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10-14)(选)

 

 

第十章 儿童在学校(选)

 

孩子进入学校,就意味着置身于一个全新的环境。如同所有的环境一样,学校可以检验出孩子是否得到足够的准备教育以应付新的环境。如果孩子训练有素,他就能够顺利通过这一关;反之,他久训练的弱点就会在学校暴露无遗。

在小孩初进幼儿园和学校的时候,人们通常不会把小孩子心理准备的情况做一记录;如果有这些记录,它们将会极大地帮助我们了解孩子成年以后的行为的含意。这种新环境测试比平常的学习成绩测验更能准确地告诉我们这个小孩的情况。

我们对初进校门的小孩有些什么样的要求呢?在学校学习,孩子需要跟老师的同学合作,他应该对所学习的科目产生兴趣。小孩对学校这一新的环境的适应程度反映出孩子与他人的合作能力,以及他感兴趣的范围。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喜欢的科目,他是否对别人的说话感兴趣,他有没有感兴趣的东西。要核实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只需要留意孩子的言谈举止,手势眼神,还有他倾听中坚力量人说话时的方式,他对老师是否友好,抑或他是否设法躲避教师等。

这些细节情形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我的一个病人就说明了这方面的情况。他找心理医生诊治是因为他无法适应各种职业。在回顾他的童年时,心理学家发现,他从小就在姐妹群中长大,并且,他出生不久父母就过世了。到了上学的时候,他不知道该报女子学校还是男子学校。他被姐姐劝说进了女子学校,但他只在那里呆了很短的时间就被学校辞退了。不难想象这种事情会给孩子留下多么糟糕的印象。孩子能否集中精神学习主要取决于孩子对他的教育是否感兴趣。教师的技巧之一就是要使孩子能够专注起来。如果孩子无法集中精神或者心不在焉,教师应能够及时发现。很多孩子在初进学校时都缺乏专注的能力。他们一般都是在家里受到宠爱的孩子。他们在学校一下子被众多的陌生人弄得眼花缭乱。如果碰巧教师比较严厉,那孩子就会显得好象是记忆力不行。但学生记不住功课的原因并不是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么简单。因为记不住功课而受到教师指责的孩子往往对其他的东西却可以过目不忘。他甚至可以集中注意力——但那只是在他受到宠爱的家庭环境才行。他对别人满足自己的愿望非常留意,但对学校的功课则又是另一回事了。

这类孩子如果在学校难以适应,成绩不佳,考试又不及格,那么,批评或指责对他于事无补。批评和指责不会改变他的生活方式。相反,这样做只会使他相信,他在学校难有作为,他会因此形成一种悲观消极的态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他们被教师争取过来,这些被宠惯了的孩子经常就会变得非常用功。只要对他们有好处,他们就能用功学习。不幸的是,我们无法确保这些孩子在学校总会得到足够的宠爱。小孩如果改换学校或者改换教师,甚至如果他在某一特别的学科(算术对于一个受到溺爱的孩子总是一门困难的科目)没有取得进步,他的成绩就会停滞不前。他无法勇往直前,因为他已习惯了别人帮他把各样事情都准备得轻松容易。他没有得到过丝毫的训练要去下苦功夫,他也不知道怎样去下苦功夫。他没有耐性面对困难和克服困难。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帮助孩子为学校学习做充足准备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孩子的准备工夫很糟糕,我们就总能看到母亲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我们知道母亲是第一个唤醒孩子的兴趣的人,因此,在如何把孩子的兴趣导入健康的渠道方面,她负有关键的责任。如果她没有履行这个责任——情况经常是这样——造成的后果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就可以看得出来。除了母亲的作用和影响,还有错综复杂的来自孩子家庭的各种影响。例如,父亲的影响,兄弟姐妹间的竞争等。最后,还有来自家庭以外的影响,如不良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偏见。

一句话,考虑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它们造成了孩子对学校环境的准备不足——如果我们只根据孩子的学习成绩来评判孩子,这种做法将是愚不可及的。我们应该把孩子在学校取得的学习成绩看做是这个孩子的心理状态的反映。重要的不是孩子得到的分数,而是这些分数所告诉我们的有关这个孩子的智力、兴趣、专注能力等。孩子在学校的学业成绩,和诸如智力测试这类的科学测试没什么两样,尽管这两种测试的结构、内容并不相同。进行这两种测试时,注意力都应集中在测试所反映的孩子的精神发展状况,而不是那些记录下来的一大堆事实。

近年来,所谓的智力测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教师相当重视智力测试的结果。有时候这是应该的,因为它们能够告诉我们很多一般的测试不能显示的东西。智力测试不时地帮了一些孩子的大忙:当一个男孩学习成绩很糟糕,教师也因此想安排他留级了,但他进行的一项智力测试却显示出他的智力其实不至于这个水平。结果,这个孩子非但没有留级,甚至还跳了级。孩子也感到自己的成功,从此表现得跟以往大不一样了。

我们不想贬低智力测试的作用,但我们必须强调,如果进行这种测试,无论父母还是小孩都不应该知道测试的结果。无论父母还是小孩都不知道这种智力测试的真正价值。他们认为测试的结果代表了一个最终的和完整的评定,以为这个孩子的命运由此而定了。这个孩子从此就受到了这个测试结果的限制和左右。而事实上,把智力测试的结果视为一种终极的结果的做法,备受人们的批评。在智力测试中取得较高分数,并不是对以后生活的保证。相反,取得成功的成年人当中,智力测试取得较低分数的不乏其人。

根据个体心理学家的经验,如果测试者摸索到正确的方法,初次测试的低分数可以在以后的测试中得到提高。方法之一就是让孩子琢磨某一特定类型的智力测试题。他会发现进行这种测试所需的技巧和他应做的准备。在这种方式,这个孩子就能积累经验。在以后的测试中,他就会取得更高的分数。

程式化的教学对孩子究竟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孩子是否受到了繁重的功课的压力——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无意贬低学校安排的科目的价值,我们也不认为要减少学习的科目。当然,关键是把学生学习的科目连贯起来,这样会使学生懂得他们所学的科目的目的和这些科目的实际价值,而不会把它们视为完全抽象和纯理论性的东西。现在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我们应该传授孩子科目知识和事实,抑或着重培养孩子的人格。个体心理学认为,这两者可以同时兼顾。

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孩子学习的科目应该饶有趣味,并且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数学——算术和几何——应该结合某一座建筑物的结构和风格,结合能住进这一建筑物的人数等一并讲授。不少科目可以结合在一起教给学生。在一些先进的学校,有这方面的教学专家,他们懂得结合几个科目一起讲授。他们领着孩子外出散步,了解学生们偏爱哪些科目,不喜欢的又是哪一些科目。他们把所要教的东西灵活调动起来,混合在一起。例如,在讲解植物时,把某种植物的知识和这一植物的历史、它所在国家的气候等联系起来讲解。这样不但刺激了学生的兴趣,还使本来乏味、枯燥的科学变得有声有色,让学生能以融会贯通的方法接触了解事物,这才是所有教育的最终目的。

孩子们在学校是处于一种个人竞争的环境。了解这一点很重要,这是显而易见的。在学校,一个理想的班级应该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这个集体的一分子。教师应确保把孩子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控制在一定限度。孩子们不愿看到某些同学在学习上遥遥领先。他们要么是不借代价追赶那些领先的同学,要么就陷入失望,带着主观的情绪看待事物。这就是为什么教师的引导和建议对于学生是那样重要的缘故,他能够一句话就把孩子的全力对抗竞争转化为相互合作。

在班里让学生们定下一套合适的学生自冶计划,会帮助解决上面所说的问题。我们无需等到孩子们完全准备好怎样做,才定下自治计划。我们可以先让孩子们注意观察班里的情况,或者只是提出自己的建议。如果让孩子们不经准备地实行自治,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在给予惩罚时比老师更加严厉和苛刻;他们甚至懂得运用权术为自己谋取好处和优越感。

在评估孩子们在学校所取得的进步时,我们既要考虑教师的意见,也要考虑孩子们的意见。有趣的是,孩子们在这一方面有着极佳的判断力。他们知道谁拼字最棒,谁绘画最好,谁运动最出色。他们很能互相给对方打分。有时候他们评价别人并不那么公正,但他们会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会试图铁面无私。最大的困难在于一些孩子的妄自菲薄,他们以为自己赶不上别人了。事实并非这样——他们可以迎头赶上!这种自我判断的错误应该给他们指出,否则,就会变成孩子固定不变的看法。带着这种想法的孩子不会取得进步,他们只能永远是原地踏步。

在学校,孩子成绩有最好、最差和平均水平的,这些孩子——他们占学校学生的绝大多数——几乎总是定格在大致的类别上。这种格局的出现与其说反映了孩子的智力发育情况,不如说反映了孩子的心理态度和静止惯性。这种迹象表明:孩子们局限了自己,经过几次挫折他们就不再抱乐观态度了。但学生成绩不时地会出现一些相对变动,这一事实很重要。它表明孩子的智力发展并不能命中注定、一成不变的。孩子们应该明了这个道理,并且能够把这道理具体应用到学习中去。

教师和学生都要摒弃这种迷信做法:把凡具有正常智力的孩子都可取得的成绩归之于遗传。或许儿童教育的一个最大谬误就是相信能力可以遗传。个体心理学刚刚指出这一观点时,人们认为那不过是我们的一种乐观的猜测而已,它并不是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观点。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和病理学家正在接受这一观点。遗传的说法太容易被父母、教师和孩子用做替罪羊了。每当出现困难,需要人们做出努力去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就搬出遗传原因来推卸责任。我们没有权利逃避我们的责任,我们也应该对任何旨在为自己开脱责任的观点打上问号?

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他相信他的工作具有教育的价值,相信教育就是培养性格,那他就不可能即接受遗传的理论,又不陷入自相矛盾之中。我们在这里不谈身体的遗传。我们知道,身体器官的缺陷——甚至器官能力的差异——是可以遗传的。但身体器官的运作和人的精神能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在个体心理学,我们已经强调,精神也体验、分享着身体器官所具有的能力,并且,精神要顾及到器官的实际能力。但有时候,精神过多地顾虑到器官的作用,器官的残疾使精神受到惊吓,以致于器官的毛病消除之后,精神的恐惧却还会持续很久。

人们喜欢究本寻源,喜欢寻求现象的成因;但我们在衡量一个人的成就时所应用的遗传观点却是误人子弟的。这种思维程序的常见错误是忽略了我们大部分的祖先,忘记了在家族世系图里,每一代都有父母两人。如果我们追溯我们的前五代人,我们就有了64位先人。在这64位先人里面,无疑可找到一个有聪明才智的人,这样,他的后人的能力就可以归功于他。如果追溯至前十代人,我们的先人就会有4096位。毫无疑问,我们可以在这些人里面起码找到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不要忘记,一个出色的人留给他的家族某种遗风,而这种遗风对家族后人的影响丝毫不亚于单纯遗传的作用。由此可见,为何有些家庭比别的家庭产生更多的才智之士,原因不在于遗传。这是一个非常明显和简单的事实。回顾一下过去欧洲的情况吧,那时候,孩子们都被迫继承父亲的事业。如果我们忘记了当时这一社会制度的作用,那么,说明遗传作用的有关统计数字就会显得具有无比的说服力了。

除了遗传的观点,孩子们取得进步的最大障碍就是家长们因为孩子成绩不好而惩罚他们。如果孩子成绩不佳,他会感到老师不怎么喜欢他。他在学校为此而苦恼,回家后又遭到父母的责备,甚至有时还对他施以体罚。糟糕的成绩单会带给学生不良后果——对此教师应该心中有数。有些教师认为,如果学生必须把他的成绩单交给家长,那么学生自然就会学习加把劲,但他们忘记了学生的一些特殊家庭情况。某些家庭对小孩管教很严,这类家庭的孩子就会考虑是否把成绩单带回家。接下来的后果就是他可能不回家,甚至有时候他会感到极度绝望而自杀。

教师对学校的制度不负有责任,但如果他们能以个人的同情和理解缓和一下这个制度的非人性和苛刻一面,那就最好不过了。因此,教师要考虑到某个孩子的特殊情况,适当对他宽松一点,这样,会起到鼓励这个孩子的作用,而不是把他推向绝路。成绩不好的孩子会感到心情沉重和压抑,大家都知道他是班里最差的学生。最后,他自己也信以为真。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地去考虑他们的情况,我们就会明白他们不喜欢上学的原因。他们这样做是合乎人性的。一个人要是在学校受到批评,学习成绩不好,并且没有赶上其他同学的希望,他当然不会喜欢学校,甚至会试图逃学。因此,对孩子逃学的行为我们不应感到心烦意乱。

虽然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不需要惊恐万状,但我们要清楚地意识到这种情况的含意。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一个糟糕的开始,尤其是当这种情况发生在孩子的青春期阶段。为求自保,这些孩子会涂改学校成绩报告甚至逃学等。他们会和同一类的学生混在一块,寻衅滋事,开始走上犯罪道路。

个体心理学认为,没有不可救药的孩子。假如我们接受这一观点,那这些事情就可以避免发生。我们能找到帮助孩子的办法。无论情形怎样糟糕,也总会有办法可想,但这办法需要我们去发现。

学生留级所带来的坏处几乎不需要我们多说。教师会同意,要学生留级重读会给学校和学生的家庭都带来问题。虽然情况并不总是如此,但例外的情形毕竟不多。留级重读的学生大多数不止一次地留级重读,他们的功课总是落在同学的后面,他们出现的问题由于人们的回避,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应该让学生重读——这是一个难度不小的问题。很多教师能够很好地避免这一问题发生。他们运用假期辅导孩子,他们找出孩子生活方式的错误,然后改正,这样孩子就得以顺利升学了。如果我们在学校有专门的辅导教师,这种办法可以推广运用。我们有社会工作者和给孩子进行家教的教师,但却欠缺这一类的补课教师。

在德国,没有教师上门进行家教的制度,情形好象是我们并不怎么需要这一类教师。在学校的任课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可谓最清楚。如果他懂得观察情况,他就会比别人更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形。有些人说班主任不可能了解每一个学生,因为一个班有太多的学生。但如果教师从学生刚进校门时就密切留意他们,他就会很快了解到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且可以避免以后出现的许多困难。即使班里学生人数众多,这同样可以办得到。因人施教比不了解所教的学生更能取得教育的结果。一个班有太多学生肯定不是很好的事情,这种情况也应该尽量避免,但这个问题并不是没有办法克服。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最好不要每年都变换学生的教师——在一些学校甚至每隔六个月就变换一次教师。最好能够做到教师陪伴学生进入新的学年。如果教师能陪伴学生们两年、三年或四年的时间,这样对于各方都有好处。教师就可以有机会深入了解他教的所有学生,他就会知道并纠正他们各自生活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不少学生跳级学习,这样做到底有何好处值得商榷。跳级的学生通常满足不了由于跳级所带来的对自己的过高期望。跳级对于一个超龄的学生是可以考虑的。一个以前成绩不好但现在大大提高了成绩的学生也应该列入被考虑的一类。不应该把跳级作为对那些取得好成绩或者知识积累比别人要多的学生的一种奖励。学习成绩出色的孩子,如果把时间投入课外学习,例如绘画、音乐等,那对他更有好处。学习出色的孩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到更多的东西——这对全班来说,不啻是一种激励。把班里最好的学生都抽走并非好事。有人认为我们应该提拔表现出色的学生,我们并不这样认为。我们相信出色的学生带动了全班的学生,为他们的成长起到一种促进作用。

仔细考察一下学校中的快、慢两种班会很有意思。在快班里面,有些学生其实智力很有问题,这是令人惊讶的;但慢班的学生却不是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呆头笨脑,他们不过是来自贫困的家庭。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学校有呆笨的名声,个中的因由是这些孩子欠缺对生活的准备,这是不难明白的。这些家庭的父母要做太多的事情,没有时间花在孩子身上,或者这些父母所受的教育不足以胜任教育他们的孩子。这些对生活欠缺心理准备的孩子不应该被编在慢班,慢班对于孩子是一种不好的标志,孩子会为此受到同学的取笑。

照顾这些孩子的更好办法就是发挥辅导教师的作用,这我们已经谈过了。除了辅导教师,还需要有孩子俱乐部,在那里,孩子得到额外的辅导。他们可以做功课、玩游戏、阅读书籍等。这样,他们得以锻炼信心;但在慢班学习,他们体会更多的是沮丧和气馁。这些俱乐部,如果配以比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更多的游乐场地,就可以使孩子远离街道,远离那些不良的影响。

在讨论教育方式的时候,都会碰到男女同班的问题。原则上,我们赞同和推动男女同班,这是男孩女孩彼此增进了解的好方法。但男女同班可以任其发展的看法却是大谬不然的。男女同班牵涉到一些特别的问题,需要我们考虑处理,否则,带来的坏处就会多于好处。例如,人们一般都忽略这个事实:女孩在16岁以前比男孩发育成长得快,如果男孩子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看到女孩远远地走在前面,就会失去心理平衡,他们就会与女同学进行一场毫无意义的竞赛。校方和教师对这些情况要考虑周详。

如果教师喜欢男女同班这一形式,同时他又明白注意这里面所牵涉的问题,那么,他就会取得男女混教的成功。但如果教师不喜欢男女同班这一体制,并感到这是一种负担,那他就只能以失败告终。

如果男女同校的制度管理不善,对孩子们又欠缺引导,那当然就会产生性的问题。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如何在学校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事实上,学校并不是传授性知识的合适场所,因为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讲述这些事的时候,教师并不知道学生的个别反应。如果孩子私下请教这些问题,情况就有所不同。如果女孩子询问有关这方面的事实,教师应该给予正确的回答。

我们偏离了正题——讨论了一番多少属于学校教务安排的问题——现在我们回到教学的核心问题。我们不妨说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发现他们擅长的科目,我们就可以知道应该如何对他们施教了。成功会令人继续成功。教育如此,人生的其他方面何尝不是这样。孩子对某一个科目感到兴趣,并且在这个科目取得成功,他就会受到鼓舞,乘胜前进,学好其他科目。教师要利用孩子们取得的成功以激励他们追求更深的学问。学生本人并不清楚这个过程和做法,他不知道如何努力,我们所有人从无知迈向有知都会遇到这一情况。但是教师知道该怎么做,如果教育得法,他就会发现学生会理解并给予合作。

关于找出孩子感兴趣的科目的讨论,同样适用于发现孩子擅长的感觉器官。我们要了解孩子最擅长运用的感觉器官和他所属于的感觉类型。不少孩子在视觉方面受到了更好的开发、训练,另一些孩子则在听觉或者身体运动等方面得到过更好的培养。近年来,称之为锻炼手工操作的学校大行其道,这些学校奉行这一正确原则:把课本讲授和对眼、耳、手的训练结合起来进行。这些学校的成功表明充分利用孩子们对物质事物的兴趣是多么重要。

如果教师发现一个孩子属于视觉型,他就应该清楚,这孩子在那些需应用他的视觉的科目,例如地理学,会更为得心应手。那么在听课的时候,孩子如能更多地运用他的眼睛,而不是他的耳朵,他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这只是一个例子,说明教师应该观察孩子的个别之处。教师初次观察孩子,就可以有很多类似发现。

一句话,一个理想的教师负有一种神圣和激动人心的责任。他铸造孩子的心灵,人类的前途也掌握在他的手里。

但我们如何才能从理想过渡到现实?仅仅构思理想的教育是不够的。我们要找到一种实现理想的办法。很久以前在维也纳,本书的作者就开始寻找这样的一种办法,这导致后来在学校成立了孩子咨询和辅导诊所。

这些诊所的目的就是把现代心理学的知识运用于教育制度。某一天,一个能干的心理学家——他不但懂得心理学,他对教师、父母的实际情形也有相当了解——到校给教师举行咨询活动。这一天,教师们聚在一起,他们谈论各自遇到的问题孩子。这些孩子懒惰、扰乱课堂记律,或者偷窃他人物品等。每个教师都具体描述他碰到的情形,然后由心理学家提供心理学知识和他的具体经验。讨论也就开始了,讨论涉及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情况的发展形成的道理和今后该做的工作等。小孩的家庭生活及孩子本人的整个心理发展都得到逐一分析。最后综合各人的见解,大家得到了帮助孩子的具体做法。

小孩和他的母亲会出席第二次咨询。确定了跟孩子母亲做工作的具体方式以后,就首先跟母亲商谈。母亲先听取孩子遭遇挫折的原因解释,然后她讲述了小孩的情况,接下来母亲和心理学家讨论。一般来说,别人关心她的孩子,母亲对此会很高兴,她也愿意合作。但如果这个母亲的态度不友好并显示出敌意,那么教师或心理学家就要转而谈论类似的孩子的情形,直到她的抵触情绪被化解。

最后,商定了说服教育孩子的方式以后,教师和心理学家就和小孩见面了。心理学家跟他攀谈,但绝口不提他的不足的地方。心理学家就像在课堂授课,他以这小孩能够把握的方式,客观地分析孩子遇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导致他遭受挫折的想法、见解等。心理学家帮助小孩了解清楚自己的心理现状——为何他总感觉受到委屈,而其他人都得到喜爱;为何他对成功已经不抱希望等等。

这种咨询方法进行了差不多15年,受到这方面训练的教师感到很满意,他们并不想扔下他们已坚持了4年、6年或者8年的工作。

孩子们则通过这种咨询得到双重的收益。原来的问题孩子恢复了心理健康——他们学会了与人合作和勇敢精神。其他的不曾进行过心理咨询的孩子也得到了收益。当班里个别学生出现了某种隐藏的问题,教师会提议孩子们对此展开讨论。当然教师会引导讨论,孩子们参与其中,有充分的机会各抒己见。

例如,在课堂里有个别学生有懒惰表现。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分析讨论这一现象的成因。最后,他们会得到结论。班里的懒惰孩子,虽然并不知道他就是讨论的话题,但仍然从众人的讨论中获益不少。

上面大致的描述显示了把心理学和教育结合在一起所能发挥的作用。心理学和教育是同一现实和同一问题的两面,要指引心灵就要知道心灵运作的原理,而了解心灵和它的运作原理的人就可以运用他的知识把心灵导向更高、更恒久的目标。

 

第十一章 外在环境对儿童的影响(选)

 

个体心理学在心理和教育方面视野广阔,它还不致于忽略考虑外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过去的那种内省型心理学范围过于狭窄,为研究这种心理学所遗漏的东西,伍恩特觉得有必要创造一种新的科学——社会心理学。但个体心理学却不需要这样做,因为个体心理学同时研究个体的心理和社会的心理。它既不会专注于个体的心灵,以致把刺激心灵的环境置之度外,也不会只注意环境的影响而不加考虑独特心灵对于环境的特殊感受。

负有教育职责的人或者教师都不应把自己视为孩子的惟一教育者。外在的环境的影响源源不断地冲击着孩子的心灵,直接或间接地塑造着孩子——间接的意思就是:外在环境影响了孩子父母的心理,使他们形成某种心态,而父母的心态又影响了他们的孩子。这些情况都无法避免,所以,我们必须把它们纳入考虑之中。

首先,教育者需要考虑人的外在的经济环境。例如,我们必须记住,有些家庭,世世代代都生活的经济窘迫之中,他们困苦、悲哀地维持着入不敷出的生活。他们深受一种悲哀、怨恨情绪的影响,他们不可能帮助他们的孩子对生活培养出一种健康和合作的态度。他们的心态饱受生活的压抑,对生活的恐慌决定了他们缺乏相互合作的态度。

另外,我们不能忘记,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的生活,或者恶劣的经济状况,对父母及孩子的生理都会产生影响。生理又会转而影响心理。这从战后欧洲出生的孩子的情况可以看出。他们和前一辈人相比,更难顺利成长。除了经济环境以及这种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还有父母对孩子生理卫生的无知。这种无知是和父母腼腆、溺爱的态度连在一起的。父母溺爱孩子,担心他们受苦,然而父母有时候却又粗心大意。例如,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弯曲的脊骨会随着孩子长大逐渐复原。他们没有及时请医生诊治孩子。这当然是无知的错误,尤其是大城市并不缺乏医疗服务设施。身体状况不好如不及时照看,就会发展成严重和危险的疾病,而这些疾病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疾病总是孩子的一道心理难关,它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心理影响,因此,应该尽量防止孩子生病。

如果这些心理难关难以避免,那么,应付的办法就是培养孩子勇敢的态度和增强他们的社会感情。事实上,可以这样说,一个社会感情不强的孩子才会在心理上受到病魔的影响。如果这个孩子感觉到自己和周围人群紧密相连,那他就不会像被宠坏的孩子那样深受病魔的摧残。

我们有关孩子的个案通常显示出,得过百日咳、脑炎、舞蹈病等疾病的孩子,心理都会出现问题。人们以为这些疾病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碍,但事实上,疾病只是诱发了孩子隐藏的性格缺陷。在患病期间,小孩感到了他的权力,他发现他控制、左右着家人。他看到父母脸上的担忧和恐惧,他知道这都是因为他的缘故。病愈后,他想继续得到众人的注视、关心。为此目的,他以花样繁多的要求来摆布父母。当然,那些没有接受过社会感情训练的孩子才出现这种情况——这种孩子从不会放过任何机会去表现自我。

但有趣的是,疾病有时候却会给孩子带来性格的改变。一名教师的次子就提供了这方面的例子。这个教师很为他的儿子担忧,却又束手无策。儿子不时地离家出走,他在班里是最差的学生。一天,就在父亲要把他送到改造所的时候,他被发现患了忧郁性肺结核。这要求父母对病孩长时间悉心照顾。当小孩最后痊愈时,他变成了家里最乖的孩子。这小孩需要的就是父母特别的关心。他在患病期间得到了这种关心。他以后不听话是因为他总感觉到生活在哥哥的阴影之中。因为他没有哥哥那样受到家人的喜欢,所以他就持续地和哥哥争斗。但患病后他终于相信,他也能像哥哥那样受到家人的喜欢,他因此学会了要表现良好。

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经历过的疾病会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孩子们对威胁生命的疾病和死亡感到震惊。留在他们心灵上的印记以后才会显示出来,因为我们发现许多人由此对疾病和死亡发生了兴趣。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找到了应用他们兴趣的好办法——他们或许成为医生或者护士,但更多的人却从此担惊受怕,疾病的影子在他们的脑中挥之不去,严重地妨碍了他们从事的工作。通过检查上百个女孩的经历,我们发现,几乎50%的女孩承认她们生活中的最大恐惧就是疾病和死亡。

父母要小心避免小孩过深地受到他们童年时期的患病的影响。父母应该让孩子了解关于疾病的知识,好让他们有所准备。这样,就避免他们受到突如其来的打击,他们应该让孩子得到这个印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重要的是过得有意义。

孩子生活的另一个难关是跟陌生人或者家庭的朋友的接触。孩子跟这些人的接触会造成孩子的失误,因为这些人对孩子并不是真正感兴趣。他们喜欢逗小孩玩,在最短的时间讨得他们的欢心。他们夸张地称赞孩子,并因此使孩子变得自负起来。他们在和孩子相处的短暂时间里,对孩子纵容、宠爱。这样做给孩子的教育者带来麻烦,这些事情都应该避免。不应让陌生人干扰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工作。

另外,陌生人通常弄错了孩子的性别,把小男孩说成是漂亮的女孩子,或者相反。这也同样需要避免,理由我们将在孩子的青春期一章里讨论。

家庭环境当然是重要的,因为孩子由此看到了家庭参与社会生活的情况。换句话说,孩子从家庭环境获得了有关人与人之间共同合作的第一印象。在孤独不与人交往的家庭中长大起来的孩子会把家人和外人划分得一清二楚,在他们看来,家庭与外在世界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这样,这种孩子以敌意的目光注视外在世界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与别人素无来往的家庭生活无从增进社会关系。它使孩子变得疑心很重,他们在交往中只会想着谋取自己的好处。这样,孩子与他人的社会感情就无从培养了。

小孩到了3岁,就得安排他们和其他孩子一道玩耍,使他们不至于惧怕生人。否则,以后孩子与人交往时就会变得局促不安、脸红,对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敏感异常,并且对他人会产生敌视态度。通常那些被宠坏的孩子才会有这种特征,这些孩子总想着排挤他人。

如果父母较早就注意矫正这些特征,那么,孩子以后长大成人就可免去许多麻烦。如果一个孩子在头三四年里受到良好的培养——和其他孩子共同游戏、参与集体活动——他就不会变得腼腆和以自我为中心。孤身独处的孩子才会有精神错乱和神经病症——这种人对他人不感兴趣,无法与他人合作。

谈到家庭环境这一话题,我们必须提及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发生变化而给小孩的成长所带来的困难。如果家庭原先是富足的——尤其当时小孩正年幼——后来经济恶化,那处境就变得明显不妙。这种情况对于饱受宠爱的孩子来说最难应付,因为他从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准备。现在,他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许多关注。他会深切痛惜、怀念过去的好处。

如果家境突然变得富裕,也同样为孩子的成长带来困难。父母对怎样合理运用金钱准备不足,他们尤其在对孩子的问题上犯错。他们想办法让孩子过得好,想纵容他们,因为他们知道现在用不着再吝惜什么了,结果在暴富之家往往出现问题孩子。

如果适宜地训练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类似上述的困难和不良后果就能避免。在上述的各种情形,孩子们轻易地逃避了锻炼他们合作精神的机会,这些情况我们要特别留意。

孩子不但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例如贫穷或者暴富,还会受到不正常的心理气氛环境的影响——这里所的是由于家庭的原因而引起别人的另眼相看。别人的偏见歧视是由孩子家庭中某人的行为招致的。例如,父母做了一些在社会上丢人现眼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很大打击,就会带着惊恐不安的心情面对将来。他会躲避伙伴,害怕被人发现父母是谁。

父母的责任不仅在于教育孩子读书、写字和计算,他们还得为孩子以后的成长打下一个适宜的心理基础。这样,他就不会比其他孩子承受更大的困难。因此,如果一个父亲是酒鬼,或者脾气暴烈,他就要记住这些都会影响他的孩子成长。如果父母的婚姻并不幸福,如果夫妇经常吵架,为此付出代价的是孩子。

这些孩提的经历会长留在孩子的心灵里,他不会轻易地忘记他们。当然,如果孩子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他就能够消除这些影响。但孩子碰到的这些情况却又恰恰妨碍他学会与人合作。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兴起这样一种潮流:在学校设立以指导孩子为目的的咨询诊所。如果父母因某种原因没有履行好他们的职责,那受过特别心理训练的教师就要接手这一工作,指导孩子踏上健康之路。

除了由于个人情况而招致别人的偏见以外,还有因为国籍、种族和宗教等原因而招来的不好看法。这些不良的偏见不仅影响了受此侮辱的孩子,还有其他人,甚至侮辱别人的人也会受到影响。后者变得傲慢、自负,相信自己属于优越的阶层,为了活得符合他们为自己定下的目标,他们也会只能以失败告终。

民族之间和种族之间的偏见当然是战争的基本原因——如果要挽救人类的进步和文明,这些酿成人类大祸的偏见必须摒弃。教师的责任就是把战争的真实面目表现出来,不要让孩子通过舞刀弄枪得到一个廉价、便利的机会去追求优越感。这不是为以后的文明生活应做的准备。很多的孩子长大以后投身军旅是因为他们幼时按受军训的结果,但除了这些孩子,还有无数更多的人因为小时候进行厮杀战斗的游戏,到长大以后心理变得残缺不全。他们变得好勇斗狠、始终无法学会与人相处的艺术。

在向孩子派送玩具的节日,如圣诞节,父母应该慎重挑选送给孩子的玩具。父母应该杜绝刀枪武器一类的玩具,还有那些歌颂战争英雄和打仗事迹一类的书籍。

至于挑选何种玩具为适宜,本有很多可说的。原则上我们应该挑选能在玩耍中启发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刺激他们的创造力的一类玩具。可以想见,孩子进行活动脑筋、动手制作的游戏比玩弄现成的玩具——诸如布娃娃、玩具狗——更有意义。顺便说一下,孩子不应把动物视为一种玩具,应该教育孩子把动物视为人类的伙伴。他不应惧怕动物,也不应对其任意使唤或者残忍虐待。虐待动物的孩子,可能怀有控制或者欺负弱小者的欲望。如果家里有鸟、狗、猫等动物,应教育孩子:这些动物能够象人一样地感受苦痛。学会与动物相处是孩子的一个准备阶段,这利于他学会与人进行社会合作。

孩子平时总会接触到他的一些亲戚,首先是祖父母。我们必须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审视这些祖父母的处境和命运。在当今社会,祖父母的处境至为悲哀。本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理应不断开拓、充实自己,应该有更多的活动,培养出更广泛的兴趣。但在当今社会,情况却与此恰恰相反,老年人感觉到被人抛弃或者被人赶至一边去了。这是很可惜的事情,因为这些老人还可以有所作用,如果他们能有更多的机会工作和追求,他们会感觉幸福得多。我们不应建议到了6070甚至80岁的人因此退体。一个人继续从事他的事业,比起从此改变他的整个生活计划要容易得多。但由于错误的社会习惯,人们还在充满活力的时候,就被束之高阁。他们再没有表现自我的机会。这样造成什么后果呢?老年人得到的错误对待殃及我们的孩子。祖父母的处境迫使他们去证明他们还有活力,他们还有用——本来这点根本就用不着去证明。在试图证明这一点时,他们影响了孩子的教育。他们对孩子宠爱、呵护备至——以这种灾难性的方式,他们试图证明他们仍然懂得怎样抚养、教育孩子。

我们应该避免伤害这些善良的老人家的感情。他们应该得到更多的活动机会,但我们也应该让他们知道孩子需要独立长大成人,孩子不应成为任何人的宠物。他们不应被牵涉进家庭的纠纷里面去。如果老人和孩子的父母发生争论,他们之间的尽可以唇枪舌剑一番,但老人不应试图把孩子拉到他们那边去。

在研究心理病患者的生活经历时,我们通常发现他们在小时候都得到过祖父或祖母的宠爱!我们马上就可以明白这个事实妨碍了他们儿时的成长。老人对孩子的这种宠爱要么意味着纵容放任,要么意味着挑起孩子间的竞争和勾起他们的嫉妒情绪。很多的小孩会对自己说:爷爷最喜欢我!”一旦他们得不到别人的宠爱,他们就感到受了委屈。

其他会影响孩子成长的亲戚还有:孩子了不起的表兄弟妹妹。他们给孩子带来不少麻烦。很多时候他们不但了不起,而且人又长得很漂亮。人们跟孩子谈起他的长得好看的表兄弟或表姐妹时,孩子会感到苦恼——这是不难想像的。如果这个孩子具有相当的勇气或者社会意识,他就会明白大人们所说的了不起只不过意味着一个孩子得到了更好的训练和准备。这样,他就会找到迎头赶上的办法。但如果这个孩子相信——这种情形经常发生——很多的人生来就聪明、了不起,而他的表兄弟姐妹表现出色是因为受到大自然的赐予,那么,他就会自惭形秽,感到命运对他不公。这样,他的整个成长都会因此受到障碍。至于身体美,这当然是大自然的馈赠,但它的价值却总是被我们的文明社会夸大了。每当小孩想到自己的长相不如别人,心里就不好受——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他的生活方式也会因此出现错误。甚至过了20年,人们还会强烈地记得儿时对英俊潇洒的表兄弟的羡慕之情。

为消除这种注重人的外表美所造成的伤害,我们应该教育孩子,健康和与人相处的能力比外表美更加重要。身体美有其价值,外表帅气总比相貌丑陋更符合我们的心愿——这是不用多说的。但如果要合理地安排事物,那么,一种价值就不能够单独和其他的价值分离,并被奉为至高无上的目标。我们对身体美应作如是观:一个人徒具外表美并不足以保证他享有一种理性和愉快的生活,这可从这一事实得到证明,作奸犯科的孩子当中除了不少相貌丑陋以外,也不乏英俊帅气的人。这些长得一表人材的孩子何以走上犯罪道路是不难理解的。他们知道自己长得招人喜欢,他们以为可以从此不劳而获。所以,他们对人生准备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不经过努力就无法解决他们遭遇的问题。这样,他们就选择了一条最轻松容易的路途,正如诗人维吉尔说的,下地狱之路轻松容易……”

在这里我们简单谈谈孩子们的读物。应该让孩子阅读些什么样的书籍?童话故事应该怎样处理?像《圣经》这样的书应如何阅读理解?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孩子们理解事物的方式和成人迥然有别,他们根据自己的独特意趣去把握事物。如果他是一个生性腼腆的孩子,他就会在《圣经》及童话里面找到赞赏他这一性格特征的故事,他以后就更加胆小害怕。对童话故事和《圣经》的段落需要加上评语和阐释,这样,孩子才能领会故事的原意,否则,孩子从这些读物里面读到的只是他个人的主观臆想。

当然,童话故事是孩子喜爱的读物——甚至成年人也能从阅读它们得到教益。但我们需要注意作品由于过去特定的年代和特定的地点而形成的距今的差异。孩子们很少懂得不同年代和不同文化的差异之处。他们阅读的是那些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年代写作而成的故事,但他们不会考虑到人们在世界观上的改变。童话故事里面总有一个王子,这个王子总受到赞赏和美化,他的整个性格是以诱人的笔触描画而成的。故事中描述的情形当然是子虚乌有,但它们代表了一种文学上的美化和理想化,在某个需要对君王顶礼膜拜的时代,这是适宜的做法。应该让孩子们对这些事情有所了解。应该让他们知道这些神奇故事的背后是人为的杜撰。否则,他们长大以后就会总是寻找不费力气摆脱困境的捷径。情形就象某一个12岁的男孩。别人问他想成为什么,他说:我想做一个会施魔法的魔幻师。

如果加上合适的评论,童话故事可以成为培养孩子合作精神和开阔他们眼界的工具。至于电影,家长带不满周岁的孩子进电影院不会有问题,但年纪稍大的孩子经常会误解电影的内容,甚至童话剧的含意也会被孩子误解。某个4岁大的孩子在剧院看到过一出童话剧,多年以后,他仍然相信在这世界上有出售带毒的苹果的女人。很多孩子无法正确地把握电影的主题,或者,他们对事情做出仓促、笼统的概括。父母有必要向孩子解释清楚,让他们对事情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孩子应避免接触报纸这一外在影响。报纸为成人而设,它们并不反映孩子的视角和观点。在某些地区也有专门的儿童报纸,这是好事情。但普通报纸给没有做好准备的孩子带来的是对生活的一种歪曲的看法。孩子会相信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谋杀、犯罪和天灾人祸。对于年幼的孩子们,阅读事故、横祸的报道令人沮丧。我们从成人的口中可以得知他们在小时候多么害怕火灾的发生,幼时的这种恐惧始终纠缠着他们的头脑。

这些例子只构成了外在环境影响的一小部分,但它们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它们说明了这个问题的大致原理。父母和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这些外在的影响。心理学家必须不厌其烦地重弹社会感情勇气的老调。社会感情和勇气同样能解决这里所说的问题。

 

第十二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选)

 

关于孩子青春期的书籍汗牛充栋。孩子的青春期确实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但它的重要性和大众所认为的重要性,两者并不在同一层面。青春期的孩子表现并不雷同,这时期的孩子表现得各式各样:有勤勉上进的,也有举止笨拙的;有穿戴整齐清洁的,也有邋里邋遢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同样,一些成年人甚至老年人举止神态就像青春期的孩子。个体心理学认为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它只意味着这些成年人在其成长中的某一阶段停止了成长。事实上,个体心理学认为,青春期只是每人必经的一个成长发育的阶段。我们不相信成长中的某一阶段或者某种处境会改变一个人。但这个阶段是一种新的处境,它是对人的一种测试,它把一个人在过去形成的性格特征暴露出来。

例如,一个孩子在儿童时期受到严格的管教,他并不曾体会过自己的力量,也不曾表达过自己的喜怒哀乐。到了青春期,他的身体在生理上、心理上都迅速发育成长。到了这个时候,这孩子就会表现得犹如挣脱了身上的枷锁。他迅速长大成人,他的人格也稳步发展。但有些孩子却与此相反,他们在青春期却开始停顿下来,回首依恋他们的过去。在留恋过去的时候,他们也就找不到继续成长的路向。他们对生活不感兴趣,变得性格内向。这种情况非但没有显示他们以前受到抵制的能量在青春期得到了宣泄;相反,这迹象表明这些孩子由于在以前受到父亲的溺爱,他们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以应付生活。

在青春期,较之以前的任何时候,我们更能看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理由当然是青春期比儿童期更加接近生活的前沿。我们在青春期可以更好地看出一个人对科学持有的态度,他对人是否友好,能否和他人相处以及对社会、他人是否感兴趣。

有时候,孩子这种对社会、他人的兴趣,会以一种夸张的方式表现。因此,有些青春期的孩子表现得失了方寸,他们一心只想着为他人牺牲自己的利益。他们对社会做出过度的调节,这样做会妨碍他们的成长。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真的想对他人发生兴趣,想为社会和人们的共同目标工作,那么,他首先必须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他必须先有可供给予的东西,如果这给予真能意味着什么的话。

但很多年龄在14岁至20岁之间的年轻人,不知道如何保持与他人的社会交往。14岁的时候他们离开了学校,同时也失去了与过去同学的联系。而建立新的关系则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他们感觉到全然的孤独。

接下来要考虑的是职业问题。在这方面,一个人对待职业的态度——这本由这个人的生活方式所决定——就会表现出来。一些年轻人开始变得独立自主,工作出色。他们健康地成长。但另一些人在青春期却停止了成长。他们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他们不停地变换——要么变换工作,要么变换学校,等等。又或者,他们无所事事,根本不愿工作。

出现的这些问题不是青春期造成的,这些问题只是在这一时期才清楚的显现出来——这些问题在这之前就已经酝酿而成。如果我们真正对某个小孩有所了解,那么,我们就能够预测到他到了青春期会如何表现——在青春期他有机会更加独立地表达自己,在这之前,他却处处受到别人的看护和限制。

我们现在谈谈生活的第三个根本问题:爱情和婚姻。青春期的青年人对这问题的回答会告诉我们有关他的人格的什么情况呢?青春期和在此之前的时期一脉相承。在青春期,孩子那更加活跃和强烈的心理活动决定了他的答案比起以前更加清楚、干脆。一些年轻人很清楚他们在这问题上将做如何表现。他们对于爱情的问题要么表现出浪漫的态度,要么就是勇气十足。无论怎样,他们对异性开始形成自己的一套行为规范。

一些孩子却与上述的孩子恰恰相反,他们处在另一个极端——在异性的问题上他们表现得异常腼腆害羞。在更接近实际生活的时刻,他们充分暴露了他们准备的不足。观察一个人在青春期的人格表现,可以使我们更可靠地判断出他在将来的生活行为。如果要扭转孩子的将来,此时该做什么我们就已经心中有数了。

如果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表现出否定的态度,那么,回顾他以前的生活,我们就可以发现他或许是个好斗的孩子。可能别的孩子获得宠爱,他为此感到受过压抑。事情发展的结果就是他相信现在应该勇敢,强硬地走出来。他应摆出一副傲慢的派头,拒绝一切诉诸情感的事情。因此,他对性的态度也就是他儿时经历的反映。

青春期的孩子经常渴望离开家里。这可能是因为这孩子从来就不满意自己的家庭状况,现在他渴望有机会断绝跟家里的联系。他不想再接受家里的资助,虽然父母继续为他提供资金对他和父母都有好处。否则,如果孩子的情况出现不妙,孩子就会以缺乏父母的资助作为他失败的借口。

那些一直住在家里,但却利用每一个机会外出过夜的孩子也表现出这同样的离家愿望。不过,这种愿望在这种孩子身上表现得稍弱一点。晚上外出寻欢作乐,当然要比呆在家里更吸引人。孩子的这种做法也就是对家庭的一个秘而不宣的指控。这迹象表明孩子在家里感觉不到自由,他处处受到父母的监护和看管。因此,他从来没有机会去表达自己和发现自己的错误。青春期是这类孩子开始往这一方向发展的危险时期。

在青春期,孩子会比以往更加强烈地感觉到失去了他人的欣赏。或许以前在学校他们是好学生,受到过教师高度的赏识。然后,他们突然转到了一所新的学校,进入了一种新的社会环境,或开始干上一门新的职业。我们也知道,从前表现最好的学生到了青春期并不总是继续表现最好。他们似乎发生了某种转变,但实际上,什么都没有改变,只是过去的处境并不像新的处境那样真正地显示出他们的性格面目而已。

由此可知,防止孩子在青春期出现麻烦的最好办法是让孩子培养与他人的友谊。孩子们相互间应该成为好朋友。这点既适用于家庭的成员,也适用于家庭成员以外的人。在一个家庭里面,父母、孩子应该做到相互信任。父母和教师必须得到孩子的信任。事实上,到了孩子的青春期,也只有那些在此之前一直跟孩子保持着贴心、同伴的关系,并且能够同情、理解这个孩子的父母和教师,才可以继续发挥他们引导这个孩子的作用。除此之外的父母和教师,都一概遭到孩子的排斥,孩子不会信任这些父母或教师,他们形同陌路,甚至被视为敌人。

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子会表现出她们对女性角色的厌恶。她们会试图模仿男孩子,当然,模仿的是男孩在青春期的坏习气,例如抽烟、喝酒、拉帮结伙等,因为模仿这些比模仿他们努力工作的优点要轻松容易。另外,女孩子会借口说,如果她们不模仿这些行为,男孩子就会对她们不感兴趣。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青春期女孩子的这种对男性的抗议,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女孩从早年起就一直不喜欢他们的女性角色。直到此时为止,她们的厌恶只是被掩盖了起来。这就是为什么观察这时候女孩的行为是这样的重要,因为这时候我们可以发现她们如何对待她们将来的性别角色。

青春期的男孩子喜欢扮演一个相当有见识、无所畏惧和自信十足的男人形象。另一类男孩子则害怕他们遇到的困难,对自己要成为真正、完全的男人信心不足。如果为他们的男性角色作准备的培养、教育存在某些缺陷,那么这些缺陷到了这个时候就一一曝光了。这些男孩子显得脂粉气十足,他们喜欢表现得像女孩子,甚至模仿女孩子的坏习惯:打情骂俏和忸怩作态等。

在男孩子当中,与这种女性化的发展极端相对应的是一些男孩子擅长老练地表现那些典型的男孩子特征,他们有可能做得过火,走进另一极端,那就几近荒唐了。他们学会喝酒和放纵性欲。有时候他们甚至出于炫耀自己的男子汉气概这一目的而不惜犯罪。这些恶劣行为见于那些想取得优越感的男孩。他们想成为领袖,想做出令人膛目结舌的事情。

虽然这类人表现得肆无忌惮和野心勃勃,但通常,他们都有一种不为人知的怯懦特征。最近在美国我们就有这样一些臭名昭著的例子一一像哈尔、里奥波特和罗伯。对他们的生涯做一番考察,我们就可看到他们期求的是一种轻松容易的生活,他们总是寻求轻易到手的成功。这类人具有行动力,但他们缺乏勇气——一个作奸犯科的人正是这两者的恰到好处的结合。

青春期的孩子会首次动手殴打他们的父母。看不到这些行为后面那隐藏着的人格脉络的人以为这些孩子突然变了,但对这事件之前所发生的事情进行一番研究,就可以看得清楚,孩子的性格还是原来的性格,他现在只不过具备了能力和实施行动的可能。

值得我们注意的另一点是,在青春期,每个孩子都感觉到面临着一个考验——他觉得他必须证明他不再是个孩子。这感觉当然害人不浅,因为我们每当感到需要证明某事时,我们就会做得过火或走得太远。青春期的孩子就是这种情形。

这确实是青春期的孩子最常犯的毛病。解决的办法是向他们解释他不需要让别人相信他不再是个孩子。我们不需要这样的证明。告诉他这一点我们就或许可以避免他们做出上述的夸张行为。

有一类型的女孩子在对待异性的问题上做出比较夸张的行为,她们做出痴迷男孩子的样子。这些女孩子偏要和她们的母亲对着干。她们总认为自己受到父母的压制(或者她们的确受到压制);他们会和任何随便碰到的男子搭上关系,目的只是要跟父母赌气。他们的父母发现她们的所为就会生气——这一念头使她们很得意。不少离家出走的少女,因为和母亲沤气,或者因为父亲对她太过严厉,她们和男子发生了首次性行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父母多方压制他们的女儿,希望她们能成为乖女孩,但由于这些父母对人的心理缺乏洞察,最终却导致这些孩子变坏。在这种情况下,错误并不在女孩一方,错误在于父母,因为他们并没有帮助女儿做好应付新处境的准备。在青春期到来之前,他们对女儿呵护备至,而结果就是他们没有培养出孩子的独立能力和是非判断力——而这些对于提防青春期的陷阱是必不可少的。

有时候,女孩子并不在青春期内而是在青春期之后——在她们的婚姻生活才遭遇到困难挫折。个中的原理是一样的,这些女孩子只是侥幸地在青春期内并没有碰上逆境。但考验人的逆境迟早总会出现,为此做好准备很有必要。

在这里可以举一个实例来具体说明青春期少女碰到的问题。这个实例中的少女出身于一个很贫穷的家庭。她不幸有一个总是患病的哥哥,一直由母亲照料。从幼年起,这女孩就注意到她得到的待遇和他哥哥有别。女孩出生的时候,她的父亲也患病了。女孩的境遇无疑是雪上加霜。因为这样,母亲就必须同时照料父亲和哥哥两人。这女孩目睹了得到别人关心和照顾的两个活生生的例子,她心中的强烈愿望就是得到人们的关心和赞赏。她在家里无法获得赞赏,尤其是不久以后她的妹妹出生了——她的妹妹剥夺了她仅有的那么的一点点关心和照顾。凑巧的是,她妹妹出生以后,她父亲就病愈了。这样,她妹妹比小时候的她获得人们更多的注意和关心。这些事情逃不过孩子的眼睛。

为弥补在家里无法得到的注意和关心,这女孩在学校拼命用功学习。她成为班里最好的学生。因为她表现优秀,学校建议她继续完成中学的学业。但在她进入中学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她学习没有以前那么用功了,原因是新来的教师不认识她,也不赞赏她。但这个女孩迫不及待地要得到别人的赞赏。她在外面寻找能够欣赏她的人。她和一个男人同居了两个星期。后来,这个男人对她厌倦了。事情将如何发展是可以预料的,她肯定会意识到这种赞赏并不是她想要的。与此同时,她的家人忧心忡忡,到处寻找她的下落。突然他们接到她的一封来信,信上写着:我吃毒药了,不用担心——我很幸福。她追求幸福和赞赏的努力失败以后,很明显,她的下一个念头就是自杀了事。但是,她并没有自杀,她用自杀来吓唬家人,并以此获得父母的原谅。她继续在街上闲逛,直到她母亲找到了她并把她带回家里为止。

如果这女孩清楚地知道,她对别人对她的赞赏的渴望主宰着她的全部生活,那么所有的这些事情就不会发生了。同样,如果女孩的中学教师意识到这个女孩一直学业优秀,而她所需要的只是某种程度的赞赏,那么,事情就不会弄到这种地步。这一连串发生的事情,如果随便在某一环节得到适宜的处理,那么,女孩都不至于陷入如此的困境。

这里引出了对孩子的性教育问题。关于性教育的话题,在最近被人们可怕地夸大了。很多人在性教育的问题上,表现得简直可以说是失去了理智。他们想在各个年龄的孩子当中,都开展性教育。他们把孩子由于对性的无知所带来的危险夸大其辞。但我们观察我们自己和别人的青年时期,我们并不觉得我们遭遇到人们所想象的种种危险。

个体心理学的经验告诉我们:两周岁的孩子需要明了自己的性别,我们还需要告诉他,他的性别不可以改变——小男孩以后就会长成男人,女孩就长大成女人。除了这点,对其他的事情不甚了了,也没有什么关系。如果孩子清楚知道,女孩子接受的教育不能以教育男孩子的方式进行,反之亦然,那么,性别的角色就固定在他的心中,他们也就肯定能以正常的方式去培养、准备他的性别角色。但如果他相信以某一神奇的方式他就可以改换性别,那么麻烦就出来了。同样,如果父母总表现出改变小孩性别的愿望,麻烦就会接踵而至。在《孤单的深井》一书中,就有这一情况的绝妙的文学描绘。父母经常性地以培养男孩子的方式教育女孩子,或者相反,他们给孩子穿上异性的服装,为他们拍照。有时候,一个女孩看上去像个男孩,周围的人就误会地以错误的性别称呼她,这会带来很大的混乱。家长最好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我们还需要避免那些有贬低女性倾向和鼓吹男性优越的有关性别的讨论。应该让孩子明白:男性和女性都有同等的价值。这不仅防止被贬低的女孩产生自卑情结,而且也避免带给男孩子不良的效果。如果男孩子没有受到男性优越论的教育,那么,他们就不会只把女孩子视为泄欲的对象。如果他们明白了他们自己将来的责任,他们也不会以不良的目光看待两性间的关系。

换个别的说法,性教育的关键并不在于向孩子解释两性关系的生理方面的事情,它涉及培养和端正孩子看待爱情和婚姻的整个态度。这跟孩子调节适应社会的问题密切相关。如果孩子没有学会调节适应社会,那么,他对性的问题就会采取玩世不恭的不严肃态度,他看待事情就会完全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这种情况当然经常发生,这反映了我们文化上的缺陷。女人是受害者,因为在现在的社会,男人要担当主动的角色会容易得多。但男人其实也是受害者,因为由于他获得一种虚假的优越,他也就无法接触感受到人的内在价值。   

至于性教育的生理方面,孩子没有必要在太早的年纪就接受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等到孩子对这些事情发生好奇、想了解具体的事情的时候。对孩子感兴趣的父母会知道何时适宜主动告诉孩子这方面的事情,假如孩子对这些问题羞于启齿。如果孩子把他的父母视为朋友,他自然会向他们提出询问。在回答他的问题的时候,需要针对孩子的理解力而做出恰如其分的解答,必须避免给予孩子那些刺激性,挑逗性的回答。

在这一方面我们要说的是,如果孩子表现出一些明显的性早熟现象,我们不要大惊小怪。孩子的性发育很早就已经开始。事实上,在孩子出生后的几个星期,这种发育就已经进行。婴儿确实感觉到性的快感,他有时人为地去获得刺激他性感区的快感。孩子出现这些令人不安的举动,我们不必惊慌失措,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使孩子停止这种行为,但同时又不要显得把这些问题看得太过重要。如果孩子发现我们为这些事情担忧,他就会故意继续这样做,以招引我们对他的注意。他这样做,使我们误以为他的性欲在肆虐。但其实孩子只是利用他的习惯以作炫耀。一般来说,年幼的孩子喜欢通过玩弄生殖器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因为他们知道父母害怕他们这样做。这种心理和孩子装病的心理是一样的,因为他们发现患病以后受到大人更多的宠爱和照顾。

对小孩不宜有太多的亲吻和搂抱,因为这会给他带来身体的刺激。尤其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这是很不好的事情。也不要太多地和小孩谈论关于性的话题,以免给他这方面的精神上的刺激。通常,小孩子在父亲的图书室里发现一些轻桃、挑逗的图片。在心理诊所在我们经常碰到这些例子。孩子们不应接触那些以他们所不能明了的方式涉及性的问题的书籍。同样不应该带孩子观看那些滥用性的主题的电影。

如果使孩子避免太早受到各种性的刺激,那么,我们就没有什么可担心害怕的了。我们只需在恰当的时机给予他们简单的解释,而解答他们的问题的方式一定要真实,朴素,不要招惹他们的反感。最起码,我们不能欺骗孩子,如果我们还想拥有孩子对我们的信任的话。如果孩子信任父母,他就会相信父母所说的话,他就会对从他的伙伴那里听来的解释打上折扣——或许90%的人是从他们的伙伴、朋友那里得到性的知识。父母和孩子这种朋友式的相互信赖、相互合作和父母自以为得计地使用各种托词敷衍孩子——两者比较,前者要好得多。

对性事经历太多,或者经历太早的孩子一般在成长以后会对性失去兴趣。这就是为什么避免孩子看到父母做爱很有好处。如果可能,孩子不宜和父母同住一个房间——当然更不宜同睡一张床上。同样,兄弟和姐妹也不宜住在同一个房间。父母应该留意孩子的行为是否得宜。他们还得注意外在世界对孩子的影响。

上述的议论包括了性教育这一问题的几个要点。性教育——如其他方面的教育——的关键是在家里形成一种合作、友好的精神。有了家庭合作的基础,从小就对自己的性别角色和男女平等有了了解——这样,孩子就能做好准备以应付他日后遇到的各种危险。起码,他已经准备好以健康的态度迎接人生的工作。

 

第十三章 教育者的任务(选)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或教师都不应让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使自己变得灰心丧气。不能够只是因为作出努力没有得到成功的回报就变得气馁。当孩子表现出冷淡、漠然的态度,或者他们只是相当被动的做出回应,不要因此就预感失败,也千万不要允许自己受到遗传这一迷信说法的影响。个体心理学家认为,对所有的孩子都要全力帮助、教育,要给予他们勇气和信念,以激发他们的思想和潜力。要教育孩子,不要把困难视为不可逾越的障碍,困难只是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成功并不总是伴随着我们的努力,有时候我们的努力没有获得卓然的成绩,但成功的例子足以补偿我们所做的一切。下面就是我们取得成功的一个例子。

例子中的男孩12岁,正就读小学六年级。他学习成绩不好,但却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他以住的经历尤为不幸。因为佝偻病的原因,他直到3岁才能走路。他3岁结束的时候才会说一些简单的词语。4岁的时候,母亲带他看一个儿童心理医生。医生说他的情况是没有希望的。但他母亲不相信这话。她把孩子送到一个儿童指导学校。在那里,男孩成长缓慢,学校对他的帮助也不多。孩子到了6岁,大家觉得他可以进小学了,在小学的头两年,小孩在家里得到额外的辅导,这样,学校的考试他都通过了。他勉强读完了三年级和四年级。

男孩在学校和在家的情形是这样的:男孩的极端懒惰使他在学校里引人注目。他抱怨说他无法集中精神听课,头脑总开小差。他和他的同学相处不好,同学经常耍笑他,他也总是显示比其他人怯弱。在同学当中他只有一个朋友。他很喜欢他,和他一起外出散步。这男孩觉得其他人都讨厌,他无法跟他们打交道。孩子的教师抱怨说,这孩子算术成绩很糟糕,写作也不行——虽然教师相信这男孩有能力取得和其他人一样的成绩。

纵观这男孩的以往历史,以及他所能做得到的事情,很明显,对这男孩的治疗基于一个错误的诊断。这男孩感受着强烈的自卑感——简单说,就是自卑情结的折磨。这男孩有一个事事进展顺利的哥哥。他的父母声称这男孩的哥哥不用费力学习就上了中学。父母喜欢说他们的孩子不用费力就能学好知识,而孩子也喜欢以此炫耀。很明显,不努力学习就能掌握某样东西是不可能的。这男孩的哥哥或许在上课时努力用心地听课,把在课堂的所见所闻,都强记在心里。在学校不够专心听课的学生回家后就得温习所学的功课。

弟弟和哥哥的反差多么的强烈!这男孩在生活中不得不时刻感受着压抑。因为他的能力不如他的哥哥,他远远比不上他哥哥的价值。或许在他母亲生气的时候,他习以为常地听到妈妈说出这样的话,或者那经常骂他为傻瓜或者白痴的哥哥也这样说他。他妈妈说,男孩如不听他哥哥的话,他哥哥就对他拳打脚踢,这一切造成了这样的结果:这男孩认为自己的价值不如别人。生活似乎使他更加相信这一看法。他的同学嘲笑他,他的功课总是错漏百出,他说自己又无法集中精神。每一个困难都把他吓倒。这男孩的老师不时地说,这男孩在班里、在学校都没有归属感。所以毫不奇怪,这小孩终于相信他是无法避免地陷入了目前的困境,他终于确信别人对他的看法是正确的。当一个孩子变得这样灰心丧气,对将来也已经失去了信心——这是相当可悲的。

这小孩失去了信心,是一目了然的事情,这倒不是因为我们开始跟他谈话时——尽管我们的谈话以轻松、自然的方式进行——发现他变得脸色苍白、身体颤动。我们是从他的一个值得注意的微小迹象看出他的信心不足。我们问及他的年龄时(我们知道他12岁),他回答说:“11。我们不能把这种错误视为偶然,因为孩子通常都清楚自己的确切年龄。我们证实过这类似的错误都有其潜在的原因。考虑到这小孩的生活遭遇,再结合他的回答,我们得出了这个印象:这男孩在试图重新回到他的过去。在过去,他更小、更弱、更加需要别人的帮助。   

从我们掌握的事实我们可以重新整理出他的人格系统。这小孩不是通过成功完成别人交给他的力所能及的任务来获得对自己的肯定。他的想法和表现似乎在表明他不如别的孩子那样获得充分的成长,他相信无法与别人竞争。这种落后于他人的感觉表现为他减少自己的实际年龄。他可能回答说“11,但却在某些情形下表现得跟一个5岁的孩子无异。他深信自己低人一等,他甚至试图调节他所有的活动以对应他的这种看法。

这男孩在大白天尿床,并且无法控制自己的大便。这些症状表明这个男孩宁愿把自己视为一个小童。这些都证实了我们的判断,这男孩依恋他的过去,如有可能,他想重新回到以往的日子。

在这个小孩出生后,家里就有一个女家庭教师。她和这个小孩关系很密切,并且随时顶替着(小孩)母亲的位置,给予这个孩子照顾与帮助。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结论。我们已经知道这小孩过去的生活,我们知道他不喜欢早晨起床。他起床要花去人们很长的时间,人们谈起他这个问题就心烦意乱。我们的结论是,这男孩不喜欢到学校去。他和同学相处不好感觉受压抑,他不相信能够取得任何成绩。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可能愿意到学校去,结果就是他不愿意按时起床。

但是,他的家庭教师却说这小孩愿意到学校去。事实上,在最近生病的时候,他恳求人们允许他回学校上课。这一点也没有和我们所说的发生矛盾。要解答的问题是:“家庭教师为什么会判断错误?这情形很清楚,也相当有趣。小孩病了的时候,他可以允许自己表示:他想到学校去,因为他很清楚,家庭教师会回答他说,你不能去,因为你病了。但是,小孩的家人却不明白这表面的矛盾。他们在试图为小孩做些什么的时候,变得无所适从了,我们也多次观察到,孩子的家人并不了解孩子的真实内心。   

家长把孩子送来诊治是因为发生了另一件事情。他拿了家庭教师的钱去买糖果。这件事情意味着他仍然像个小孩一样地行事。拿大人的钱去买糖果是相当孩子气的事情,很幼小的孩子在他们无法控制对糖果的贪念时,就以这种方式行事。他们同样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机能。这事情的心理含意就是:你一定要看护着我,否则我就会做起淘气的事情。这小孩总是试图设置某种类似的情形,使别人为他的事费神,因为他对自己实在没有信心。我们比较一下他在家里的情形和在学校的情况,彼此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在家里他能得到人们的注意,在学校情况却不是这样。但谁试图矫正这男孩的行为呢?

直到小孩被带来见我们之前,他被人们视为一个后进,低劣的孩子,但这孩子确实不属于这一类别的孩子。一旦他恢复信心,他就是一个正常的孩子,能够取得他的同学所能取得的成绩。他一直偏向于悲观地看问题,在还没有做出努力以前,就已先做好失败的准备。一举手一投足就充分表现出他的缺乏自信。这点从他的教师所提供的报告中得到证实:精神无法集中,记性差,注意力不足,缺少朋友等。他的沮丧、消沉是一目了然的,客观情形对他又是那样的不利,要改变他的态度,难度是不小的。在回答我们的个体心理问卷以后,我们开始了咨询讨论。我们不仅要和男孩子本人交谈,而且还得和其他人进行磋商。首先是男孩的母亲。她早已对儿子不抱希望了。她只希望小孩能够勉强将就着学业,直到他最终能找到随便某一样职业为止。接下来我们见了男孩的哥哥——他很瞧不起他的弟弟。

我们向问题男孩提出问题: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他对此当然没有给予明确的答复。这一个问题具有一种独特的意义。一个半成年的人并不真正知道他想要做什么——这里面肯定有问题。的确,很多人后来并没有做上幼时选择的职业,但这没有关系。至少他们受过他们的希望的指引。孩子在幼年渴望长大成为司机、警卫员、售票员,或者其他在儿时的眼里具吸引力的职业。但如果一个孩子没有一个具体想做的职业,那可能意味着他不想展望将来,他只是沉醉于过去。或者,换个别的说法,他在回避将来和与将来有关的所有问题。

这一点似乎和个体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互相抵触。我们谈过孩子追求优越感的特点,我们也试图表明每个小孩都想发展自己,希望超越别人,取得某种成就。现在我们面对的这个孩子却一反常情。他只想着往回走,想变得幼小,希望得到人们的呵护和帮助。我们该对此做何解释?人的精神活动并不是始发的、原生的,它们都有复杂的原因背景。如果用简单幼稚的说法解释复杂的情况,我们的判断就会出差错。这些错综复杂的情形包含许多微妙之处,如果我们试图辩证地解释这种情形,换上一个相反的说法,例如,这小孩的追求方向是他的过去,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会显得举足轻重,他的位置也更加安全——这样的解释容易造成一般人理解上的混乱,除非他们对这种孩子的情形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事实上,这种孩子往他过去的方向发展有他的道理,虽然有点可笑。在年幼、弱小、无助的时候,这种孩子比起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强大和具有支配力。这个小孩对自己没有信心,他担心做不了任何事情。这样,我们还能指望他愿意期待将来——期待人们对他提出要求吗?对于一切考验和检测他作为人的能力的处境,他都惟恐躲避不及。因此,他的活动范围变得越加狭窄——在这有限的活动范围之内,人们就不会为他提出太多的要求。由此可看出,他追求别人的承认就仅剩下这么一小块地盘了。并且,他追求获得的承认只是在他幼小、无助的时候别人给予他的那一种。

我们不但有必要和孩子的老师、母亲和他的哥哥会面交谈,我们还要跟他的父亲和我们的同事商议。这一系列的交谈、商议牵涉很多的工作,但如果我们能把孩子的老师争取到我们的一边来,那就会省去了很多麻烦。这不是无法做到的事情,但做起来并不简单。许多老师紧抱那些陈旧的方法和信条不放。他们视心理分析为怪异的事情。他们很多人担心进行心理分析意味着他们丧失了他们的作用,或者他们把这视为一种对他们工作的干扰。情况当然并不是这样,心理学不是一门能够速成的科学,要掌握心理学需要潜心研究和不断实践。当然,如果一个人从错误的观点看问题,那心理学就不会给他带来多大的用处。

宽容、忍耐是教育者必不可少的素质,尤其对于教师而言。对于新的心理学观点能够保持开放的态度——尽管这些观点与人们的一贯观点有抵触之处——这是明智的。在我们今天的条件下,我们没有权利断然地反驳教师的意见。处于这种困难情况,我们该怎么办?根据我们的经验,在这类似情况下,除了把小孩从他的困境转移出去——也就是说,转换小孩的学校——别无其他选择。这种做法不会损害任何人。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小孩却因此卸下了一副担子。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他小心用功以免遭受别人的反感和鄙视。事情具体如何安排并不容易解释。家庭环境与这大有关系。或许每个不同的情况应有不同的处理。如果众多的教师对个体心理学有相当的了解,那他们就会理解孩子的类似情况,就能给孩子提供帮助。这样,孩子就能得到更好的帮助。

 

第十四章 对父母的教育(选)

 

这本书,正如我们已经好几次指出过的,是给父母和教师看的,他们都可以从这些关于儿童精神心理的发现中获益。从上一篇分析可以知道:小孩的教育和成长不论是在父母的保护下进行,抑或在教师的帮助下展开——那是无关宏旨的,关键是小孩要得到正确的教育。我们这里所指的教育当然是孩子课外的教育——不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而是孩子人格的训练发展,后者才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虽然父母和教师都在教育孩子方面做出各自的贡献——父母矫正学校教育的不足,而教师矫正孩子家庭培养的缺陷——但在我们的大城市,在当今的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教育的大部分责任确实落在了教师的肩上。总的来说,父母并不如教师那样易于接受新的思想,并且,教师对于孩子的教育有着一种职业的兴趣。个体心理学把培养孩子以适应将来的希望放在改进学校和教师上面,虽然父母的合作是多多益善的。

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和孩子的父母发生冲突。尤其是,教师矫正孩子错误的前提,就是父母的教育工作的失败,这样,冲突更加无法避免。在某种意义上说,老师需要进行矫正孩子的工作就意味着父母的失职。父母通常都是这样感觉的。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应如何处理和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呢?

下面的议论就是针对这一个问题而发。当然,这些议论出自老师的角度——他们必须把家长的问题作为一个心理问题来对待、处理。那些为人父母的读者读到下面的文字时候,不必生气,因为这些意见针对的只是那为数众多的、认识力不足的家长。

不少老师说过,跟一个问题儿童的父母打交道比跟一个问题儿童打交道更为艰难。这个事实表明,教师要展开对父母的工作就永远需要运用一定的技巧。教师应该预先有这样的假设:父母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不良品质并不负担责任。不管怎么说,父母并不是善用技巧的专业教育工作者,他们大都依照传统行事。当他们接到通知来到学校处理孩子的事情时,他们就像一个受到指控的罪人。他们心情不好——虽然这种心情反映了他们的内疚——他们理应得到教师富有技巧的对待。在这种情形,教师应该放松父母的心情,使他们平心静心,态度友好;教师应该表现出乐意帮助他们的态度,同时希望能得到家长的诚意支持。

就算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责备孩子的家长,我们也不能够这样做。我们和孩子家长一起合作,说服他们改变以往的态度并且采纳我们的方法。这样做,我们的工作应付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向他们明白无误地指出:他们以往的教育方法是错误——这于事无补。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力说服他们采取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如果告诉他们这做得不好,那又做错了,这样做只会触犯家长,使他们不乐意和我们合作。按照一般规律,孩子犯错不可能是平白无故的,事情总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孩子家长会相信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所忽略。但我们千万不能让他们感到我们也这样认为。我们跟他们谈话时不应生搬教条。我们给家长提建议时也不应采用一种权威、命令的口吻,我们说话时应采用或许可能或者你可以这样尝试等一类词语。尽管我们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以及纠正错误的方法,但我们也不应该向他们直说,以免给他们一种强加于人的感觉。当然,毋庸置疑,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这样巧妙地处理问题,这种技巧也不是短时间就能掌握。有趣的是,富兰克林的自传也表达过我们这样阐述的同一思想。他写道:

一个教友派朋友友善告诉我,人们普遍地认为我为人高傲,这种高傲在言谈间不时地流露出来;在与人讨论问题时我并不止于满足自己是正确的,而是气势逼人,表现得目空一切。为了说服我,他列举了几个例子。我下定决心努力改正他说的这个缺点,虽然我的缺点不止一个。我在列出的清单上面加上了这一条:谦卑——谦卑这个词我使用的是它的广泛的含意。

我不敢吹嘘我实际上真的培养了谦卑这一美德,但起码表面上我有了谦卑的样子。我为自己订下这样的规矩:不对别人的意见发表直接相反的议论,也不绝对肯定自己的见解。我甚至遵循古老的政务法律,不允许自己运用语言上含有绝对、肯定的意思的字眼,例如:确定、无疑等,我采用的是我觉得、我想、我看等表达法——起码现在我认为自己是这样做的。如果别人表达的意见我认为是错的,那我就控制自己,不会让自己得意地马上反驳别人,向别人指出他的说法的荒谬之处。在回答他的问题时我就说,在某种情况、某些场合他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此刻的情形好象看上去略有不同,等等。很快,我就发现这种说话方式的改变所带来的好处,我和他人的谈话得以更加愉快地进行。我以委婉、谦逊的方式说出的见解更容易得到别人的接受,也较少遭人反对。一旦我的看法被证实是错的,我也不会感觉多大的屈辱。但如果证实我碰巧对了,我就更容易使他人放弃他们的错误见解,站到我的一边来。

我刚开始采用这种方式时,觉得自己的天性很受压抑。但后来,习惯成了自然,或许在这过去的五十年里,还没有人听到我说过一句充满教条味的话。我想正是得益于这个习惯(除了得益于我的诚实正直的性格),在早年我提议建立新体制、改革旧制度的时候,我得以很好地说服我的同胞,并且在我成为公众议员的时能够产生那样大的影响力——其实我只是一个拙劣的演说家,雄辩不足,遣词用字颇费踌躇,表达也不够精确。但尽管如此,一般来说,我的观点还是得到人们的赞同。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自然情欲比骄傲更难降服。尽管我们改换它的面目、压制它、卡住它的咽喉,骄傲这种情欲就是不肯灭亡,它不时地又会抬头露面。在历史上你们都经常看到这类似的情形,因为尽管我真的能够认为我完全地制服了骄傲,我仍然会为我的谦卑而骄傲。

的确,富兰克林这里所说的并不适用于生活中的每一种情形。这既不可求也不能勉强。但富兰克林的看法告诉我们,咄咄逼人地反对别人是多么的不合时宜和徒劳无益。生活中并没有哪一条规律适合每一种的情况。每一条规律都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适用。当然,在某些场合措词强烈才是适宜的。但是,我们应该考虑到,那些忧心忡忡的家长已经蒙受到屈辱,现在因为孩子的缘故他们还得准备着再次蒙受屈辱,教师此刻面对的就是这些孩子家长。缺少了家长的合作他们将一事无成——考虑到这种情况,事情就很清楚明白:为帮助我们的孩子,富兰克林所采用的方法就是惟一应合乎逻辑和适合我们采用的方法。

处于这种情形,要证明自己看法的正确,或者显示自己的优越感是毫不重要的。要扫清我们的教育工作的障碍时,我们当然需要克服不少困难。很多家长不想听取任何建议。他们感到吃惊或者生气,他们的态度表现出不耐烦和不友好,因为教师把他们和他们的孩子置于一种令人不快的境地。这种家长通常都一直在试图对孩子的错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睛,对客观现实视而不见。现在他们被强迫睁开了眼睛。整件事情都不会让人愉快。如果老师仓促地、突然地或者情绪激动地和家长谈起他们孩子的事情,那教师就很难把家长争取过来——这道理不难明白。很多家长甚至走得更远。他们大讲一通气话,这使教师更难以靠近他们了。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教师最好能向孩子家长表明,他们的工作有赖孩子家长的协助帮忙。最好能够帮助这些家长安定情绪,使他们最后能够态度友好地说话。我们不要忘记这一点,很多家长受困于陈腐的管教孩子的方式,他们很难一下子冲破传统的樊篱。

例如,一个父母一直用严厉的言词和难看的脸色摧毁他的小孩的勇气。现在过了十年以后,他突然要换上另一副表情,和颜悦色地和孩子说话,这自然是困难的事情。我们甚至可以说,如果父母突然改变了对孩子的态度,孩子一开始并不会相信他父亲的改变是真诚的。他会把父亲改变态度视为一个诡计,他只能通过父亲的改变慢慢地恢复信心。这种情况对于高级知识分子也不例外。一个中学校长接连不断地批评和挑剔儿子,把孩子逼至崩溃的边缘。这校长跟我们交谈以后,意识到问题的所在。然而,他回家以后,又语近尖刻地跟儿子说起了无边的大道理。他发脾气是因为儿子表现懒散。儿子每次做了父亲不喜欢的事情,父亲就大发脾气,说些尖刻难听的话。一个身为教育者的校长尚且如此,那么,那些从小耳濡目染那种生硬的管教方法的人——他们动辄对犯事的小孩皮鞭伺候——要他们一下子改变态度,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跟孩子家长谈话时,教师必须使用一切巧妙、圆滑的辞令和手段。

我们不要忘记,在较贫穷的阶层,对孩子实施皮鞭教育的习惯做法相当普遍。因此,往往出现这种情形,孩子接受了教师的一番改正教育以后,一旦回到家里,家长还是继续以皮鞭招呼他们。孩子家庭的教育不当使教师的一番心血努力付诸东流,这已是习以为常的了。这情形令人感到悲哀。这样,孩子为所犯的一样错误遭受了两次的惩罚。而我们认为对惩罚一次就足够有余了。

我们知道对孩子的双重惩罚有时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举例说,某一个孩子要把一个糟糕的报告卡带回家里,他害怕挨打,所以他没有把报告卡交给父母。他担心回到学校受惩罚,他就逃学了。或者,他就在报告卡上面伪造他父母的签名。我们不能无视或者小看这种事情。我们要结合孩子的处境——他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来考虑孩子的问题。我们得问一下自己:我现在直截了当地跟他谈论他的问题,会发生什么事情?孩子会怎样反应?我有多大的把握,这种做法给小孩带来好处?孩子具备足够的承受能力吗?他真能够由此吸取有益的教训吗?  

我们知道孩子和成人对困难的反应不尽相同。我们对孩子实施再教育的时候需要谨慎小心行事,我们在试图重整孩子的生活模式之前,应当有相当的把握能取得效果。在从事对孩子的教育和再教育的时候,始终能够考虑周详。并且判断客观的人,会更有把握取得预期的效果。教育工作很需要实践和毅力,同时也需要这一不可动摇的信念:无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总有办法挽救孩子。首先,在这方面,我们有这条古老、公认的规律:重新振作宁早勿迟。孩子是一个统一体,他表现的症状只不过是这一个统一体的构成部分——持这种看法的人,更能理解孩子和帮助孩子。但那些习惯抓住孩子的某一症状,根据机械、僵硬的模式对此做出处理的人——例如,一旦孩子没有完成好他的功课就把情况告诉孩子家长——这些人和前者相比,工作起来就逊色许多。

我们现在正进入这样一个时期,新的思想、新的办法和新的发现在儿童教育的领域不断出现。科学正在淘汰那些传统和陈腐的习惯。知识的增加使教师的责任担子加重了,但教师得的补偿是他们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由此掌握了更加足够的能力去帮助他接手的孩子。关键要记住:孩子的单个行为表现,一旦脱离了这个孩子的整体人格,就将变得毫无意义。只有当我们把孩子这一行为结合他整个人进行研究,才能明白他的单个行为的含意。

   

附录一 个人心理问卷

 

供了解和帮助问题儿童之用,由国际个体心理学家协会拟定。

1、何时发现小孩出现问题?当小孩暴露出缺点的时候,他当时的处境(心理的以及其他的)是怎样的?

考虑下面这些情况很重要:环境的改变,开始上学,家里有了弟妹,小孩的哥哥,姐姐的情况,在学校遭遇挫折,变换教育或者变换学校、小孩患病,父母离婚,父母再结婚,父母丧亡。

2、小孩暴露出问题之前是否出现一些反映了心理和体质缺陷的特点?例如小孩在吃饭、穿衣、洗澡、睡觉等方面是否表现腼腆、内向、粗心、笨拙、嫉妒、羡慕、依赖他人等特征?小孩是否害怕孤单或者怕黑?他是否明白自己的性别角色?小孩是否表现出首级、副级或者第三级的性别特征?他如何看待异性?他对自己的性别角色有多少了解?他是继子、私生子、养子抑或孤儿?他的养父养母如何对待他?他们之间是否能沟通?他是否适时地学习说话和走路?学习过程中可曾遭遇困难?孩子的换牙期是否正常顺利?在学习阅读、书写、唱歌、游泳时,孩子是否碰到明显的困难?他是否特别依恋他的父亲、母亲、祖父母或者保姆?

关键要判别孩子是否敌视他所处的环境,并且找出孩子自卑感的根源;检查孩子是否有回避困难的倾向,他是否显示以自我中心的特征,是否过分敏感。

3、小孩经常给人制造麻烦吗?他最害怕的是什么?他最害怕的人是谁?他夜间睡觉可曾惊叫?他尿床吗?他对比他弱小的孩子,甚至比他强壮的孩子会不会耀武扬威?他是否渴望和父母一起睡觉?他举止是否笨拙?他得过佝偻病吗?他的智力如何?他是否经常遭受别人的逗弄和嘲笑?他是否在头发、服饰、鞋袜等方面显示出虚荣心?他经常咬指甲、抠鼻子吗?他吃东西时是否表现出一副馋相?

了解小孩是否勇敢地追求优越感对我们很有启发作用:我们还需要了解小孩的偏执、顽固是否妨碍他听从自己的意愿行事?

4、小孩容易和其他孩子交上朋友吗?他对人和动物都有耐性吗?他是否烦忧或者折磨他(它)们?他是否喜欢搜集物品?他是否吝惜和贪婪?他是其他孩子的领头人吗?他倾向于孤独吗?

这些问题检查小孩跟别人打交道的能力和他的气馁程度。

5、结合上面的问题,考察小孩现在的情况:他在学校表现如何?他喜欢学校吗?他上学是否守时?回学校之前,他是否表现得情绪亢奋?他匆匆忙忙地赶到学校去吗?他是否遗失书本、作业簿和书包?做练习和参加考试前,他是否紧张、激动?他忘记做功课吗?或者他拒绝做功课吗?他是否胡乱打发时间?他懒惰吗?他是否无法集中注意力?他扰乱课堂纪律吗?他如何看待他的教师?他对教师挑剔批评、傲慢无礼,抑或表现出一副爱理不理的态度?他主动请求同学帮助他的功课,抑或他只是被动地接受人家的帮忙?他是否在体操、运动方面跃跃欲试?他认为自己相对不如别人还是完全不如别人?他是否经常阅读书籍?他喜欢哪一类读物?

这一类问题帮助我们了解小孩为学校生活所做的准备,他经历学校试验所产生的结果,以及他对待困难的态度。

6、确切了解小孩的家庭情况,家人是否有酗酒行为,或者家人是否具有犯罪倾向,是否身全衰弱,或患有神经疾病、梅毒、癫痫病等?家庭的生活水平?家中是否有人死亡,死亡发生的时候小孩有多大年纪?小孩是孤儿吗?谁掌管家庭?对小孩的管教是否苛刻严厉?家长挑剔、批评孩子,抑或对孩子放任自流?家里的影响是否造成了小孩对生活怀有恐惧?家人是否留意观察小孩的情况。

考察小孩的家庭情况和他对家庭的态度,我们就可以了解和判断家庭环境留给小孩的印象。

7、小孩在家庭中的位置?他是长子、幺子、独子、独生男孩或独生女孩?子女间有没有相互竞争的情况?孩子们是否哭闹,他们之间有没有幸灾乐祸的行为?他们是否表现出贬损他人的强烈倾向?   

这些情况对于了解孩子的性格相当重要,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孩子对待他人的态度。

8、孩子对选择将来的职业有何想法?他如何看待婚姻?孩子的家庭成员从事何种职业?父母的婚姻生活怎么样?

从这些情况可以得出结论:孩子是否有勇气和信心面对将来。

9、孩子最喜爱的游戏、故事是什么?他喜欢哪一些历史人物和文学人物?他喜欢捣乱别人的游戏吗?他想像力是否丰富?他是否冷静思考问题?他喜欢做白日梦吗?

这些问题探讨孩子是否倾向于在现实生活中扮演一个英雄的角色。如果孩子的行为出现互相矛盾之处,那就表明孩子勇气不足。

10、孩子早年的回忆是什么?他是否定期性地做一些印象深刻的梦,诸如,飞行、从高处落下、全身不能动弹,赶不上火车等。他是否还做一些焦虑性的梦?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孩子是否喜欢孤独,他是否谨小慎微或者雄心勃勃。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他对具体的某人、某种生活等是否有所偏爱。

11、孩子的灰心气馁表现在哪一些方面?他是否感到自己受到别人的忽视?他对别人的注意和赞扬反应迅速吗?他有没有迷信的想法?他躲避困难吗?他是否尝试做各种事情,但所做的每一样事情都有始无终?他对将来有确切的打算吗?他相信遗传的不良影响吗?他周围发生的一切使他沮丧泄气吗?他的人生态度是否悲观?

这些问题的答案能证实孩子是否对自己已经失去了信心,他是否已经选择了一个错误的发展方向。

12、孩子是否耍弄调皮的花招,诸如做鬼脸、装疯卖傻、卖弄幼稚、出洋相等?  

这种情况表明孩子为达到吸引他人注意的目的,毕竟表现出些勇气。

13、孩子有言语缺陷吗?他长相是否丑陋?脚部畸形?膝盖内弯或罗圈腿?身体矮小?身体特别肥胖或高挑?身体比例不协调?眼睛或耳朵的生理异常?心智迟钝?左撇子?夜晚睡觉打呼噜?长得特别英俊帅气。

孩子会把自己的这些缺陷过分看重,而由此失去勇气。长相很不错的孩子也经常在成长中出现问题,他们认定无须耕耘,就能收获。这种孩子错过了不少锻炼自己应付人生的机会。

14、他是否经常提及自己能力不如别人,抱怨自己对学习、工作、生活欠缺天赋”?他有没有自杀的念头?他遭受失败和他给人制造麻烦两者是否有时间上的关联?他是否过分看重表面上的成功?他是否温顺服贴,执拗顽固,抑或桀骜不驯?

这些是孩子极度气馁失望的表现。在孩子无法摆脱他的困境的时候,这些表现就变得尤为明显。孩子遭遇挫折,一部分由于他的努力没有取得效果,另一部分原因是他对他接触的周围的人欠缺了解。但不管怎样,他要满足自己对优越感的追求。为此目的,他转而寻找另外别的较为轻易的方面去发展。

15、找出孩子取得了成功的事例。

这些成功的事例给予我们重要的提示,因为有可能孩子的兴趣、愿望和他接受的培养训练都指向一个另外的方向,这方向与他目前采取的发展方向有所不同。

上述问题不宜以固定和程式化的顺序向孩子提问。我们应该灵活地通过谈话的形式提问问题。根据孩子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对孩子的个性得到一个正确的认识。孩子的失败并不是理应如此,但这些失败却是可以理解的。应该以一种耐心、友善的方式向孩子逐一解释清楚他们在问卷中暴露出来的错误。在这过程中,不能夹杂丝毫威胁和攻击性的话语。

 

1-4  5-9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