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更人性化的人的科学(选)(1985)

 

(美)罗杰斯 著  张军 选编

 

 

我相信学院派心理学家忽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并不认为我们对心理学的知识领域做出了重大科学贡献。所以我们被认为无足轻重。

另一方面,人本主义心理学由于强调经验性学习和经验性知识从而对我们的文化产生极大影响,通过深度小组、各种心理治疗方式、多种学习方法、自我表达,经验性学习已经影响了成千上万人的生活,即使没有百万人那么多的话。由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出现,我们的文化变得完全不同。你只要访问那些对此发展尚不熟悉的国家,就会发现那些无法获得我们所拥有的机会的人们对于人际间交流和经验性学习的渴望。

然而,应该认识到,经验性知识无论多有价值,都不能直接交流。我们能对其有关信息进行交流,或创造出使之更容易交流的条件,但它却不能直接交流。因此,它没有成为心理学知识的主流部分。同时,学院派心理学家们一般都害怕任何可能使他们产生内在改变的个人介入。他们对那些涉及经验性学习的事件感到恐惧并试图去避免它们。

为什么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没在那些可能导致发现和发展心理学领域里新的认知和科学知识的活动上受人注意呢?我想他们受许多因素的阻碍。

首先,他们没有找到基于逻辑实证主义之上的、在其中他们被训练为适合或适宜做人类状况研究的传统科学的操作主义。这并不是说不能建设性地运用传统科学的操作主义。例如,西德莱因哈德和陶施及其学生就曾运用一种修正后的传统研究方法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样还有大卫·阿斯拜和弗洛拉·罗巴克也是采用了一种传统研究方法而在人本主义教育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两个例子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假设,特别是以人为中心方法的假设得到了检验,并获得了确证。所以并不是要抛弃传统的方法,而是它们常常不适用于我们想要研究的问题。

其中的另一个因素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倾向于进行临床实践或从事服务性职业而不是在主流大学里任职。正因为如此,在人本主义取向的教师指导下从事这些工作的研究生就寥寥无几了,而研究生又是所有研究的基本来源。这些因素结合起来解释了为什么如同在教育机构中那样,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心理学的影响甚微。

需要一种新的科学

在过去几十年中,许多人已经指出我们需要更适合人类的新的科学模式,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早在1950年(后来才出版)的一本书中,我写道:

在我们团体中,大家普遍感到我们曾被专业化训练的逻辑实证主义在主观现象起着如此重要和中心作用的领域中已不再是不可缺少的终极哲学词语……是否有某种可能源自一种存在主义取向、可能……为存在着的主观的人寻找到更多空间的观点呢?……这是对一个无形目标的极不现实的梦。

后来,马斯洛和我以及其他人发出了更强烈的声音,挑战传统观点,但我们觉得就如同大卫挑战巨人歌利——一种极微弱的声音反抗一个巨大而坚固的体系。

但是思维世界已经发生了改变。科学哲学有了新发展,首当其冲的也许是波兰尼。理论物理学的新发展促成了一种不同的宇宙观和对科学局限性的一种新理解。

新模式

纵观全局,令我感到非常惊喜。我发现近年来发展和提出更适合于一种人的科学的新科学模式的书籍和文章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我想提及其中一部分,因为它们值得让更多的人知道。

首先,是马尼可斯和西科德的一篇意义极为深广的文章,它清楚地指出逻辑实证主义不会再束缚我们了,他们说,“在近几十年中科学哲学领域里爆发了一场真正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他们仍然认为我们只能在实验室里取得最终结果和确定性。心理学家,尤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想要去研究的生活体验和行为中所获得的知识肯定会有不同程度的不准确性。他们还指出,“想要了解一个人我们必须抓住其意义和理解……动机和意图”,这清楚表明我们必须从内部去看一个人并意识到这是一个有选择、有意愿的人。

我还想谈一谈《人类探询:新范式研究收录集》这本书,它由两位英国心理学家里森和罗恩主编,出版于1981年。它是一本有关探索可供选择的新科学模式的哲学及方法论问题的极好的收录集。对于任何从事此类新研究的人来说它都是一座金矿。

接下来是波尔金霍恩最近的一本书《人类科学的方法论:探询系统》。这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学术性书籍,它追溯了争论的历史,指出逻辑实证主义衰落的原因,还描绘了许多可供选择的新研究模式。书中一句总结性的话给出了全书的基本论调:“所提倡的就是继续发展一种没有确定性的科学,它能加深我们对人类存在的理解。”所有这些可供选择的方法提供了新知识,一些发现比另一些更好或更可靠,但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对人的理解。

一本稍早点的书,迈克尔·巴顿写的《效用中心评价》是另一本对研究者有指导价值的书。也许与此处特别有关的是该书第十章“方法论的巨龙:评价测量与设计的其他范式”。巴顿极好地并很有说服力地阐述了研究中的新范式、新选择。他后来还出了一本书。《定性评价法》是一本更详细的使用方法手册。

还有另一本由马修·迈尔斯和休伯曼合著的书,正如其标题所写:《定性资料的分析:新方法收录集》。乔治在近期的一本书中介绍了现象学研究理论,以及使用该方法论的一些研究。

最近,道格拉斯和毛斯塔卡斯做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有关启发教学法的研究。启发教学法是作为一种可发展出特殊探询类型的哲学和概念取向而提出的。当接近于一种现象学方法时,启发教学法的特点就是一种对内在真理的热烈的、高度个人化的、自我探索的承诺。它有着自己的标准和自己的过程。在我看来,它是一种受约束却又来自于本能的探索,它借助各种可能的主观方式来探索个人经验的本质,由此形成能在以后被上述方法进一步检验的个人真理。

最后,我要提到的就是布莱谢尔的关于当代解释学的一本晦涩难懂的,因为它使我有机会提到一个正在被越来越多地使用的词语。我认为解释学的出现是为了提高对古代或宗教著作或作品的解释。其要点是,为了对古代作品进行恰当的解释,就必须熟识当时的历史、风俗、价值观、信仰、符号、表达方式。这样原文才会以其本来面目呈现在我们面前。解释将会更接近当时作者的意图。解释学已经变得更加复杂和高度发展,但应该清楚其起源。它是另一种新的方法论。

有趣的是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也同时出现了科学的这些新发展。计算机处理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类问题,他们发现必须接受不完整性。《发现》上一篇新近论文的名字就对新的数学思维方法进行了极有趣且简单的勾勒。论文名为《逻辑终点的模糊方法:精确能否成为缺点而模糊成为优点?是的,一群亚里士多德式思维方式的新逻辑学家们这样说》,当计算机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所有研究时,这种不同的数学逻辑可能在那些我们感兴趣的领域会有用。

一些共同要素

在我对这些书籍和类似资料进行调查时,我开始感到它们都有某些共同主题,某些以不同方式表达出的陈述。

正是这些最初发现最使我惊讶不已。可以将其总结为“争论已经结束”。我的意思是这些作者觉得无须再在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传统心理学科学观点与新的更开阔的观点之间进行争论。牛顿式的、机械的、冗长的、线性因果式的、行为主义的科学观并没有被抛弃,而只是把它看成科学的一个方面,一种研究某些问题的极好方法,却绝对不适合其他问题。传统科学观不再占据最高统帅地位。

贯穿于这些书籍的第二个要素就是我们不再幻想能够获得确定的知识。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和方法,我们能够获得新知识,这种新知识的真实价值程度取决于特定研究的方法和环境。让人耳目一新的是我们需要运用判断力区别哪些发现和结论有效。人们已经完全认识到我们将不再有确定的知识。

另一个共同观点就是没有哪一种方法是最好的。选择的方法论必须适宜于所提出的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能慎重对待,它将防止新的僵化产生。例如,现象学研究是调查特定问题的一种极好方法,但现象学方法却不是研究的最好工具,而仅仅是适用于某些情况的一种工具而已。

进一步把这些新方法论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用波兰尼的术语“凝思”来形容。科学家发展出了存在于参与者的知觉、或态度、或感觉、或体验、或行为里的一种凝思模式。从这种深层同感凝思中获得的知识能够随后以逻辑的有意义的方式进行组织,从而产生新发现,更接近真理。

绝大多数著作的另一个相似点就是不再有研究的“被试”,而只有“研究合作者”、“研究伙伴”和“参与者”。默恩斯和麦克劳德的研究将此发展到了极端。在论文中他们提倡让这些研究伙伴参与研究的每一步——制定计划、收集数据资料、分析、解释、得出结论。他们使心理科学成为一种合作性事业,其中的每件事都是公开的,需要参与者的努力。  

一个假想

也许通过一个有关皮亚杰的假想的例子能最好地说明传统和当代心理科学观间的不同。

假设皮亚杰带着他的计划走进十年前的一个心理学系(甚至是今天的许多心理学系)。他说道:

我是一个博士研究生。我希望对心理学的知识有所贡献。我希望在完成我的研究计划后你们能授予我博士学位。我打算对儿童,特别是我自己的两个女儿,在数年里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我希望通过这样仔细的观察,能够了解儿童心理的内部运作。我希望能够发现儿童进行推理的一些方式,以及发展认知和概念形成的一些方式。我相信我会发现思维过程的许多新知识。我相信有意义的东西从我所收集的观察资料中会浮现出来,它们会极有意义。

系里的老师对此斟酌了一番。他们告诉他:

您没有一个可以从中做出假设的理论。您对自己的研究没有任何假设。您没有研究设计。您没有控制组。您的样本数量只有两个。而且完全不适于统计分析。所以对获取博士学位来说,您所谓的研究是完全不可接受的,我们拒绝您的申请。

现在让我们设想一下皮亚杰来到了任何一所了解科学新观点的人本主义取向的大学。他以同样的方式陈述了自己的希望和计划。系里的老师考虑他的话,然后对他说:“我们有几个重要问题希望你认真考虑。这些问题如下。”

你能否做到既充分了解又心胸开阔地接近这些孩子?我们的意思是,你能做到既很熟悉该领域以往的研究和文献但却又把这些放到一旁使你的观察没有偏见吗?

你能否沉浸在孩子的生活中,了解到孩子的所见、所感、所想,以及他们所体验到的?简而言之,就是作为一个成人,为了观察孩子的经验,你能否去感知孩子的世界,生活在其中,却又不失回到成人世界的能力?

你是否能够沉浸于你所收集的所有观察资料当中,生活在其中,直至某些摸式浮现出来,获得清楚明白的主题和概念呢?你能否做到不急于得出结论,不把以往的一些研究结论强加于观察资料呢?

你能否将你发现的模式、使你印象深刻的收获组织起来,并将它们有条理而清晰地陈述出来?

如果在你的研究中你能肯定地回答以上问题,那么我们相信你会对现有心理学知识做出重要贡献,而你所做的贡献足以使你获得溥士学位。

一些例子

迄今为止我已经谈到了不同的方法论,但还未给它们命名。我想要强调的是方法必须适合研究的问题。

我想指出有各种各样、许许多多的传统心理科学不能解决的主题和问题正在被研究。有一些研究生在创造性地研究和思考极具个人和专业重要性的问题。令人鼓舞的是他们并没有局限于一种单一的方法论,而是选择适当的方法,自由地将各种方法融合以获得更多洞见。

我还想指出他们对令人兴奋的新知识体系所作的贡献——与在大多数心理学杂志中看到的完全不同的知识。

学生的互动

博士的独立学习计划有一个主要缺陷,那就是研究生几乎没有机会互相启发。在传统大学的研究生培养计划里,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无论在班里或班外都是激发学生思考和检验思想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在独立学习计划里这种互动只局限在学生和教师短时间的谈话会上。不过也许这个障碍也可以克服。

在当今这个电脑时代,可以建议每个学生使用电脑并进入重要的电脑终端。可以建立一个程序使他们能快捷而容易地参与到谈话中——学生与教职员、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外界人员,同时也将学生与图书馆和其他设施连接起来。这将极大地提高交流和学习的速度与深度。它并非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菲尔丁研究所就已经发展了这样一个计划并且在今年就投入使用。位于拉霍亚的西方行为科学研究所也正在实行着一个计划,尽管该团体的成员并不是研究生,而是接受一项领导培训的商业人士。他们的体验是:这些对话变得非常重要,激发了学习并使人际关系纽带更紧密。   

这种电脑网络在初期可能费用很高。但从长远来看却似乎是值得的。当然,该经验值得进行检验。

焦点的转移

很明显,基本要素都已经给出,这会使新的关于人的研究能更多地涌现出来。我们需要增长我们对可能发生事物的想象力,并使我们的兴趣从服务转移到令人着迷的所有事业中去——挖掘、发现和追寻有意义的新知识。毫无疑问,我们能对活生生的人以及他或她如何发挥功能、如何成长、如何变化给出新的启示。

为了帮助达成这一转变,我们需要完善我们的奖励机制从而使教导、激发和指导研究生能够获得与从事私人实践或咨询服务一样的报酬。如果人本主义心理学想要在当今心理学流派中站住脚,这种转变就非常重要。

在某种程度上,这一改变已经在发生。在我写这篇论文时最令人兴奋和鼓舞的一件事就是发现了研究生正进行以新科学模式为基础的研究。他们运用的方法使他们能研究和探索那些无法以操作主义方法论研究的人类思想、感觉和行为。

在我所描述的研究以及我所考察的其他研究中。这些新方法论起到了我多年来所期盼的效果,这是最令人满意的。很明显。创造性思考已得以释放,许多研究是以每个参与者对现实的感受为基础,而研究者也是以一种能够提高所有参与人员尊严的方式投身于自己的研究。

能够活着看到梦想成真,我实在宽慰不已,感谢比我年轻的人们的献身努力。

 

(本文自《罗杰斯著作精粹》19)