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1-9)(选)(1921)

 

(美)杜威 讲演

 

我先要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为什么要有教育,进一层说,为什么教育是不可少的?第二个是为什么要有教育哲学,进一层说,为什么教育哲学是重要的,是不可少的?

解答第一个问题,教育所以不可少的缘故,就是因为“生”与“死”两件事。人类当生下来的时候,不能独立,必须依靠他人,所以有赖于教育;死去的时候,把生前的一切经验和知识都丢了,后世子孙,倘要再去重头研究,岂非太不经济,甚至文化或可因此断绝,所以因为人类有死的一件事,也非有教育把他的经验和知识传之子孙不可。

解答第二个问题,我们并不是说教育哲学万不可少,不过很重要。且从反面看,倘使人类没有教育哲学,对教育事业必定不去研究它思想它,但看人家怎么教,我也怎么教,从前怎么教,现在也怎么教;或学他人的时髦,或由自己喜欢,成一种循环的、无进步的教育。这就是没有教育学说的流弊。教育哲学就是要使人知道所以然的缘故,并指挥人去实行不务盲从,不沿习惯的教育。

在一种保守的社会里,教育哲学是用不着的,从前的旧社会,大概都持这种态度,最近二三百年来方才有点进步。社会学上有个笑话,说在以前石器时代,斧头都是用石做的,后来有一个人发明了铁也可以做斧头,于是那时候的人就用他所发明的铁斧,把他杀死。这虽然是个笑话,但社会的进化,的确如此,往往自己不喜欢进化,也不喜欢别人进化。

但是另一种社会里,学说却是不可少。这种社会不但不反对变迁,并知变迁不可没有。故能欢迎变迁的潮流,预料变迁的趋势,设法去帮助改良的人物,做改良的事业。

当现在变迁很快的时代,多少潮流在外面激荡,我们应该去选择哪一种是对,哪一种是不对,辨别哪一种是重要,哪一种是次要。当这时代倘没有教育哲学的指挥,一定不能从这许多互相抵触、互相冲突的里面选出哪一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潮流趋势。

教育与长进是很有关系的,教育就是长进。没有教育,就没有长进;教育不进步,社会也不能进步。一切人生日用的事,都是他们的教育。

试看大多数的人,对于种种常识。实在比我们多。他们虽然不曾受过有法式的教育,然我们不能说他没有教育,不过他所受的是“不文”的教育罢了。这种“不文”的教育,人类从前受了,都是不知不觉的。后来渐渐进化,觉得一切知识的经验都不可不保存,使它传得远、传得久、于是文字也就发明了。

后世的人把文字当做一个钥匙,去从古人经验所得的知识库里面取出种种东西来应用,这实在是一件最便宜的事。

不过有了文字教育以后,渐渐与以前直接的人生日用的教育愈趋愈远了。文字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我们固然承认它是必需的,因为没有它,便不能把古人的东西保存起来,传授下去。但是这与人生日用愈趋愈远的流弊却也不少,大略说,可以分下列三种:

1.这种文字教育——学校教育——的结果必定养成一种特别阶级。所谓读书人、文人、学者,都是从这种教育养成的。这种教育与旁的社会也很有关系,受这种教育的人。大约只有三种:第一,是古时的祭司、牧师、握教育权的人;第二,是有权势的人,从前所谓治人的人;第三,是有资产的人。

2.这种教育的结果渐渐趋于保守古训和文字的方面。古代保存下来的东西,固然是最好的一部分。但是大家把这保存下来的东西看得太重了,反把人类社会日用的教育看轻了,认为社会日用的教育,不能算做正式教育的一部分。这就是第二个流弊。

欧洲数百年前,自然科学早已发明了。学校里面却还不曾将它收到课程表里去,即使收了,也不能占重要的位置。从一般人的眼光里看来,认为这种自然科学比较那讲文字讲道德等高深学问下贱得多。从前希腊文明发达到这般地步,却是不重科学,现在欧洲重文轻实的趋势,也是受了希腊影响。

3.这种教育的结果使学校渐成独立的机关,与社会不生关系。社会上早已成为过去的东西,学校却还在那里教。社会上很有重大需要的东西,学校反不肯教了。大家看得教育当一件容易的事,以为只要一本书,一般小孩子就办得到的,无所用其研究的。所以学校变了最古的东西,最守旧的东西。举一个西洋教育史上的例:二三百年以前,欧洲商业很发达,那时候还没有轮船,所以商品都是大家合股装在帆船里运输的。因此那时对于这件事的计算,如盈余分配等事,非常重要,特在数学书里面添了一门。现在轮船发明了,这种事实也全没有了。但是数学书里面这一种算法,却想尽种种方法不把它废去。问他为什么呢,说是从前传下来的东西,虽然没有用,也不能去掉的。

以上三种流弊,可以帮助我们知道教育哲学应该提出来要讨论的问题:

1.怎样可以使特别阶级的教育变成大多数,变成普及;

2.怎样可以使偏重文字方面的教育与人生日用的教育得一个持平的比例;

3.怎样可以使守旧的教育,一方面能保存古代传下来的最好一部分,一方面能养成适应现在环境的人才。

以上三个问题当中,第三个最为重要。我们是现代的人,是20世纪的人。以前保存下来的东西,我们当然是不够用的。我们应该想法子改造从前教育的目的、方法和材料,使它们适应现代的需要。

指挥教育、改造教育,好像驶一只船:装载货物,固然应该持平,不要使它畸轻畸重,然装了以后不能扬帆开驶,使满装货物的船停在船坞里腐烂,当然是不行的。古代传下来的学问,就是装在船里的货物。现在的新潮流、新趋势,就是行船的风。我们应该把这满装货物的船,乘风前进,不使它停在船坞里腐烂。

我们要是不喜欢暗中摸索,听其自然,就应该用教育哲学去指挥引导向我们预定的方针,达我们希望的目的。因为人类的进化很难推测,若听其自然,暗中摸索是非常危险的。教育所以重要,就是要使它没有危险。所以教育不是个人的事业,是社会的、公家的、政府的责任,是人类社会进化最有效的一种工具。

 

今天所要讲的三个要点:儿童的方面;将来儿童要进去做人的社会方面;介乎二者之间的学校和教材。第三点最重要,因为它的目的是要使儿童进到成人社会里面去。教育学就是指挥它联络儿童与社会两方面,使它成一个过渡的桥或摆渡船。

因为教育是要把三方面调剂得宜,所以不是容易的事。首先,要有对于社会生活的知识——社会的哲学——就是要对于社会有很明了的观察,知道它的趋势和需要,预备使儿童将来入哪一种社会最为适宜。然后可以定教育的目的。

社会生活的知识使我们可以定教育的目的,这是远的一端。那近的一端就是儿童。儿童的意志欲望等,总之儿童的心理学是第二件要知道的。社会是教育的目的地,是远的方面,儿童就是教育的本身,是近的方面,都是应该知道注重的。

单有上述两点还不能够做教育事业,因为还有介乎二者之间的学校和教材等琐细的事。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等学科,都不可不知道的,而且还需懂得这种学科的意义,一方面对于儿童有什么意义,一方面对于社会有什么意义。三者联络起来,然后可以当得教师,讲得教育。

因为教育所包的范围如此之大,所以是很困难的事业;也因为它所包的范围如此之大,所以是很有趣味的事业。试问世间哪一种职业所涵的方面有这么多,一方可以知道社会进化的情形,一方有可以研究儿童发展的机会,而一方自己还可以得到学问。这不是很有趣味的事业吗?

从前种种教育方法和教有哲学的失败,都由于三方面调剂不得其平。今天所要提出来讲的是从前的人把介乎二者当中的学科看得太重,却把儿童与社会两方面看得太轻的流弊。

学科最容易离其他两方面而独立,因为学科是教师天天所见的东西。凡是近的东西天天见了,一定愈看愈大,并且能把其余的大东西都遮住了。学科本来是联络儿童与社会的两岸的过桥,现在这过桥离了两岸而独立了。

把学科独立,与儿童实际生活脱离关系。其流弊有下列三点:

(一)第一个流弊可以分作三点:1.学科与其生活断绝,生活自生活,学科自学科;2.学科变成纸上的假东西,不是真实的东西;3.学科在实际上不能应用。

最显著的一个例,就是成人把自己的种种知识,用尽方法,缩成一小块,使儿童熟读背诵,或用韵语,或如西方宗教中用的问答体;一切道德都已改变了,文字也已改变了,他们都不去管他。久而久之,自然毫无意义了。

在创造这种制度的人,认为儿童将来一定能懂得的,能应用的。其实终于不能懂得的,更不用说应用了。因为这种都是成人认为真理的东西,对于儿童,本来没有意义。儿童的经验里面从来没有这些东西,自然不能懂得了。不能懂得,自然不能应用,自然对于行为不能发生影响了。

儿童在未进学校以前,与他的母亲和他的同伴玩耍,觉得很有意义,因为这些事都是他能懂得的,能用得的。一进学校,便换了一个新天地,见的东西都是不曾见过,听的东西都是不曾听过。他于是以为学校里面这些东西,本来与实际生活没有关系的,本来只是骗骗先生的。我们废了多少时间,多少精力,在学校里头得了这样一个教的人和学的人都不希望实际应用的结果,这时间和精力不是完全白费了吗?

不但旧式的读经和宗教问答有这种坏结果,就是新式的各种科学,如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要是离开了人生日用去讲,其所得的结果,也与旧式的教育完全一样。

譬如一个学化学的人,对于所学的东西,只是认为化学科的东西,化学教室里头的东西,徒然记着许多符号、公式和种种试验的把戏。你若问他应用方面的,如肥皂怎样造法,为什么可以去衣服上面的污,他就不知道了。学植物学、动物学的人也都如此。这种现象本来不能怪他,因为他本不知道所学的东西与人生日用有什么关系。所以教育的人要是不把人生日用的实际生活放在心头,那么无论什么学科,都得到与旧式读经和宗教问答的同样坏结果。

这种结果还可以养成知行不合一。譬如某人学了许多学问,别人就名他为书生。这个书生的名字,不是恭维他,是侮辱他,是表明他什么都不知道的意思。因为他所知的学问,不能影响到他的行为,他的行为,又不根于他所知的学问,于是养成人家看轻知识的一种习惯。实用教育的所以重要,就是这个缘故。说到实用教育,人家会容易起一种误会,认为实用教有就是吃饭主义。其实并不然。吃饭固然未始不重要,教师能教得学生得到饭吃,也是很好的。但是这个实用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他用所学的东西指挥他的一切行为,教的人能知道学科对于儿童和社会的意义,儿童也知道学科对于社会的意义。

(二)从上面第一个流弊看来,学科先与真生活脱离,次变成纸上的假东西,再次不能实际应用。这种学科,要是学生能用心去学它,也未始不可略有所得。无如与人生日用太没有关系了,儿童一见便生畏怯。即使勉强学它,也是看作例行公事,骗骗先生罢了。这因为儿童对于它全然没有兴趣,没有兴趣,自然觉得困难,自然常常有逃学的事听见了。

儿童因为没有兴趣,所以视求学为困苦的事。一般人——有许多学者——不晓得这个道理,认为人类的天性,是不喜欢求学的,而人类的生活,是不得不求学的,于是想尽种种方法去训练他,使他不得不求学。讵知他学了仍然不能知道。这就是学的东西与人生日用社会没有关系的缘故。倘能把学的东西与人生日用社会联贯起来,那么儿童绝没有不喜欢求学的,因为好学正是他的天性。

我们试看儿童在末进学校以前,与他的母亲或同伴在一起的时候,何等喜欢求学:忽而问这样,忽而问那样。可见儿童对于求学,本有很大的喜欢的趋向。就是间或有几个例外,也一定或是白痴或是心理上起了变态。因此我们可以知道,现在学校制度的不适用,非但能使儿童本来喜欢求学的变为不喜欢,且能使他一见学问,便生畏惧这种学校制度,还不是天天在那里造成一种人为的白痴吗?

我们不要说儿童对于求学的苦乐关系甚小,要知他的结果影响于社会者很大而且很久。因为儿童学了这种讨厌的东西,将来出校以后,一定不能在社会里去应用,社会便因此受了很大很久的损失。所以我们应该去掉他的困难痛苦的一部分,提出他的有用处的、趣味的一部分。功夫既省了,社会上也得应用了,儿童也不感受困难苦痛了。

(三)这种社会与学校分离的结果,其流弊在社会上是太不公平。一种书生是天生成的才具,能对于书本上的学问有兴趣。其余大多数的人,只知道五官接触的、能够实做的事体才有趣味,书本上的趣味是没有的。结果大多数的人遂没有求学的机会了。

加以书本上的学问——文章经传——在社会上很重要,于是书生在社会上也占了重要的位置。其余大多数的人对于学问有没有趣味,却不去管他了,这还不是不公平吗?

因大多数的人对于学问没有趣味,所以我们应该改良学校的制度和教材,使他们也能感受教育的利益。倘是主张民治的教育——民治国家的教育,尤其应该注重大多数人的教育,使一般的工人、匠人、农人都能在民治国家、民治社会里尽一分子的责任。

 

教育的最大毛病是把学科看作教育的中心,不管儿童的本能经验如何,社会的需要如何,只要成人认为一种好的知识经验,便练成一块,硬把它装入儿童心里面去。现在晓得这种办法是不对了,其改革的方法,只是把教育的中心搬一个家:从学科上面搬到儿童上面。依照儿童长进的程序,使他能逐渐发展他的本能,直到他能自己教育自己为止。譬如说,某人是受教育了。这并不是说,某人从此不长进了,不过说,他受了教育到这个时候,从此可以利用他自己的机能,向各方面充分发展罢了。

照以前所讲,成人社会是教育的目的,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学校是二者之间一座过渡的桥。教育的目的,是要儿童走过这座桥,到成人社会里去做一个有用的分子。

第一个应该注重之点是儿童在没有教育以前,有一种天生的本能、惰性和冲动。教育就应该以这些东西为根据,为基础。不然便没有教育可施。   

儿童学话由于他的本能,不是勉强可以教的。他一方有听话的本能,一方又有自己发音的本能。成人所可教的,不过中国人教他听中国话、说中国话,不要听英国话、说英国话这种方法罢了。要是自己没有本能,就是教也没有益处的。儿童所以能很自然,一方因为有他自己的本能,一方有父母的教育,一方又有社会环境的需要。教育是利用他的本能及环境,使朝着我们所预定的方向走去。

儿童不但有听和发音的本能,还有一种同样的欲望。父母教他的时候,需将利用他的本能欲望,造成种种环境的条件,使他不得不用这种名词,这种文法,并必须使他用了有效。一切教育都是如此。这是拿天然的本能欲望做基础,造出一种环境,使他朝着所定某方向走去的一种方法。   

我为什么再三申明天然本能的重要,因为有许多教育学者把这个不学而知的本能看得太轻了,认为儿童一定不能由婴孩一脚跳到成人的阶级。所以他们总想把儿童期缩短,将成人的知识经验硬装进去。他们以为儿童期是完全白废了的,哪里知道这是真正的教育基础!

以上所讲的是个绪论,不过很长了。今天所要提出来讲的是“游戏”和“做工”与训练本能的关系。游戏与做工,对于身体的机能,本来很有关系的。东洋诸国对于体育向不注意。西洋以前也是如此,以为身体是精神的仇敌,须先把身体镇服下去,然后可以有精神的发展。教育者先存了这一个根本观念,所以对于儿童,一意要他静止,不准活动,然后把他认为宝贝的东西硬装下去。这种根本观念,与新教育的精神恰恰相反。

教育不注重身体机能,是一定没有好效果的。游戏与工作,便是最与身体机能有关系的东西。

游戏是儿童喜欢向那一方面发展的活动,并不是坏的玩耍。倘能让他自由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许多种类。然大概是模仿成人的举动居多。西洋儿童的游戏,种类很多,如设为主客的往来、我请你吃饭、你请我吃饭,以及煮饭烧菜等。女孩子则玩洋娃娃,为它穿衣脱衣。近城市的小孩子,则有火车装运货物等游戏。可见这些大概全是模仿成人的。

小孩子有这种模仿成人社会的活动,我们可以利用他造出许多有意义的游戏,用最容易方法,输入社会实用的知识。幼儿园发明者,德国人福禄培尔就是应用这种方法的。

游戏场上有组织的运动游戏,其对于体育方面官能方面的好处不用说了。还有重要的是能发生一种社会的性质:一方能养成领袖的人才,一方又能养成辅助的人才。最重要的是能有一种通力合作的团队的精神。

凡是真有价值的手工,一定含有一点游戏的动作。儿童不但喜欢模仿成人的动作,还有一种喜欢制造的天性。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天性,使他变为有用。第一,训练他的官能;第二,使他随机应变;第三,最重要的是有输入知识 教育的价值。

何以说有输入知识教育的价值呢。譬如木工里的锯、锤、刨,这种东西,用久了都是要发热的。人类几千百年前对于这件事已习见了,等到近来始发明力学上“能量守但”的道理。然这道理是很抽象的,很高深的,要是不能在这种锯锤发热的浅近事物上面引他进去,对他说明,儿童一定很不容易懂得的了。其余如烧饭的时候,可以讲化学的道理;种花的时候,可以讲植物学的道理。这种都是从手工上可以输入知识的极大价值。

最后举一个例,五月里我初到南京的时侯,南京高等师范的附属幼儿园正在养蚕。他们从选择蚕子和保存蚕子做起,渐渐用桑叶饲养,让它作茧,待我到时,已到抽丝的时候了。这种层次渐进的训练,倘抽象地看来,不过很有趣味罢了,其实在知识上有极大的价值。小孩子从蚕子看起,进而幼虫,再进而作茧,变为飞蛾,几个礼拜以内,看出生物的全套变迁,一定能得到许多生物学上的知识。再讲实业方面,从选择蚕子入手,一直到丝的价值,绸的好坏,都可以使儿意知道。蚕丝为中国南方出产大宗,儿童从这里得到这许多循序渐进的知识,都可在社会应用。这种灌输知识价值还不大吗?

千万不要误会,以为这种游戏、运动、手工,不过是因为恐怕小孩子学得太苦了,给他一点有趣味的东西,像那吃苦东西的时候,给他一点怡糖一样。要晓得这并不是搁糖的教育方法。这是以本能为基础,使儿童能利用本能得到应得的知识的教育方法。

 

教育的三大部分,第一是社会,就是教育的目的;第二是学校和学科,就是中间一座过渡的桥;第三是儿童的生活和本能,就是教育的起点。并述这三部分当中,教的人每每容易偏重第三部分,而看轻第一、第二两部分,使学科成为孤立的东西,与将来的社会无关,与现在的儿童生活也无关。上一次提出方法来,用游戏和有组织的运动,引起儿童的兴趣和本能,使他能自由发展。今天继续再提出两种方法,就是第三“做戏”和第四 “工作”,并说怎样能使它与学校联在一起。

1.做戏。儿童的心理,与戏很有关系。儿童的意识、观念、影像,都是具体的居多,所以格外容易于他的言语上、指使上、容貌上表现出来,游戏单从动作表现,做戏也是一种心理的表现,不过较有条理一点。儿童每于言语指使容貌上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他,使他表现他的知识意志或感情。

从学科里面,选出几种最容易用做戏来帮助的,如文学、历史,及人文地理,都是与人类社会很有关系的学科。文学中的小说和故事,都可以用戏做出来的。人文地理中的人情、风俗、习惯,也可以用戏做出来的。至于历史,更没有不可用戏做出来的了。

做戏是要使书本子上的东西,能有一种动作的表现,使儿童把自己看作书中事物的一部分。并不是说狭义的、一出一出的、戏剧家所演的戏。

用演戏的方法帮助学科,其最显明的利益,就是使儿童有趣味。重要的是使他有知识方面的作用。

第一能使他设身处地,知道他自己就是戏中的人物,戏中的悲欢离合,仿佛是他自己的悲欢离合。我们成人平常看戏也是如此,看好的戏,往往好像台上台下合而为一。所以儿童在做戏的时候,做的人固然自以为戏中的一部,就是看的人,也自以为戏中的一部。古代的人,都仿佛当做同时的人。历史的事,也仿佛当他自己的事。这种输入知识的方法,比那空讲日球月球这种枯燥,自然觉得格外亲切有味。就讲道德方面,从前的种种格言式、教训式的方法,收效很少。倘能用演戏的方法,输入道德教育,收效一定比那种纸上空谈的道德教育为大。道德教育应该要先从行为做起。现在不得已而思其次,从做戏的行为上,也可以养成道德的习惯。

第二个知识方面的作用,是可以引起儿童有选择的能力和安排的能力。一段故事里面,并不是都可以演出来的,于是选择出最精彩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当中,又不是各个人相宜的,于是你做这个,我做那个。但这还是个人方面。等到选择定不了,于是大家商量怎样安排,怎样说法,怎样做法,哪一句话,哪一件事应该要、应该不要。然后做成连贯的戏。总之能使他们有选释安排的能力及共通的精神。倘弄坏了,大家负责。这样不但使儿童有被动的吸收,并能养成自己活动的和选择连贯的能力。   

第三个作用,可以使儿童的知识影像格外明了正确。平常教习发问,儿童照书中回答,即使不错,也是很容易的。但倘要他实地做出来。那就非懂得一字一句的意义和名词所代表的事物、动词所代表的动作不可。

第四个作用,就是能养成社会的共同生活的习惯。课堂中你做卷子,我做答案,都是一单独的。一到演戏的时候,大家的言语动作,都要互相照应,成功失败是大家的事,不是一个人的事。所以他能养成通力合作的精神,不仅是浅而易见地使儿童有趣味罢了。

2.工作。工作也可以利用来使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发生关系。我们先问问工作是什么?工作与游戏的区别是什么?我们所以叫他做工作,不叫他做游戏。其根本不同的地方,就是它的目的,在要造成一种看得出的可以留存的出产品,不像游戏的单使儿童有兴味有动作罢了。儿童倘有想留下一点结果的意思,不但玩玩就算了,那就是从游戏时代进到工作时代来了。不过工作与游戏,在儿童眼光里,区别不大甚严。往往我们成人认为极苦的事体,如煮饭烧菜等,在儿童却极喜欢,并极有趣味,当做一种游戏去干。这一点也是应该注意的。

我所谓工作,是自动的,与儿童的心理连贯的,能产生一种出产品的工作。这与自上而下用教习的威权压逼出来的工作截然不同,又与强迫要做,不做要罚的“苦工”也截然不同。

这种不但有兴味、有动作,并且有结果的工作,在教育上的利益,据我看来有以下两点:

第一,因为有实在的出产品就是开始教儿童做事要有目的。一切动作都集中在目的上;一切精神都贯注在目的上。

第二,教儿童对于材料要有选择的方法和手段,处处需与他的目的互相照应。这可以养成一种判断的能力。现在的学校里造出许多无用的人才,就都因为没有判断力,而且他的方法手段与目的不能互相照应的缘故。他们倘能经过这种工作,一定于知识上有很大的益处。

不但如此,我所最注意的是在借此输入有用的知识,甚而至于高深的科学知识。譬如植物学,现在中学堂里教的总是科学家最后研究的结果。例如学名什么、普通名词什么、属于什么类、什么门、什么种、什么族。这种枯燥无味的教授,当然不能在小学里教,即使教了,至多也不过使儿童记得许多名词,或再多也不过拿到真的植物,能辨别哪一类、哪一门、哪一种、哪一族罢了。我们倘借工作的方法输入知识,儿童一定很有趣味。如种花、种树这等事,儿童都是极喜欢的。有许多植物,在短期内可以看出它的发芽、长成、开花、结子;教习便可随时随地教以种种有用的知识。甚而至于复杂繁难的科学知识。

譬如种花,拿种子放在泥土里,或湿棉花里,或吸水纸里,都会抽芽。但种在湿棉花里的芽,便比种在泥土的短,种在吸水纸里的,又比湿棉花里的短。后来吸水纸上湿棉花上的,待滋养料一完,都渐渐的枯了,而种在泥土中的,却逐渐生长,以致开花结果。因此可以教他们所以然的道理,如日光、水分、热度、土性的肥瘠,以及肥料选择等。这种都是与人生日用很有关系的科学知识,平常不能用以教中学以下的学生,一用工作方法,便容易输入了。

再举高深点的一个例:前几年有个科学家,考查生物的生长要费掉多少能力,于是他在一株正在生长的南瓜外面,套上一只木箱,上置计算重量的码子,看它穿破箱盖的能力有多少。这种试验,儿童看了,以为植物生长的时候,竟能举得起多少重,自然觉得很有兴味。因此可以教他,凡是养料能制造出很大的能量的道理,再推及于人类的能量,也由于养料造成的;又如植物在生物界是怎样一个地位;他怎样靠养料生长;人又怎样当它做养料。这都是很高深的学问,借了工作的方法,便可以尽量输入了。

科学地教授,在高级学校里,这百年来,经了一大革命,就是添出一种“试验室”的新方法。物理、化学等学科,都有试验室,可以实地试验。它的根本道理与我们所讲的道理完全一样,就是要使学的人不但得到书本子上的学问,还要使他自己的动作参加在试验里面,看出某种试验,是否能得与某种学理相合的效果。这就是用试验的结果来证明学理的方法。

既然高级学校添了试验室,得有很大的进步。我们可以觉悟。幼儿园及小学,也应该与高级学校打通,有一种试验的精神。我很奇怪,人类产生自然科学,何以这样的晚。人类的四周都是自然现象,本来早可以产生了,何以一直要等到最近的百年呢?据我看来,自然科学所以产生这样晚的理由,在于人类观察事物,有了一点常识便不肯再去观察,只是用耳朵当眼睛,去听别人家讲的道理,或自己闭了眼睛去想出道理来。要补救这种弊病,我想倘能懂得或利用我们所讲,常常用结果证明学理的试验方法,或者科学的发达,因此可以格外有点进步罢。

 

总括说:教育的目的——民治国家尤其如此——是要养成配做社会的良好分子的公民。详言之,就是使社会各分子能承受社会的过去或现在的各种经验,不但被动地吸收,还须每人同时做一个发射的中心,使他所承受的及发射的都贡献到别的公民的心里去,也来加入社会的活动。

人每以为所谓好的公民,总是指着对于选举等事能尽公民的义务,有忠心没有欺诈而言。这一部分固然也重要,在民治的国家,尤其重要。因为不但自己不做欺诈卑劣的手段,还贵能互相监督,互相纠察,使大家做一个良好的公民。

但做这种用知识参与政治、监督政治的良好公民,还是很浅近、很明白的一方面。还有那非政治的一方面。第一,乃是要做一个良好的邻舍或朋友。因为人是共同生活的,一切公共娱乐以及图书馆等都很重要;第二,进一层,不但我受别人的益处,还要别人受我的益处;第三,在经济方面应该做一个生利的、出产的人,不要做分利的人;第四,应该做一个好的消费者。生利固然不容易,消费也不容易。譬如各种货物,要监督它使它没有假冒,便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我说应该要做一个好的主顾或消费者。我因此连带想到女子教育的重要。女子与消费的接触最多,因为女子总不能与家庭脱离关系的。要是女子有了教育,便可以随时限制随时鉴别消耗品的好坏,做一个良好的消费者。西洋女子就是大家在那里注意消费品的监督或限制。最后一层,第五,较为肤泛,便是应该做个良好的创造者或贡献者。

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造成一班学者或读书人,只要有了书本上的学问便可完事。他的真正目的,是要造成社会的有用分子。所以良好的国民,不是单能读几本书,他们一定还能对于社会有所贡献。倘学校要造成这种良好的国民,可以有三步下手的工夫:1.使儿童有对于社会尽义务的兴趣或心愿,不是强迫的,是从感情发生的;2.知识方面,使他知道社会生活和需要是什么;3.单知道它的需要还没有用,还要训练出一种本领去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教育者又应该从技能一方面下手。

现在要问应该用什么方法可以做到这社会的目的?说起来方面很多。我且举几种最重要的。

1.保存过去的成绩和经验,从语言文字下手。儿童学话的时候,已经把许多大人的经验都灌输进去了,但范围很窄,一用文字,那范围便格外广了。虽几千百年的东西,也可借此保存下去。

教育并不是要造成许多用不着的专家。所以教育应该格外注意社会方面的用处。有许多人把保存和传授误为抄袭,不知所谓保存传授者,其材料虽然不变,其形式本不妨常变。他们因为把历史看做循环的,不看做向前进步的,所以有这种错误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要使古代传下来的死东西活转来,能在现在的社会里应用。

2.选择社会的哪些部分对于儿童有需要。社会各部分并不都是好的,都是有用的。所以全赖有选择的效用,使现在、过去、将来种种事业都集中于学校,做个儿童的工具。要使他不但保存古代已往的成绩,还能于现在及将来的社会有选择的能力。

社会的改良全赖学校。因为学校是造成新社会的,去掉旧弊向新的方面发展的,且含有不曾发现的能力预备儿童替社会做事的一大工具。许多旁的机关都不及它。例如警察、法律、政治等,也未始不是改良社会的东西,但他们有他们根本的大阻力,这个阻力,唯有学校能征服。

有两个理由可以证明别的机关虽然也是职在改良习惯。而一定不能做到与学校同样的地步,就是别的机关无论如何有大的能力,它的效果一定不及教育。第一,因为这种机关都是管理成人的。成人的习惯早已固定了,很不容易使他改变;第二,即使他们受了教育的影响,当时承认改变了,但一到外面恶社会里头,他的决心便立刻消灭了,所以第二个理由,便是环境的不良。

有这两个理由,我们费了许多的精神想去改变成人的性质,实在是一大悲剧。至于学校内的儿童,性质既没有固定,习惯也未曾养成,倘能施以良好的教育,尽可有任人伸缩的余地。至于他的环境,虽然也和社会生活一样,但这学校内的社会生活却与平常外边的社会生活不同。因他是曾经一度选择过的,比较的格外精彩。这就是别的机关改良社会的能力一定不能及学校的缘故。

儿童的习惯没有养成,一切思想、行为、信仰等都可以在他恶习惯未曾养成之先,把新的好习惯尽量输入。要使他的好习惯渐渐养成了,有抵抗坏习惯的能力。

我们可以说儿童或少年的教育,使他养成一种新的习惯,实在是世界将来的极大希望。倘使没有新习惯的发生,自然灰心厌世,从此没有改良纠正的希望。须知儿童便是代表将来,老年人便是代表过去,过去的成功与失败,我们都可不必计较,有了儿童,便可重新做过。这就是儿童代表新希望的道理。

古犹太的先知有句格言说:“孩子将带领他们”这实在是儿童代表将来无限成功的预言。有人说,人类总是坏的,不会改善的了,这话大错。要知道人类已经改善不少了。这改善的能力,最大者便是教育。所以教育实在比空气和饮食还要重大。”

3.扩充推广儿童的环境。儿童的环境本来是很小的,不过零碎的家庭生活罢了,一到学校,便较家庭扩大了。现在还要使他联络起来,养成更大的社会环境。

这第三层最重要,因为要使他从家庭很小的环境扩充开来,使他从历史文学等学科知道不但有我们现在的人,上面还有古人;不但有我们中国,还有不同洲、不同文、不同风俗的外国。其余科学如化学、物理、天文等,也都是如此。总之要使儿童的环境扩充,并有应付环境的技能。所以这扩充儿童更新、更大的环境一层,在三层当中最为重要。

 

使学校变成社会化的方法可以分作三步进行:1.从感情方面使儿童有社会的兴趣及感觉,知道自身以外还有社会,还有别人;2.从知识方面,给他社会上必需的知识;3.养成实行的习惯,使他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学校生活也是社会生活的一种。聚许多家庭境遇不同、门第不同、宗教不同、环境不同的儿童于一处读书玩耍,固不必说,还有有寄宿舍的,那共同生活的时间尤为长久。

办教育的人倘要把学校的社会生活来做社会化的基础,那么先需打破有党见的小团体的趋势。国家也是如此:一有党见,便使思想感情不能自由流通。学校内这种排除外人的小团体,很可以为社会之害,所以非打破不可。

学校的管理训练也要使儿童加入,使他对于规则不仅死守,还要懂得这种规则有什么意义,使他自己维持秩序,不使规则被少数人把持。这很可以养成真正守法的国民。

平常学校的管理,有一个大错处,就是以章程、规则为超于儿童经验之上,儿童不配加入,不配与闻。所以这种管理那是由上而下,强迫的、不自由的管理,效果很少。要知道学校的规则,不但维持学校内的秩序,还要养成儿童将来在社会上遵守法律的经验和习惯;不但守法,还要使他自己立法。这种经验和习惯的养成,在社会上很有用处的。

现在各处有试验把学校当做城市的样子组织的,有许多竟是一个学生的小共和国,里面也有城市,以及立法、司法、行政的机关。法律由自己制定,自己执行。各种机关都由自己举出人来组织。这并不是一种玩意儿,实在是要使儿童从半游戏半正式的地方,造成一个有训练的国民。譬如选举,不仅仅是消极地在学校内用的一点知识,而要成为积极地养成将来在社会上选举的活经验。

管理训练,还是政治、法律方面的事。其余经济实业方面也可以有下手的方法:如房屋的清洁,以及图书机器的保存、整理或添配,都可以使他们加入,负一种责任,养成将来在社会任事的责任心。再举一个很具体而有人实行的方法,就是分学生为若干组,分时、分日或分礼拜担任管理经济方面的事,如黑板、地板的清洁,材料的分配等。这种事往往有教师自己做的。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学生天然有一种竞争好胜的心,与其让他用于那些无谓的倾轧,不如利用他使他做公共的事业。

这种话似乎太琐碎,其实这不过是个例,拿来说明教育应使儿童有实际经验的机会的根本学理。西方有句成语:“一磅的学理,不如一两的实践。”它的意思,也为学理格言,后来都变了一句口头禅:不如教他们实践的方法。实践一两,我想自比记得一磅的修身格言好得多。

还有如家具装饰品及仪器的添置,标本的采集,都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办:轻便的东西,让他们制造;贵重的难做的东西,买了让他们保管;动物、植物、矿物的标本,让他们自己去采集;经费不够的时候,也让他们自己设法,或做戏募捐,或各向自己的亲戚朋友募捐。种种买票、剧场管理都很可以养成共同生活的习惯,都是极宝贵极有意思的事。

儿童总有一部分很聪明,一部分比较的愚钝。聪明的往往帮助愚钝的人作弊,无论如何防止也是没有用的。这因为聪明的总有余力可以助人,故不妨利用他的积极使他变成助教,下课之后,帮助自修。聪明的因他有喜欢教人的心,自己可以教学相长;愚钝的人也可以因此得益;而一班的程度也可因此互相帮助的精神,渐趋划一。   

上课的时候,往往有一种弊端,就是时间全被教师占去,不让学生开口。这于养成社会共同生活的习惯很有妨害。正当的方法,应该先教一个人起来,说明科学的大意,然后让第二人、第三人互相修正,互相补助。最好除正课以外,不要大家用一样的书,每人各将自己所学的东西向大家来报告。这事得益最大。教师一人在讲台上独讲,与养成社会共同生活的习惯是大相背驰的。

学校不但读书就算了,还要造成社会有用的公民有共同生活的习惯和能力,有注重公德公益的训练,知道立法司法行政的效用。那么学校的生活,才是一个活的社会生活,学校内养成的儿童,才是一个懂得社会需要,能加入社会做事的人物。他们组织的社会国家,才是一个兴盛的社会国家。

 

学校自强的生活就是社会生活的一部,要使学生将来能过社会的生活,必须先将学校变成社会。学校的最大坏处,就是先为学生悬一个很远的目的,认为现在所学都为预备将来入社会之用,现在虽与生活没有关系,将来总有一天得用的。于是所学与所用,完全不能连贯。不知学校的生活,必须处处与社会的生活有关,使学生对于学校的生活能生出浓厚的趣味。

学生的教育倘专事讨论预备很远的将来生活,而不注意于眼前的现在生活,其弊约有下列几端:

1.耽误学生的光阴。学生知所学的东西,用处很远,与现在没有关系,于是且把这些东西搁下先做那些与现在生活有关的游戏玩耍去了,因为他们的目光很近,只知道趣味都在目前,自然把几十年后比较不很亲切的事挤出去了,搁下去了。

2.减少学生对于现在生活的趣味,不注意于现在而希望将来。这是一件很大的危险。

儿童对于现在的生活兴趣正浓正厚,而教育者偏要用这种预悬将来目的的教育方法,实在是一件最不合自然、最反乎常理的事。观于督察学生成绩的方法可以知之,考试、赏罚,想尽种种方法督促他们用功。因为所悬目的在于将来,自然不得不如此。

在教育史上,无论哪一国,总有一个时代,用极残酷、不人道的方法对待学生的。凡是大人对于儿童,本来一定很爱惜的,何以竟如此残忍呢?这不是很奇怪的事吗?我想没有旁的解说,只有一种。就是儿童的眼睛看不见将来的目的,对于所学不发生一点兴趣。因此大人若要儿童求学,不得不用种种刑罚去迫胁他们。

后来人类的良心稍为发现,觉得对于儿童施用体罚,究竟有点不忍。于是另换一个较近人道的方法,就是用奖赏去欺骗他们,考得好的给他一点信纸或一盒糖。这真是叫小孩吃苦药加一点糖的办法!这种办法,虽然比打较为文明,但是儿童对于将来的目的,依然毫无兴趣!不过本来用刑罚的,现在改用贿赂罢了。

3.使我们评判儿童的成绩,没有自然的标准。教育所悬的目的,既然很远,与现在没有关系,我们自不能拿他来做评判儿童成绩的标准。于是对于儿童成绩的进步与否,不得不用考试记分的制度来定。

这不是评判儿童成绩的真方法。若真要评判儿童的成绩,那么应该看他们今天比昨天长进了多少,从前的缺点现在补正了没有,从前未发展的能力和兴趣现在发展了没有。总而言之,现在比从前是否进步。这才是评判儿童成绩的真问题。    

并不是说教育不应该预备将来,不过说预备的方法不是如此。预备将来,应该是教育的结果,不是教育的目的。倘能把现在的生活看作重要,使儿童养成种种兴趣,后来一步一步的过去,自然就是预备将来。倘先悬一个很远的目的,与现在的生活截然没有关系,这种顶备将来,结果一定反而不能预备将来。

教育的目的,应该增加儿童更多的能力,更多的兴趣,每天所受的教育,应该一天增加一天,教育便是现在的长进,不是将来的长进。因为倘若不是现在的长进,便是不长进。

我虽然再三引申,怎样使学科能与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联在一起,但所谈的还是大旨,其具体的方法,仍在各人自己随时随地去留意。但我可以举出两个应该防备之点。

1.不要把遗传下来的习惯、古训、旧法来做标准,不论本国外国,凡是遗留的东西,总末必能适用。

2.应该打破读书人和学者的观念。从前的学问是为个人做装饰品,不为社会的生活,不过少数人拿了做摆架子张门面的东西罢了,这种观念应该打破。

如德国当初教育大改良的时候,各国因看了它的兴盛,大家都依样传抄,不知它的改良是针对当时的时世的,一经别国的传抄,便变做无意识的了。要知应付需要,一定要自己随时随地试验出来的,抄袭他国几十年前的成法,哪里能行呢。

不但旨从古训和成法的观念应该打破,还应该要打破教育为少数人装饰品、奢侈品的观念,就呈教育的贵族观念。有这种观念的人,以为学子可以比平常人高出一等。其实这种学问,只能供少数人的特别研究,与普通大多数的人生日用毫无密切关系。

一部分的人学了这种文学、文法、文理渐渐成为挂了某种学问招牌的学者。他们以为学问便是那些学科,不是那些学科便不成其为学问。于是教育遂被这些人垄断,被这些人永久专利。

他们又以为倘把平常人生日用的事,包含在学问之内,岂不是把学问的程度降低了吗?学问的资格失去了吗?   

他们不愿意把人人懂得的东西来做教育的内容、使学问的程度资格因此堕落。于是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一种保存旧教育制度的心理。教育便永远成了一种少数贵族摆架子张门面的招牌!

我们不但应该把政治上经济上的贵族制度打破,尤应该把知识思想上的贵族制度一起打破。   

从前的弊病在于供我们选择的学科太少,现在却患在太多了。因为太多,不容易辨别哪一种应教,哪一种不应教,所以尤需有一种理论学说来做个标准或指挥。否则妄想样样都要知道,结果一样都不能知道。

现在教育界的最大坏处就是见有一种新的学科便以为非添加不足以趋时,这实在是很蠢的妄想,结果只成一种很肤浅的皮毛学问。一方养成趾高气扬、自炫博学的贵族习惯,一方对于真正的学问仍是不能懂得清楚。

但是这种知识增加学问发明的现状,对于教育界有两种大的贡献:第一,打破从前选择学科的孤陋;第二,扩大从前对于学科偏重文艺的范围。

从前看轻儿童的乡土环境,其习惯的造成大约有两个理由:一是因为预悬很远的将来的目的,不但时间在几年以后,即空间也在多少里以外,不在儿童切身的乡土;二是误在一种全国一致的迷信,所以不能把乡土的东西拿来做教育的材料。

 

科学方法的进步和应用的发展,对于社会上、思想上、人生观上都有极大的影响。

1.科学进步发展的影响不在科学自身分量的增加以新的代替旧的,而是以正确近于事实的代替不正确不近于事实的。因为此种分量的增加性质的改变尚不足以发生知识思想界的革命。

须知分量的增加性质的正确还是一种结果,其所以能够增加能够正确在乎“方法”的变换。从前用旧的不正确的方法做学问,不能产生新的知识。科学发展以后,思想的方法根本改变。此种新方法可以应用于无论哪一种学科,影响自然大了,此点最为重要。

简单说,科学的方法便是一切都从事实下手,从试验下手。思想界因此起了很大的影响,故可称之为思想界的大革命。

追至16世纪及17世纪之间,进步的革新家,始把从前的旧方法统统改了。因此一切工业、政治、社会、宗教、道德都起了很大的变迁。

2.科学发展进步的影响、除改换方法以外,还给我们两种重要的观念,使我们的人生观都改变了。

l)自然法的观念。科学进步以后,知道自然界虽然无论如何纷乱,而却有一定的规律、条理和次序。故看一切天行都当它为有常度的变化,由此发生天然界齐一的观念,在人生观上产生极大影响。

2)能力的观念。古代的人都注意于静的方面,如研究宇宙万物的本质是什么。近世科学发展以后,知道万物除静的本质以外,还有动的能力。这种观念与古代大不相同,在人生观上产生极大影响。此种观念的重要点就是注重动而不注重静。

这些新思想的发展打破古代信仰成说的迷信。古代根本观念的谬误在乎迷信某种一定不变的通则。人事方面的宗教以及一切制度也是永远遵守成法不稍变迁,结果养成少数圣人、贤人的威权迫压大多数人不得不如此去做。新思想发展以后,知道社会人生也是活动的,而且看出变迁当中的因果关系,遂把从前信仰成说和服从少数圣贤的天经地义的观念一律打破。

从新思想发生以后,首先打破天经地义的观念,事事都要自己来试验归纳,把少数人的专利权一起撞翻。那少数人的方面也出来反抗,于是引起思想界的大革命。欧洲当时思想界新旧的对抗简直是两大敌营起了大而且久的战争。最重要者是在生物变化的规念——生物渐渐从下等因环境的适宜变至高等——打破古代一定不变的成说。因为要推翻几千年根深蒂固的信仰态度影响太重大了,所以五六十年前的反对非常剧烈,反对的人也很多。

欧洲的文化起源于希腊,希腊对于自然很有研究,关于天文、地理、生物等科学积聚的知识很多,收集的材料也不少。传至罗马,基督教变为共同宗教的时候,把希腊传下来的科学作为他们的学问的一部分,与宗教及社会生活都联在一起。到了新科学发生以后,因为旧科学与人生日用早已有密切关系,所以牵动科学,便把社会全身都牵动了。这是欧洲文化史上与中国不同的地方。

不但如此,欧洲古代的科学思想不但与宗教及社会生活有关,而宗教复与政治有关。中古政教不分,国家与教会是二而实一。思想基础也是根于旧国家的流传,所以新科学发生,连带打破旧国家和旧政治的观念。懂得这层以后,科学与旧思想为什么开三百年的大战争,便可明白了。

中国古代的学问,多偏向于人生哲学一方面,对于生物、天然地体等自然科学不甚注意,所以科学程度较浅,还够不上与政治、宗教、 社会人生发生联贯的关系。所以新思想输入,不大遭人的反对。在西方可以开几百年战争者,到了中国,社会上竟不当它是革命。

这个区别很重要。东方人不要以为不受抵抗似乎占了便宜,其实吃了大亏。欧洲人因为与人生日用有密切关系,所以起来反对,大家互相辩驳,知道他的根本在什么地方,应用在什么地方,把新观念都彻底的研究出来了。在东方因为与人生日用无密切关系,所以没有人抵抗,新思想的输入不过添了几个名词,于他的真意义,依旧不能懂得,结果对于人生日用不产生一点影响,须知不留心、不注意,决不能使科学进步。

反对是最好的事体,是进步的表示。越加反对,思想便越加进步。倘大家对它没有兴趣,于人生不受影响,则科学的进步也迟缓了范围也不能扩大了。欧洲思想史上的特长在乎争自由。一切思想、言论、研究、著作、出版、信仰等自由争得以后才可以有科学的研究,研究然后可以有进化。这是与人生很有关系的事,所以不能不争。

东方对于自由,比较看得不重要。这话初听似乎很泛,其实中国的确尚不希望知道科学的真意义是什么。初时以为科学只在技术方面。这种技术方面的学科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在乎受新科学精神的影响造出新的人生观。

3.科学发展进步的影响,发明“力”的观念,知道把天然的能力征服下去为人生效力。

征服天然的能力,所以谋大多数人的幸福,不应该少数人独占,结果发起许多慈善事业,如防疫医院、公共卫生等,于社会人生都有影响。

最后讲到科学的进步对于政治上的影响。如美国这么大的国家,本来一定不能行共和政体。古代有大国不宜于共和之说,也因为大国的各部分交换意见有种种不方便之处。现在既有电报、电话、报纸往来传达消息,所以这么大的共和国也一点不觉困难的过去。这是科学进步以后对于政治上的影响。

如果学校新教育要适宜于现社会,那么教育者应该知道科学进步的真意义是什么,思想方法的变迁和新方法的建设是怎样,对于社会、人生、政治、宗教的影响是怎样。然后教育不至于变为机械的模仿的教育。

 

近几百年科学的大进步在思想上起了很大的影响。不但方法的改换,而尤于科学界发生新的观念。这种方法和观念在教育上,不仅内容连教授的方法也产生影响。

在教材方面,科学进步的影响大概减少从前偏重文科方面的语言文字等学科而加上些注意实证的学科。

在教授方法方面,科学进步的影响,则把从前武断的方法,如依据古说遗训、圣经贤传以及强使学生记诵等都减少了,而加上些使学生直接去观察去实验的方法。

科学进步的影响分为两大种:一是科学进步对于物质上的效果;二是对于道德上的效果。平常起居、饮食、交通的方便,使我们的幸福增加,这是物质方面的。至于产生新的希望、新的信仰,扩大道德的范围,则是科学进步对于道德方面的影响了。

科学进步的影响如此其大,所以我们可以说,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区别即在于此。西方科学的进步比东方占先二三百年,所以不但物质方面受科学进步的影响,而因科学的观点在道德方面所受的影响尤大。

西洋科学发展以后,在物质方面所受的坏影响较东方为少。因为他们能把物质的变迁与科学态度的变迁同时并进,在思想精神方面,可以有此一层保障,所以虽然也受点科学文明的坏处,而能同时受其好处。东方则只用人家的结果,对于科学的态度不稍变更,故不能得他们抵抗坏影响的一层保障,结果非常危险。

因为有此危险,所以今天要讲的就是注重科学进步在道德上发生的影响。我们为单得了物质的文明,而不能得物质文明底下的态度和精神,而不知道此种文明在思想上产生的新观念、新道德,结果一定物质与精神分为两极。物质方面新了,而道德方面还是旧的。日本就是如此,兵也,商也,交通事业也都无不新了,而旧观念、旧道德、旧习惯终于不能打破。结果新文明与旧文明的坏处都受着了,而好处都不能受着。所以今天我要讲的是科学进步在道德上的影响要使物质文明与道德思想同时并进,不仅受它的坏处而还能受它的好处。

科学进步在道德方面产生两大影响:

(一)产生新的希望新的勇敢。一个国家或民族老了以后与一个人一样,胆也小了,志气也畏缩了,往昔少年的精神也变为衰靡不振,故须时时提起他的希望和勇敢,使老的国家变为少年的国家。

这种新的希望和新的勇敢从什么地方来呢?就在对于人的智慧有一种新的信仰。我们现在受了科学的影响,知道人的智慧可以打破从前的一切 愚昧、错误和紊乱,故对于人生起了一种新的态度。愚昧、错误、紊乱都不怕它,我们都可以用智慧去打破它。

古代科学没有进步的时候,人类对于天然现象大概不过两种见解。初看去,觉得一切变迁都是紊乱无序。再看去,觉得日月运行、寒来暑往都有一定,但不是人力所能管辖,都归于不可知的天命。这两种见解,在人类社会所起的影响就是以天然现象为非人力所能懂得,即能懂得,也有定数,非人力所能管辖起一种悲观失望的态度,对于天然现象,只是放任,不要研究。这种坏影响,可以说有下列三种:

1.看不起天然科学的对象。人类对于希望不到的东西总看不起它,只当它是不好的。西洋有个很普通的寓言,狐狸见了葡萄,要去摘它,摘它不到,说葡萄是酸的,不要摘了。人类何尝本来不要拿天然界的东西来替他效力?拿天空的电来拉车,来点灯,谁不喜欢?无如拿它不到,不能懂得它,只得说这是不值得懂得,不值得管理罢了。

2.悲观与命定主义。他们认为凡事都有定数,人工不能为力,因此厌世——对于世界只取被动的态度。放任达观等坏观念都从此而起。有了科学方法便觉得人类有一种新的希望。人的能力可以知道天然界种种微妙而征服它。于是自被动的变为主动的,自悲观变为乐观,自命定的观念,变为人定胜天、征服天行的观念。

3.个人没有方法找真理,只能大家服从古训、旧说、遗风。他们认为古人不会错的,古圣人尤其不会错,大家非服从他不可。因为没有能力没有方法 自己去找真理,所以只得如此。

以上是科学不进步的三大坏影响。1.看不起天然现象,以为不值得研究;2.悲观与命定主义;3.自己没有能力、没有方法发现真理,只能服从现成的古训、旧说、遗风。有了科学的方法,把这三种都可打破。1.对于天然现象,知道很值得研究;2.征服天行,为人类造幸福;3.自己有创造、发明、发现的宏愿。

总之科学的进步在道德上的大变迁就是对于天然界的种种困难不至失望,却要找出理由和原因,设法去纠正它,打消从前消极的态度,而相信人的智慧可以研究解决种种困难。古代对于因果看得很严,以为仿佛像大轮盘一般的在那里转,运气好的,可以偶然侥幸,逃出轮盘以外。现在懂得它的道理了就可以设法纠正,用人力来造它的因。

(二)发生新的“诚实”。我并不是说诚实是科学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古人看得诚实也很重的。不过诚实的地位很不容易做到,总要有了真话,然后可以说真话——有许多看去虽似真话,实在是假话。科学就是先使我们知道真话,然后再来说真话。

古代科学没有进步的时代,天然界紊乱无序,真理很不容易找到,即使知道一点真理,于紊乱的当中,也无法说真话。所以虽然人人都想说真话,而这思想每每抵不过四周种种不让他说真话的势力。

天然界种种事实,既然没有条理,又不易懂得。人类要想说真话的一番好心,于是在这个紊乱当中,为种种私见、成见、党见以及不愿开罪圣贤、公论、长上等外来势力打消得干干净净了。

人类有一种很普通的见解,认为人类社会目前的安宁幸福比天然界的事实真理更加重要。所以宁愿牺牲真理来迁就社会暂时安宁,不愿意开罪别人,扰乱社会的秩序。于是遇事都弥缝过去算了。讵知这样保全社会秩序将来最后算起总账来,格外加重,扰乱也格外厉害。故牺牲真理而迁就现状者将来必加利还本。

科学进步以后,使我们有新的诚实,有研究事实的方法和信仰,知道人的智慧有找出真理解决天然界事实种种困难的能力。对于事实,只是老实说出,这么样就是这么样,然后去找出真理,去想解决改正的方法,不是弥补过去就算。对于一切社会问题家庭问题都是如此。所以说老实话并不重在说,重在找出什么东西才是老实话。

科学进步还要使我们知道社会和人生必需的条件,否则社会上种种不好的制度不能发现。我们有了方法才可以找出他的原因,用方法去补救他。所以科学不赞成秘密,赞成公开,主张调查、考察、研究和讨论,使从前想说老实话而仍不能说老实话的旧习惯一概打破。

社会上的事实也都是现象,很不容易找到真理,因为真理在社会人生有许多的仇敌。

这种仇敌,一言以蔽之,即成见而已。或为个人的利害成为一家一派的利害,有了先入之见;或 自己不说,或限制别人不许说,或因爱情的关系,或因礼貌的关系都可以使人不说老实话,把真相放到现象的底下去,而提高看去是什么其实不是什么的现象一部分。

并不是说人类有意作伪去做真理的仇敌,但不必有意,只要无意中感情冲动,怕得罪了人,该说老实话的地方也敷衍过去了事,便不知不觉中做了真埋的仇敌。科学进步以后,态度一变,不但知道真理的重要,并且知道求得真理的方法和态度。这个影响,就是对于社会上种种事实,处处用这种种方法和态度去对待它。所以说科学的影响能产生一种新的诚实的态度。

科学进步不但在教育方面得到许多新奇的知识,重要的还在态度和精神。打破从前的悲观、被动、奴守古训,以及不肯说老实话,不肯以事实当事实的态度。而当代以新的希望、勇敢和新的诚实,以人力找出真理,找出原因,去补救它,纠正它。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