系。在这个例子里面,小孩的目的就是使自己引人注目。

他习惯把家里的各种东西带到学校去,以此换钱,然后请客,招待他的伙伴。父母发现这个问题以后,就每天在他离家前都搜查他一遍。他最后放弃了这种行为,转而一心一意地跟同学玩恶作剧,骚扰别人。他父亲实施严厉的惩罚才导致他改变这一行为。

我们可以明白他玩弄恶作剧的原因,那仍然是因为他渴望引人注目,他想招致教师的惩罚以显示学校的纪律奈何不了他。

他的捣乱行为慢慢有所减少,但不时他又故态复萌,变本加厉。最后,学校把他开除了。    这证实了我们的说法。这男孩要奋力争取他人的承认,在这过程中,他自然会遭遇不少障碍,他也意识到遭遇的困难。除此之外,考虑到他还是左撇子,我们就更加明白他的心理活动了。我们可以推断:虽然他想尽力躲避困难,但他总觉得困难无处不在,他对克服这些困难又缺乏信心。他对自己越缺乏信心,他就越要显示自己,以便吸引别人的注意。直到学校忍无可忍,把他开除了,他才停止他的恶作剧和捣乱行为。如果校方坚持这一合理的立场,学校绝不能允许捣乱者扰乱其他学生的学习,那么,校方别无其他选择,只有把男孩驱逐出学校。但是,如果我们相信教育的目标是矫正孩子的缺点,那么,开除学生就不是适宜的做法。在家里男孩更加容易地获得母亲的承认,从此他也不再需要在学校刻苦用功了。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家人采纳了一个教师的建议,在假期把男孩送到了一个儿童收容所。在那里男孩受到了更加严格的看管。但是,这一次尝试也没有产生什么效果。男孩的父母仍然是他的主要监督者。小孩每个星期天回家一次,这使他很高兴。但如果他不获准回家,他也不会显示出闷闷不乐的样子。这是可以理解的,他想扮演铁骨硬汉的角色。他不曾因为受到鞭打而抱怨,他也不允许自己流泪。无论事情变得多糟糕,他也不会做出有违男子汉气概的事情。

他的成绩单从来不会很差,他一直得到家庭辅导教师的辅导。

从这一点我们得出结论:这个小孩缺乏独立性。根据教师的反映,如果男孩能够安静的学习,他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确信孩子能够学好他的功课,因为除了弱智儿童,每个孩子都能完成学习的任务。

他绘画不行。   

这点很重要,因为根据上述的情况可以假设小孩没有改善他那笨拙的右手。

他在体操运动方面表现很出色,他很快就学会了游泳,不怕危险。

这表明孩子还没有完全气馁。不过,他的勇气只表现在一些不大重要的事情上面——做起这些事情他能够得心应手,对获得成功有相当的把握。

他没有丁点差羞心理,他对任何人都大谈自己的看法,不管他的对象是学校的门卫还是校长,其实,他已经被多次警告不能这样唐突、放肆地说话。

我们已经知道,对于人们禁止他的具体行为,他不会作丝毫理会。因此,我们不能把他的肆无忌惮视为他具有勇气的证明。我们知道很多孩子很清楚他们和学校教师、校方之间应保持一段距离。但这男孩尚且不害怕父亲的皮鞭,他就更加不怕学校的校长了。他傲慢无礼地说话,目的是使自己显得有分量,他以这样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对自己的性别没有很明确的认识,但他经常说他不会喜欢成为女孩子。

没有确切的迹象向我们表明他对自己的性别的态度究竟如何,但我们通常发现具有这种淘气性格的孩子都有贬损女孩子的倾向。他们通过贬低女孩子以获取优越感。

他没有真正的朋友。

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别的孩子并不总是喜欢听从他的号令。

他的父母至今为止还没有跟他解释性方面的问题。他的行为总反映出他想驾驭别人的欲望。

我们花费九牛二虎之力收集关于他的事实,但他本人对自己的情况却很清楚。也就是说,他清楚知道他自己的愿望。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他并不清楚他那无意识的目标和他日常行为之间的关联,他不知道他那强烈的统治欲的根源和程度。他想驾驭别人是因为他看到他父亲驾驭别人。但他越想驾驭别人,那他就越是一个怯弱的人,因为他必须因此依赖别人。与此相对照的是,男孩的父亲——小孩以他为模仿的榜样——却只是以一种节制的方式驾驭家人。换句话说,小孩的怯弱使他变得野心勃勃。

他总是惹事生非,甚至对那些比他强的人,也是这样做。

但这些比他强的人却往往更好对付,因为这些人都有一种责任感。男孩只有在无礼放肆的时候才感觉到自信。随便说一下,这男孩很难放弃他的无礼、挑衅的行为,因为他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没有信心,所以他只有以无礼的行为掩饰自己。

他不自私,他慷慨给予别人东西。

如果把这一点看成是他心地善良的表现,那就很难和他的大部分性格对得上号。我们知道一个人会以慷慨给予的行为谋取优越感。这种慷慨的行为使自己陡然增加了价值。有可能他从他父亲那里学会表现慷慨的行为以达到自我炫耀的目的。

他仍然给人们制造麻烦。他最害怕父亲,其次是母亲。他随时都可以起床,他也不是特别的虚荣。

这最后一点只涉及他外在的虚荣,但他内在的虚荣却特别强烈。

他改正了抠鼻子的旧习惯。他是个顽固的孩子,对食物挑剔、讲究,不喜欢蔬菜和肥肉,他并不是特别不喜欢交友,但他只喜欢和任由他摆布的孩子交往,并且很喜欢动物和花草。

喜欢动物的背后是对优越感的追求和对支配他人的渴望。对动物的喜爱当然不是坏事,因为这使人们和世间事物达成和谐统一。但就我们正在讨论的这一类孩子而言,对动物的喜欢表达了他们的一种统治、支配的欲望,这种欲望使孩子倾向于想尽办法让母亲为他操心。

他表现出一种很强的领导、支配别人的欲望。他有搜集物品的倾向,但由于缺乏耐性,他的搜集总是有始无终。

这种孩子的悲剧就是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虎头蛇尾,因为一个完成的结果就意味着担负责任——他们害怕担负责任。

10岁以后,他的行为大体上有所改观。过去,因为他总想在街上的孩子堆中逞强好胜,所以很难把他留在家里。几经艰苦努力才使他有所改进。

家长把他局限在家里狭窄范围的做法其实最能满足他自我肯定的欲望。怪不得在家里这一狭窄地盘他会做出更多的淘气事情。在对他留意看视的前提下,应该继续让他上街玩耍。

他一回到家里就做功课,也没有要出门玩耍的意思,但他自有法子消磨、打发时间。

当我们把孩子的活动限制于某一狭窄的范围之内,以监视和督促他的行为的时候,孩子就会出现这种精神不专注和消磨时间的现象。我们应该给孩子多一些活动的机会,让他和别的孩子一道玩耍,发挥某一样的角色。

他以前很喜欢到学校去。

这意味着他过去的教师对他并不严厉。那时候,他轻易地哗众取宠。

他经常丢失课本。他不害怕考试,他总相信他能出色地做好任何事情。

这一特征非常普遍。如果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持乐观态度,那就显示出他并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这种人当然是悲观主义者,但他们总有办法罔顾逻辑,陶醉在他们凡事都能取得成功的幻梦里。他们遭到失败时也不会流露多大的惊讶。他们无法摆脱宿命论的感觉,这种感觉使他们以乐天派的面目出现。

他无法集中注意力。一些教师喜欢他,另一些教师则很不喜欢他。

无论怎样,情况好像是一些比较温和的教师喜欢他的举止,他也较少给他们带来麻烦,因为这些教师没有对他提出多大的要求。如同很多被宠坏的孩子一样,他既没有专注的愿望,也缺乏这样做的习惯。在6岁以后,他还没有感到过有这样做的必要,因为他母亲什么事情都帮他完成。他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有人预先为他安排妥当,他就像一只不愁吃穿的笼中小鸟。他对生活的欠缺训练和准备在他面对困难的时候就暴露出来了。他没有掌握应付困难的办法,他对他人缺乏兴趣,因而难以与人合作。他既没有独立完成某样事情的欲望,也没有这方面的信心。他惟一的欲望就是突出自己,出风头——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吸引人们的注意。但他无法干扰学校的秩序——他得不到别人的注意,这加剧了他的不良行为。

他对任何事情都掉以轻心,以最方便自己的方式行事。从来不会顾及他人,这构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他的具体所作所为,诸如偷窃、说谎等,都是这一生活主旋律的反映。

潜伏在他的生活方式下面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母亲给予了他发展社会感情的刺激,但母亲和严厉的父亲都没有为他的社会感情的发展指明和确定了方向。小孩的社会感情的发展只是局限于母亲的活动范围。在这里,小孩感到自己是人们注意的中心。

因此,他对优越感的追求不是朝着生活的有用的方向,而只是指向于满足他个人的虚荣。为使他向着生活中有益的方向发展,他的性格必须重整。要让他恢复信心,只有这样,他才会乐意倾听我们的意见。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拓展他社会关系的范围,以此方式来弥补他母亲没有完成的工作。孩子必须和他的父亲达到和解。对孩子的教育需要一步步地进行,直到小孩终于能够意识到自己以往生活方式的问题症结。一旦他的兴趣不再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他的独立性和勇气就会随之增强,他也就会把对优越感的追求转向生活中的有用方面。

个案二

这是一个10岁男孩的个案。

根据学校的反映,这个孩子学业很糟糕,他的学习进度已落后了三个学期。

10岁就已经落后了三个学期,我们几乎要怀疑这个小孩的智力是否有问题。

他现在就读三年级,IQ常数101

据此可以断定,他不可能是个弱智儿。那么,造成他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上课捣乱?看得出来,他对于优越感有一定的追求,他也有一定的活动能力,但他的追求和活动都指向了无用的方面。他想发挥创造力,希望有所成就,能够得到人们的注意,但他追求的方式都是错误的。我们也可以看出他和学校对着干。他充满着抗拒和好斗的情绪。他憎恨、反抗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这样,我们也就明白他学业落后的原因了,因为这种不服从和好斗的孩子难以适应学校的固定程序。

他不情愿服从纪律和命令。

这是显而易见的。他这样做自有他的想法,也就是说他的行事有他的一套方式。如果他喜欢和别人作对,那么他肯定抗拒别人的命令。

他和其他孩子打架,他把玩具带到学校去。   

他想拥有他自己的世界。

他拙于心算。

这意味着他缺乏社会感情和与此相关的社会逻辑。(参阅第七章)

他有言语缺陷,他每星期参加一次言语训练课。

这种言语缺陷并不是由他的说话器官造成的。这是他缺乏与人相处、合作所致,他的言语缺陷只是这一事实的反映。一个人的言语水平反映了这个人对与他人互相合作的态度。这小孩利用他的言语缺陷作为他抗争的工作。他没有寻求矫正自己的言语缺陷——对此我们不必感到奇怪,因为对他来说,要矫正他的这一缺陷就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利用言语缺陷以吸引他人的注意。

当教师跟他谈话时,他左右摇摆着身体。

小孩的动作表明他随时准备着抗争。他不喜欢教师找他谈话,因为此刻他并没有受到众的注意。如果教师在说话,而他只有听的份儿,那教师不就占上风了吗?

母亲(准确说是继母,因为他还在襁褓之中,生母就去世了)只抱怨说,小孩很神经质。

母亲这一意味深长的看法包含了小孩的一连串的过失。

小孩从小在他的两个祖母的身边长大。

一个祖母就已经够糟糕的了——我们知道祖母通常都过分溺爱孩子。她们这样做的原因值得深思。这是我们文化的缺陷——老年人在社会丧失了他们的位置。他们反抗这种待遇,希望得到公平的对待,这本来无可厚非。祖母想证明自己的存在的重要性。为此目的,她宠爱、呵护孩子,使孩子依恋她。她以这种方式强调自己理应得到承认的权利。

如果孩子有两个祖母,那就意味着这两个祖母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竞争。她们都想证明孩子喜欢自己甚于喜欢对方。当然,小孩处于两个祖母之间的竞争中,犹如置身于一个快乐的天堂,他尽可以随心所欲。他只需说:外婆或奶奶给了我这样的礼物,那么另一个祖母就会想到压倒对方。在家里,这孩子是人们注视的焦点,他的目标就是要得到别人注意。现在他到了学校,在这里他缺少了他的两个祖母,他的周围只是教师和许多的同学。在学校,他要取得众人注视的惟一方法就是反抗和不服从。

他和他的祖母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他的学业成绩并不理想。

他无法适应学校的生活。他没有得到过适应学校生活的训练准备。学校是对他与人合作的能力的一种测试。在与人合作的方面,他没有得到过任何训练。他母亲是训练他的这种合作能力的最佳人选。

他的父亲在一年半前重新结婚了,孩子跟父亲和继母生活在一起。

孩子的处境当然是比较困难的。一旦继母或者继父介入了孩子的家庭生活,小孩就开始出现麻烦,或者,他的麻烦就会有增无减。继父母带来的难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问题,这难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孩子尤其受到这种难题的影响。甚至最好的继母,一般都会遭遇到麻烦。我们不是说继父母的问题无法解决,但这问题的确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解决。继父母不应该把孩子对他们的喜爱视为理所当然,而是应该尽最大所能去争取他们的喜爱。由于两个祖母把孩子的情况弄得异常复杂,他的继母与孩子相处的难度加大了。

当孩子的继母刚刚进入这个家庭的时候,她试图向这个孩子表示爱意。她尽其所能去赢得孩子的欢心。孩子的哥哥也是一个制造麻烦的孩子。

家庭里面还有另一个好斗的孩子,兄弟之间的较量更增添了家庭里面一种竞争气氛。

孩子害怕并且服从父亲,但他不听母亲的话,她因此向父亲投拆孩子不好的地方。

这些话确实表明母亲无法履行教育孩子的任务,所以她把这一工作交给了孩子的父亲。母亲向父亲反映孩子的一举一动,并且她用这样的话威胁孩子们,我会告诉你们的父亲,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孩子们就会认为:她拿他们没办法,她已经放弃管教他们了。这样,他们就会寻找机会对她颐指气使。如果母亲以上述的方式说话和行事,那她其实是在表达她的一种自卑情结。

如果孩子保证表现良好,那么母亲就会带他们外去游玩,并且买礼物送给他们。

母亲处于一种困难的境地。为什么呢?她处在祖母的阴影之下,因为祖母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有着更重要的分量。

祖母只是不时地来看望孩子。

一个不时地只逗留几个小时的人,很容易扰乱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给孩子的母亲留下一大堆麻烦。

家里好像没有哪一个人真正地喜爱这个孩子。

看上去人们都不再喜欢这个孩子。甚至祖母在纵容、宠坏孩子以后,现在也不再喜欢他了。

父亲用皮鞭对付这个孩子。

给孩子一顿鞭子并不会给他的进步带来多大帮助。孩子喜欢别人赞扬,如果他得到赞扬,他就会高兴满足。但他不知道采用何种正确方式去获取别人的赞扬,他更喜欢不用付出努力就能获取教师的赞扬。

一旦他获和赞扬,他就会更加努力学习。

所有想引人注目的孩子当然都是这种情况。

孩子的教师不喜欢他,因为他总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他也只能要用这种手段,因为他是一个好斗、抗拒的孩子。   

小孩尿床。

这表明他渴望得到别人的注意。他不是以直接的方式,而是以间接的方式表达他的好斗和不满。这种孩子如何以间接的方式对付他的母亲?他尿湿被褥,迫使她半夜三更从床上爬起来;他夜晚大声惊叫,在床上阅读,迟迟不想睡觉;早上不起床;沾上不好的进食习惯。一句话,他有办法迫使母亲围着他转。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尿床习惯和言语缺陷——这是他用以对付他的环境的两样武器。

为戒除他尿床这一坏习惯,母亲试图在夜里几次唤他起来小便。

他母亲迫不得已,在夜里要起来数次看视他。因此,孩子达到了他的目的。

其他孩子不喜欢这个男孩,这男孩总想指挥、命令他们。一些弱小的孩子试图模仿他的样子。

这男孩是一个虚弱和气馁的人,他不想以勇敢的方式生活。学校的一些较弱的孩子喜欢模仿他的行为方式,因为对于虚弱的孩子而言,这男孩的行为方式是获取别人注意的最佳办法。

但他也没有完全招惹人们的恶感,一旦他的功课完成得很好,其他孩子都会喜欢承认他取得进步。

当他取得进步时,孩子们就会高兴。这反映了教师教育得法。男孩的教师很懂得如何在孩子们之间培养合作的精神。

这个男孩喜欢在街头和其他孩子踢球。

当男孩确信能够表现出色时,他就喜欢和其他孩子发生联系。

我们和母亲讨论了孩子的情况并向她解释:在与男孩和祖母的关系中,她处于一种困难的境地。同时我们向她说明,男孩嫉妒他的哥哥,并且总是害怕不如他的哥哥。在我们和孩子谈话的时候,尽管我们告诉男孩诊所里面的所有人都是他的朋友,他仍然一言不发。对于男孩而言,说话就意味着互相合作。他想表示他的反抗,所以他始终闭口不言,这表现了他缺乏社会感情——这情形和他拒绝纠正自己的言语缺陷如出一辙。

这男孩的抗拒方式看上去令人吃惊,但事实就是:甚至成年人在参与社会生活当中也是以同样的方式行事——他们通过一言不发来表示他们的抗拒情绪。一对夫妻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口角。丈夫大声向他的妻子吼道:你看,现在你又不吱声了!她回答道:我不是不吱声,我只是不说话!”

这个男孩也是这样,他只是不说话。谈话结束的时候,他被告知他可以走了,但他好象并不愿意离开。他心里充满敌对的情绪。我们告诉他讨论已经结束了,但他仍不离去。我们要求他在下一次会面的时候和他父亲一起来。

与此同时我跟他说:你不说话是很正常的,因为你总是做与别人的要求相反的事情。如果人们要你说话,你就会闭口不言。如果人们要求你保持安静,你就会讲话以扰乱课堂纪律。你认为这样做很了不起。如果我告诉你,不要说话!那么你就会开口说话了。我们只需要向你提出和我们的希望相反的请求,就能引你上钩。

很明显,我们能让这个小孩开口说话,因为他感到有必要回答我们的问题。这样他就会通过言语交谈与我们合作。之后,我们就可以向他说明他的情况,使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通过这种方式他就会逐步改进。

在这一方面,需要谨记的是,只要小孩所处的旧环境不变,他就得不到动力去做出改变。他的母亲、父亲、祖母、教师、伙伴——和他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他对他们的态度已经固定。他来到了诊所以后,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事实上我们必须尽量为他营造一个崭新的环境。在这里他会更加充分地暴露出他在旧有环境所形成的性格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告诉这个小孩:你千万不要讲话。对此他会回答:我就要讲话!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正式跟他进行交谈之前,我们就能先行扫除他的抑制心理。

孩子在诊所一般都面对众多的人,这种场面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新的环境会使他们产生这样一个印象:他们不再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局外人对他们也产生了兴趣,他们成为了一个更大的环境的一部分。所有这些都使他们更加希望在这一新的环境中突出自己。尤其是人们要求他们下次再度出现。他们知道在诊所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人们会向他们提出问题,会了解他们的进展情况等。一些孩子每周上诊所一次,有些孩子则每天去一次——这视他们的情况而定。人们会训练他们对待教师的态度和行为。这些孩子知道:在这里他们不会受到人们的责备和批评,他们做的每样事情都公开地接受人们的评判。这种做法总会给这些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一对夫夫妇发生争吵,其中一人打开了窗户,那争吵就会停止,这是因为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当窗户敞开,人们都可以听到他们的讲话时,他们自然不想赤棵裸地暴露出自己的性格弱点。这是孩子迈出的第一步,小孩来到诊所的时候我们就帮助他们迈出了这一步。

个案三

该个案中的男孩是家中的长子,年龄13岁半。

11岁的时候,他的智力商数为140

我们或许可以说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自从他进入中学的第二学期以后,他的学业就一直停滞不前。

根据我们的经验,如果一个孩子相信自己很聪明,那么他就总会认为自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达到自己的愿望。这样的后果就是这种孩子无法真正取得进步。例如,这些孩子到了青春期会感觉自己比实际上要长大成熟。他们想证明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他们越想表达自己,他们就越会碰上现实生活的困难。他们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像他们一直相信的那样聪明能干。我们不宜告诉一个孩子他得到了140的智商,孩子们不宜知道他们获得的确切的智力商数,他们的父母也不宜知道这些东西。正是这些不宜的做法给孩子带来了危机,它解释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为何在后来的生活遭遇到失败。一个野心勃勃的孩子,如果他不确切知道应该采用何种正确的方式获取成功,那么,他就只能往错误的途径上发展。这些错误途径包括变得懒散倦怠、虚度光阴、自杀、犯罪,或者患精神疾病。孩子们会想出无数花样繁多的借口和托词为自己在错误、无用的途径谋求发展的举动做辩护。

孩子喜欢的科目是理科。他和比他年幼孩子交往。

我们知道孩子为达到获得轻松、自在的感觉,使自己高人一筹,或成为其他孩子的领袖这一目的,他们喜欢和比他们年幼的孩子呆在一起。如果孩子总喜欢跟年纪比他小的孩子相处,那事情多少有蹊跷之处,虽然情况并不绝对如此——有时候,这孩子对其他孩子采取的是一种父亲式的态度。但孩子的这些行为或多或少跟孩子的虚弱有关。因为要表达他的父性,他就势必回避和比他年长的孩子玩耍。他是有意识地采取这种回避行为的。

他喜欢玩足球和垒球

我们可以假设他是这两项运动的高手。或许我们会听到人们说,他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但除了这些,他对其他事情却丝毫提不起兴趣。这意味着一旦他能有把握取得成功,他就会跃跃欲试;但一旦他对取得成功心中没底,他就拒绝参与。这种态度做法当然并不足取。

他经常玩纸牌。

这意味着他在消磨、打发时间。

沉迷纸牌游戏似乎使他不留意按时上床休息和准时完成功课。

这些是孩子家长对孩子的真正不满意的地方,这些不意都集中在相同的一点。孩子无法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所以他只能胡乱打发时光。

他在婴儿期发育缓慢。两岁后发育开始迅速。

我们不清楚为何他在两岁前发育缓慢。或许他受到溺爱,这造成了他成长缓慢。受到溺爱的儿童不想说话、走路或者运用、发挥他的身体机能,因为他们喜欢别人照料他们的一切。这样,他们没有得到促使他成长的刺激。但他后来成长迅速,对此的惟一解释是他获得了他的成长所需要的刺激。或许这种刺激很强烈,这促使他成为一个聪明的孩子。

诚实和顽固是孩子的显著特征。

仅仅了解他有诚实的特点并不足够。诚实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优势,但我们不知道这小孩是否利用他这种诚实来挑剔、批评别人。他可以把这一特征引为自豪。他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指挥他人,而他的诚实特点可以是他追求优越感的一种表达。我们不能确定,一旦他的处境对他不利,他是否照样保持诚实这一特点。至于他的顽固特征,我们可以发现他喜欢由着自己的性子,喜爱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和能够不为他人所动。

他欺负他的弟弟。

我们的判断通过这一陈述得到了证实。他想驾驭别人,因为他的弟弟不肯对他俯首贴耳,所以他就欺负他。这种行为并不是诚实的表现,只要真正了解他,就可以知道他类似于一个说谎话的人。他喜欢吹牛炫耀自己,他表现出一种优越感。其实他表现的是一种优越感情结,但这种优越感情结清楚显示出他在骨子里正承受着自卑情结的折磨。因为别人对他过于看重,所以他就低估自己。因为他低估自己,所以他就用吹牛来补足自己的欠缺。对一个小孩过分赞扬并不可取,因为这样会使他认为别人对他寄予厚望。当他不能轻易满足别人的期望时,他就开始害怕了,结果就是他采取办法以掩藏自己的弱点。所以,他做出欺负他的弟弟的行为。这就是他的生活方式,他感到他的坚强和自信都不足以帮助他独立妥善地解决他遭遇的问题。这就是他喜欢玩牌的原因,当他忙于玩牌的时候,再没有人会注意他的不足的地方,甚至在他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也是如此。他的父母会说,他功课不好是因为他嗜好玩牌。这样,他的面子和虚荣心就被保住了。他紧抱这一念头不放:是的,因为我喜欢玩牌,所以我学习成绩不好;如果我不玩牌,那我就会取得出色的成绩。但,我还是爱玩牌。这样,他就满足了。他心里很得意,因为他毕竟可以取得出色的成绩。小孩在不明白自己的心理逻辑的情况下,尽可以安慰自己,把自己的自卑情结隐藏起来,不让别人和自己看见。只要他坚持这样做,他就不会有所改变。为此原因,我们必须以一种友好的方式,帮助他明白自己的性格和活动,让他知道他做出这样的举动是因为他感到无力完成他的任务。他把能力和规章都花在掩藏自己虚弱和自卑感上面。我们必须以一种友好的方式从事我们的工作,还要辅之以不断的鼓励。我们不应该总是给予他赞语,反复炫耀他的智力商数一一或许正是这种反复的提示使他害怕不能凡事取得成功。我们很清楚,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智力商数并不十分重要。优秀的实验心理学家都知道一个人的智力商数只是显示这个人在做这次测试的时候的情况。生命相当复杂,不是类似的测试所能反映得了的。获得高的智力商数并不证明这小孩就能解决他的人生问题。

这男孩的真正困难是他的自卑感以及他的社会意识的缺乏。这一点有必要向他解释清楚。

个案四

这个个案中的男孩8岁半。这一个案显示孩子如何被家长宠坏。罪犯和神经病患者主要出自这一类从小受到溺爱的人。   

我们时代的当务之急在于停止娇宠、溺爱孩子。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能喜爱他们,这只是意味着我们不能纵容他们。我们要视他们为地位对等的人和朋友。这一个案的价值在于它向我们展示被宠惯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小孩的问题是:小孩每一年级都要重读一次,他现在只就读三年级。

小孩刚就读学校就要留级,这让人怀疑孩子的智力是否出现问题。我们在分析他的情况时要记住这一点。但如果小孩开始学习时进展顺利,后来才出现问题,那他智力有问题的可能性就可以排除了。

他以幼儿的咿呀方式说话。

他希望获得家人的宠爱,所以他模仿幼儿的说话方式。这意味着他心目中有一个目标。他认为模仿幼儿的举止会给他带来优势。他的这一有意识的计划排除了他有可能弱智的假设。他没有得到训练去应付学校的生活,所以,他不喜欢在学校学习。因此,他没有在学校争取与人交往。他通过敌视、反抗他的环境来表达他的追求。这种敌视、反抗的态度换来的结果就是他在每一年级都留级重读。

他不服从他的哥哥,并且和他进行激烈的争斗。

由此可看出,孩子的哥哥对于他是一种妨碍。我们可以假设,这个哥哥是个表现良好的孩子。孩子跟哥哥竞争的惟一手段就是表现坏的行为。在他的睡梦中,他想像着如果他是个幼儿,那他就能超过哥哥。

孩子在一年零十个月的时候学会了走路。

他可能患了佝偻病。如果他在上述的年龄以前没有学会走路,那有可能是受到家人太多的看视。在这一段时间他母亲和他形影不离。他身体不好促使母亲更加注意看视他、溺爱他。

    小孩很早就学会说话了。

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小孩并非弱智。孩子弱智主要表现在孩子很难学会说话。

他总是以幼儿呢喃的方式说话,父亲很宠爱他。

他父亲也溺爱、纵容他。

小孩更喜欢他的母亲。家里有两个小孩。据母亲说,哥哥非常聪明,两个孩子竞争很厉害。

在同一个家庭里面孩子之间通常展开竞争,这种竞争尤其在年长的两个孩子之间展开;但两个同时长大的孩子之间都免不了一番争斗。当第二个孩子诞生的时候,第一个孩子的优越位置就被推翻了,这种情形我们已经谈到过。只有培养、训练孩子的合作精神,才能避免出现激烈竞争的情形。

他算术学得不好。   

对于被宠惯了的孩子来说,最困难的学习科目通常就是算术,因为学习算术涉及某种社会逻辑,而这点正是被宠惯的孩子所欠缺的。

他的头脑肯定有点问题。

我们没发现这种情况,他的所作所为都有他的道理。

小孩的母亲和教师都相信孩子有手淫行为。

他有可能这样做,很多孩子都有手淫行为。

他母亲说他眼眶呈黑色。

我们不能根据孩子的眼眶有黑色就断定他有手淫行为,虽然人们通常这样怀疑。

小孩对食物很讲究。

我们已经看到小孩总是想得到母亲的注意,甚至在他进食的时候也是这样。

他很怕黑。

怕黑也是孩子受到溺爱的标志。

小孩的母亲说小孩有很多朋友。

我们相信这些朋友都是听任这小孩指挥、驾驭的孩子。

他对音乐很感兴趣。

检查一下喜爱音乐的人的耳朵外形会对我们有所启示。有音乐才能的人耳朵外形更有曲线。检查这个小孩的耳朵以后,我们肯定这个孩子具有敏感、细腻的听觉。听觉的敏感表现为喜好和谐的音乐,具有这种敏感听觉的人更有能力接受音乐的训练。

他喜欢唱歌,但患有耳疾。

这种人很难忍受生活中的噪音。这种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催患耳疾。听觉器官的构成是遗传的,这就是音乐天赋和耳疾能遗传给下一代的原因。这男孩受耳疾的困扰,他的家人对音乐都很有天赋。

对男孩做出的适宜的帮助就是锻炼他的独立能力。此刻,男孩缺乏自主的能力,他认为母亲应该为他操劳一切,寸步不离她的左右。他想得到母亲的庇护,而母亲当然乐意为孩子提供这一庇护。我们从现在起就得让孩子自由地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包括让他自由犯错。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学会独立自主。他需要学会不能为争得母亲的宠爱而和弟弟展开争斗。现在兄弟俩都感到对方得到母亲更多的喜爱,因此,他们都无谓地嫉妒对方。

我们尤其需要做的工作是促使孩子勇敢地正视学校学习的问题。想一下,如果他无法继续学习,那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一旦他脱离了学校,他就会转向生活中无用的方向发展。从某一天起,他就会开始逃学,然后,干脆从此与学校绝缘,离开家里,与不三不四的人交往。防病胜于治病,现在就要帮助他调节适应学校的生活,这总比以后处理一个少年犯事者要好。学校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此刻,他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和准备去解决问题,他也缺乏社会意识,无怪乎他在学校遭遇种种的困难。但校方应该鼓足他的勇气。当然,学校也有它自身的难处,或许一个班里有太多的学生,或许孩子的教师不大懂得如何激发孩子内心的勇气。这是事情的可悲之处。但如果这男孩能得到教师的帮助——这教师恰到好处地鼓起他的勇气,使他重振信心——那这个小孩就能获救。

个案五

一个10岁女孩的个案

女孩学习算术和拼写感到很吃力,学校介绍她到心理诊所诊治。

算术对一个被宠坏的孩子来说通常都是一个困难的科目。被宠坏的孩子不是绝对地拙于计算,但这种孩子算术成绩不好却是我们碰到的普遍的情形。很多时候左撇子儿童对拼写感到困难,因为他们惯于从右向左阅读。他们能正确阅读和拼写,但采用的是相反的方向。他们知道他们阅读有困难,但他们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他们阅读或者拼写常出差错。因此,我们怀疑女孩是个左撇子。或许另有别的原因造成她拼字困难。她现在是在纽约,所以,我们要考虑到她有可能来自另一个国家,因此她不怎么熟悉英语。如果女孩的情况发生的欧洲,我们就不必有这种考虑。

她以往生活历史的几个关键之处:她的家庭在德国失去了大部分的财产。

我们不知道小孩一家何时从德国抵达。这女孩有可能经历过富裕的生活,之后,这种优裕的生活停止了。改变了的新处境宛如一道新的测试。在新的处境中,女孩暴露出在这之前她是否得到过正确的培养、是否掌握了与人合作的能力、她是否能调节适应新的社会、具备了足够的勇气。新的处境同样暴露出她能否承受贫穷生活的重负——也就是说,她是否学会了在生活中与人共同合作。看来,这女孩与人合作的能力有所欠缺。

在德国她学习成绩不错,她8岁离开德国。

这是发生在两年前的事情。

她在这个国家学习不怎么好,因为她拼写感到吃力,另外,算术在德国的教授方式与这里有别。

教师并不总照顾到学生碰到的诸如此类问题。

她受到母亲的溺爱,她很依恋母亲。对父母双亲都同样喜欢。

如果询问孩子这一问题:你更喜欢的人是谁,你的母亲,抑或父亲?他们一般都会这样回答:我同样喜欢他们!这种回答是他们从别人那里学来的。要检验这种回答的真实性有许多方法。一个好办法就是让孩子坐在父母之间。我们和他们的父母讲话时,孩子转脸看着的那一位就是她依恋更深的人。父母都在一间房里,当小孩进入房间的时候,她同样会走到她更喜爱的人那里去。

女孩有一些和她同样年纪的女朋友,但为数不多。她的最早记忆是:在8岁的时候她与双亲呆在乡下,他们经常和他们的狗在草地上玩耍。那时候他们还拥有一辆马车。

她记住了她的富裕享受,还有草地、狗和马车。这类似一个经历过富裕生活的人——她总是回首过去她拥有汽车、马匹、仆人和漂亮房子的日子。女孩的不满情绪我们可以理解。

她做着圣诞节的美梦,还有圣诞老人带给她的各种礼物。

女孩的梦反映了她的人生态度。她总渴望得到更多的东西,因为她感觉受到别人的剥夺,她想重新得到她过去曾经拥有过的一切。

她倚傍着她的母亲。

这是她感到气馁的迹象。同时,这表明她在学校遭遇到困难。我们向她解:她比别人孩子遭遇到更多的困难,但只要努力学习和增强勇气,她就会取得学业的进步。

她再次来到诊所,母亲没有陪她一同前来。她学业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家里,她独自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

因为在这之前,我们建议她:要争取独立,不要依赖母亲,要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

她为她父亲煮早餐。

这是她在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的表现。

她认为自己比以前更具勇气了,她在这次会面中表现得比较轻松。

我们要求她下次同母亲一起到诊所来。

她和她母亲来到了诊所。她母亲是第一次来到诊所。她母亲忙于工作,在此之前无法抽空前来。据她反映,这女孩是养女,她在两岁的时候成为他们的养女,但女孩本人不知道自己是被收养的孩子。在出生后的头两年,她先后转换了六处人家。

女孩的过去并不美妙、愉快。这女孩在她两岁前似乎经历了一番磨难。这孩子可能遭人唾弃,被人忽略。现在,她得到了她的养母的良好照顾。小女孩想维持现在这种良好的处境,因为她无意识地保留着早年所遭受的种种不幸的印象。两年间的遭遇会给小孩留下很深的印象。

当养母接养这女孩的时候,她被告知要严格管教这个女孩,因为女孩出自一个坏的家庭。

做出这一建议的人接受了遗传论的毒害。如果养母管教严格,但女孩还是不免成为问题儿童,那这个判官就会说:你们看,我的看法是对的!殊不知,他的这种看法成为问题孩子一事负有罪责。

女孩的生母是个坏女人,加上这小孩不是养母的亲生女儿,所以,女孩的养母更感到了自己责任的重大。她有时候对女孩实施体罚。   

女孩的处境不如刚开始那样美好了。很多时候她不再受到养母的宠爱,取而代之的是体罚。

女孩的养父溺爱小女孩。他满足她的各种欲望。如果女孩想得到某样东西,她不会说或者谢谢等,她只是说:你不是我的母亲。

小孩要么知道她身世的真相,要么她懂得说上一句击中要害的话。我们认识一个20岁的男孩,他不相信他的母亲是他的亲生母亲,但他的父母都肯定地说:小孩不可能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世。事实很明显,这男孩有他的感觉。孩子能从很微小的事情得出自己的结论。虽然女孩不知道自己是个收养孩子,但有时候这类孩子会感觉到事情的真相。

她这话是向母亲,而不是向父亲说的。

她父亲并没有给她机会以这样的方式攻击自己,因为他满足了她的所有愿望。

母亲不明白女孩为何在新学校遭遇这样的改变。现在,女孩收到了非常糟糕的成绩单,母亲迫不得已要体罚她了。

这可怜的女孩得了糟糕的成绩,她为此感到屈辱和自卑。现在母亲还要揍她屁股,这是过分的做法。这两者——获得一份糟糕的成绩单和挨一顿屁股——其中之一就已经糟糕之至。这一情况值得教师深思。他们应该意识到:给孩子发出差劲的成绩单,就意味着孩子回到家里将遭遇麻烦。一个明智的教师,如果知道发给孩子一张差劣的成绩单意味着孩子将挨打受罚,那就应避免这样做。

这女孩说,有时候她忘记控制自己,狠发一大通的脾气。她在学校情绪亢奋难捺,她干扰了课堂的学习。她认为自己理应超越别人。

这个独女被父亲惯坏了,她习惯了别人对她百依百顺。她想独占鳌头的欲望是不难理解的。在过去,她有过优越富足的生活。她感觉被人剥夺了过去她所拥有的优势。现在她对优越感的追求比起以往更加强烈。但由于她缺乏追求优越感的渠道,所以,她发脾气,给他人制造麻烦。

我们向这女孩解释:她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我们告诉她,她情绪激动,是因为她想超越别人,引人注目。她通过发脾气来吸引别人的目光。因为她母亲对她的成绩不满意,她为了和母亲怄气,所以,在学校不用功学习。

她梦见圣诞老人给她带来许多礼物。梦醒以后,却发现实际上自己一无所有。

她想勾起拥有自己喜欢的一切的感觉和情绪。然后醒来发现一无所有。我们不要无视这里面隐藏的机关。如果在梦里我们勾起类似的感觉和情绪,而醒来却发现一无所有,那么,我们自然感觉到失望。但睡梦引起的感觉是和我们在清醒时候的情绪互相吻合的。换句话说,做这个梦的目的不是要勾起那种拥有一切的奇妙感觉,而是要体会失望的情绪。为此,她做起类似的梦,直到她达到目的——体会失望的情绪——为止。人在心情忧郁的时候,会做起各种美梦,以便醒来后发现一切都是相反的样子。我们可以明白为何这女孩希望感觉到失望。她想对她母亲发出指控,因为她目前的生活在她看来漆黑一团。她觉得她一无所有,而母亲什么也没有给她。她揍我屁股,只有父亲满足我的要求。

对这一个案做一番总结,可以看出:这女孩很想体会失望之情。这样,她就可以指控、怨恨她的母亲。她现在是跟母亲开战。如果我们要让她停止这样做,我们就必须能够使她确切意识到她在家的行为、她的梦、她在学校的表现都如出一辙——这些都是她的错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由于她在美国只呆了很短的时间,她的英语水平还没有提高。这一事实主要造成了她错误的生活方式。我们必须使她相信:她碰到的这些困难其实可以轻松地克服,但她却把这些困难作为和母亲争斗的武器。我们也同样必须说母亲停止体罚她的孩子,这样,她就不会给予孩子跟她争斗的借口了。必须让小孩意识到我在学校上课精神不集中,常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因为我想给母亲制造麻烦。如果她清楚这一点,那么,她就能够停止表现不良的行为。在她充分认识到她在家里和在学校的感受和所作所为的全部含意之前,要改变她的性格当然绝无可能。

这样,我们就明白心理学到底是什么——心理学就是了解一个人到底如何处理、应用他的印象和经验。或者,换个说法,心理学试图了解一个儿童的整套知觉系统——孩子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对刺激做出回应。了解这个儿童如何看待某些刺激,他对某些刺激的回应,以及他如何利用它们达到自己的目标。

 

附录三

 

对于家庭教育的弊端,学校只能起着显示器的作用,这恰恰是因为学校还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环境。如果父母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如何与他人相处,那么,孩子在入学的时候就会感到孤立无援。(有个初一男生因为第一次住校,却不会和周围同学交往,天天想家,这其实也是因为他在童年早期没有得到相应的教育)他们会因此被视为古怪、孤僻的孩子。这反过来又会强化孩子初始的孤僻倾向。他们的成长由此受到伤害,并发展成为问题儿童。人们常把这种情况的出现归咎于学校,殊不知学校只不过引发了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而已。

问题儿童能否在学校取得进步,个体心理学还没有定论。不过,我们总能证明,如果儿童进入学校时遭遇失败,那将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与其说是学习的失败,还不如说是心理上的失败。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儿童开始对自己丧失信心。他们的气馁情绪开始扩展,回避有意义的行动和任务,总是尽可能地逃避,寻求自由自在之道和便捷的成功。他们不走社会所确定和认可的大道,而是选择能获取某种优越来补偿其自卑感的私人小道。对于这些丧失信心的儿童来说,选择最为迅捷的成功之道,最具吸引力。在他们看来,甩开社会的和道德的责任会给他们一种毫不费力的征服感,这比起走社会所确定的大道要容易得多。选择捷径显示了他们内在的怯懦和虚弱,尽管他们所在行为却表现出相当勇敢无畏。这种人只肯做十拿九稳的事情,借以炫耀自己的优越。正如我们可以看到的那样作奸犯科之人尽管表面上无所畏惧,骨子里却十分虚弱;我们同样有机会看到,那些表面上勇敢无畏的儿童,却在没有什么危险的环境中通过各种微小的迹象暴露出一定的虚弱感。例如,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儿童(还有成人)在站立的时候不是挺直腰杆,而总是要依靠什么东西。传统的治疗方法和对这种现象的理解均只针对这种症状本身,并没有注意到更为根本的环境问题。人们总是对这样的孩子说,“站直了!”,但事实上,孩子依靠在什么上,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总渴求得到帮助和支持的心理。(行为是心理的镜子。内心的虚弱不是外表的勇敢所能掩盖的。对于这样的孩子,该怎样治疗?)通过惩罚或奖励,我们固然可以很快使这类孩子消除这种软弱的表现,但他们强烈的渴求帮助的心理并没有得到满足。毛病的根源依然存在!只有好教师才能读懂孩子的这些迹象,并以同情和理解去帮助孩子消除这种毛病的根源。(同情、理解显然是不够的,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使他找到自信,使他战胜自我,但这太难了。)

我们通常可以从某个单一的迹象来推断出孩子所具有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征。如果一个孩子表现出渴求依傍某种东西的行为,我们马上就可以知道,这孩子肯定会有诸如焦虑、依赖等特征。把他的情况与类似我们完全了解其情况的其他孩子作一比较,我们就可以重建这种类型儿童的人格,而且不需要太费气力就可以确定,这个孩子属于被娇宠过甚的一类。(该怎样重建这类孩子的人格?)

现在我们来探讨另一类从未受过慈爱的孩子的性格特征。我们从那些罪大恶极者的生平中可以发现这类儿童的性格特征,只不过这些特征在这些人身上表现得登峰造极而已。从此类人的生活史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他们在童年时代都受到过恶劣对待。这样,他们就形成了冷酷的性格,满怀嫉妒和恨意。他们不能容忍别人幸福。(这也是自卑感和补偿性人格在起作用。)这一类嫉妒者不仅存在于恶贯满盈者之中,在所谓正常人当中也不乏其类。一旦他们拥有孩子,或对孩子负有教育责任,他们就会认定孩子不应该比他们自己的童年过得更幸福。不仅这种父母会对自己的孩子持这样的态度,即使作为别人孩子的监护人也会持这样的态度。(缺失慈爱的人会看不惯慈爱?)

这样的观念和看法,并不是出于恶意。它们只是反映了那些在成长时期受到恶劣对待和严厉教育的人的精神状态。这类人还会用许多他自以为是正当理由和格言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例如“收起鞭子,害了孩子”。这些人不停地拿出无数的证据和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行为,但都无法使我们相信他们是对的。僵硬的、专横的教育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这只会使孩子疏远他们的教育者。(他童年早期的经历已在他的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所以说在暴力中长大的孩子学会暴力,在微笑中长大的孩子学会微笑。童年早期的生活经验对整个人生都至关重要)

通过对不同的、相互联系的不健康的症状的考察,并在若干实践之后,心理学家就可以建构出个体的人格系统。借助这个系统,人们就可以揭示个体隐蔽的心理过程。虽然我们对个体人格某一方面的考察,会揭示他整体人格的某种特征,不过,只有当所考察的每个方面,都显示出相同的特征时我们才感到满意。因此,个体心理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探讨个体心理时,我们不能把理论框架和概念系统僵硬和机械地加以运用,这一点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理论不能与实践脱节)个体才是所有研究的重点:我们不可能从一个人的一两个表现中就得出影响深远的结论,而是要考虑到所有可能支持我们结论的方面。只有当我们成功地证实我们最初的假设,只有当我们能够在一个人的行为的其他方面也能发现同样的气馁和顽固时,我们才可以有把握地说,这个人的整体人格具有气馁和顽固的特征。这里需要记住的是,我们的研究对象并不理解他自己的行为表现,因此,他无法隐藏真正的自我。(当我们用心理学知识去研究儿童的时候,他是完全真实的,是无法隐瞒的。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一定要掌握了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将这些知识与个体的实践相互联系起来。)我们是从行动来认识他的人格,他的人格也不是通过他对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而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他在环境中的行动表现出来的。这绝不是说,他是在故意向我们说谎,而是要我们认识到,一个人的有意识的思想和无意识的动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距离。(比如他认识自己是很公正的,但他的行为可能正在表现他的不公正。一个人的主观看法并不代表他的真实行动)这种距离只有具备同情心、但又保持客观的旁观者才能跨过。这个旁观者或是心理学家,或是父母,或是教师。他应该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来解释个体的人格,这种客观事实体现了即使个体本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未曾意识到的、有目的的追求。(作为老师,要善于从儿童的无意识的表现中看出他的人格存在的问题,正确地指导他重建人格)

因此,人们对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问题的态度,要比对其他任何别的问题的态度更能表现其真正的自我。第一个问题涉及社会关系,这在我们探讨对现实的客观看法和主观看法的矛盾时,已经论述过。不过,社会关系的问题还具体表现为这样一个任务,即结交朋友和与人相处。个体如何面对这一问题?他又如何回应这一问题?如果一个人对他是否有朋友,或是否拥有社会关系,持完全无所谓的态度,并以为通过这种态度他就可以回避社会关系的问题,那么,“无所谓”就是他对这个问题的回应。从这一无所谓的态度中,我们当然可以得出关于他人格的方向和结构的结论。此外,我们还应注意,社会关系不仅限于如何赢得朋友和与人交往,还包括关于这些关系的抽象观念诸如友谊、同志关系、信任和忠诚等。对于社会关系问题的回答同样体现了个体对所有这些抽象观念的认识。(有个女生说她离不开朋友,如果没有朋友那该多孤独呀!她这是什么样的人格?是不是存在问题?)

第二个基本问题涉及个体如何投入和运用自己的一生,也就是说,他想在普遍的社会分工之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果我们可以认为,社会问题是由一个以超越自我的你-我关系决定的,那么,我们也同样可以认为,第二问题是由人-世界(即地球)的基本关系所决定的。如果我们把世界所有的人都压缩成一个人,那么,他仍总是与世界关联着。他向世界希冀什么?就像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一样,第二基本问题即个体的职业问题也不是个体单方面的或私人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这种关系并不完全由个体的意志所决定。职业成就的取得并不取决于我们的个人意愿,而是源泉于对客观现实的关系。基于这个原因,个体对职业活动问题的回答及其回答的方式高度地反映了他的人格及其对生活的态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表现一个人的价值观。)第三个根本问题产生于人类分为两种性别的事实。这个问题的解决同样也不是个体单方面的和主观的事情;它的解决必须和两性关系的内在客观的逻辑一致。如何和异性相处?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个人问题同样是错误的。只有细致权衡所有与两性关系相关的问题,我们才能获得一个正确的解决之道。显然,对爱情和婚姻的正确的解决之道的任何偏离都体现了人格的缺陷和缺失。因此,许多由于对这个问题处理不当而产生的有害后果,都可以从更为根本的人格缺陷和缺失的角度来加以解释。(这个问题的回答表现一个人的爱情观。这些都与他的童年早期经历相关联吗?)

因此,正如上面所显示的那样,我们完全能够根据个体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社会关系问题、职业问题和两性问题)的回答,去发现他大致的生活风格和独特的目标。个体的生活目标是决定性的。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并反映在这个人的行动上。因此,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合作进取的,指向生活的建设性的一面,那么,我们就会在这个人的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法中发现这一印记,发现他所有的问题解决方法中建设性的一面。个体也会因此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并在这种建设性和有益的活动中感受到一种价值和力量。(拥有这样人格的个体一生是不懈追求努力奋斗的,他心中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即使受到阻碍和打击也能勇敢地超越自我。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相反,如果一个人目标是指向生活中消极的一面,那么,个体就不能解决这些基本问题,自然也就不能获得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所带来的欢乐。

这些基本问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在社会生活中,这些基本问题还会派生出一些特定的任务,而这些特定的任务又必须在一种或总体的社会背景下即在社会感情的基础上才可以恰当完成,这反过来又强化了这些基本问题之间的关系。实际上,这些任务在儿童早期的时候就开始出现了;我们的感官发展就与看、听和说等社会生活方面的刺激是一致的;我们也是在与兄弟、姐妹、父母、亲戚、熟人、伙伴、朋友和老师的关系中成长。这些任务还以同样的方式伴随一个人的一生。谁脱离了与其同伴的社会接触,谁就注定要失败。(人是社会的的,社会情感是人成长的基础。)

因此,个体心理学有充足的理由认为,对社会有益的事,就是“正确的”。对社会规范的任何偏离都可视为对“正确之道”的偏离,并将和客观的法律和现实的客观必要性发生冲突。这种与客观现实的冲突将会使行为人产生明显的无价值感;这种冲突也将会引起受害者同样或更为强烈的报复;最后,我们不要忘记,对社会规范的偏离还违反了人们内在的社会理想,而我们每个人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怀有这种理想。(如果一个人内心怀着美好的社会理想,但现实中自己的行为又违背了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一定是痛苦不堪的,被这种痛苦折磨着的人,他的无价值感会越来越强烈,最终会出现人格分裂。外在冲突和内在冲突共同作用,他身上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由于个体心理学积极强调把儿童对社会情感的态度看作是其发展的检测器,因而,个体心事学很容易确定和评价儿童的生活风格。因为一旦儿童遭遇到生活问题,他就会在这种考验情境中(就像被测试时)表现出是否准备充分。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他是否拥有社会情感,是否拥有勇气和理解力,是否追求对社会普遍有益的目标。然后,我们就会发现他向上努力的方式的节奏,发现他的自卑感的程度和社会意识的发展强度。所有这些交织在一起,相互关联,并形成一个有机的不可分裂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是不可分割的,直到这个统一体被发现有缺陷和新的统一体重建为止。(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可以看出儿童的社会情感和社会意识,可以看出儿童的人格。研究儿童的人格,对引导儿童的成长意义重大。作为一名老师,应当具备超常的观察力和理解力,深入本质去理解儿童的心理,去引导问题儿童重建人格。)

 

 

1-4  5-9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