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1-4)(选)

 

(奥)阿德勒 著  韦启昌 译

 

目  录

 

译  序

第一章 导  言

第二章 人格的统一性

第三章 追求优越感和它对教育的意义

第四章 如何引导儿童追求优越感

第五章 自卑情结

第六章 儿童的成长:防止自卑情结

第七章 社会情感及其的障碍

第八章 儿童在家庭的位置:儿童的心理及其相应的对策

第九章 新环境——对儿童的准备的一种测试

第十章 儿童在学校

第十一章 外在环境对儿童的影响

第十二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第十三章 教育者的任务

第十四章 对父母的教育

附录1 个体心理问卷

   

 

译  序

 

本书著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和精神病理学家。他早年学医,大概在1900年开始探索、研究人的心理疾病。他是提出关于人的自卑感的概念和理论的第一人。在1937年出版的《人的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一书中,他提出人的生理缺陷带来了人的自卑感;如果人对自卑感无法找到满意的补偿,那么人就会有精神疾病——亦即心理、感情的功能性紊乱和失调。后来,他进一步完善了他的关于自卑感及其补偿的这一核心理论,并创建了个体心理学。他推而论之,认为人的一切努力都指向克服人的不足感——这种不足感是每个人都体验过的,尤其是在人的幼年时期。人的冲动就是要努力达到完善,这表现为争取获得优越感——也就是对人的不足感和自卑感的一种过度补偿。个人的人格——包括他的目标、他为达到这一目标的努力方式——决定了他一整套生活方式。个人的人格,或者说他的生活方式,在一个人的早年业已形成。他的生活方式一旦形成,他对事物的理解方式、感觉方式及对事物做出的反应就都无不以他的这一生活方式为依据。另外,阿德勒强调个人必须与社会构成联系。个人只是社会的一分子,一个人对待他社会中的同类的态度,以及他与他人的合作能力直接影响着他的心理健康。

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健全的精神心理是以他的理智,他对他人及社会的兴趣和关怀,他对于自卑的克服为标志。精神疾病则是以自卑感肆虐、自我中心、全力寻求自己的利益而罔顾他人等特征为记号。由于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儿童期,所以,要找出人格心理问题的症结只能从人的童年时期入手。另外,既然关乎人的一生精神健康的人格形成于儿童期,那么,帮助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就变成了头等重要的事情,这也就是教育一词在阿德勒心目中的含意。阿德勒毕生致力于研究人格在幼年时期的形成过程,他对于儿童教育的理论是他作为心理学家的研究工作的成果,或者说是副产品。

阿德勒的儿童教育理论围绕着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格这一核心问题。如果我们把对孩子的教育仅仅理解为致力于向孩子灌输空洞的道德说教、枯燥抽象的书本知识,那么,我们就会发现阿德勒在这本书里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和上述对教育的见解迥然有别的理论。阿德勒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难的品质,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一句话,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这才是儿童教育的首要目的。其他诸如如何帮助孩子积累书本知识以提高他们的智力一类的问题则是儿童教育的枝节和皮毛。这是因为孩子只有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和精神心理,才能客观地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而所谓的智力,不也就是客观地理解和处理人和事的能力吗?阿德勒甚至指出:儿童太过沉迷于阅读并不是一件好事情——他应该多在户外活动,和他的伙伴一起玩耍;阿德勒提醒我们注意那些阅读量超乎寻常的孩子,他们有可能利用积累知识来追求优越感,而这种争取优越感的方式其实并不足取,这种方式和一些孩子的搜集物品的倾向和哗众取宠的习惯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各种各样,孩子的害羞、孤僻、口吃、尿床,或者无心向学,甚至打架闹事、触犯法律——所有这些问题都在这本书里得到细致的分析。问题儿童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只是表象而已,这些表象的背后就是由于这些孩子在追求完善、追求优越的过程中迷失了正确、有用的方向,他们因而选择了无用的、错误的发展方向。解读孩子出现的问题的含意并矫正孩子的心理缺陷的前提,是对人的人格形成和结构有一个确切的了解。本书正是对儿童的人格构成做了全面、透彻的阐述,在这过程中,作者还讨论了人的天性、遗传的作用等问题。因此,这本书的内容已经超过儿童教育这一专门领域。它是一本探讨人性、人的心理、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力作。    作为心理学家的阿德勒对儿童人格的形成及其培养的理论,既独到又深刻。虽然这本书发表距今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但他的见解在当今中国,对于为人父母者或者老师,或者所有关心或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人们,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这是译者的看法,也是译者翻译这本心理学和教育学名著的原因。当然,所有喜欢了解人——了解孩子,了解自己——的人都会通过阅读这本书得到教益。                             

                                      

第一章 导  言(选)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教育对于成年人来说,其实就是认识自己和用理性指导自己;对于儿童来说也是一样,但两者之间有这样一个区别:由于儿童处于发育阶段,给予他们指导——成年人其实也需要这个指导——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尽可以任由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如果他们也像现代人那样,有两万年的时间去发展文明,并且环境又许可的话,他们最终还是可以达到现在的文明高度。既然这样做没有可能,那么,成年人就有必要关注儿童的成长发育,给予他们必需的指导。

但这里最大的困难在于人们的无知。成年人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爱憎和感情的成因——一句话,了解自己的心理,本身就相当的困难。那么,了解孩子,并在掌握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指导他们就更是加倍的难事了。

个体心理学专门研究孩子的心理,这固然是为了了解孩子,但同时,对于孩子心理的了解会帮助我们了解成年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个体心理学的方法有别于其他心理学的方法。个体心理学的理论紧密结合实践,两者并不脱节。它集中研究人格的统一体,并研究这人格统一体为寻求发展和表达而做出的强劲努力。从这一观点出发,科学知识本身就是实际生活的指南,因为所谓知识也就是知道什么是谬误。谁要是获得了个体心理学这方面的知识——心理学家也好,父母也好,朋友或个人自己也好——谁就马上懂得实际运用这些知识指导人格的发展。

个体心理学所采用的这一方法,决定了它的学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由个人的人格统一体发动和指引,人的行为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在第一章,我试图完整地陈述个体心理学的观点;以后各章比较详细地探讨这一章所提出的各种相关的问题。

关于人的成长的一个根本事实就是:人的精神心理总是强有力地、带有目的地追求。孩子从出生的时候起,就不断地挣扎成长。这种成长的目标就是伟大、完美和优越,这个目标是无意识形成的,但这目标却无时不在。这种挣扎,这种目标的形成,当然反映了人那独特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这种挣扎主宰了我们一生中的具体的行为;它甚至主宰我们的思想,因为我们的思维并不是客观的,思维受制于我们形成的目标和生活方式。

人格的统一体在人的一生中隐而不显。每一个人代表了一个人格的统一体和这个人对自己的人格统一体的独特安排与塑造。因此,一个人既是一件画作,又是描画这一画作的人。他是他的人格的描画者。虽然如此,他既不可能不犯错误,也不会对自身的灵魂和肉体都具有完整的认识——他只是一个脆弱、极易犯错和欠缺完美的人。

在考虑人格的构成时,要注意到:人格的统一体,还有它独特的方式和目标,并不建筑于客观现实;相反,一个人对生活事实的主观看法才真正是他的人格结构的基础。人对事实的看法和观念,并不就是这事实本身;因此,人类虽然生活在一个充满同一样事实的事情,但却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塑造自己。每个人都根据他对事物的看法来调节自己。他的看法有对的,也有不那么对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失败需要我们认真地分析,尤其需要分析一个人在儿童早期形成的对事物的偏颇认识,因为这些偏颇的认识主宰着这个人以后的一生。

下面的病例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具体例子。这是一个52岁的女人。她没完没了地贬损比她年长的女性。她告诉我们,在她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她就总感觉到别人轻视她,她为此感到屈辱,因为她的姐姐得到了所有人的注意。运用个体心理学的一个我们称之为垂直的观点来考察这一个案,我们可以在这个女人的生命初期和现在——亦即她的生命的末期,看到那同样的心理原动力和同样的心理运作过程。这个女人总担心别人瞧不起她;看到别人比自己更招人喜爱,就会心生怨恨。一旦掌握了这两个事实,尽管我们对这妇女的一生或者她的人格统一体一无所知,但我们几乎可以在此基础上填补对她了解的空白。在这一方面,心理学家就象一个小说作者,他以一条确定的主线重新塑造一个人。这条主线由一个人特定的动作、生活方式或者行为模式所组成;塑造出的这个人要大致不差地符合一个人格整体的印象。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甚至能够预测到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这个妇女的行为,并清晰地描绘出她这独特的生命主线所附带的人格特征。

人的挣扎、追求,或者寻找目标的活动,导致形成个人的人格,但前提却是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学的事实:这就是人的自卑意识或自卑感。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内在的自卑感,它刺激想象力并诱发企图去改善个人的处境,以消除心理的自卑感。个人处境的改善导致自卑感的减弱。心理学把这视为一种心理补偿。

自卑感以及对自卑感的补偿机制为人们犯错误打开了方便之门。自卑感或许能促进人们做出客观的成就,但人们对自卑感也许只做出纯粹心理上的调节——这反而拉大了个人和客观现实之间距离。又或者,自卑感的严重程度使人们不得不发展出一些心理特征以作心理的补偿——这些最终改变不了现状,但却满足了人的不可避免的心理需要。

例如,三种类型的孩子很清楚地表现出他们具有补偿性的心理特征。这些孩子分别为:生来就有衰弱或带缺陷的身体器官;从小受到严厉的管教,从来没有感受过父母的慈爱;从小被娇宠过甚。

这三种类型的孩子代表了三种基本的处境。考察这三类孩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较正常类型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生而残疾的,但令人吃惊的是,很多孩子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某些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一般由衰弱的身体或带缺陷的器官所引发。从残疾儿童提供的极端例子可以细究这些心理特质的原型。至于另两类孩子——受到恶劣对待和饱受宠爱的两类,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不同程度上属于其中一类,甚至两类都兼而有之。

上述三种基本处境使孩子产生欠缺或自卑的感觉;同时,为回应这种欠缺感或自卑感,这些处境的孩子会形成一种超乎人力的雄心。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感是人生的同一个基本事实的两面,因此,两者纠缠不清。在病理学上,很难区分清楚到底是过度的自卑感在作祟,抑或是优越感的强烈追求在发挥作用;但后者害处更大。这两者有节奏地起伏并共同进退。过度的自卑感刺激起孩子膨胀的野心,这种野心毒害孩子的心灵,使他永远不安本分。这种不满情绪全无用处,它不会导致有益的活动,因为这种不满源自于大得不成比例的野心。这种野心藏头露尾地从孩子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举止上反映出来。孩子受这种野心无休止的刺激,会变得过分敏感,时时提防着遭受他人的伤害或蔑视。

这种人——个体心理学学刊记载的尽是这些人的个案——长大成人以后,才智能力仍然沉睡未醒,他们变成我们所说的神经兮兮的,或者性格怪僻的人。这种人,如果发展至极端,最终会变成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或者沦为罪犯,因为他们头脑里只有他们自己,而没有别人。他们是绝对的自我主义者,道德上和心理上都是如此。他们中的好些人,回避现实和客观事实,为自己构筑起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做着白日梦,沉溺于幻想,仿佛那些就等同于现实——这样,他们终于成功地获得心理的安宁。他们在头脑中虚构出另一种现实,藉此他们和客观现实达致和解。

判断孩子或个人是否获得成长的一个明确标准,就是孩子或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感情,这标准应受到心理学家和为人父母者注意。社会感情的强弱是一个人获得正常成长的关键性和决定性因素。任何削弱孩子的社会和团体感情的事情,都会危害他们的精神成长。从孩子社会感情的强弱程度,可以检查出孩子是否获得正常成长。

围绕着培养孩子的社会感情这一原则,个体心理学发展出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的父母或监护人不应该让孩子只跟一个人建立紧密的联系,因为这样做,孩子就势必不能为将来的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

了解孩子的社会感情的一个好方法,是仔细观察他入学时的表现。刚进校门,孩子迎来了一个对他最早和最严峻的考验。学校对于儿童是一个新的环境,孩子如何面对新的环境和接触新的人都会在此暴露无遗。成年人普遍不懂得怎样帮助孩子为进入学校这一新环境做准备,这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父母在回想起他们孩子的学校生活时,觉得那简直是一场噩梦。当然,如果教育得法,学校常常能够弥补孩子早期教育的欠缺。理想的学校应该是连接家庭和广大现实世界的中介物。它不仅提供书本知识,而且还应该是一个传授生活的学问和生活的艺术的地方。但在等待理想学校的出现,以弥补父母教育所留下的缺陷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留意父母家庭教育的弊端。

对于家庭教育的弊端,学校只能够起着显示器的作用,这恰恰因为学校还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环境。如果父母没有教育好孩子如何与他人接触,那么,孩子进入学校时就感觉落落寡合,孤立无援。他们因此会被视为古怪的孩子。这样,孩子从一开始就感到孤立无援、束手无策的状态,会随着时间变得越来越厉害。他们的成长由此受到压抑,他们也就变成行为问题儿童了。人们把这种情况的出现归咎于学校。其实,学校只不过引发了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而已。   

行为问题儿童能否在学校取得进步,这是个体心理学还没有取得定论的问题。我们所能证明的是,如果孩子刚进入学校,就开始遭遇失败,那就是一个危险的讯号。它表示的与其说是在学习上的失败,不如说是在心理上的失败。这意味着孩子已经开始对自己失去信心。他已经开始气馁。开始躲避正常的途径和任务。他全力以赴地独辟蹊径,他不走社会已经指定安排的大道;他选择一条个人的途径,去获取某种优越感以补偿他的欠缺感。对失去信心的人来说,最具有吸引力的不外是最快捷地满足心理上对成功的渴求。甩开社会的道德义务,并且用破坏法律的手段来突出自己,使自己获得一种征服者的感觉——这比起走社会的既定道路要容易得多。但选择这条捷径的人,很清楚,是内在怯懦和虚弱的,尽管这个人外在行为表现出相当勇敢无畏。这种人只肯做他认定能十拿九稳取得成功的事情,他以成功炫耀自己的非同凡响。

正如我们观察到的,作奸犯科的人尽管表面上无所畏惧,其实骨子里是十足的虚弱。同样,那些外表表现出勇敢无畏的孩子,内心都有一种软弱感。这些,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微小的迹象观察到。例如,不少孩子站立的时候不是挺直腰杆(很多成年人也是如此),他们总是要倚着某一样东西,采用传统的训练方法,可以治标,但不能治本——人们会对孩子说:站直了!但事实上,问题并不在于孩子靠某样东西的动作,而是在于他叫需要获得某种的支撑和支持。我们可以通过惩罚和奖励,很快地说服这个孩子消除这种软弱的表现,但这孩子对于获得别人帮助的强烈渴求并没有得到满足。他的毛病继续存在。一个好的教师,能够读懂孩子的这些迹象,并且能够以同情和理解去帮助孩子消除潜在的毛病。

从某一个单一的迹象,我们就可以推断出孩子所具有的素质和性格的特点。如果孩子无法摆脱倚靠某样东西的心理,那么,马上可以知道,这孩子肯定会有诸如焦虑和依赖等特征。把他的情况和我们熟知的类似孩子做一比较,我们就可以重构出这一类型的孩子的人格。也就是说,这孩子属于被娇宠的一类。

现在我们探讨另一类孩子的性格特征,这一类孩子从来没有得到过慈爱。研究那些作恶多端的人的生平,我们就可发现他们的性格都有这一类孩子的特征。不过,这些特征在他们的身上发展至登峰造极的地步。最为明显的是这一事实:这些穷凶极恶的分子,他们在孩子提时都受到过恶劣的对待。这样,他们形成了冷酷的性格,他们怀有嫉妒和恨意。他们不能容忍别人的幸福。这一类的嫉妒者并不仅出现在坏人当中,所谓正常的人当中也不乏这一类人。他们认定他们管教的孩子不应该比他们自己的童年时代过得更加幸福。他们把这一观点应用到他们的孩子身上,那些监护别人的孩子的人也是这样。

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并不是出于恶意。它们只是反映了那些在成长时期受到过恶劣对待的人的精神状态。这些人能拿出各样很好的理由和格言,例如收起棍子,害了孩子!他们拿出无数的证据和例子,但这些都无法使我们相信他们是对的。因为僵硬、专横的教育是徒劳无功的。这样的教育只会使孩子疏远这些他们的教育者。

考察一个人的种种不健康症状并把这些症状联系起来考虑,这样,经过再三的实践,心理学家就可以理出这个人的人格系统,通过这个人格系统我们就可以了解这个人的秘密的心理活动。我们借助这一人格系统所考察的每一点,都应反映出这个人的整个人格的某些部分。但是,只有当我们考察的每一点都显示出同样的东西,我们才可以感到满意。因此,个体心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整套的概念和由此及彼的推论都不可以通过死板、机械的方式生搬硬套在被研究者的身上,这一点非常的重要。我们研究工作的重点是被研究者个人。我们不可以抓住一个人的一两个表现方式,就得出大而无当的结论。我们要找到所有可以支持我们的结论的东西。只有当我们成功地证实我们的假设,能够在某个人的行为或其他方面都找到,例如,同样的顽固、气馁的迹象,我们才可以有把握地说:这个人的整个人格具有顽固、气馁的特质。

不要忘记,我们研究的对象并不了解他表达自我的方式,所以,他无法隐藏他真正的自我。要了解他的人格,不是通过他对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而是通过他的行动,通过把他的行为联系起来分析。并不是说这个人想故意向我们说谎,只要我们已经明白:一个人的有意识的思想和他无意识的动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距离。只有具备同情心,但又保持客观的旁观者,才能把上述的两者联系起来。这个旁观者——心理学家或父母或教师——应该学会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解读一个人的人格,而所谓的人格,也就是人的挣扎、追求的一种表达——人的挣扎、追求具有他的目的,但这目的却或多或少不为他本人所意识。

因此,每一个人对待下面三个关于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基本问题的态度,比任何别的东西都更能表现出他的真正的自我。第一个问题涉及社会关系。这问题在我们讨论对现实的个人看法和客观看法之间的差别时已经谈到过。除此之外,社会关系的问题会具体表现为人的某一特定的任务——这就是结交朋友和与人相处。个人如何面对这一问题?他的回答是什么?假如一个人说,朋友交往和社会交往是无关重要的,并且他相信这样回答就回避了这一问题,那么,无关重要就是他的回答。从这一无所谓的态度,我们当然可以得出关于他的人格的方向和结构的结论。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关系并不局限于认识朋友和与人交往,附带诸如友谊、友爱、诚信和忠心等抽象素质也包括在内,对于社会关系问题的回答就显示出这个人对于所有这类问题的回答。

第二个根本问题是关于一个人打算如何运用他的一生——他想在社会劳动分工之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果说社会关系是由超过一个的自我组成:由你-我的关系所决定,那么,这第二大问题则是由人-大地的根本关系所决定。人和大地形成互相的关联。他向大地希冀什么?和第一个问题一样,对事业这一问题所做出的回答,不是个人的或者单方面的事情,这关乎人与大地的关系。这关系涉及双方,并不是人单方所能决定。要取得事业成功并不取决于我们个人主观的意愿,还要联系到客观的现实。基于这个原因,一个人对于职业问题的回答和他回答的方式很可能反映出他的人格及他对生活的态度。

第三个根本问题的根源是人类分为两个性别的事实。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同样不是一件个人的、主观的事情,只能根据这种关系的内在客观逻辑来解决问题。我和异性应该如何相处?认为这是一个个人的、主观的问题同样是错误的。只有全面考虑所有围绕着两性关系的其他问题,我们才可以找出正确的处理办法。无法正确解决好爱情和婚姻问题,就意味着人格的一种缺陷。对这一问题处理不当,会带来许多有害的后果,只有参照潜在的人格缺陷,才能明白这些有害的后果的原因和含义。

所以,根据一个人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回答方式我们就能够发现这个个人大致的生活方式和他独特的目标。一个人的目标是全能的,它决定这个人的生活方式,并反映在这个人的行动上。因此,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做一个合作、友爱的人,它向着生活的建设性的一面,那么,这个人解决问题的办法都会留着他的这一目标的印记,和反映出一种良好的建设性,这个人也就感觉到了幸福。他的建设性的活动,为他带来了价值感和力量感。如果相反,一个人的目标指向生活中的主观的消极的一面,那么这个人就无力解决根本的问题,他就体会不到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快乐。

这些根本问题彼此密切关联。由于在社会生活当中,这些根本的问题会派生出某些特定任务和工作,而这些任务和工作只能在一种社会背景下,或者换句话说,在社会感情的基础上才可以妥善完成,所以,这些根本问题之间的关联变得更为密切,这些任务和工作在儿童的早期就开始出现:我们的感觉,如观看、说和倾听等活动,在经受着社会生活的刺激;在和我们的兄弟、姐妹、父母、亲戚、相识、伙伴、朋友和老师的相处过程中发育成长。这些任务和工作,就这样伴随一个人的一生,脱离了和他的同类的社会接触,一个人的一生也就注定是失败的。

所以个体心理学有充足理由把对于社会有益的事情视为正确。偏离社会的标准和要求就是有违正确,它必然与现实的客观规律和现实的客观必然性发生冲突。这种与客观现实的冲突,首先就表现在:做出这种有违正确的行为的人会感受到一种无用感;其次,受侵害的他人做出的报复回应更有力地表现了上述那种与客观现实的冲突,最后,可以说,违反社会的标准和要求也就是扰乱了人们内在的社会理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怀有这种理想。

因为个体心理学强调运用孩子的社会意识来检测这个孩子是否获得成长,所以,个体心学在分析和评估孩子的生活方式时,能够轻松自如。小孩一旦遭遇生活问题,他就会暴露出他是否得到过正确的培养,也就是说,他会显示出是否具有社会感情、勇气、理解力和建立起一个有用的目标。然后,我们只需要找到他挣扎追求的节奏、他的自卑感的程度,以及他的社会意识的强度等。所有这些都互相关联,互相渗透,它们形成一个不可割裂的统一体——除非这个统一体的结构上的谬误被发现和统一体的结构得以完成重建,否则,这个统一体是不可割裂的。   

 

第二章 人格的统一体(选)

 

儿童的心理是一件奇妙的事情,无论接触到哪一个方面、哪一个点,它都引人入胜。或许最奇妙的事情莫过于我们必须了解一个孩子的全部生活历史,才可以弄清楚他做的单一一件事情。这个孩子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表达了他的全部生活和人格,不了解这一隐蔽的背景就无从理解他做的事情。这种现象我们名之为人格的统一体。

人格统一体的发展就是把人的行动和表达协调成为一个单一的模式,这种发展从幼年就开始了。生活要求孩子以协调统一的方式对生活做出回应,而他应付处境的协调统一的方式,不但构成了这个孩子的性格,而且使他的行为个性化,使之有别于其他儿童的类似行为。

人格统一体这一事实一般遭到众多心理学派的忽视,就算没有遭到忽视,它也不曾得到它应得的注意。事情的结果就是在心理学理论研究和病理学技术操作中,病人的某一个手势或者表情经常被单独挑出来研究,似乎它就是一个独立的整体。有时候,这种表现或手势被称为一种情结,其中的假设就是某一表情、动作可以从一个人的其他活动中单独分离。但这样的处理手法就等于从一整首乐曲中抽出一个单音,然后置其他的音不顾,单独琢磨这一个音的含意。这不是妥当的做法。但不幸的是这种做法已经相当普遍。

个体心理学迫不得已,只能抵制这一普遍的谬误。这个谬误应用到孩子教育上面将为害更甚。在这一方面,这一谬误反映在对孩子的惩罚上面。孩子如果做了招致惩罚的事情,那一般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们会先考虑小孩留给人们的印象,但这通常对小孩弊大于利,因为如果这是小孩多次重犯的错误,教师或父母就会带着先入为主的态度,把小孩视为屡教不改。当然,如果小孩行为一直良好,那他留给人们的整体印象使人们不那么严厉地追究他的错误。但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都没有深入到孩子的人格的统一体,找出孩子犯错误的真正原因——而这点正是我们应该做到的。这种情形犹如试图明白从整部乐曲中抽取几个单音。

我们会问小孩为什么懒惰,但我们不可能期待这个小孩会知道我们想要知道的原因。同样,我们也不可能期待小孩告诉我们为什么他要撒谎。两千年来,深懂人性的苏格拉底所说的话在耳边回响:要了解自己是多么地困难!既然这样,我们又有什么权利要求一个孩子回答这样错综复杂的问题?解答这个问题甚至对一个心理学家来说也是勉为其难的。了解一个人的个别行为的含意的前提,是要有办法理解这个人的整个人格。这个办法并不就是传述这个孩子的具体行为,而是要了解孩子抱持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摆在他面前的任务。

下面的例子说明了解一个孩子的生活的前因后果是多么的重要。一个13岁的男孩有一个妹妹。在8岁以前,他是家里惟一的孩子,那是他度过的最好时光。之后妹妹出生了。在此之前,他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愿意满足小男孩的每一个愿望,他的母亲无疑对他宠爱有加。他的父亲是个善良、安静的人,儿子依赖他,他感到高兴。儿子当然更亲近妈妈,因为爸爸是个军官,经常离开家里。妈妈是个聪明善良的女人,她尽意满足那既依赖、又任性的儿子的每一个心血来潮的要求。不过,她对儿子时常表现出的任性、不礼貌举动或者威胁性的动作感到不安。母子间出现了一种紧张的状态。这种紧张状态主要表现为男孩总是试图对母亲专横霸道,对她发号施令,促弄她。一句话,他随时随地地故意淘气,令人厌烦,以引人注目。

小男孩不断制造麻烦,但他也不是特别的坏。所以,他母亲就让着他,帮他收拾衣服,辅导他做功课。这男孩相信母亲会帮他解决遇到的任何困难。毫无疑问,他是个聪明孩子,他和一般孩子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直到8岁那年,他一直学业进展顺利。这时候,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和父母的关系变得令人难以忍受。他完全自暴自弃,一副懒洋洋的样子,漫不经心,毫不在意——他以此折磨他的母亲。一旦母亲不给他所要的东西,他就扯她的头发。他总不给她一会儿的安静,不是捏她的耳朵,就是拉她的手。他拒绝放弃他的战略,随着小妹妹的长大,他更加坚持自己设计的行为模式。小妹妹很快就成为他捉弄的目标。他还不至于伤害妹妹的身体,但他对于她的嫉妒是显而易见的。他的恶劣行为开始于他妹妹诞生的时候,因为从那时起,妹妹成了家庭注意的焦点。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小孩的行为变坏,或者某些新的令人不快的迹象出现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考虑出现这种情况的时间,而且要调查引发这种情况的原因。原因这个词我是不得已才用的,因为一个妹妹的诞生竟会是她哥哥成为问题儿童的原因——这是一般人都不会理解的,但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两件事情的关系,究其实,只是男孩看待妹妹诞生的态度出现了谬误。两件事情的因果关系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物理学的因果关系,因为我们不可以说,由于一个更年幼的小孩出生,所以,年龄大的小孩就要变坏。但我们可以说,当一块石头向地面下落,石头必然朝着某一个方向并且是以某一种速度下落。个体心理学所做的调查使我们有权宣称:严格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并没有造成心理下落,造成心理下落的,只是那些人为的大大小小的错误。这些错误的发生,影响了一个人此后的成长。

人在心理成长过程中会犯下错误,这是毫不奇怪的事情。这些错误及其后果集中表现在某种失败,或者某种错误的人生方向。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人需要在心理上确立一个目标,而目标的确立涉及人的判断——这就给人犯错误提供了可能。孩子还年幼的时候就开始确立自己的目标。一般来说,在孩子2岁到3岁的时候,他就为自己确定了一个追求的目标——这一目标指引着他,他以自己的方式努力追求这一目标。通常的目标的形成过程中,小孩做出了不正确的判断。但目标一旦形成,它就开始约束、控制着孩子。孩子把他的目标具体地落实在他的行动上面,他调整他的生活,以便全力以赴地向着他的目标追求。

所以,孩子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决定着他的成长,记住这一点很重要。同样,孩子在遇到一个新的和困难的处境时,他跳不出他头脑中已形成的错误圈子。客观情形在他头脑中留下的印象,就其深刻程度和本质而言,并不由这一客观事实或客观情形(例如,妹妹的出生这一事实)所决定。孩子的印象取决于他如何看待这一事实。这是反驳因果理论的充足根据:客观事实和客观事实的绝对含意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客观事实和对客观事实的错误见解之间却不存在这种必然的联系。

是我们的观点,而不是事实,决定了我们要走的方向——这是我们的心理真正的奇妙之处。我们的观点控制、调节我们的行动。我们的人格构成也以我们的观点为基础。主观思想指导我们的行动,关于这点的经典例子是凯撒登陆埃及的情况。他在跃上海岸时被绊了一下,摔倒在地上。罗马士兵把这视为一个不祥之兆。虽然他们都英勇无畏,但要不是凯撒挥动手臂喊道:我得到你了,非洲!这些士兵就会掉头返回了。从这一例子,可以看出现实的构成并不那么因果相应,现实给予的效果,往往是经过了人的整体人格的重整。群氓无理性和理性常识两者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如果群氓无理性的狂热让位给理性,那并不是当时的形势根据因果关系决定这样。其实,两者都代表了当时人们的两种自发性的观点。通常,直到错误的观点成了强弩之末,理性常识才开始露面。

让我们回到小男孩的故事吧。可以说,他很快就发现自己陷入一种困境。没有人再喜欢他,他在学校进步不大,但他的行为丝毫不改。他这种不断干扰别人的行为,成为他的人格的一种完整表述。那么,在学校情况怎样呢?每当他骚扰了别人,他就受到老师的惩罚。他得到一份糟糕的报告书。或者,学校的投诉信会寄到他父母那里。情况一直就是这样,直到最后,人们建议男孩的父母不要再送他到学校去了,因为这男孩并不适合学校生活。

或许这小男孩对这样的解决办法求之不得呢。别的解决办法他都不喜欢。他的这种态度再次反映了他的行为模式里面的逻辑连贯性。男孩采取了一种错误的态度,但一旦采用这种态度,它就连贯地表现出来。他的目标是要成为众人注视的焦点——这是他犯的一个根本错误。如果他因为犯错误而遭受惩罚,那么,受到惩罚的应该是这个错误。这个错误的后果就是他不断试图让母亲围着他转。也正因为这一个错误,他俨然君王般地行事。他在享受了8年绝对的权力以后,突然被废黜了王位。直到他失去王位的那一刻,他还是他母亲惟一的孩子,而他眼里也只有母亲。然后,他妹妹到来了,他拼命挣扎着要夺回他的王位。这是他犯的又一个错误。但这一错误可以得到原谅,因为这并不是品质的卑劣、恶毒。孩子对于这种处境全然没有任何的准备,并且在他的挣扎当中没有得到任何人的指引。这样,小孩才开始心生怨恨。例如,一个小孩只习惯于别人把注意力全放在他身上,突然间,处境换了个样。小孩要上学了,在学校里,老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当这个小孩要求得到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关注时,老师就会恼火。对于一个被娇宠惯了的小孩子来说,这种处境充满着危机。但从一开始,这小孩远远不是品质卑劣,无可救药。

可以理解,男孩的个人生活计划和学校所要求的生活计划之间发生了冲突。男孩人格的目标、方向和学校定下的目标分别指向岔开的方向。但男孩的目标决定着他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他全身心向着他的目标努力,但学校期望每个孩子有一个正常人的生活计划,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学校方面没有了解到处于这种处境的学生的心理,也没有给予适当的宽容,或者尝试找出冲突的根源,对症下药。

我们知道,孩子生活中的首要欲望就是要他母亲为他服务,为他操心。可以说,他的心理计划都是围绕着这样一个念头:我要控制母亲,一定要独占她。但学校老师却要求他独立学习,要求他照料好自己的书本、功课,把属于他自己的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这情形犹如在一匹暴烈的赛马的脖子上套了一辆马车。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小孩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如果我们明白真实的情形,我们就会偏向于同情孩子。惩罚孩子是没有用处的,因为这只会使他更加确信他不喜欢学校。如果他被学校开除,或者他的父母被要求把孩子带走,那么小孩就更接近达到他的目标了。他那出了差错的统觉系统欺骗了他。他觉得他赢了,因为现在他真的把母亲置于他的权力之下。他必须重新专心致志地为他效劳。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

当我们明白了真实的情形,我们就必须承认找孩子的差错,惩罚他是没有用处的。例如说,他忘记了拿书——如果他没忘记那才怪呢——因为他忘记了,他的母亲就要为他操心了。这可不是一个单独的行为,它是这个孩子的整个人格计划的一部分。我们要记住,人格的各种表达互相一致,它们构成了一个整体。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这孩子只是依照他的生活方式行事。他的行事一贯和他的人格逻辑相吻合——这一事件,也就同时驳斥了这种假设:孩子无力完成他学校的功课,是因为他智力迟钝。一个智力迟钝的人是不可以始终如一地贯彻他的生活方式的。

这一相当复杂的例子还告诉我们,我们所有人都处于和这个男孩相类似的处境。我们的计划、打算,我们对生活的理解,从不会和既定的社会传统完全和谐一致。在过去,人们把传统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现在我们己经意识到人类社会的制度中并没有什么神圣或者确切不变的东西,这些制度都在发展变化。推动这一过程的动力就是社会中人们的挣扎和努力。社会制度是为人而设的,人不是为社会制度而存在的。个人的解放确实在于培养社会的意识,但培养社会意识并不意味着强迫个人接受千篇一律的模式。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个体心理学理论的基础,对于这种关系的上述思考,可以尤为有效地应用于完善学校的制度,也可以应用于改善校方对那些一下子不适应学校生活的学生的态度。学校必须学会把学生视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一件有待雕琢的璞玉,与此同时,学校必须学会应用心理学的见解去判断某些特别的行为。不应把这些行为,正如我们己经说过的,视为单个的音符,而是要把这个单个的音符和整支乐曲联系起来——人的人格统一体就是一支完整的乐曲。

 

第三章 追求优越感和它对教育的意义(选)

 

除了人格统一体,人性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心理学事实就是人们对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当然,这种追求和自卑感直接相关,因为如果我们没有感到自卑,我们就不会有突破现状的欲望。对优越的渴望和自卑感这两个问题,其实是同一个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但为着分析的需要,把它们尽量分别开来研究会更方便一些。在这一章,我们试图集中研究人对优越感的追求,以及它在教育方面的意义。

关于追求优越感的第一个问题:这种追求是否和我们生物本质一样与生俱来。我们的回答是:这是一个没多大可能成立的推想。我们确实不认为对优越感的追求是确切地与生俱来的。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对优越感的追求以某种胚胎的形式存在,它有潜在发展的可能,或许我们只能这样表达,人性和对优越感的追求是紧密相连的。   

当然,我们知道人类的活动局限于某些范围,人的某些潜能永远得不到发展。例如,我们永远不可能拥有狗的嗅觉能力,不可能用眼睛看见紫外线。但人的某些功能性的能力可以进一步得到发展。正因为人的能力有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们才有了人追求优越感的生物学上的根源,这也是人的人格心理发展的根源。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种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表现自我的强劲冲动,孩子和成年人都有。这种冲动无法根除,人性不可以容忍无休止的低下屈从,人甚至推翻了他的神。被侮辱、蔑视的感觉,彷徨和自卑的情绪,总会使人产生一种渴望去努力达到高一级的目标以获得补偿和达到完美。

我们可以表明,孩子的某些古怪的特征,是环境力量造成的。这些环境力量造成了孩子的自卑感、脆弱感和彷徨感,而这些感觉反过来刺激影响了孩子的整个精神心理,这种孩子会下决心摆脱这种状况,达到新的高度以获取一种平等的感觉。小孩努力向上的渴望越激烈,他的目标就变得越高,他寻找的是他的力量的证明,但这些证明经常超乎人的能力范围。因为小孩经常能得到各方的照顾,所以,他得以幻想自己将来成为一个全能的上帝式的人物。孩子们挥之不去的幻想是他们与神灵相似——他们想像的某种方式显示了这一点,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感到自己很脆弱的孩子身上。

这有一个病例,一个14岁的孩子的心理状态相当糟糕。我们要求他回忆儿童时期的印象。他记得在他6岁的时候,因为不会吹口哨,他感到很痛苦。但有一天,当他走出家门的时候,他终于能吹口哨了。他实在太惊讶了,他相信这是上帝附在他身上吹口哨。这清晰地表明,人的脆弱感和想像自己是个上帝式的大人物,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这种渴望优越感是和一些明显的性格特征联系在一起的。观察孩子的这种渴望,我们也就看到了这个孩子的全部野心。当孩子自我肯定的欲望变得异常强烈时,这个孩子就会产生某些嫉妒情绪。这种类型的孩子,很容易变得希望他们的竞争对手遭受厄运,岂止是希望——这经常导致神经疾病——这种孩子还会给人制造麻烦,做出伤害别人的行动,甚至不时地暴露出彻头彻尾的犯罪特征。这种小孩会揭短,谩骂、羞辱他人——他这样做是为了增加自己的价值,尤其是别人在场看着他的时候。他不容许别人超过他,所以,他自己增加价值或别人失去价值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当权力的欲望变得太强时,他就表现出恶毒和报复心理。这些孩子总是表现出一种好斗和无畏的态度——它反映在他们的外表:他们闪烁的眼神,他们的突然大发雷霆以及随时准备着和想像中的敌人搏斗。对于想得到优越感的孩子来说,接受学校的考试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因为这样一来,他们的无价值或许就会轻易暴露出来。

这个事实显示出有必要用考试来调节,以适应孩子的个别情况。考试对于每个孩子,并不意味着同一样的事情。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孩子觉得考试是一件极其艰苦的事情,他们脸色由红转白,说话开始结巴,并且身体颤抖。他们又羞又怕,脑子变得一片空白。一些孩子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因为他们害怕别人看着他们。孩子对优越感的渴望,还表现在他们玩的游戏里面。例如,在玩赶马车的游戏里,那引起特别强烈的追求优越感的孩子不会愿意扮演马匹的角色。如果他人扮演的是赶马车的人,他总是试图去做带头人或指挥者。但如果过去的经历妨碍他达到这一目的,他就会以扰乱别人的游戏为乐。如果他接二连三的受挫,并因此气馁,他的雄心就会被窒息。以后再出现新的情况时,他就会退缩不前了。

雄心勃勃,还未感受过气馁的孩子,喜欢各种各样的竞争性游戏。在遇到挫折时,他们会同样表现出惊恐、害怕,从孩子喜欢的游戏、故事和历史人物,我们就可以推断出他那肯定自我的程度和方向。我们甚至看到许多成年人崇拜拿破仑——因为对充满雄心壮志的人来说,拿破仑是最适合不过的偶像楷模。整天做着妄自尊大和狂想梦的人,显示出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它刺激失望的人们在现实之外寻找感情的满足和陶醉。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人们的睡梦之中。

孩子在追求优越感时会有不同的方向,这些不同方向之间的差别可以分为若干类。但我们不可能把不同的类型划分得径渭分明,因为细微的差别很多——这些差别主要由孩子对自己的信心的大小决定。成长良好的孩子会进行有益的建树以获取优越感。他们会取悦老师,整齐清洁,他们是正常的学生。但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情况并不占大多数。

另外一些孩子想优于别人,他们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异乎寻常,令人生疑。通常,他们的努力有雄心的成分,但这两点很容易被人忽视,因为我们习惯于把雄心视为优点,习惯于鼓励孩子多做努力。这种做法通常是一个错误,因为目标太大会妨碍孩子的正常成长。雄心太大会给孩子带来紧张心理,孩子短时间里能承受这种紧张,但紧张会不可避免地加剧。小孩或许会花上太多时间在书本上,从而影响了他的其他活动。这类孩子经常回避其他难题,仅仅因为他们迫不及待地要在学校里做到成绩名列前茅。孩子这样成长,不能令我们完全满意,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身心不可能健康地成长。

一个小孩以这种方式安排他的生活,以便超越所有其他人——这样的方式并不很适合孩子的正常成长。我们需要不时地告诉他不要花太多时间在书本上,要到室外走动,找他的伙伴玩耍,并且多关注其他事情。当然,这类孩子同样不会占大多数,但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这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一个班里两个学生暗中较劲。如果有机会做一番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竞争欲很强的孩子会形成一些并不那么令人喜欢的特征。他们会变得既羡慕又嫉妒。一个独立的、和谐的人格,不应有这两种品质。看到别的孩子取得成功,他们会感到苦恼。当有同学一马领先时,他们就开始有神经性头痛、胃痛等毛病。当别的同学受到赞扬时,他们就会退到一边去。他们从不会去赞扬别人。这是羡憎情绪的讯号,但它并不是很明显地反映出这类孩子所怀有的争强好胜的心理。

这些孩子和他们的伙伴相处得并不好。他们在每件事情上都想指挥别人。玩游戏时,他们不情愿去服从游戏的安排。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他们不喜欢和大伙一起玩游戏,并且他们以高傲的态度对待同学。跟同学的接触令他们不愉快,跟同学接触交往越多,他们就越发感觉自己的位置不安全。他们从来没有对取得成功充满信心,一旦发现身处没有足够安全感的环境,就方寸大乱。他们背负着别人对他们的期待以及他们对自己的期待。

这些孩子会敏锐地感觉到家庭对他们的期望。他们总带着激动和紧张的心情去完成交给他们的任务,因为他们脑海中时常转着的念头就是超越别人,成为令人瞩目的人物。他们背着希望的重负,但只要情势对他们有利,他们仍会负重而行。

如果人类受到上天的赐予,掌握了绝对真理,并且能够找到一个完善的办法使孩子遭遇上述困难,那么,我们也就不会有行为问题儿童了。既然我们找不到这一办法,孩子学习成长的条件又不是尽善尽美,那么,很明显,孩子过分热切地期待成功就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他们的感受有别于那些没有不良心理负担的孩子。我这里说的困难指的是不可避免的那些困难。让孩子们免遭困难是不可能的,并且可能永远都是这样。一方面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待须改进。我们的方法并不适合每一个孩子,我们也在不断地寻求改进它们。另外,也因为这样的一个事实,孩子过分的雄心会摧毁他们的信心。孩子缺乏足够的勇气去克服面对的困难。

雄心勃勃的孩子只关心最终的结果——人们承认他们的成功。成功如果得不到承认,就不会使他们满足。在很多情况下,如果遇到困难,更为重要的是孩子能保持心理的平衡,而不是他们马上着手解决这些困难。但一个过于雄心勃勃的孩子并不知道这一点,他感觉没有别人的赞赏就无法生活下去。这样的结果就是他们过于依赖别人的评价,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面对人们的价值判断,能保持心理平衡是何等的重要。这可从某些器官发育不好的孩子身上看得出来。这种类型的孩子当然极为普遍。很多儿童身体的左半部比右半部发育得更好,这事实通常不为人知。一个左撇子儿童在我们这一右撇子的文明世界中遭遇到很多的困难。我们发现几乎无一例外的是,左撇子儿童在书写、读和绘画方面存在极大的困难,他们在运用手的方面一般都显得笨拙。我们需要用某些方法去发现一个孩子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一个简单但不完全的发现办法是要求孩子们双手交叉迭起。左撇子的小孩会把左手放在右手上面。令人吃惊的是很多人是天生的左撇子,而他们并不知道这一点。

调查许多左撇子小孩的以往生活时,我们会发现以下这些事实。首先,这些小孩通常被视为笨拙(这在我们以右手为主的世界并不奇怪)。要体会个中情形,只需想想在习惯在右边行车的时候,在一个左边行车的国家(英国或阿根廷)穿过马路的情景就行了。左撇子儿童的情况更糟,在家里所有其他人都用右手,他用左手扰乱了家人和他自己的生活。在学校学写字时,他比平均的水平要差。因为个中原因不被理解。所以,他受到埋怨,获得差的分数,并经常受罚。这小孩除了相信他在某些方面能力不如别人以外,他不会把他的处境理解为别的样子。他会感觉遭受不公,低人一等,或者他会觉得无法跟人家竞争。在家里他的笨拙动作又受到埋怨,这更加深了他不如别人的感觉。

自然,这孩子不一定会一撅不振。但很多儿童在类似的情形下会放弃努力。他们不明白自己真实的处境,又没有人向他们解释如何克服困难,所以,要坚持不懈地继续努力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很多孩子因为没有充分地训练右手,所以,字写得潦草难懂。有一个事实可以证明这个困难可以克服:在许多一流的艺术家、画家和书写工匠当中,有很多是天生左撇子。他们通过单纯训练掌握了善用右手的能力。

有一种迷信认为天生的左撇子如果受训使用右手,他们讲话就会变得结结巴巴。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左撇子孩子有时候要面对很多的困难,他们甚至失去说话的勇气了。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表现出种种气馁的人(神经症患者,自杀者、罪犯、变态者等)当中有特别多的左撇子。但在另一方面,克服了左撇子问题的人,同时也在人生中取得了成就,这通常发生在艺术领域。

尽管左撇子特征毫不起眼,但它告诉了我们某些意义重大的事情。如果孩子的勇气和坚忍不经过考验和锤炼,那我们也就无从判断他们的真正能力。如果我们吓唬他们,夺走了他们对美好前景的希望,那他们或者看上去还会继续生活下去。但如果我们鼓起他们的勇气,他们就能够成就更多更大的事业。

有过分雄心的孩子的处境并不好过,因为习惯上人们会以他们取得的成功来评判他们,而不会留意孩子是否经受过锻炼、是否准备面对困难并克服困难。在当今社会,人们习惯上更多地关注孩子所取得的肉眼可见的成功,而不是强调他是否受到全面、彻底的教育培养。我们知道那种不费力气获得的成功不会长久。所以,训练孩子成为雄心勃勃的人并没有好处。更重要的是应该培养孩子成为勇敢、坚忍、自信的人,让孩子认识到,面对失败不能气馁,要把遭遇的失败当做一个新的问题去解决。当然,如果老师能够及时判断出孩子是否已经做出最大的努力,并且他的努力不会再有进一步的效果,那会使孩子更容易取得进步。

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可以反映在他的某一性格特征上面,例如争胜好强。很多孩子追求优越感一开始是以争强好胜的形式出现,但因为别的孩子已经远远地走在了前面,要超越他们的成就已经难以做到,所以他们就放弃了这种打算。许多老师通常采用的方式是严厉对待表现出没有远大目标的学生,或者打给他们低分数。他们藉此来唤醒学生那沉睡的好胜心理。如果这学生还有某些勇气的话,这方法有时候会奏效。但这种方法不宜普遍地使用。那些学习成绩已跌近警戒线的孩子会被这种方法弄得不知所措,他们会变得更加呆笨。

但如果我们以温柔、关心和理解对待孩子,他们则会令人吃惊地表现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智力和才能。以这种方式转变过来的孩子,通常从此表现出更厉害的好胜心理——这是真的。这是因为他们害怕恢复过去的样子。他们过去的生活样子和无所作为总在他们脑中重现。警策、督促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在此后的生活当中,好些这类的人就像着了魔似的变了个样,他们没日没夜地忙个不停,工作过度,但始终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

如果我们记住个体心理学的这一主要思想——每个人(包括孩子和成年人)的人格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格的表达符合这个人逐步形成的行为模式——那么,一切都变得清晰了许多。脱离这个人的人格来判断他的某一行为,是不正确的,因为单独某一个行为可以有多种解释。但我们一旦明白那特定的行为或态度,例如,学生拖拉延误的行为,是学生对于学校交给他的任何所做出的不可避免的回答,那么,对这一行为做出判断的困难就马上荡然无存了。学生的这一拖拉,不情愿的举动,只是意味着他不情愿与学校发生关联,结果就是他不想完成学校的任务。事实上,他想尽办法不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就可以了解所谓孩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种不如人意的情况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没有转化为接受学校的要求,而是表现为对学校的拒绝。这样,孩子就会表现出一系列的典型行为症状,这些行为症状逐渐演变成屡教不改和故意作对。这个孩子在学校或许就会扮演小丑的角色,他会不断地捣蛋逗乐,或者他会招惹同学,或者他逃学,与不三不四的人为伍。

所以,我们不仅掌握着这个学童的发育成长,他以后人生的发展也控制在我们的手里。学校提供的教育极其重要地决定着一个人将来的发展。学校处在家庭与社会之间,不良的家庭教育使孩子形成有缺陷的生活方式——这些本可以在学校加以弥补矫正。学校负有责任帮助孩子做好适应社会生活的准备,并且确保孩子以后能在社会这个大乐队中和谐地发挥他的角色。

我们历史地考察一下学校所发挥的作用,就可以知道学校总是试图根据时代的社会理想去塑造个人。学校在历史上依次为贵族、宗教、布尔乔亚(中产阶级)和平民服务。学校总是依照时代和统治者的要求教育孩子。今天,为顺应那变化中的社会理想,学校也必须改变。因此,如果今天的成年人的典型理想是成为独立、自我控制、富有勇气的人,那么,学校就得做出调节,以培养出接近这种理想的人。

换句话说,学校不能把自己视为目的本身,而应该牢记,培养孩子是为了社会而不是为了学校本身。因此,对那些放弃努力进步的孩子,学校也不能忽略。这些孩子不一定缺少对优越感的追求,他们只不过把注意力转移到做其他的事情上。他们认为做这些事情用不着做艰苦的努力,但又容易取得成功——起码他们相信会取得成功,不管他们这种相信是对的还是错的。这可能是由于以前他们在这些方面不知不觉地下过工夫,所以,他们或许在数学上不会表现出色,但却可以在运动项目上大显身手。教师千万不要无视孩子的长处。他们应该运用孩子的长处作为教育孩子的突破口,鼓励他争取在其他的领域同样取得进步。如果教师从一开始就抓住孩子的某一令人鼓舞的长处,并且通过这一长处使孩子相信他同样会在别的方面取得成功,那么,他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犹如把孩子从一个长满果实的花园引领至另一个花园。既然所有的孩子(弱智儿童除外)都具备成功的应付学业的能力,那么,所需要克服的只是人为造成的障碍。出现人为的障碍是因为在评估孩子的时候,我们不是参照教育的终极目标和社会目标,而是根据孩子取得的抽象学业成绩。这种人为的障碍使孩子丧失自信心,其结果就是孩子为追求优越感而放弃从事有益的活动,因为从事这些活动,孩子难以得到优越感。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怎么做呢?他会想出一个逃避的方法。我们经常发现他做出一些古怪、特别的行为,如顽固、无礼等行为,这些行为当然不会赢得老师的赞扬,但却能吸引老师的注意,或者只会引起其他同学对他的羡慕。这种孩子经常通过制造麻烦,把自己视为了不起的人和英雄。

这些心理表现和偏离规范的行为是在孩子经受学校的考验时暴露出来的。他们的根源并不都在学校,虽然这些表现和行为在学校才露出端倪。学校除了主动的教育和矫正孩子的任务以外,学校还是一个实验站——这是从学校的被动的意义上说的——在这里,小孩早年家教的弊端会暴露出遗。

一个观察敏锐的称职的老师在小孩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就可以观察到很多东西。因为很多儿童马上就暴露出受到过分宠爱的迹象,他们觉得新的环境(学校)带给他们痛苦和不适。这些孩子还没有练习过怎样与人打交道,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跟他人友好交往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如果小孩进学校前就掌握了一些如何与人交往的知识,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在家里,我们不能让小孩完全地依赖某一个人,而把其他人排除在外。家庭教育留下的弊端必须在学校得到矫正,当然最好是小孩没有这样的弊端。

期待一个被宠惯了的小孩在学校马上就能集中精神在学业上,是不可能的。这种小孩不能够专心。看得出他更愿意留在家里——事实上,他不会有学校意识。小孩厌恶学校的迹象很容易被察觉。例如,父母每天早上都得哄小孩子起床;父母不断地催促他做这做那,会发现他吃早餐时磨磨蹭蹭等。看上去好像这小孩为自己的进步构筑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

解决这种情况和解决左撇子的问题一样:我们必须给予孩子时间去学习、适应,不能因为他们上学迟到就惩罚他们,因为这样做只能加剧他们在学校不愉快的感觉。这样的惩罚更加使孩子认定他无法在学校呆下去。如果父母用体罚的手段强迫孩子上学,那么孩子非但不愿意到学校去,反而会寻找办法,巧妙应对他的处境。这些办法当然就是逃避,而不是真正地面对困难。孩子厌恶学校,他无力解决学业这一难题,这从他的每一个动作和行动中看得出来。他的书本总是不在一块,他不是忘记带这一本书,就是丢失那一本书。当一个小孩习惯性的忘记或丢失他的书本时,我们就可以肯定他在学校并不如意。

仔细地考察一下这些孩子,我们都毫无例外地发现,他们对争取学业成功都不抱什么希望。他们这样低估自己,却不完全是他们的过错。周围的环境助长了他们形成这个错误的见解。家人在发怒的时候可能说过,他们的将来不会有好的结果。或者骂他们蠢笨和无用。这些孩子到了学校,发现这些说法似乎是真的。孩子缺乏判断和分析能力(他们的长辈也缺乏这些能力)去矫正自己对事情的错误看法。因此,甚至还没有开始做出努力,他们就已放弃了希望。他们把自己造成的失败视为无法避免,并且把这看成是自己不如别人的又一证明。    事情就是这样,一旦错误已经形成,就只有很小的可能性能把错误矫正过来。另外,尽管这些孩子通常明显地做出努力,但还是落在其他孩子后面。既然如此,那么,顺理成章,他们很快就放弃希望,转而寻找借口不回学校。逃学是个很危险的迹象,它被视为一件严重的劣行,对此的惩罚通常都很严厉。这样,孩子认为自己不得已,只能使用诡计和造假行为以自保。还有其他途径引导他们做更多的错事。他们会伪造家长报告,篡改分数报告卡。在家里他们会编造谎言,大谈他们在学校的情况。其实,他们已经逃学好长一段时间了。在上课时间,他们寻找地方藏身。不消说,在这些地方,他们碰到的是与他们一样的逃学学生。逃学以后,孩子更加无法展开对优越感的追求。这样,逃学驱使他们更进一步,做起诸如犯法的事情。他们越走越远,最后以违法乱纪告终。他们组成团伙,开始偷窃东西,染上恶习。他们觉得这样做,自己就是个男子汉了。

一旦迈出了这么一大步,他们现在就要着手满足他们的野心。只要他们的行为还不被察觉,他们就放胆犯下狡猾的罪行。这解释了为何许多孩子不肯放弃犯法的行为。他们一意孤行地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因为他们相信在别的方面他们不会取得成功。他们不会考虑做任何富有建设性和有益的事情。他们同伙之间争强好胜,不断膨胀的野心驱使他们做出新的违法乱纪的事情。可以发现,一个有犯罪倾向的孩子同时也是一个极度自负的人。这种自负和野心有着同样的根源,它迫使孩子以某种方式不断地突出自己。当他不能够在生活的积极方面取得位置时,他就会转到消极的方面发展。

这有一个孩子杀死教师的例子。检查这一个案,我们在这个男孩身上发现了所有的上述特征。负责教育这个男孩的女家庭教师深信自己很了解人的心理,包括心理的功能和心理的表达。这个男孩自小就受到小心翼翼但却又太过紧张兮兮的管教。因为小男孩的目标从一开始不切实际的高度演变为后来什么都不是——也就是说,完全的灰心气馁,所以,他对自己就失去了信心。生活和学校都满足不了他的期望,因此,他就转而做起了违法乱纪的事情。他通过做犯法的事情摆脱学校教师和儿童指导专家的管教,因为社会还没有设计出办法,把罪犯,尤其是犯罪孩子的问题作为教育问题来处理,而教育问题其实就是矫正人的心理缺陷。

从事与教育有关的工作的人都熟悉这样一个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教师、部长、医生和律师的家庭频繁地出现任性刚愎的孩子。这情况不仅发生在那些没有多少专业根基的教育者家庭,那些我们认为有相当水平的教育者,他们的家庭也出现这种情况。尽管这些人有他们职业的权威,但他们好像没有能力为他们家庭带来和平的秩序。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在所有这类家庭当中,一些重要的观点不是被忽视,就是不被理解。其中部分的原因是这些身为教育者的父亲在家里采用严格的条条框框。他们运用自己假定的权威,把一些清规戒律强加在他们的孩子身上。他们异常严厉地压迫子女。他们威胁到子女的独立性,并常常确实剥夺了他们的独立性。他们似乎在子女身上唤起了一种反抗的情绪,驱使子女报复他们的压迫。他们以棍棒对付子女,这种压迫因而深埋在子女的记忆里。要记住,父亲有目的的教育会使他特别留意他的子女。很多时候,这是好的,但这带来的后果却是造成子女愿意成为别人注意的中心。这种子女视自己为一种被动的展示试验,把他人视为责任的、决定的一方。其他人必须去克服困难,而他们自己则不负任何的责任。

 

第四章 如何引导儿童追求优越感(选)

 

我们已经发现每个小孩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者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孩子这方面的追求,使孩子努力沿着一个有益的和有所成就的方向展开。他们必须确保孩子的努力追求能给孩子带来精神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精神疾病和思想混乱。

如何进行这一工作呢?要区分有益还是无益的努力,它的基础是什么?答案是:符合社会公众的利益。我们根本无法想像,有哪些成就和有价值的东西是与社会无关的,想一想我们认为高尚、尊贵和有价值的伟大创举,他们不但对这些创举的创造人有价值,它们对大众社会也是如此。因此,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他的社会感情,或者说,增强他和社会紧密相关的这种意识。

不懂得社会感情为何物的孩子会成为问题孩子。他们对优越感的追求还没有被引向有益的方面。

确实,对于什么才是对社会有益,人言人殊。不过,有一样是肯定的,我们可以从一棵树结出的果子来判断这棵树。人的某一特定行为的结果会显示这一行为对社会有益抑或无益。这意味着我们要把时间和效果考虑在内。这一行为总有和现实逻辑发生碰撞的时候,和现实逻辑的相互碰撞会显示出:这一行为和社会大众的需要之间有何种的关联。事物的普遍结构是价值判断的标准,符合这一标准抑或与之发生矛盾迟早会水落石出。幸运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经常需要运用复杂的判断技巧来对行为进行评判。至于社会运动、政治潮流等,它们的结果我们无法预测,所以,这方面存在争议的余地。但在民族生活和个人生活当中,行为的结果会最终显示出这些行为是有益的、真实的或者什么都不是。因为从科学的观点看问题,除非某一种办法是一个绝对真理,是正确解决人生问题的办法——人生的问题受着地球、宇宙和人类关系的逻辑的制约——否则,没有什么东西可称为百利而无一害。客观和人类宇宙的制约就像一道数学题摆在我们面前,尽管我们不一定能找到答案,但问题的答案就在问题的里面。只要参照与这个问题相关的资料,我们才能验证我们的答案的正确程度。可惜的是,有时候检验一种答案的时机姗姗来迟,以致我们没有时间去纠正出现的谬误。

没有一种以客观和逻辑的观点审视他们的生命构成的人,多半不会了解到他们的行为模式是连贯一致的。一旦生活的道路上出现了问题,这种人就害怕了,他们不是想到要克服出现的问题,而是认为自己选错了道路,所以才遭遇到这些问题。要记住,当孩子偏离有益的方向时,他们并不会从否定的经验中学到肯定的教训,因为他不明白生活中的问题的含意。因此有必要教导孩子不要把生活看成为一连串互不关联的事件,生活其实是一条连续的线索,它贯穿他生命中的所有事件。任何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都不可以从他的生命中被单独分离出来,要解释此刻发生的事情,只能把这之前所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孩子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他才会明白他步入歧路的原因。

在进一步讨论追求优越感的正确方向和错误方向之间的差别之前,先谈谈某种似乎与我们的理论相矛盾的行为会有好处。我指的是懒惰的行为。从表面上看,懒惰与我们的关于孩子们对优越感都有潜在的追求这一总理论相互抵触。事实上,对懒惰的孩子的责备无非是他没有表现出上进心,没有胸怀大志。但如果我们仔细检查一下懒惰的孩子的情况,我们就会发现人们普遍持有的观点是错误的。其实,懒惰的孩子拥有许多优势。他没有担负别人对他的期望,在某种程度上他无所建树,但却能够得到人们的原谅。因为他不愿努力争取,所以他就表现出一副漠不关心、松松散散的样子。但他的懒惰却经常使他成为人们关心的对象,起码他的父母就要为他操劳。想想看,多少孩子不惜代价地要引人注意。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了解为什么一些孩子会想利用懒惰的手段达到引人注目的目的。

但这并不是对懒惰的完整的心理解释。很多孩子采用懒惰作为缓和他们的处境的一种手段。人们总是把这些孩子明显欠缺的能力和成绩不佳归咎于他们的懒惰。人们很少指责他们能力不够,相反,孩子的家人通常会说:如果不是懒惰,有什么事情人不能干?孩子对人们的这一认可——如果不是懒惰他们就能样样干出成绩——感到沾沾自喜。这种孩子无疑自信心不足。而人们的认可正是抚慰他们的自尊的灵丹妙药。它顶替了成功的位置。孩子是这样,成年人也是如此。这个似是而非的如果——如果我不懒惰,我有什么不能干——抚平了他们的失败感。当这些孩子真正做出努力,干出点事情,那这些事情就会在他们心目中具有了特别的意义。他们所取得的点滴成绩,与他们之前的毫无建树恰成对照,结果是他们为取得的成绩获得赞扬,而其他真埋头努力的孩子,虽然取得更多的成绩,但获得的赞语反而更少。

因此,懒惰的行为暗藏着一种不为人知的技巧。懒惰的孩子就像走钢丝的人,下面总张着保护网,他们失足掉下,也不会受到多大的损伤。对懒惰的孩子的批评总比对其他孩子的批评温和许多,这些批评对他们的自尊的伤害也更少一些。一句话,懒惰是一道屏障,它为那些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藏拙,为他逃避努力克服困难提供借口。

只要考察一下现行的教育方法,就可以发现这些教育方法正好满足了懒惰的孩子的要求。因为人们越是责备一个懒惰的小孩,那就越发投其所好。人们为他的事操心,对他喋喋不休的责备转移了人们的视钱,使他们不再关注他的能力问题——这正是他所希望的。对他的惩罚也是这样,认为用惩罚手段就可以使孩子改正的教师总以失望告终。最严厉的惩罚也不能使一个存心懒惰的孩子变得勤快起来。

如果孩子真的发生了转变,那只是由情势的转变所引致。例如,这个孩子意外地取得某一样成功,或者,原来的严厉的教师不再教他了,现在的教师对他态度温和。他理解这个孩子,认真诚恳地和他谈话,不会削弱孩子已经所剩无几的勇气,而是给予孩子以鼓励。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从懒惰到勤快的转变有时候简直是突如其来的。有些孩子在学校的最初几年,学业停滞不前,但换了一个新的学校,随着环境的改变,孩子变得异乎寻常的发奋努力。

有些孩子没有采用懒惰的方式,但他们会采用装病来逃避他们的任务。还有一些孩子在考试的时候情绪变得格外亢奋,因为他们觉得老师理应考虑到他们的紧张的心理,并因此给予他们某些照顾。孩子的爱哭也表现了同样的心理,精神紧张和哭泣都是他们获取特权的借口。

属于上述一类的还有这些孩子,他们由于某些缺陷而要求给予特殊的照顾。例如,说话结巴的孩子,经常接触幼儿的人,就会注意到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开始说话的时候,都会显示出轻微的口吃倾向。正如我们所知,说话功能的发展快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孩子的社会感情的强度。具有社会意识、愿望与他人交往的孩子会比那些回避他人的孩子更快更容易地学会讲话。在一些场合,孩子根本用不着说话。例如,受到过分保护和宠爱的孩子遭遇到的就是这样情况,他们还没来得及说出他们的意愿,他们的家人就猜到并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聋哑孩子的情况则不同,他们需要得到这样的照顾)。

有些孩子长到四五岁还没有学会说话,父母开始担心孩子是否有聋哑病,但他们很快就发现孩子的听觉并没有问题,这就排除了孩子聋哑的可能。可以发现,这些孩子的确生活在一个说话纯属多余的环境里面。像我们俗语说的,当一切都放在银盘子里端给孩子的时候,他也就没有说话的迫切需要了。这样,孩子就会很迟才学会说话。小孩的说话能力反映了他对优越感的追求,以及他这种追求的方向。他通过说话来表达他对优越感的追求,不管这种表现是以呀呀学语的方式带给家人快乐,还是以帮助他取得他的日常所需,其目的都一样。如果他没有机会或没有可能以这两种方式表达自己,那么,这孩子的言语能力的发展就会出现困难了。一些孩子有某些言语缺陷,例如,某些辅音发音不准,如r k s等。这些言语缺陷都是可以得到矫正的。但奇怪的是,许多成年人讲话口吃、咬舌,或者吐字含混不清。

很多儿童随着长大,逐渐甩掉口吃的毛病,只有一小部分孩子需要接受治疗。治疗的过程可以从下面一个13岁男孩的例子中看得出来。医生在男孩6岁的时候开始给他治疗。治疗持续了一年,但不成功。接下来的一年并没有给男孩做专业的说话辅导。在第三年换了一个医生,这次治疗还是不成功。第四年没有采取什么措施,第五年的头两个月男孩由一个专业说话医生接手,他把男孩的情况弄得更糟。过了一段时间男孩被送到一个专门矫正说话毛病的医院。治疗持续了两个月并取得了成功,但过了六个月以后,男孩口吃的毛病又出现了反复。

接下来的八个月男孩到了另一个矫正说话的医生手里。这一回孩子的毛病非但没有好转,而且情况变得更糟。另一个医生做了一个尝试,但还是不成功。在第二年的夏季,他的情况有所改进,但假期末,他又回复到老样子。

治疗的办法主要是要求小孩高声朗读,缓慢说话,做口头练习等。人们注意到某种的兴奋会使男孩取得暂时的改进,但随后他又倒退回原来的样子。小男孩并没有器官的缺陷,虽然年幼的时候他从一幢楼的第二层摔了下来,得过脑震荡。

认识男孩有一年的教师这样形容这个孩子:教养良好,勤奋,容易脸红,脾气有点不大好法语和地理学是小男孩最感困难的科目。教师说,在考试的时候他会特别激动。男孩的特殊爱好则是体操和运动,他还喜欢做技术性的工作。小男孩并没有任何的方面表现出一个领导者的特质,他和同学相处良好,但有时候会和他的弟弟吵架。他是个左撇子,在那时候的前一年,他的右脸发生了中风。

至于男孩的家庭环境,我们发现他的父母是一个生意人。他神经崩得很紧,一旦儿子说话口吃就严厉地斥责他。虽然这样,男孩更怕他的母亲。他家里有一个辅导教师,所以男孩很少能够踏出家门。他特别渴望自由自在,他也认为他母亲不公平,因为她偏爱弟弟。

基于这些事实,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男孩容易脸红表明他一旦必须跟人交往,他的紧张情绪就会有增无减。这可以说是跟他口吃习惯相关的现象。甚至一个他喜欢的教师也没有治愈他的口吃,因为口吃的习惯已经在他的系统里机械化了。同时,他的口吃表达了他不喜欢他人。

我们知道口吃的动机并不在外部环境,而在于口吃者统觉这环境的方式。他的易怒在心理学上是意义明显的。他不是个被动的孩子。他渴求优越感,渴求他人的承认,这些通过他的易怒特征反映出来——个性脆弱的人大都是这样。他的灰心气馁的另一个明证是他只和弟弟吵架。他在考试前的激动是由于他感觉自己能力不如别人,同时又害怕不能取得成功。这些加剧了他内心的紧张情绪。他有很强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把他对优越感的追求引向徒劳无益的方向。

小男孩愿意到学校去只是因为在家里的处境更加不如学校。在家里,弟弟是家庭的中心。他口吃的原因可能是他某个器官遭受过损伤,或者他受到过惊吓,但这两者的其中之一推波助澜,使他丧失了勇气。在家里因弟弟他受到冷落,这对他的影响更大。

另一件明显的事情是男孩到8岁为止还在尿床。一般来说,只有那些开始受到溺爱,后来王位被推翻的孩子才有这一症状。尿床是一个确定的信号——它显示男孩甚至在夜间也在争取母亲的注意。它显示男孩无法接受被冷落这一状况。

要治好男孩口吃的毛病,可以通过鼓励和教育他学会独立。要给他一些他能完成的任务,这样,他可以对自己树立信心。男孩承认弟弟的出生对于他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我们要让这男孩明白,他的嫉妒驱使他走入了岔路。

关于口吃者的其他表现症状还有很多值得说的。口吃者处于兴奋的状态会怎样说话呢?很多口吃者在动怒骂人时没有丝毫口吃的迹象。年长一点的口吃者在背诵或谈恋爱时,说话大多没有障碍。这些事实显示,导致口吃的决定性因素是口吃者没有与他人建立一种良好的联系。一旦他与人直面相对,必须和他人发生联系,或者他必须用说话去表达自己的时候,小孩的紧张情绪就上来了。

如果小孩学说话的时候没有遭遇什么特别的困难,那么人们就不会留意他的说话。但如果他在这方面出现了麻烦,口吃的小孩就是家人的话题,他成了家人注意的中心。结果就是小孩对自己的说话格外留意。他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言语表达,而正常说话的孩子却不是这样的。如果人有意识地操作那本来能够自动操作的功能,那么,他这样做只会妨碍了这一功能的操作。这一方面的极好例子可见于梅林克的儿童故事《癫哈蟆的逃脱》。癫哈蟆遇见了长有一千足的动物,它马上赞美这千足动物,你能否告诉我,癫蛤蟆问道,你首先移动哪一只脚,然后怎样依次移动其他的九百九十九只脚呢?千足动物开始思考并观察它的脚的移动,它试图控制它们,但却给弄糊涂了,竟至于迈不出步子。

虽然有意识地掌握我们生活的方向有其重要性,但试图控制具体每一个别的行动,却是有害无益的。我们能创造出艺术品正是因为我们能放任身体,任其自发地工作。

尽管口吃的习惯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诸多不便(家人对他的同情和特别的关注),并且,孩子的将来也会因此受到糟糕的影响,但很多人不是试图改进现状,而是寻找借口逃避。这种情况父母和小孩都有。他们对将来不抱丝毫的信心。小孩尤其满足于依赖别人,他以表面的劣势来维持他的优势。

明显的劣势可以化为优势——这可由巴尔扎克的一个故事来说明。巴尔扎克描绘了两个生意人,他们在做一桩生意的时候尽力沾对方的便宜。在讨价还价的时候其中一人开始说话结结巴巴。他的对手吃惊地发现对方利用口吃争取了时间,想好该说的话。对于很快找到了对策,突然间,他的听觉出现了问题,这样一来,口吃者就处于下风了,因为他得尽很大的努力才能让对方听到他说什么。这样双方就扯平了。

尽管有口吃毛病的孩子有时候利用他的口吃争取时间,或者故意让别人等他把话说完,但对这一问题不宜太过苛刻。口吃的孩子应该得到鼓励,并应该受到温和对待,只有通过友好的启发和增强他的勇气,才能成功地治好他的毛病。

 

 

5-9  10-14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